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樣引導孩子積極學習,家長如何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時間 2022-03-19 10:00:04

1樓:

不要總覺得成績就能決定一切 該培養的 是他感興趣的東西 而不是培養他的學習成績 學習只能是他以後步入社會的一個輔助 真正能讓他立足於社會的可不是學習成績 而是他喜歡做的事 這就是中國式教育的弊端

2樓:教育

1、客觀評價寶寶的能力,時時告戒自己寶寶他能行。

2、給寶寶提供足夠的機會,讓他接觸新鮮事物。

3、尊重寶寶自己的選擇,給他自由發揮的空間。

4、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鼓勵寶寶努力試一試,然後再給予最低限度的幫助。

5、詳細講解寶寶專注的事物或活動,配合他但不干涉他。

6、多請教寶寶簡單的問題,啟發他去主動思考。

7、及時且具體形象地解答寶寶的疑問,幫助他去理解。

8、隨時鼓勵寶寶的探索衝動和點滴進步,給他以繼續努力的動力。

3樓:樊登讀書漲知識

如何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4樓:徐天來

孩子的學習,是每一位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而教育、引導孩子學會學習,不僅僅是教師的職責,也是每一位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家長,要想有效地指導孩子的學習,除了積極地配合學校教育外,還應當做好為孩子創造必要的家庭教育環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引導孩子學習的方式方法三件事。

一、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安靜、優美的環境能對人的心理產生良好的影響,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不易疲勞。相反,噪音汙染、雜亂無章的地方就會使人煩惱,心情壓抑,易與疲勞。因此,室內佈置整齊和諧,井然有序,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效果。

所以在孩子上學伊始,就要為孩子創造益於學習的家庭環境。其一,要為孩子安排安靜整潔的房間供孩子讀書學習,配備書桌、學習用品以及工具書等;其二,建立全家人共同遵守的生活制度,如晚飯後,在孩子學習的時間裡,家長也讀書學習,不大聲說笑,不看電視,不為小事打斷孩子的思考,不允許相互干擾等,促使孩子從小就熱愛學習。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常言道:「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

好習慣,一生受益;壞習慣,貽害終生。自古以來,許多有見識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孟母三遷」與「斷織」的歷史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只停留在反覆地講道理和單純的啟發興趣上,而要注重行為練習,因為習慣只有在實際活動中不斷地按規律去做才能形成。

為此,要著重從以下四各方面入手:

1、抓好早期教育。一般情況下,孩子的生活習慣在上幼兒園時期已初步形成,如吃飯、穿衣、洗臉、刷牙等,而讀書、寫字、計算這樣一些學習習慣是在小學階段形成的。如果家長在這個時期對孩子循循善誘,又嚴格要求,嚴格訓練,不失時機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這種按時作息、生活有條有理,能自我服務的生活習慣就能擴充套件到學習活動中。

如孩子剛上學時,怎樣拿筆、怎樣寫字、怎樣做作業等,對孩子的要求應嚴格,反覆練習,多次重複正確的行為,當孩子練得好的時候,就及時鼓勵,使其更有興趣練下去,有了興趣,就有利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恪守必要的行為準則。對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著重點不在講許多道理,而在於訓練孩子恪守必要的行為準則。家長要根據學校上課時間,給孩子制定合理適度的作息制度,並要求他嚴格遵守。

無論是作息時間,還是做作業,都要有相應的規矩,而且無特殊情況不能違反。比如:讓孩子學習前先把桌子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去掉,然後把需要的東西有條理地放好,這樣用起來方便,又不礙手礙腳;讀書學習時要專心,抓緊時間,不要想別的事,不要受外界的干擾;做家庭作業既要認真仔細,又不拖延時間;做完作業要準備好明天的學習用具,整理好書包,等等。

孩子生活作息有規律,就容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幫助孩子處理好學與玩的關係。做作業是鞏固、理解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然而孩子的天性是自由天真、好奇心強、貪玩,常常會因為貪玩忘記了做作業,或因玩得時間過場而不能保證高質量完成作業。

作為家長,應幫助孩子正確處理做作業與玩的關係,既保證孩子能認真按時完成作業,又不過分強制性地去壓抑孩子的天性。首先要教育孩子重視作業。在孩子做作業時,家中一定要保持安靜,家長說話、做事最好不要弄出太大的聲音,更不能隨便中斷孩子的學習,讓孩子感到做作業與家長做重要的一樣是嚴肅的,使孩子明確學習是自己責任,懂得學習自己的首要任務,必須用心認真完成,切實養成做完作業再玩的習慣。

4、及時與教師溝通。作為家長應主動與老師溝通,瞭解老師的要求和孩子的表現,認真聽取老師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共同切磋教育孩子的內容和方法,從而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注重方式方法,引導孩子熱愛學習

每個學生的家長恐怕都會想,如果孩子肯用功讀書、學習成績好一點,那該多好。可小學階段的孩子,正是貪玩的年齡,好玩、好動是他們的天性,他們往往管不住自己。所以,家長必須教育引導孩子熱愛學習,糾正不良習慣。

我的孩子在上一年級的時候,自控力也比較差,常常邊學邊玩。有時做題粗心大意、不細心,作業錯了,還責怪家長沒有檢查出來,令我很頭痛。有一次考試後,孩子無精打采地回到家,我看出他的心理很不是滋味。

看過試卷後,我們並沒有指責他,而是同情地對她說:「沒關係,沒考好只是暫時的,其實你是能考好的,對不對?沒考好的原因就是會的題由於不細心做錯了,相信你以後能改掉粗心的壞習慣,下一次一定能考好!

」這樣做,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使孩子逐步改正了不良的學習習慣,對學習產生了信心。所以家長培養孩子不要忽略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每個孩子都有上進心,他們受到讚揚與激勵時,這種上進心就會得到強化。

家長應該時時刻刻利用孩子的這種心理,對孩子多加鼓勵與讚揚,不斷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總之,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性格特點,教育方法應該是靈活多樣的。家長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孩子多瞭解、多溝通,與老師密切配合,併科學地加以引導,才能共同促進孩子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健康成長。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5樓:幹就完了

都這樣聽話的話就好了✔

家長怎樣培養孩子認真學習

6樓:匿名使用者

1、準備一個錯題本,將平時容易出錯的粗心題進行收集、歸類,進行強化練習。過一段時間,我們再拿出來看看。直到看見開頭幾個字就知道這道題的最後答案是什麼為之。

2、訓練孩子「快速一次對」的習慣

很多人認為錯了改正就行了,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但我和家長說的是家長要要求孩子不能總是錯後改正。要訓練一次對。。

一道題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作業裡是對的。但考試成了錯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平常作業是慢慢想出來的,而考試是有時間限制的,緊張制約,容易出錯。二是做作業是可以翻書的,考試不能翻書。翻過書做過的作業往往並不是很紮實,考試時候孩子明明知道自己做過,但就是想不起來。

所以要教育孩子平常把練習當考試。怎樣就算是平常練習當考試了。三點標準:

定時,脫離書本,獨立完成。考試的時候才能避免錯誤。這就能避免很多的所謂的粗心。

二、要養成制定計劃的習慣

有好多家長以自己工作經歷就想當然地認為計劃制定了也用不上。那麼學生的計劃為什麼用不上?因為計劃不切實際沒有可行性。所以和孩子做計劃要注意三點:

1、計劃要緊扣教材內容,與教師的教學同期同步。

2、與孩子自己的基礎相吻合。不能提自己做不到的要求。要考慮自己的能完成多少,就制定多少的任務量

3、要考慮自己的自由時間的多少,不能成為緊箍咒,喪失信心。

計劃制定完成,要堅決執行,不能給自己找不實施的藉口。

另外我認為制定計劃的最大的好處是,能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有整體的目標,對所學知識能分條塊,有大框架的把握。也就是說計劃能讓學生站在一個更高的位置來俯視學習內容。

三、 要在學習中發現問題

要養成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習慣,一道題我不這樣做,還能不能用別的方法做。老師和同學他們是順思路思考,我能不能你思路逆推。一旦提出問題,要自己獨立解決,解決不了在求助別人幫助

四、要培養抓緊時間的習慣

學生容易犯的毛病是磨磨蹭蹭。杜絕磨蹭辦法

7樓:匿名使用者

從最基礎的習慣開始,比如怎樣坐,怎樣握筆,怎樣姿勢看書。寫字時候認真寫每一個筆畫。

不能東張西望,不能亂摸東西和身體,不能一會喝水一會吃東西一會上廁所。如果學習時間比較長,可以規定好時間休息。

家長應該怎樣讓孩子主動學習

8樓: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以下是我個人見解,希望可以幫到你:

一、多與孩子溝通,做孩子的好朋友。

21世紀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沒有同年的夥伴,父母又不讓孩子出去玩,害怕孩子在外面和那些壞小孩玩會被帶壞,所以21世紀有很多孩子性格都很孤僻,也很孤獨,她們不愛說話,不愛學習,其實是錯的,家長和老師要特別注意多與孩子溝通,做孩子的好朋友,引導孩子正確地交友。關注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長,作好正確的引導。特別要了解孩子的困難,幫助他們克服這些困難,教給孩子解決困難的方法,建立其信心。

良好的師生關係,能使孩子樂於親近老師,聽從老師的教導,形成「親其師,信其道,樂其教」的良好氣氛,從而優化教學的質量。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的道理。

二、孩子主動學習的層次

前蘇聯的一個教育家說:「家長和教師通常都犯的錯誤是,他們不瞭解學習是腦力勞動,腦力勞動所特有的規律是勞動者必須處於主動的狀態。」

要想讓你的孩子學習達到理想的狀態,你必須把他激發到他自己想去學習,而不是你逼迫他去學習。中國現在的孩子有90%以上就像沙漠裡的駱駝一樣,是被動地,艱難地在學習。那麼他是絕對學不好,不符合腦力勞動的規律。

另一種狀態叫「草原上的獅子」,獅子在追捕獵物時是處於主動狀態,用語言表訴是「我能夠」。這是孩子在學習時的正確狀態。

如果把主動學習比喻成一座五層樓,那麼一樓就是要用孩子的好奇心來激發孩子的學習意願,二樓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三樓就是要培養他的學習興趣,四樓是培養他的學習能力,五樓才是知識和技能。我們有一些家長有懂得學習的規律,如果你的孩子有足夠的學習能力他就像一根鋼釘一樣,用錘子一敲就進去了。反之,像一個牙籤一樣,你一敲,他就碎了。

要知道這個順序不能違背。

三、讓孩子瞭解學習目的。

通過觀察、談心、溝通、瞭解、調查……得出一個結論:中下生(弱智的除外)之所以會落後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學習目的性不明確,不知道為什麼讀書?看看他們的回答吧:

(1)爸爸媽媽要我讀…(2)老師說要認真讀書。(3)同伴們都讀,我也就讀。(4)……不知道(5)……。

而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的孩子則會學得主動、認真。即使反應比其他同學慢一點的,也能學得較好。大家都知道,一般人的智力差異並不大,但為什麼在同一個班裡,同樣的老師教,為什麼有的同學能學得很好,而有的學習的效果卻相差那麼遠呢?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學習目標是否明確,有沒有長遠的理想和目標。學習目的不明確,不夠刻苦,懶懶散散混混沌沌地過日子,不用功學,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當然提不上去。久而久還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造成惡性迴圈。

所以,想孩子學得好,首先要使孩子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四、多給孩子信心。

常言道:充滿信心做事能事半功倍。可見信心的作用是多麼大。

要給孩子信心就必須不斷給學生以正確的評價、肯定與鼓勵,以正面教育為主要手段,多表揚、鼓勵孩子,使他們有成功感,愉悅感,看到自己的發光點,特別是中下生,更要激勵他們沿著自己的亮點前進,發展自己的長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不同層次上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提高。達到全面提高,整體進步的目的。

五.培養競爭意識

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已成為了社會的現實。挑戰與機遇並存,競爭與成功同在。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活躍其思維,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有競爭才有進步。」只有力爭上游,不斷地修正自己,不斷地學習、探索,不懂就問,才能學得更多,更好,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有類似經驗的來訪家長也向平盟教育的其他家長分享了一下自己的經驗。她說: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就必須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先要使孩子嚐到成功的滋味,讓他找到成就感。有的孩子學了老半天覺得沒啥提高,就放棄了。正是因為缺乏這種成就感,所以孩子才會覺得學習乏味,沒有什麼意義。

現在很多孩子為什麼喜歡網路遊戲,其原因之一就是,在遊戲中,孩子會體會到一種曾為有過的成就感。如果孩子一旦灰心失望就永不會有進步。家長要多鼓勵,對於孩子的好表現和好成績,父母不要吝嗇使用讚美之詞,對於孩子的錯處,不要過於批評,因為過多地批評,會令他情緒低落,而犯更多的錯誤。

表揚為主的方式,對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有一定的作用。要使孩子對學習發生興趣,父母必須做孩子的榜樣,先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很喜歡看書,求知慾很強,並且不斷地學習。

她的孩子從一上初中開始就不愛學習了,平時週末和放假也很少見他學習,催他學習他還不樂意,好幾次差點與孩子有大的衝突,當時也是比較愁的,心想不愛學習自己愛莫能助的,也很是頭疼。後來就在網上查詢資訊也成效不大,後來一個朋友推薦說給孩子報個班,就找到了平盟,是一對一的輔導,在學習過程中老師講的比較好,和孩子有很好的互動,孩子在一個更加輕鬆的氛圍中學習,提高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也以主動心態去學習,孩子學習有了動力之後,我自己也放心了,不用再擔心孩子的學習問題了。

編者按:引導孩子找到學習方法和規律,適當給孩子一定的表揚和鼓勵,這樣會事半功倍哦!

望採納,十分感謝。

求問如何引導孩子主動學習,家長如何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若相失 孩子學習是需要鼓勵的,不要一味的批評,那樣會大笑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會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所以,幽靜不要表揚,退步了要鼓勵!有時候,小孩子做一些事情,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誇獎和表揚。 我不睡覺了呃 興趣是最大的學習動力。傳授學習方法,培養學習習慣。多給孩子一點信心。要學會欣賞孩子,要善於發現他們的...

家長該怎樣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如何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比良好的物質條件還要重要,直接影響孩子的情感智商的發展。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 首先 夫妻和睦 親子融洽的家庭關係。這是建立在互相關愛 互相尊重的基礎之上的。它讓孩子有安全感,能安心學習 它能使孩子有責任感,對家庭也負有責任。根據國內外多方面的調查 父母親經常吵架的家庭的子女表現出的自...

怎樣引導孩子交朋友,家長要怎樣引導孩子交朋友?

現在的孩子缺乏交流的環境,關起門來鄰居之間互相都不認識,更找不到玩兒的孩子了。多讓孩子參加一些活動,比如鄰居或者學校一塊兒組織的,給孩子創造和其他孩子們交流的機會,這樣你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才有機會糾正她性格上的一些特點。這些都不是問題,孩子的可塑性很強的,只要及時引導就好。另外,孩子的人生觀 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