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 酸鹼鹽混一起時,誰先與誰反應??還有,溶液與溶液之間怎麼判斷鑑別順序

時間 2022-04-13 08:55:03

1樓:匿名使用者

發現中學生對這兩個問題都有很大的迷惑。不管怎麼說能問這樣的問題就說明你真正的思考過這些問題。

對於第一個。應該這麼說,氫氧化鈉會和兩個化合物同時反應。但是我們看到的結果是先和硫酸反應。

為什麼呢,因為即使氫氧化鈉先和硫酸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只要硫酸沒有反應完,馬上兩者就會反應,沉澱消失。只要硫酸沒有反應完,那麼生成的氫氧化鎂都會再消失。所以,你要知道,若說誰先反應,肯定是同時反應,但是對於結果來看,是先和硫酸反應。

第二題:也是沒辦法說誰先檢出。就好像四瓶溶液你不知道是什麼,也就不知道先看到氣體啊還是先看到沉澱。

你如果幸運,把一個溶液分別加入另外三個,有兩個有氣體放出,則你拿到的是碳酸鉀;如果有兩個沉澱出現呢,則你拿到的是氯化鋇。因為你不知道你首先拿的是什麼,所以也不能夠確定那個先檢出,你說對嗎?當然我舉的是極端例子,但是也不能說我說的不存在吧。

2樓:為了我的豐功偉業

1)比如說,有mg(so)4與h2so4的混合品,這時不斷將naoh加入其中,那麼naoh會先與mg(so)4反應,還是先與h2so4反應?

答: 先與h2so4反應(思考:假如先生成氫氧化鎂,那麼氫氧化鎂還要與硫酸反應,所以這是不可能的)

一般來說,複分解反應中,酸鹼中和和有沉澱生成的反應速率比較快,也比較優先

2)還有,請問k2co3、h2so4、hno3、bacl2這四種溶液(僅用同組溶液間相互反應鑑別)的鑑別順序是怎樣的?

答:這個情況不唯一, 把上述四種溶液兩兩混合 產生的現象會有多種可能, 根據不同的現象逐一排除和鑑別。

你可以自己思考一下

3樓:若能猶然

先與h2so4反應 如果先生成氫氧化鎂,那麼氫氧化鎂還要與硫酸反應

如果一種溶液能與其中兩種溶液產生沉澱,就是bacl2,不產生沉澱的是hno3,硝酸加入沉澱,沉澱溶解的是k2co3,剩下的是h2so4,所以順序是bacl2,hno3,k2co3,h2so4

4樓:周長濤

naoh與h2so4

先反應,只有當h2so4

完全反應後才和mg(so)反應,這是酸鹼優先反應原則。

先把k2co3鑑別出來:與兩個溶液混合後放氣體的是。然後與k2co3生成沉澱是bacl2,用bacl2鑑別出h2so4:有沉澱析出。

5樓:匿名使用者

判斷假入同時反應後,生成物會不會被另外幾種物質又給還原成反應。

其實就是寫化學方程式一個一個推導其先後反應順序。例子就看一樓的吧。例子回答不錯。

6樓:czh十七人

1)先和h2so4反應 假設naoh會先與mg(so)4反應,則會生成mg(oh)2沉澱,mg(oh)2會繼續與h2so4反應,生成mg(so)4和h2o

2)-↑↓分別表示無現象,有氣體,有沉澱

k2co3分別滴入h2so4、hno3、bacl2 ↑↑↓h2so4分別滴入k2co3、hno3、bacl2 ↑―↓hno3分別滴入k2co3、h2so4、bacl2 ↑――bacl2分別滴入k2co3、h2so4、hno3 ↓↓―根據個反應現象有↑↑↓則是k2co3,一次類推

7樓:匿名使用者

(1)簡單的說:剛開始時,先與h2so4反應,隨著naoh的增多,會逐漸產生氫氧化鎂沉澱;複雜一點就與反應的本質有聯絡了。

(2)如果一種溶液能與其中兩種溶液產生沉澱,就是bacl2,不產生沉澱的是hno3,硝酸加入沉澱,沉澱溶解的是k2co3,剩下的是h2so4,所以順序是bacl2,hno3,k2co3,h2so4

化學反應先後順序

8樓:夢色十年

一、化合物之間反應的先後順序問題

酸、鹼、鹽幾種物質混合時,酸與鹽之間或鹼與鹽之間都能發生反應,應注意:

(1)如果它們之間有氧化還原反應,先考慮氧化還原反應,後考慮複分解反應

(2)複分解反應,先考慮酸鹼中和反應,後考慮酸與鹽之間或鹼與鹽之間的反應

(3)能發生多個同類反應的,生成物電解度越弱的或沉澱物溶解度越小的,先反應

二、由於實驗的實際操作引起的先後順序問題

向懸濁液中滴加溶液或通入氣體時,先考慮和溶液的反應,後考慮和體系中固體的反應

三、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先後順序問題

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反應物間發生電子轉移的反應,所以氧化劑得電子的能力愈強,還原劑失電子能力也就愈強,兩強之間更容易發生電子轉移,強強優先。

四、電解池中電極上的放電先後順序問題

電解池的陰極發生還原反應,陽極發生氧化反應,在陰極上吸附的溶液中的陽離子得電子,那麼就要考慮溶液中所存在的幾種陽離子氧化性的強弱,同時還要考慮電極本身的還原性;若電解的是某種物質的水溶液,一般不會涉及h+和oh-之後的離子放電的情況

擴充套件資料

根據吉布斯自由能判據,當δrgm=0時,反應達最大限度,處於平衡狀態。化學平衡的建立是以可逆反應為前提的。可逆反應是指在同一條件下既能正向進行又能逆向進行的反應。

絕大多數化學反應都具有可逆性,都可在不同程度上達到平衡。

從動力學角度看,反應開始時,反應物濃度較大,產物濃度較小,所以正反應速率大於逆反應速率。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濃度不斷減小,產物濃度不斷增大,所以正反應速率不斷減小,逆反應速率不斷增大。當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系統中各物質的濃度不再發生變化,反應達到了平衡。

19世紀50-60年代,熱力學的基本規律已明確起來,但是一些熱力學概念還比較模糊,數字處理很煩瑣,不能用來解決稍微複雜一點的問題,例如化學反應的方向問題。

當時,大多數化學家正致力於有機化學的研究,也有一些人試**決化學反應的方向問題。這種努力除了質量作用定律之外,還有其他一些人試圖從別的角度進行反應方向的探索,其中已有人提出了一些經驗性的規律。

9樓:諾諾百科

1、向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hcl。

稀hcl能與na2co3反應生成co2氣體,也能與naoh發生中和反應,但實際反應時,naoh先和hcl中和,等naoh被反應完後,na2co3才能和hcl反應放出co2氣體。因為co2會被naoh溶液吸收。

小結:溶液中有鹼時,不可能從裡面放出酸性氣體(co2、so2、hcl等)

2、向nh4cl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naoh溶液能與nh4cl反應生成nh3氣體,也能和hcl發生中和反應,但在實際反應時,hcl先和naoh反應,等hcl被反應完後,nh4cl才能和naoh反應放出nh3氣體。因為nh3會被hcl溶液吸收。

小結:溶液中有酸時,不可能從裡面放出鹼性氣體(nh3等)

3、向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naoh溶液能與cuso4反應生成cu(oh)2沉澱,也能和h2so4發生中和反應,但在實際反應時,h2so4先和naoh反應,等h2so4被反應完後,cuso4才能和naoh反應生成cu(oh)2沉澱。因為cu(oh)2沉澱會被h2so4溶解。

小結:溶液中有酸時,不可能在裡面產生鹼的沉澱 [cu(oh)2、mg(oh)2等]

4、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

na2co3溶液能與cacl2反應生成caco3沉澱,也能和hcl發生反應,但在實際反應時,hcl先和na2co3反應,等hcl被反應完後,cacl2才能和na2co3反應生成caco3沉澱。

小結:溶液中有酸時,不可能在裡面產生碳酸鹽的沉澱(caco3、baco3等)

化學反應型別:

按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型別分四類: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複分解反應

按電子得失可分為:氧化還原反應、非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包括:自身氧化還原,還原劑與氧化劑反應

異構化:(a →b) :化合物是形成結構重組而不改變化學組成物。

化學合成:化合反應

簡記為:a + b = c:二種以上元素或化合物合成一個複雜產物。(即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

化學分解:分解反應

10樓:

看生成物,生成越難容,越容易揮發,電解能力越弱的產物,反應越易發生or優先發生。

最簡單的,看化合價,升失氧,降得還。

五水硫酸銅失去結晶水是化學反應

11樓:**盡是**甲

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性最強的和還原性最強的反應,以此類推。五水硫酸銅失水屬於「風化」這個化學反應

12樓:匿名使用者

五水硫酸銅失去結晶水是分解反應

初三化學酸鹼鹽難度大,不太明白

13樓:匿名使用者

囧...

讓我一高三生來回憶初三的東西,還真是麻煩啊,鬼還記得初三學到了個什麼程度呢

不過還是試試吧。不過說不定一個不小心就超綱了哦,您慎取吧

酸:氫離子+酸根陰離子(比如hcl h2so4)

鹼:金屬陽離子+氫氧根(比如naoh ba(oh)2)

鹽:金屬陽離子+酸根陰離子(比如nacl agno3)

一定要注意,它們都是化合物,而且是區別於氧化物的化合物

一般情況下,酸ph<7,鹼ph>7,水ph=7。至於鹽麼,這個就麻煩了,初中應該是不要求的

一般酸鹼鹽發生反應的情況是這樣的

酸+鹼=鹽+水 (我記得在初中教材裡這一條是永遠成立的)

酸+鹽=新酸+新鹽 (一般而言反應物酸的酸性大於生成的酸,如果要求掌握特例的話還是去問同學要筆記啦)

鹼+鹽=新鹼+新鹽

鹽+鹽也可以反映,條件是生成沉澱、氣體、水中的某一種或幾種,就可以兩兩交換成分,否則不反應

例如:nacl+agno3=agcl↓+nano3可以反應,因為有沉澱agcl生成

nacl+ba(no3)2,因為如果兩兩交換成分後生成物為nano3和bacl2,不是沉澱、不是氣體、不是水→不反應

有些不溶於水的物質如果進入某溶液能反應生成可溶性鹽,那就說它可溶於該溶液。例如:碳酸鋇不溶於水,但是碳酸鋇加入鹽酸會反應生成可溶的氯化鋇和二氧化碳飛走了,那碳酸鋇就能溶於鹽酸。

這個反應之所以能發生是因為生成了氣體二氧化碳。

至於沉澱啊溶解啊啥的,請參照教材後附錄中的鹽溶解性表,表上那些東西寫得灰常清楚了,敬請把它們背下來!當然是要總結規律的:鉀鹽鈉鹽銨鹽硝酸鹽都可融;氯鹽中只有agcl是沉澱,其他全融;硫酸鹽中只有baso4是沉澱,其他全融;再其他的,自己背去吧。

背多了自己都有感覺了,到時候即使記不清了猜都能猜對(前提是你要狠努力地背背背)

當然有好些是不用掌握的,所以僅做參考,好孩子還是回去乖乖讀書吧!

顏色的問題,抱歉了您還是自己翻書吧,我不太清楚你們教了啥。不過其實也好弄,一般有色的都是沉澱,記住有特殊顏色的其他就白的:氫氧化銅藍色,氫氧化鐵紅褐色,其他特殊顏色的大概初三就不用掌握了吧~~~~~~至於有色溶液,好像似乎大概初中沒這部分,如果有的話呢估計就是二價鐵離子淺綠色,三價鐵離子黃棕色,銅離子藍色(初中見過最漂亮的溶液就它了呢)。

除了這些以外,要記的就是高錳酸鉀的顏色,紫紅色,但是它不屬於酸鹼鹽。

初三化學酸鹼鹽題目,初三化學酸鹼鹽題目求詳細解答!!!!

第一問是不是少條件呀?2 最簡單而且實用的方法是取固體加白醋 醋酸分子部分電離 產生h 與no2 結合生成不穩定的亞硝酸 亞硝酸分解有氣體 no 產生 而食鹽無此現象。ch3cooh ch3coo h h no2 hno2 3hno2 hno3 2no h2o 可用ph試紙,使試紙顯藍色的試液是na...

初三化學酸鹼鹽是什麼啊

假面 酸鹼鹽 酸指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鹼指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鹽指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 或銨根離子 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可以簡記為 氫頭酸 氫氧根結尾鹼 金屬開頭酸根結尾的是鹽。酸 鹼 鹽是化學學習中的重要知識點。主要區分酸鹼鹽是根據他們的組成。酸是由...

求初三化學酸鹼鹽部分的重要內容,初三化學酸鹼鹽部分重點和考點?

一 酸鹼鹽單元基本概念 複分解反應 這是重中之重,這都不考,初中化學就沒有考的了 1.何謂複分解反應 掌握 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複分解反應。可簡記為ab cd ad cb 2.複分解反應的實質 知道 複分解反應的實質是溶液中的 離子 結合成 水 難溶解的物質 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