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會計分錄,編織會計分錄?

時間 2022-03-31 07:40:06

1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上述經濟業務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1)從日盛公司購進甲材料1100千克,每千克20元;乙材料900千克,每千克15千克,甲、乙材料價款共計35500元,支付運雜費48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6035元。材料尚未到達,貨款、運雜費及稅金已用銀行存款支付。(運費按材料重量比例分攤)

借:在途物資--甲材料 1100*20+{4800*【1100/(1100+900)】}=24640

借:在途物資--乙材料 900*15+{4800*【900/(1100+900)】}=1566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035

貸:銀行存款 43365

(2)從新興工廠購進丙材料4800 千克,每千克40元,發生運雜費24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32640元,款項採用商業匯票結算,企業開出並承兌半年期商業承兌匯票一張,材料尚在途中。

借:在途物資--丙材料 4800*40+2400=1944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2640

貸:應付票據 237040

(3)以銀行存款向海河工廠預付購買乙材料貨款186000元。

借:預付賬款--海河工廠 186000

貸:銀行存款 186000

(4)企業收到海河工廠發運的乙材料,尚未驗收入庫。該批材料買價160000元,運雜費12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27200元。除沖銷原預付貸款186000元外,其餘以銀行存款支付。

借:在途物資--乙材料 160000+1200=1612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7200

貸:預付賬款--海河工廠 186000

貸:銀行存款 2400

(5)月末,本月採購的甲、乙,丙三種材料均已經驗收入庫,計算並結轉已驗收入庫甲、乙、丙材料的實際採購成本。

借:原材料--甲材料 24640

借:原材料--乙材料 15660+161200=176860

借:原材料--丙 194400

貸:在途物資--甲材料 24640

貸:在途物資--乙材料 15660+161200=176860

貸:在途物資--丙材料 194400

2樓:龍頭大哥

1、借:在途物資-甲24640

在途物資-乙15660

應交稅費-進項稅 6035

貸:銀行存款 46335

2 、借:在途物資-丙 194400

應交稅費-進項稅 32640

貸:應付票據 227040

3、借:預付賬款 186000

貸:銀行存款 186000

4、借:在途物資-乙161200

應交稅費-進項稅27200

貸:預付賬款 186000

銀行存款 2400

5、借:原材料-甲 24640

原材料-乙 176860

原材料-丙 194400

貸:在途物資-甲 24640

在途物資-乙 176860

在途物資-丙 194400

回答不易,請接納

3樓:冼河靈

不用分了,方案是由個人決定的。

4樓:德冰之

①( ˃̶̤́ ꒳ ˂̶̤̀ )

5樓:杭昀殊

334(八;3¥/(;。¥¥#,比如熬夜晚睡

會計分錄編制步驟?

6樓:綠水青山

1借:原材料39000

材料成本差異1000

貸:材料採購 40000

2 借:原材料403000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8340 運費中可抵扣的增值稅稅率應為7%

貸:材料成本差異1340

銀行存款470000

3借:材料採購2000000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0000貸:銀行存款2340000

借:原材料195000

材料成本差異5000

貸:材料採購2000000

4借:生產成本300000

貸:原材料300000

5月末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3000+1000-1340+5000)/(40000+39000+403000+195000)=0.80887%

300000*0.0080887=2426.61借:生產成本2426.61

貸:材料成本差異2426.6

有些資料很不合理,或有明顯錯誤,不知是是輸入問題,還是原題錯誤。

7樓:罕曼華範風

請大家注意,預付賬款不能用來核算保險費,只能核算貨物和勞務預付的款項。

因為是當年的保險費,可以直接在管理費用中列支。借:管理費用8000貸:銀行存款8000

2.借:財務費用3200

貸:應付利息3200

8樓:滿陌繁花平

(1)借:應收賬款 78880

貸:主營業務收入68000 (80000*(1-15%))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0880 (68000*16%)同時結轉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48000

貸:庫存商品48000

9樓:周小泡

第一,要看經濟業務涉及那些賬戶,也就是看賬戶名稱。第二,要看經濟業務涉及的賬戶是增還是減,也就是看增減方向。第三,要看經濟業務涉及賬戶的增減金額是多少,也就是看金額。

10樓:常智棡

正規統一的編制要先判斷分析,確定方向,填寫金額1、判斷分析經濟業務事項涉及哪類會,計科目(結果原因);是資產(費用、成本)還是權益(收入)。

2、判斷確定涉及那個會計科目,是增加還是減少。 確定應記入哪個賬戶的借方,哪個賬戶的貸方。

3、標明正確的金額,確定應借應貸賬戶是否正確,借貸是否相等。 賬戶沒錯,方向沒有相反,金額正確就沒有說明問題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①、分析經濟業務事項涉及的是資產(費用、成本)、負債,還是權益(收入);

②、確定涉及到哪些賬戶,是增加,還是減少;

③、確定記入哪個(或哪些)賬戶的借方,哪個(或哪些)賬戶的貸方;

④、確定應借應貸賬戶是否正確,借貸方金額是否相等。

12樓:匿名使用者

會計分錄編制技巧

1、會計恆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2、分錄編制原則:

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先借後貸;可以一借多貸或多借一貸,儘量避免多借多貸;

3、會計科目分類原則:

資產類:所有實物(包括固定資產、原材料、庫存商品等)、貨幣資金(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等)、有價**、應收預付款項、票據等。

負債類:應付、預收款項及短、長期借款等

損益類: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費用(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等)

成本類: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其他勞務支出等

權益類:實收資本、公積金、利潤、利潤分配等

4、科目方向:

資產類、成本類和損益類中的費用成本部分 增加記入借方,減少計入貸方;

負債類、權益類和損益類中的收入部分 增加記入貸方,減少記入借方。

編織會計分錄相當於會計核算的哪個具體方法

13樓:哈幾卡拉嘸

編制會計分錄相當於會計核算的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對會計主體的資金運動進行的反映。

14樓:智立人力資源管理

一、簽訂加工合同時經濟業務尚未發生,不需要做會計分錄。執行加工合同時,對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資金運動則需要進行核算。

二、說明

1、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核算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會計物件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具體是指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能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即資金運動或價值運動。

2、會計具有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兩項基本職能和**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評價經營業績等拓展職能。

(1)會計核算職能,又稱會計反映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

(2)會計監督職能,又稱會計控制職能,是指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監督檢查。會計監督是一個過程,它分為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後監督。

15樓:會計學堂

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對會計主體的資金運動進行的反映

經濟業務編織會計分錄

16樓:王老壹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17500、貸:應交稅費17500借:

製造費用500、管理費用500、貸:庫存現金1000借:無形資產60000、貸:

銀行存款60000借:銀行存款7000、貸:應收票據7000借:

銀行存款100000、貸:預收賬款100000借:原材料3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5100、貸:

應付票據35100

借:應收票據11700、貸:營業收入1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1700

借:財務費用1000、貸:銀行存款1000借:

生產成本—a產品10000、貸:原材料10000借:在途物資—甲材料1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1700、貸:

銀行存款11700

如何編制會計分錄? 10

17樓:高頓會計職稱

把所有的會計科目分成資產類和負債類。凡是資產類的增加,就計在借方,凡是資產類的減少,就計在貸方;凡是負債類的增加就計在貸方,凡是負債類的減少,就計在借方。

18樓:中博教育

格式第一:應是先借後貸,借貸分行,借方在上,貸方在下;

第二:貸方記賬符號、賬戶、金額都要比借方退後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貸方在右。

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複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複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

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係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經濟業務合併在一起,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方法初學者在編制會計分錄時,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涉及的賬戶,分析經濟業務涉及到哪些賬戶發生變化;

第二:賬戶的性質,分析涉及的這些賬戶的性質,即它們各屬於什麼會計要素,位於會計等式的左邊還是右邊;

第三:增減變化情況,分析確定這些賬戶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減金額是多少;

第四:記賬方向,根據賬戶的性質及其增減變化情況,確定分別記入賬戶的借方或貸方;

第五:根據會計分錄的格式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

此外,要勤,多學、多問、多練。

1)首先從會計科目入手,背熟科目核算內容。

2)學習記賬規則和記賬流程,學習會計制度,學習基礎知識。

3)多練,多積累實際經驗。

5)注意靈活運用,逐步做到精準核算,合理避稅。

6)根據會計分錄的格式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分錄。

19樓:聲愛景興風

編制步驟

第一,分析經濟業務涉及的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還是收入、費用(成本)、利潤;

第二,確認會計科目,記賬方向(借或貸);

第三,確定記入哪個(或哪些)賬戶的借方、哪個(或哪些)賬戶的貸方;

第四,確定應借應貸賬戶是否正確,借貸方金額是否相等。

格式和要求

第一,先借後貸;借和貸要分行寫,並且文字和金額的數字都應該錯開;在一借多貸或一貸多借的情況下,要求借方或貸方的文字和金額數字必須對齊。

第二,貸方記賬符號、賬戶、金額都要比借方退後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貸方在右。

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複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複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

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係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經濟業務合併在一起,編制多借多帶的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方法一、層析法

層析法是指將事務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步驟如下:

1、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

2、分析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等。

3、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

4、根據步驟2、3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

5、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此種方法對於學生能夠準確知道會計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非常有效,並且較適用於單個會計分錄的編制。

二、業務鏈法

所謂業務鏈法,就是指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後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後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係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

此種方法對於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對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三、記賬規則法

所謂記賬規則法就是指利用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進行編制會計分錄。

求會計分錄,求會計分錄

把所有的會計科目分成資產類和負債類。凡是資產類的增加,就計在借方,凡是資產類的減少,就計在貸方 凡是負債類的增加就計在貸方,凡是負債類的減少,就計在借方。借 材料採購 510000 貸 原材料 500000 材料成本差異 10000 2.借 材料採購 109000 應繳稅費 應繳增值稅 進 1700...

求解會計分錄!關於會計分錄!

1 取得借款 借 銀行存款200000 貸 短期借款200000 1月末計提利息 借 財務費用 利息1000 貸 應付利息1000 3月末支付第一季度銀行借款利息 借 財務費用 利息1000 借 應付利息2000 貸 銀行存款3000 到期歸還本金時 借 短期借款200000 貸 銀行存款20000...

會計分錄有哪些,什麼是會計分錄?會計分錄有那幾種?

會計分錄分為簡單分錄和複合分錄兩種。簡單分錄也稱 單項分錄 是指以一個帳戶的借方和另一個帳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複合分錄亦稱 多項分錄 是指以一個帳戶的借方與幾個帳戶的貸方,或者以一個帳戶的貸方與幾個帳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為了保證帳戶對應關係的正確 清晰 便於瞭解經濟業務的內容,會計分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