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 關於日本,初一地理 關於日本的資料

時間 2022-12-13 20:25:02

1樓:來白夏侯

1.日本多山地,地勢落差大,且為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所以河流短小流急,水能資源豐富。

2.日本為海洋性顯著的季風氣候,由於受海洋和強大的日本暖流影響,年降水偏多且分佈均勻。氣溫年較差也較小,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分別在8月和2月,海洋性特徵顯著。

3.日本的自然資源比較匱乏,大多需要從外國進口。但日本有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技水平,以及優良港灣等有利條件,因此發展海上航運,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拓展國際市場,是日本經濟發展的一大特色。

是典型的「加工**型」國家。

4.地理位置:西鄰日本海,朝鮮海峽,東臨太平洋。與中國等傳統的東方國家隔海相望。

歷史原因:日本自古受中國文化影響很大,與中國有很密切的聯絡,交流廣泛。所以繼承著東方文化。

而在日本開國之後,及明治維新後,積極學習先進的西方文化,且二戰後受美國影響,所以還體現著現代西方的文化。

【我上高二,文科生。】

2樓:匿名使用者

1.日本國土狹小,河流短促,但水能資源豐富,原因是__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狹小,地勢的落差大___

2.日本與中國內地同緯度地區相比,冬季比較溫和,夏季比較涼爽,原因是__日本位于海洋,屬於季風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不大。

3.日本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為什麼把眼光瞄準海外市場?__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工業所需的原料、燃料,絕大部分依賴於國外進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進口國。

4.為什麼日本的文化具有東西方相容的特點?_明治維新以前日本文化主要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明治維新之後,思維開放,逐漸走上西方資本主義道路。_

3樓:匿名使用者

1土地狹長,內地與沿海海拔高度差大。

2日本位於海上,由於海水吸熱慢散熱慢,於是乎冬暖夏涼3.因為日本是個島國,而土地又狹小,所以在內需無力而產品過剩的情況下肯定要進行出口外匯,把產品外銷。

4.因為日本經歷過明治維新,美國用武力強行開啟當時還在閉關鎖國的日本的大門,強迫與日簽訂多項不平等條約,有見識的一部分日本人特別是明治天皇在這一事件後廢除了很多舊制,大力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與文化,所以造成了這一特點。

4樓:匿名使用者

河流落差大,日本中部多為山地,臨海地區則為平原,所以落差較大。

四周臨海,氣候具有海洋性,海洋比熱容大,吸熱慢,放熱也慢。

因為日本國內市場狹小,消費有限,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了海外。

因為日本是一個善於學習其他民族優點的民族,日本學習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同時也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粹。日本人的特點是誰強大就學習誰。

初一地理 關於日本的資料

5樓:辰星

日本:1日本的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3900多個小島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佈,如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北九州、長崎等。

3、多優良港灣:海岸海曲折,多優良港灣。神戶和橫濱是兩個最要的對外**港。

4、多火山**:日本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所以,日本多火山、**。

5、日本跨經緯度廣將使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複雜多樣。

6、日本發展經濟的不利和有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部分靠出口。

7、「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形成了以加工**為主的經濟。對外**物件主要有美國、中國和歐洲。

8、是東西方相容文化的典型。

9、服裝:和服,第一高峰:富士山。

10、日本對其它國家的影響:①日本把汙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汙染,導致環境質量的下降;②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4、工業分佈特點及原因:日本工業集中分佈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6樓:民

島國 資源匱乏 但是森林覆蓋率高 最好記住那幾個城市的位置和名字 多火山**。

你看課本最完整了。

初一地理 介紹日本、俄羅斯、美國的地理知識,不少於300字

7樓:匿名使用者

基本上都一樣··都有**··人民都是蓋房子住的··都把房子蓋在土地上· ·都靠農作物生存···

初一地理試題 日本那一塊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去這個**各科的試題都有還有歷屆專中考真題。。屬。

幾道初一的關於日本的地理材料題【急!!】

9樓:網友

2.日本是一個島國,四面環海,所以只能發展漁業和海運業,日本人民是為了生存而發展漁業的,我們要客觀的看待這樣的問題。

3.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為世界文明的寶庫貢獻了自己獨特的財富.在不同的文化中,必然存在著相同的合理內he--真誠,善良,友愛,和平等人類的共同價值所以應該接收外國文化。

10樓:舞魅小草莓

答:第一問,這樣做雖然保護了日本本國的樹木,但卻使其它國家從而使全國環境不平衡。第二問:

舉個列子,新華社2023年4月11日,日本捕鯨船隊浩浩蕩蕩地從南極歸來,船隊滿載著440頭**殺的鯨停靠在了日本的港口,日本**每年都要組織捕鯨船隊到南極捕鯨,而全然不顧國際社會禁止捕鯨的呼聲。

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對工業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來越多,加之國內供給不足,因此對外依賴愈加嚴重,日本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如煤、鐵礦石,然後依靠科學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製成工業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為主的經濟。近年來,日本加速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的生產與銷售基地。

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物件是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因為這樣做可以節省輸運費,減輕對本國環境的汙染,利用發展中國家廉價資源和勞動力,減低生產成本。)

11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農林水產省將從2008財年(2023年4月至2023年3月)開始在日本推動一次性筷子的**,將其用於生產生物乙醇燃料和木製固體燃料棒等。

日本每年都要消耗大量木製和竹製的一次性筷子。農林水產省的統計顯示,每年被白白扔掉的一次性筷子有9萬噸之多。該省決定首先選定一些示範地區,從這些示範地區做起,向大量產生廢棄筷子的餐館酒店進行收集,並在便利店、超市等方便市民的地方設立筷子**專用箱,在分類收集垃圾時將筷子專門分開收集,以便於**利用,讓居民也都參與到筷子**行動中。

農林水產省表示,生物乙醇燃料的生產已經引發了人們對糧食供給和糧食**問題的擔憂,社會各界應該廣泛重視以糧食作物以外的原料來生產生物乙醇。廢棄筷子的**既有利於環境保護,又有助於緩解生物乙醇生產對糧食作物的依賴。

據新華社東京8月19日專電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最新訊息,日本農林水產省將從2008財年(2023年4月至2023年3月)開始在日本推動一次性筷子的**,將其用於生產生物乙醇燃料和木製固體燃料棒等。據農林水產省的統計,日本每年被白白扔掉的一次性筷子有9萬噸之多。

12樓:舞憂蘭

1:出口國環境惡化把。

初一日本地理要素特徵的說明怎麼寫

13樓:砂粒

日本是東亞的一個島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和一些小島組成,面積小,人口稠密。自然地理特徵,多山、平原狹小;海岸曲折、港灣優良;多火山**;礦產資源貧乏;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等方面。它們對日本經濟的發展既有有利條件,也有不利的因素。

日本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地帶,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分佈帶上,所以,多火山**。 境內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

日**頻繁,人們可以感覺島的**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國、**之邦」。

初一地理日本問答.

14樓:網友

我們考日本的時候。

出的問題是:

日本**原因是日本位於 和 板塊之間。

日本工業區 多看看地圖冊、

日本主要城市名稱。

考的是東京和橫濱位於哪。

就這樣了。。

初一地理複習,初一地理複習資料

火人 地理http pyjy.panyu.gd.cn xkweb zxdl iku chuzhong 060514 七年級上冊地理複習資料.wps 複習資料 gd.cn xkweb zxdl iku chuzhong sijisizhong 初一地理複習題綱.doc 複習題綱 地理期末複習題 上學期...

初一地理,快!給好評,初一地理。。好評!

1 a 不知是否圖表示為 甲 c 乙 向北等溫線數值降低為北半球,向南等溫線數值降低為南半球。分析 判斷南北半球 利用等溫線數值變化判斷南北半球,即向北等溫線數值降低為北半球,向南等溫線數值降低為南半球。2 b c分析 判斷季節和海陸分佈 利用同緯度海陸間等溫線凸向規律來判斷季節或海陸分佈。北半球,...

誰有初一地理試卷

七年級地理期末模擬測試題 一 單項選擇題 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1.下列關於緯線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緯線都是圓的 b 緯線有長有短 c 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d 緯線的度數由南向北逐漸增大。2 下列緯線圈中,最短的一條是 a 20 n b 60 s c 10 s d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