借代修辭手法,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的例句有哪些?

時間 2022-03-11 21:55:03

1樓:

指的是不直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而是借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這種辭格也叫做「換名」。其中,用來代替的事物叫做借體,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體。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特徵代本體

指的是用借體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1)風箏花花綠綠,各式各樣,有「老鷹」,有「鸚鵡」,有「仙鶴」,有「蜈蚣」……

(2)「原來你家小栓碰到了樣的好運氣了。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著呢。」花白鬍子一面說,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魯迅《藥》)

二、專名代本體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作借體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例如:

(3)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4)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聞一多《最後一次講演》)

三、具體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體事物代替相關的抽象事物。例如:

(5)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用小米加步槍,打垮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

(6)模範不模範,從西往東看,西頭吃烙餅,東頭喝稀飯。(趙樹理《老楊同志》)

四、區域性代整體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體事物。例如:

(7)幾年來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時候所讀過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魯迅《一件小事》)

(8)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的一條。

借代和借喻的區別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關性,脫離具體的語言環境,借體和本體之間仍然有直接的關聯;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脫離具體的語言環境,借體和喻體之間就不再有任何關聯。例如:

(1)先生,給現錢,袁世凱,不行麼?(葉聖陶《多收了三五斗》)

(2)惡意的批評家在嫩苗的地上馳馬,那當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魯迅《未有天才之前》)

上例(1)中用借體「袁世凱」代替本體「印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二者之間有明顯相關性,是借代;例(2)中用喻體「嫩苗」代替本體「天才和常人」,二者之間只有相似性,是借喻。

2樓:匿名使用者

兩個事物之間沒有相似性

什麼叫借代的修辭手法 20

3樓:不是苦瓜是什麼

借代一般是類似於以小見大,用小事物來反映大的局面或情況,使句子更形象具體。通俗的說,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方法。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用「借體」來代替。

借代[ jiè dài ]

基本解釋

借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因此多數為名詞。

造句1. 此後討論了維漢語共有的一種和英漢語共有的一一種借代模式。

2. 說話者以借代傳遞資訊,進行交際,正吻合了語言學家所說的「省力原則」,其正面作用已被眾多認知語言學家所關注。

3. 第一節用隱喻和轉喻理論對譬喻和借代修辭格分別作具體分析,理解它們的生成機制。

4. 從造詞與構詞角度對明代**借代詞語進行初步**,分析這一時期借代詞語的型別與特點。

5. 借代詞語是漢語詞彙系統中比較有特色的一個詞彙類別。

4樓:幸玉芬愈戊

指的是不直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而是借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這種辭格也叫做「換名」。其中,用來代替的事物叫做借體,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體。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特徵代本體

指的是用借體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1)風箏花花綠綠,各式各樣,有「老鷹」,有「鸚鵡」,有「仙鶴」,有「蜈蚣」……

(2)「原來你家小栓碰到了樣的好運氣了。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著呢。」花白鬍子一面說,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魯迅《藥》)

二、專名代本體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作借體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例如:

(3)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4)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聞一多《最後一次講演》)

三、具體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體事物代替相關的抽象事物。例如:

(5)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用小米加步槍,打垮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

(6)模範不模範,從西往東看,西頭吃烙餅,東頭喝稀飯。(趙樹理《老楊同志》)

四、區域性代整體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體事物。例如:

(7)幾年來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時候所讀過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魯迅《一件小事》)

(8)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的一條。

借代和借喻的區別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關性,脫離具體的語言環境,借體和本體之間仍然有直接的關聯;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脫離具體的語言環境,借體和喻體之間就不再有任何關聯。例如:

(1)先生,給現錢,袁世凱,不行麼?(葉聖陶《多收了三五斗》)

(2)惡意的批評家在嫩苗的地上馳馬,那當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魯迅《未有天才之前》)

上例(1)中用借體「袁世凱」代替本體「印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二者之間有明顯相關性,是借代;例(2)中用喻體「嫩苗」代替本體「天才和常人」,二者之間只有相似性,是借喻。

5樓:匿名使用者

借代,顧名思義便是借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因此多數為名詞。使用時,必須考慮替代的正當性與通用性,儘量不要化簡為繁,並且要讓文義通順。並且,此時的借代一般是類似於以小見大,用小事物來反映大的局面或情況,使句子形象具體。

通俗的說,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方法。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用「借體」來代替。

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引人聯想,使語句擁有形象突出、特點鮮明、文筆精煉、具體生動的效果。借代的修辭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部分代整體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特徵代本體

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旌旗十萬斬閻羅。(《梅嶺三章》)   是標誌代本體,借「旌旗」代替軍隊或武裝力量。

具體代抽象

例如:1.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例1中的「烽煙」,原是古代邊境用以報警的煙火,這裡代指戰爭,把戰爭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了。

工具代本體

例如:1.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

(《榆錢飯》)   例1中的「囤」是裝糧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糧;「鍋」是做飯的工具,用「揭不開鍋」代指沒飯吃。

專名代泛稱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1.

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   例1中第二個「李公樸」,代指不怕流血犧牲,為爭取民主和平而戰鬥的人們。

以結果代原因

例如:令人捧腹   捧腹是捧著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現笑話或令人發笑的東西。以「捧腹」的結果代之「笑話」等令人發笑的原因。

形象代本體

例如:上面坐著兩個老爺,東邊的一個是馬褂,西邊的一個是西裝。

編輯本段借代與借喻的區別

借代與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們的性質卻完全不同。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借喻側重相似性,借代側重相關性;   借喻可以改為明喻,借代則不能。   借代的本體與借體之間有實在的關係,一般地說,這種關係還是相當密切的;   借喻的本體與喻體是本質不同的事物,人們不過根據它們之間具有的相似點,通過聯想把它們聯絡起來。

6樓:花生劉瀟逸

簡單說來,就是用事物典型的特徵帶指事物,如,紅領巾,園丁~

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的例句有哪些?

7樓:默默她狠傷

借代,顧名思義便是借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因此多數借代詞為名詞。使用時,必須考慮替代的正當性與通用性,儘量化簡為繁,並且要讓文義通順。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例如: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答謝中書書》)用魚鱗代替魚。

2、特徵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旌旗十萬斬閻羅。(《梅嶺三章》)是標誌代本體,借「旌旗」代替軍隊或武裝力量。

例如:然而圓規很不平,顯出鄙夷的神色,彷彿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崙,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似的。(魯迅《故鄉》)借細腳伶仃的「圓規」來代替身形極瘦的楊二嫂。

3、具體代抽象:

例如: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烽煙」,原是古代邊境用以報警的煙火,這裡代指戰爭,把戰爭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了。

4、工具代本體:

例如: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榆錢飯》)「囤」是裝糧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糧;「鍋」是做飯的工具,用「揭不開鍋」代指沒飯吃。

5、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第二個「李公樸」,代指不怕流血犧牲,為爭取民主和平而戰鬥的人們。

6、以結果代原因:

例如:令人捧腹。捧腹是捧著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現笑話或令人發笑的東西。以「捧腹」的結果代之「笑話」等令人發笑的原因。

7、形象代本體:

例如:上面坐著兩個老爺,東邊的一個是馬褂,西邊的一個是西裝。

8樓:怒放吧罌粟花

(1)先生,給現錢,袁世凱,不行麼?(葉聖陶《多收了三五斗》)

(2)惡意的批評家在嫩苗的地上馳馬,那當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魯迅《未有天才之前》)

(3)中用借體「袁世凱」代替本體「印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二者之間有明顯相關性,是借代;例(2)中用喻體「嫩苗」代替本體「天才和常人」,二者之間只有相似性,是借喻。 示例(1)風箏花花綠綠,各式各樣,有「老鷹」,有「鸚鵡」,有「仙鶴」,有「蜈蚣」………

(4)「原來你家小栓碰到了樣的好運氣了。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著呢。」花白鬍子一面說,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魯迅《藥》)

(5)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6)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聞一多《最後一次講演》)

(7)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用小米加步槍,打垮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

(8)模範不模範,從西往東看,西頭吃烙餅,東頭喝稀飯。(趙樹理《老楊同志》)

(9)幾年來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時候所讀過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魯迅《一件小事》)

(10)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的一條。

(11)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

(12)中國人民中間,實在有成千上萬的「諸葛亮」,每個城市,每個鄉村,都有那裡的「諸葛亮」。

借代修辭手法:

指的是不直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而是借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這種辭格也叫做「換名」。其中,用來代替的事物叫做借體,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體。

型別一、特徵代本體指的是用借體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二、專名代本體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作借體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三、具體代抽象指的是用具體事物代替相關的抽象事物。

四、區域性代整體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代替借代和借喻的區別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關性,脫離具體的語言環境,借體和本體之間仍然有直接的關聯;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脫離具體的語言環境,借體和喻體之間就不再有任何關聯。

借代這種修辭手法到底如何去判別!!求教

1 掌握這種修辭方法的類別,然後一一去對照。比如你說的 菜籃子 就是工具代本體,因為買菜要用菜籃子。借代的類別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例如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用船的一部分 帆 代替船。特徵代本體即用借體 人或事物 的特徵 標誌去代替...

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請問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頂真 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排比 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 比喻 沒談過戀愛的單身狗 這整句話使用了 排比 比喻 頂針。排比 利用三個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 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這裡正是如此。排比的定義 排比...

修辭手法有哪些,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有哪些 修辭方法有哪些

綜述 修辭手法一共有63大類,79小類 修辭手法一般常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在文章中適當的使用修辭手法,可以提高表達效果,加強語氣表達。修辭手法一共有63大類,79小類。常用有12種,分別是 比喻 擬人 排比 誇張 借代 對偶 設問 反問 雙重否定 引用 反覆 頂針 頂真 等。修辭手法含義如下 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