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求思路 過程

時間 2023-02-10 07:30:02

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問,因為前半程與後半程路程相同,故設一半的路程為x,則前半程用時t1=x/v1,後半程用時t2=x/v2

所以平均速度為v=2x/(t1+t2)=2x/(x/v1+x/v2)=(2v1v2)/(v1+v2)

第二問,因為前後兩部分用時相同,故設前一段用時為t,則前半程走過的路程是x1=v1t,後半程走過的路程是x2=v2t

所以汽車全程平均速度是v=(x1+x2)/(2t)=(v1t+v2t)/(2t)=(v1+v2)/2

2樓:吳瓊

對於第一個問題,前一半時間為s/2v1,後一半時間為s/2v2,所以總時間為(s/2v1+ s/2v2)那麼平均速度為總的路程除以總的時間,經計算為2v1 v2/( v1+ v2)

對於第二個問題,總的路程為v1t+v2t,總的時間為2t,經計算,平均速度為( v1+ v2)/2

這樣講你明白沒有?

3樓:匿名使用者

平均速度是位移除以時間,全程的平均速度就用全程的位移,除以走完全程所用的時間;

第一題,設前一半位移為s,後一半位移也為s,則全程位移就是2s;

前一半所用的時間t1=s/ v1 ,後一半用的時間為t2=s/ v2 ,全程的時間就是t1+t2

全程的平均速度就等於 2s/(t1+t2)=2v1*v2/(v1+v2)

第二題,設前一半時間為t,則後一半時間也為t,走完全程的時間就是2t;

前一半時間通過的位移為v1*t,後一半時間通過的位移為v2*t,全程的位移就是v1*t+v2*t;

全程的平均速度就等於 (v1*t+v2*t)/2t=(v1+v2)/2

4樓:匿名使用者

1:設路程為2l,t1=l/v1,t2=l/v2 v(平均)=2l/(t1+t2) l可以消掉。

2:設時間為2t , l1=v1t,l2=v2t v(平均)=(l1+l2)/2t .t可以消掉。

總體思路是設出未知量,在計算過程中消去,可得到最終答案。做多了就有思路了。

5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平均速度的演算法是總位移除以總時間,故先要算出總時間,令其總路程的一半為s,即總時間為(s/v1+s/v2),平均速度為 2s÷ (s/v1+s/v2)=2v1v2/(v1+v2)

6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問,分別把每段路程時間求出相加,然後把路程除以時間得到平均速度。

第二問,兩個速度相加除以2即可。

7樓:近茵

思路: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

求本題的思路過程,求本題的思路過程

有45種取法。把10件產品編號1到10,因為任意取兩件,所以從編號1開始,1和2,1和3,1和4 依次到1和10,共9次。然後從2開始,2和3,2和4.共8次,然後3開始,共7次。就總結出,9次,8次,7次,6次,5,4,3,2,1,把它們相加,得到45次。從中得出可以用等差數列求和 首項 末項 項...

高中物理,要過程

分析 先分析下面的物體,受到重力和彈簧b的彈力處於平衡狀態 然後分析整體的受力,受到兩個物體的重力和彈簧a的作用力處於平衡狀態。寫出平衡方程即可求解 根據每個彈簧最終的長度列方程,a彈簧承重20mn,b彈簧承重10mn所以a彈簧的最終長度為m 25 0.1,b彈簧的最終長度為m 50 0.1,彈簧總...

高中物理(求圍觀)

哈!首先導體表面 內表面和外表面 肯定是等勢的.不然就會有電荷移動.同理內表面和外表面也肯定是等勢的.因為它處在平衡狀態.所以一個球殼.內部是沒有其它電荷的.它的內表面若有電荷 假設正電荷 就一定會發出電場線.而電場線終止於無限遠處或負電荷.這電場線只能終止於球殼內表面的其它點上.因為球殼內沒有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