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自學能力,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時間 2022-03-18 09:15:11

1樓:焉從戎

其實在我看來完全不存在什麼「冒險」之處。自學跳級正是優秀學生成才的正經之道,非但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秩序,而且會大大促進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開發,併為以後高層競爭創造優勢。 在具體操作上,我們有如下幾點經驗。

(一)家長或老師必須有能力判斷孩子是否具備超前學習的能力或潛力。判斷的標準有三點:第一是以前的基礎是否紮實,如果連以前學的基礎尚不紮實,何來能力去自學後面的課程。

第二是對新事物的興趣,一般對新事物不感興趣的孩子,不大可能自覺進行超前學習,只有那些對新事物有強烈興趣的人才具備強大自學潛力。第三是對目標有強烈追求慾望,有一種孩子具備超前學習的強大精神動力,這動力會轉變為一種實際的物質力量,這是我親身經歷的實際體會。 (二)自學能力必須從小開始培養,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

生活中讓孩子自己獨立解決各種問題,讀書方面讓孩子自己把以前不懂的地方弄懂和養成預習功課的習慣,這是培養孩子自學能力的三個關鍵。 (三)發現孩子自學潛力不錯的時候,要儘快制定一個階段性總體目標,讓孩子有一個追求的方向,這會使孩子產生強烈的興趣和動力。要把總體目標分成一個個切實可行的小目標,製成詳細時間表,讓孩子在一步步完成過程中嚐到成功的喜悅,並從自己的勝利成果中取得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四)首先選擇自己認為最優秀的課程開始自學,因為優秀的課程學起來有興趣,而興趣又會使自學的勁頭更大,效果更好。學好這一科之後,你就能以這一科的經驗推廣到其他的科目上,千萬別在基礎差的課程上開頭。 (五)自學一門課程時,第一遍要儘量抓緊一口氣從頭至尾學完,這叫初讀,不必多做習題,只做一些課後練習。

初讀的目的是獲得該課程的整體形象。掌握整體形象之後,第二遍學時就能以整體來理解區域性,並能體會出重點和非重點,理解也會比較深透。第二遍讀時要多做習題,以鞏固所學的知識。

第三遍讀時再以區域性回到整體,使知識系統化,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看任何書都要先認真地看目錄、序言和內容介紹,使自己心中有數,並確定出學習計劃。 (六)在自學過程中遇到什麼重大的難關或比較枯燥的基礎部分不要怕,能啃多少就啃多少,不能啃的就先擱下來,把那些內容當成公理接受下來、背下來。

大膽地向下衝刺,等學完了下面的東西之後再回頭來解決它,可能就很容易了。華羅庚早就說過,數學上有些問題如果停留在原有基礎上是很難弄清楚的,但是等學習了下一步之後,再解決前面的問題就很簡單了。其實其他學科又何嘗不是這樣。

重要的是不要被困難所嚇倒,不要半途而廢,不要碰到什麼問題就問,要儘量自己鑽研,自己解決。 (七)在一個階段性目標範圍內,不必追求百分之百完全弄懂,能夠真懂百分之八十五就很不錯了,否則會大大影響自學速度,而且對總體來說也不會有好處。這裡最重要的技巧是分清主次,把主要的徹底弄懂,把次要的暫時放開。

要知道懂百分之八十五和一知半解是絕對不同的兩碼事,在學習上大忌一知半解。 (八)就技巧而言,自學必須做筆記。先把書上的重要內容劃上紅線,然後把劃好紅線的部分記在筆記本上,因為光看書是很難記住的,動手對加強記憶大有好處。

另外在做筆記的過程中,由於對所學的內容進行了整理,因此會加深理解。在複習的時候再把筆記本上的重要內容劃上紅線,把那些尚未熟練的內容精要記在小筆記本上。最後再把小筆記本上記不住的內容要點抄在小紙頭上,把這張小紙頭放在口袋裡經常拿出來看看,這樣很快就把所有的內容記住了。

另外,把一些不懂的東西記在專門的本子上,等學習了這方面的內容後,隨時翻開來,看看哪些不懂的東西可以解決掉,做上記號。 (九)自學過程中做習題不在多,在於精。一個題目要徹底弄清,解題必須從一開始就學會規範化,一步一步要清清楚楚,切忌草草圖寫,認為已經懂了就可以了。

另外要儘量做一題多解,把所學的內容融會貫通。 (十)找一個氣概恢弘的人為導師,導師的作用並不在於由他來給你上課,也不是由他來指導你解難題,而是指導你如何學習,幫助你區分什麼是該深入鑽研的,什麼是可以暫時放過的;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 (十一)最好有個伴,可以互相比較,相互促進,在比較中可以發現自己的成績,產生更大的勁頭。

另外在比較中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地糾正。但是,這個伴必須是認真學習而且是有志氣的人。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可以產生疊加效應,激發出更大的積極性,對自學非常有利。

2樓:蟲哥說教育

智慧家長教你這樣做。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3樓:悠家教育

自主學習同時也是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任務的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的過程。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並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是促進孩子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家長應抓住孩子自我學習的主動意識、行為習慣和自我管理,讓孩子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學會**,學會合作,培養自己的個性。

家長要教育孩子自主地確立學習目標,培養問題意識,即學習為了解決什麼問題,從而真正調動孩子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孩子自己**並建構自己的認知。這就要求家長要營造寬鬆、平等、和諧的家庭氛圍,熱情鼓勵和引導孩子積極主動地質疑,真正讓孩子學會「於無疑處生疑」的本領。這樣,孩子的思維就會更加活躍,想象力更加豐富。

4樓:秋至露水寒

從生活中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能力,有些事讓孩子去做,讓他體驗勞動的過程,哪怕是他做不好,也要堅持下去。溺愛的孩子往往一個懶字都概括了,人在生活中養不成主動做事獨立完成的能力,自然在學習上也不會有上佳表現的。所以從點滴做起,慢慢培養,一點點改變他。

5樓:匿名使用者

1、嘮叨說教

有家長認為,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必須經常說很多道理,其實不是這樣,家庭教育要注意養成,注重潛移默化,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依靠一次次重複以成自然。濃厚的學習興趣依靠一點一滴培養起來,令人乏味的說教會破壞適宜學習的氣氛,所以家長要學會說短話,保持正常的家庭氣氛,讓孩子感到平和、寧靜、有安全感。

2、家庭氣氛「轟轟烈烈」

由於對孩子寄予很大希望,家長容易制定許多教育計劃,抓緊一切機會和空閒讓孩子學這學那,把家庭教育弄得轟轟烈烈,氣勢很大,這是沒有必要的。孩子的學習長達九年、十幾年的時間,轟轟烈烈的氣氛會破壞正常的學習程序,就如我們食用的米、面、飲用水,味都是淡淡的,因為淡,才能長期食用,平淡才能長久,所以適宜於孩子的學習氣氛不應該是轟轟烈烈的。以轟轟烈烈開始的家庭教育,必定以有始無終而結束。

3、家庭氣氛緊張

嚴厲的氣氛並不適宜大腦思考,學習是大腦的活動,大腦如果處於恐懼和驚惶之中,是不可能出現積極狀態的,用腦需要寬鬆的環境。有的家長在孩子做作業時,守在一旁,孩子稍稍做錯了一點,就厲聲訓斥,甚至一耳光打過去。這種緊張的氣氛使孩子恐懼,大腦的思考被嚴重抑制、擾亂,嚴重妨礙孩子的學習。

4、支配孩子

家長要用心創造一種氣氛,就是讓孩子自己主動學習,而不是每天放學回到家就聽從安排,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玩,形成一種絕對支配和被支配的氣氛,這對孩子學習是不利的。比如一年級孩子剛上學,回家肯定要問家長:「媽媽,現在可以玩嗎?

」這時家長要指導孩子開始學會自己安排學習和玩耍,家長可以說:「你能自己安排嗎?不會的話媽媽幫你。

」這樣可以發展孩子的主動性,學著自己安排學習。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6樓:京墨

①自學要從小培養,循序漸進。

自學能力必須從小開始培養,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

1、生活中讓孩子自己獨立解決各種問題;

2、讀書方面讓孩子自己把以前不懂的地方弄懂;

3、養成預習功課的習慣。

這是培養孩子自學能力的三個關鍵。

②制定階段性目標

發現孩子自學潛力不錯的時候,要儘快制定一個階段性總體目標,讓孩子有一個追求的方向,這會使孩子產生強烈的興趣和動力。另外,要把總體目標分成一個個切實可行的小目標,製成詳細的時間表,讓孩子一步步完成,讓他在過程中嚐到成功的喜悅,並從自己的勝利成果中獲得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③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對學習來說,孩子發自內心地覺得做事快做得好才會對學習更積極。要想學得快、理解快,記憶牢,可以學習諸如「精英特速讀記憶」的快速閱讀方法,能有效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快速理解和重點記憶,一兩千字每分鐘的閱讀速度是非常容易的,其次對注意力、閱讀理解思維、記憶力也也有具體的訓練,有興趣可以看看。

④自學要"揚長避短"

首先選擇孩子認為最有優勢的課程開始自學,因為有優勢的課程學起來有興趣,而興趣又會使自學的勁頭更大、效果更好。學好這一科之後,他就能以這一科的經驗推廣到其他的科目上,千萬別在基礎差的課程上開頭。

7樓:痴情笑我

一種方法是家長言傳身教,家長言行是孩子模仿的榜樣,所以家長怎麼自學孩子就學會怎麼自學;

另一種方法是創造適合自學的環境,例如送孩子上自習課,或者幫助孩子結交愛學習的朋友;

還有一種方法是家庭極端條件要求,孩子被迫早熟,明白除了把學習搞好,其他都無助於解決當前和未來的問題。例如窮人孩子早當家,不自我奮鬥無法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這種方法實屬人生無奈。

8樓:蟲哥說教育

智慧家長教你這樣做。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9樓:優勝教育

孩子的自信心在其剛出生時就開始萌芽了。當他咿咿呀呀跟你說話、伸出雙手求擁抱、弄出各種動靜求關注時,他的自信心就在發展了。父母一些不經意的行為很可能會誤傷這顆嫩芽,下面這些做法則能很好地呵護其茁壯成長。

10樓:悠家教育

主動學習已成為每個人能夠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發展的主體,學生的發展是整體性的、持續性的,學生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體意識的喚醒和主體活動能力的提高。自主學習在學生的學校學習階段和未來生活中越來越佔據重要地位,它既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和技能,又能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矗,家長首先要實現觀念上的自我變革,為孩子自主學習提供觀念支撐,這是孩子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保證。

其次,引導孩子認識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自主學習的關鍵是突出孩子在學習中的主動意識,即在培養孩子學習知識和能力的同時,重視培養孩子學習的情感、態度和習慣,使他們既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又獲得正確的價值觀,為孩子持續學習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併產生積極的影響。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如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厙璇庫宜嘉 一 握住 自學 的金鑰匙 在高效課堂指導下,我認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應成為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一方面,教師得轉變觀念,相信學生有自學能力,並著力去培養開發他們的這種能力。很多教師對學生一看就明白或稍微思考就能明白的知識去詳細講解,其態度可謂認真負責,但效果較差。一堂課講下來,結果自己很...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學能力,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自學能力

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有助於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優化其認知結構,也可促進基礎教育改革的進步深化。本文就如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進行幾點 首先,教師應該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講解例題,讓學生試著看懂例題,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其次,運用各種途徑,提高自學效率。一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時時關注每個學生的動態...

怎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物理自學能力

青島豐東熱處理 中學物理教學大bai綱明確的指出 du自學能力zhi 對每個人都是終身有用的,dao閱讀是提回高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培答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從指導閱讀教科書人手,使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心,能提出問題並設法解決,還應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是在當前不少師生仍然不重視對課本的閱讀,如何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