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三年級的數學題,一道三年級數學題

時間 2023-03-08 07:30:04

1樓:網友

不公平。因為一共有4鍾情況:1.

正正2.反反3.正反4.

反正。這樣,小剛有1/4的機率贏,媽媽也是1/4,而爸爸是1/>1/4,所以不公平。

2樓:

立立豆11,你好:

這個遊戲不公平。

兩枚硬幣丟擲的結果有4種:

1、都是正面朝上。

2、都是反面朝上。

3、一正一反:甲正乙反、甲反乙正。

一共有4種可能,而:

都是正面朝上和都是反面朝上都各佔1/4,但一正一反卻是佔2/4,即1/2。

三人獲勝的可能性不相等,所以不公平。

3樓:匿名使用者

不公平,因為,小剛:1/2

媽媽:1/2

爸爸:1所以爸爸格算。

4樓:熱情的橘子醬

這個遊戲不公平。假如第一枚硬幣為正面朝上,那麼小剛和爸爸各有一半的機會得分,媽媽沒機會得分;假如第一枚硬幣為反面朝上,那麼媽媽和爸爸各有一半的機會得分,小剛沒機會得分。這樣爸爸得分的機會多些。

5樓:狐仙瓊玉

不公平,每一枚硬幣正面的概率是50%,反面的概率是50%如果兩枚都是正面的概率就是50%*50%即25%兩枚都是反面的概率同正面一樣即25%

而,一正一反的概率為1-25%-25%=50%也就是說這個遊戲爸爸獲勝的概率更大,不知道小朋友看懂了沒有?

6樓:檸檸快樂寶寶

不公平,因為小剛。媽媽得分的可能性是25%,爸爸得分的可能性是50%

7樓:匿名使用者

是公平的 可能有人會說爸爸佔便宜 事實公平。

8樓:丘位元灬

共有(正,反)、(正,正)、(反,正)、(反,反),則媽媽和小剛的概率都為1/4,而爸爸的概率為1/2,所以不公平。

9樓:新欣鑫薪

不公平,因為如果是2正1反或2反1正呢?誰的分?

一道三年級數學題

10樓:匿名使用者

每一次實際上是減了2,但是當減到6的時候,已經減了 94 / 2 = 47 次 6, 加了 47 次 4 ,此時,再減一次 6 ,結果就是 0 。 所以一共減了 48 次 6。

11樓:你我都是書友

100÷(6-4)=50

每一次「減去6,然後加上4」相當於減去2,100裡面有50個2 ,所以間50次便為0.

12樓:匿名使用者

設結束時共減去x次6

100-(6-4)x=0

解得x=50

13樓:匿名使用者

把減去6,然後加上4看作一個週期,則每個週期減去2但最後剩下6時就直接減去6就得0了。

因此(100-6)÷2=47

因此共要減去47+1=48個6,而共要加上47個4

一道三年級數學題

14樓:網友

這個不用列方程式了。用18除以4得,4又1/2,可知,在第五節車廂的第二個座,因為前面4節車廂都滿了,除完還剩餘2,說明在第五節車廂,假如小明是第16個坐,那麼16/4=4,沒有餘數,說明小明在第四節車廂的最後一個座位,大概就是這麼推理的。

15樓:

awei782819242 ,你好:

不用方程。18÷4=4(節)..2(人)

這2人中最後一個是小明,前4節已滿,他必然只能坐在第:

4+1=5(節)

16樓:雪球喵

因為每節車廂坐4人,所以18÷4=4餘2。就是說有4個車廂被坐滿了,剩下的2是屬於第五個車廂的。

17樓:匿名使用者

18/4=4(節)——2(個)

4+1=5(節)

答:小明坐在第5節車廂。

18樓:匿名使用者

假設小明坐在第x節車廂 根據題意列方程 4(x-1)小於等於18 4x大於等於18 x是整數 就解出來了。

19樓:媽媽說打

18 ÷4=4(節)第2(個)

4+1=5(節)

答:小明應該到第5節車廂。

20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具體方程式 我覺得是這麼的 18/4=4餘2 所以在第5個車廂。

一道三年級數學題

21樓:7一指江山

錯了,答案是6

一個數 除以 100 等於 這個數/100 ——這是正確答案。

但是卻乘以了1000 就變成了 100這個數——現在的結果結果他在現在的結果上除以100 得到600—— 100這個數 除以 100 得到的還是原來的數——600

所以 正確答案是600 除以 100 等於 6

22樓:

錯誤。原本是要除以100的,卻乘以了100,即把正確的結果擴大了10000倍。

所以要改正的話應在現在的結果上除以10000,即為6.

3年級的一道數學題

23樓:網友

解:若全做對,那麼就得了20×8=160分小張得了100分,說明他扣了160-100=60分做錯或不做倒扣4分,說明做錯或不做不但不得8分,還要扣4分,就扣了8+4=12分。

60÷12=5道。

也就是說做錯了5道題。

24樓:快樂是晶瑩的

設做對了x道題。

8x-4(20-x)=100

x=1520-x=5

答:做錯了5道。

25樓:惲紫玉

假設全部答對,應該得到。

8×20=160(分)

比實際多。160-100=60(分)

答對1道和答錯1道得分相差。

8+4=12(分)

答錯了60/12=5(道)

答對了20-5=15(道)

一道小學三年級數學題

26樓:匿名使用者

4個李子和1個蘋果的重量等於1個桃子的重量,把一個桃子等量代替到下面的關係中。

13個李子的重量=2個蘋果和1個桃子的重量,所以13個李子的重量=2個蘋果和4個李子和1個蘋果的重量,也就是13個李子=3個蘋果和4個李子。

所以3個蘋果=9個李子。

那麼1個蘋果=3個李子。

所以4個李子和1個蘋果的重量=7個李子。

而4個李子和1個蘋果的重量=1個桃子的。

所以7個李子和一個桃子一樣重。

27樓:買房幫幫忙

13個李子=2個蘋果+1個桃子 一4個李子=1個蘋果+1個桃子 二用一減去二 得:9個李子=1個蘋果。

這樣的話 二式就變成: 4個李子=1個蘋果+1個桃子 = 9個李子+1個桃子。

最後變成: 4個李子=9個李子+1個桃 這怎麼可能呢,所以呢,小朋友,你的題目錯了。

28樓:卑錕

13個李子-一個桃子=2個蘋果。

個李子個桃子=一個蘋果。

一個桃子-四個李子=一個蘋果。

個李子個桃子=一個桃子-四個李子個李子=個桃子。

7個李子=一個桃子。

媽呀!現在小三的題快趕上初一的題了= =

29樓:匿名使用者

由13個李子=2個蘋果+1個桃子 推出 2個蘋果=13個李子—1個桃子。

由4個李子+1個蘋果=1個桃子 推出 1個蘋果=1個桃子—4個李子 該等式左右兩邊同時乘以2 得到 2個蘋果=2個桃子—8個李子 與推出的第一個等式相等。

所以 13個李子—1個桃子=2個桃子—8個李子 得到 1個桃子=21個李子。

30樓:網友

解:13李子-2蘋果=4李子+1蘋果=1桃子。

即9李子=3蘋果 1蘋果=3李子。

所以1桃子=4李子+1蘋果=4李子+3李子=7李子。

31樓:匿名使用者

把13個李子的重量=2個蘋果和1個桃子的重量中一個桃子的重量換做4個李子和1個蘋果的重量,那麼13個李子的重量=2個蘋果和4個李子和1個蘋果,9個李子的重量=3個蘋果,2個蘋果=6個李子的重量,13個李子的重量=2個蘋果和1個桃子的重量也就是13個李子的重量=6個李子的重量和1個桃子的重量,所以7個李子的重量=1個桃子的重量。

32樓:匿名使用者

13個李子減去2個蘋果等於一個桃子 4個李子和1個蘋果等於1個桃子。

13個李子減去2個蘋果等於4個李子和1個蘋果。

剩下的不用說了吧。

一道小學三年級的數學題

33樓:匿名使用者

25+28-13=40人。

擦把冷汗,現在小學生的題還真難啊。現在的孩子真可憐。

一道小學三年級的數學題,這一道小學三年級的數學題怎麼做,

打個比方.兩個小朋友要到班級的最後面c處,但是一個小朋友是從班級的最前面a處開始走,另外一個小朋友是從中間b處開始走,那麼誰先到c處呢.當然是中間b處的小朋友,那麼答案出來了 a處就是9點鐘,c處是6 30分,要想早點到c處6.30,只能是在b處會更早.那麼b處是在9點和6點30中間.所以是9.30...

一道小學三年級數學推理,小學三年級數學的一道智力題

新光明張老師 這種有兩種方法 1 列 這裡不說了 2 假設推理法 假設若甲在說謊,則可以推出乙和丙都是說實話的 這樣,乙說的話符合推理 但是丙說的話就不對了,因為乙沒有說謊。假設錯誤,即甲沒有說謊,甲說的是實話。因為甲說的是實話,所以由甲的話可知 乙和丙說的都是假話。也就是有兩個人在說謊。你還可以假...

一道小學三年級的數學題

100 10 90 人 這90人是至少懂一種語言的,75 83 158 人 這158人是懂法語和懂英語的人 裡面也包括兩種都懂得,但兩種都懂得在懂法語裡算了一遍人數,在懂英語裡也算了一遍人數。158 90 68 人 為什麼要 90,因為158裡算了兩遍兩種都懂得人,90是隻算了一遍的人數,用多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