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考改革,對於高考改革,你有哪些看法?

時間 2023-06-01 20:33:03

1樓:

一、我國即將出臺的高考改革方案,實現將技術技能型人才與學術型人才的高考分開。此次改革,將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和技術技能人才供給不足的矛盾。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的人,叫技術技能型,分三種人,第一類是工程師,第二類是高階技工,第三類是高素質勞動者。

而實行中國教育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要在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進行,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要建設一個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建立系統化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體系。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貫穿體系建設全過程。

4.構建開放和內外銜接的「人才成長立交橋」。

5.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用市場力量辦學。

二、高考改革的目的就為技術型人才創造一個平等的入學機會和學歷被認可的社會共識,雖然當前社會上,很多職業院校因畢業生技術突出而看起來就業率高,但大多數畢業生社會地位並不高。一個技術型人才很可能因為他是職業院校出身,而晉升空間受到限制。

對於高考改革,你有哪些看法?

2樓:周**強強

我覺得是非常好的,因為這可以給很多學生提供許多選擇,並且也可以讓學生減輕許多壓力,還可以給學生減輕許多負擔,而且也可以讓學生們進行自主選擇,所以我認為高考改革確實是非常不錯的,有很多學生都會因此而感到開心的。

3樓:愛仕達各色

我認為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現在確實有一些問題需要完善,需要改革,這是非常正常的,給人們提供更好的機會,對學生是有好處的,這樣的改革肯定帶來不一樣的改變。

4樓:撒的謊

目前的高考還是挺不錯的,但是還是應該加強公平這方面的一些問題,能夠營造更好的一個考試環境。

5樓:諵風淚

我是山東高二的學生,我們學校就是三加三的選課模式。高考改革我認為它本身還可以,它可以讓學生全面發展,但在實踐的過程中有些毛病。例如我們學校,我們學校不叫自主選科。

學校制定了十個組合如(政史地、物化生、生史地、物化地等)學生必須在這幾個組合中選。我們學校重理輕文很厲害,分完科目之後,教的最好的老師(這裡包括下文所說的老師是指教物化生還有數學的)都在全理班,比較好的在選物理的班,像我這樣選化生史的人根本分不到特別好的,頂多可以分到一箇中等偏上的老師。選全理的學生好像是要重點培養似的,我感覺這樣特別不公平,很氣憤。

6樓:擅長理論

高考改屁革!政治才要改革呢!如果政治制度不改革,一切白搭!只有良好的體制,才有可能是良好社會。才會有健康教育和高考。

7樓:匿名使用者

1,越改越亂。

2,就是爭奪話語權。

8樓:圓夢升學

有利有弊!新高考政策的頒佈目的是為了更加專業化,公平化,但是也比較繁瑣 。

好處:1、新高考政策,選科固然可以某些程度上"揚長避短」,但是,選科不僅僅會影響未來所報考的大學的屬性,還會影響未來的就業,雖然並不是所有的就業都是大學對口專業,但是有一些職業的專業性還是很強的。

2、學生會去學自己擅長的科目,分數利益最大化缺點:1、、從教學資源上來說,當前我國除了部分高中,絕大多數高中沒有辦法支撐這樣的走班制教學。

2、學生只會去學自己擅長的科目,簡單的科目。

3、如果綜合素質評測的比重進一步加大,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階級固化所以平常心看待就好。

高考怎樣改革

9樓:啊往事知多少

全國高考改革方案初定為考語數外三門(注:指全國卷,下同),外語一年兩考,再讓學生選考三門,按五級制評價。高考改革方案具體如下:

1、高考命題杜絕繁難偏舊,基本以2023年的試題難度為標準;

年,英語將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兩天將沒有英語考試),但是學生的會考成績計入高考總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學生可以多次報考會考,最終以最好成績為準;

3、在2023年之前,高考英語分值逐年降低:2023年,英語120分,相應的,語文將提高到180分;2023年,英語100分(會考),語文提高到200分;

4、除了少數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將取消;

5、志願填報也有微調:考前填報,但從明年開始執行平行志願,第一志願可以同時報2個,第二志願可以同時報3個。

2023年英語分降,語文分增,2023年,高考文史類、理工類總分均為750分。語文(文理同卷)180分,數學(文)150分,數學(理)150分,文科綜合320分,理科綜合320分。英語文理同卷,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

英語滿分100分。

英語學科要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迴歸到學科應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及課標的基本要求,降低英語學科分數在高考招生中的權重。考試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三年內有效。

目前,中高考改革是大趨勢,家長一定要看!

最近很多人問的、英語學科雖然不參加統一高考,但是將採取等級錄取,假如你總分考了500分,其中英語90分,按照高考老的制度,你依然可以報一本。但是這樣改革後,如果你英語90分,只達到f,那麼你選擇的院校可能只是三本了!一些家長誤以為高考不考英語了,這是錯誤的,只是英語考試的方向改變了!

更加註重語言的實際應用和聽說能力!不要因為一時的誤解迷惑而耽誤了孩子的未來!

改革方案。取消一本線,保留本科線,文理不分科。

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可多次參加。按150分制,取最高分,計入高考成績。

除語數英外,其餘學科都分等級考和會考。會考分合格與不合格,等級考按滿分60分制。兩者擇其一考試。

最多可選6個學科參加等級考。最終選3科等級考成績(滿分180分)計入高考。

高考考語文,數學兩科,各150分。與英語成績和3科成績合併,總分630分。

為什麼高考要改革?

10樓:匿名使用者

教育和社會的發展,在逐步為高考制度改革創設良性的外部環境。高等教育資源短缺是造成千軍萬馬擠高考這個獨木橋的原因之一。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進入大眾教育,上大學已經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了。

儘管在高考這一領域裡的急劇競爭並沒有就此而消解;但是,大多數通過高考的學生最終可以尋求到一個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原來十分巨大的高考競爭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減緩。這為高考制度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對於高考制度改革,我有以下幾點建議與大家共同**:

首先,高考應該改革一考定終身的制度。學生的素質,能力,僅僅由一次考試而下出結論,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只由三天的高考來加以評判,其間的偶然性、片面性是必然的,對很多考生是很不公平的。高考改革,必須先從考試上開刀。

與高中會考相結合,改一考定終身為多元化考核。

其次,高考應該改革用考試成績定終身的制度。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僅僅表現在考試成績上,其動手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綜合管理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在考試上是體現不出來的。國家必須建立學生能力檔案,充分發揮學校、老師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全方位的評估。

建立考評檔案,綜合評價高中生的成績和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的表現,擇優錄取大學新生。

第三,教育資源投入均衡化。教育是屬於大眾化,公益性的事業,是非盈利性的,這一些決定了教育需要**的扶持。**必須明確自己的責任。

**的資金投入必不可少。教育必須是公平的。這樣,高考的改革才能更好的開展下去。

第四,高校招生名額分配多樣化。高校的招生名額分配分成幾個組成部分:部分由高考成績及各方面綜合考評確定;另一部分實行區域比例分配製,按學生人數比例進行調配選拔,這也有助於教育資源的均衡化。

高考畢竟不同於一般的教育考試,它不是一種單純的教育技術、方式或手段,而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制度,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加強高考制度的改革與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組成部分。堅持從我國教育及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與現實水平出發,應當成為我們探索和推進高考制度改革過程中始終自覺堅持和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

11樓:匿名使用者

目前正在緊張起草中的《中長期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對於高考改革也有所涉及。據參與該專題小組的一位人士透露:目前,對於高考改革初步提出了3個方案,主要是要解決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一次考試定終身的問題。

方案1:通過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參加高考的前提條件,可經過多次考試通過。高考只考3門:

通過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參加高考的前提條件,可經過多次考試通過。高考按學科群考5門:語文、數學、外語、實驗學科中與報考專業有關的任選一門、人文學科中與報考專業有關的任選一門,不分文理。

高校根據高考成績,參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成績,擇優錄取。高校可根據培養方向和目標,以加權平均分數錄取,不同專業加權係數不同。方案3:

高等職業院校與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試分開進行。考試內容體現不同特點,不分高低層次。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和條件成熟的省市要積極探索符合高等職業教育培養規律和特點的人才選拔模式。

考取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也是成功者。對照民間版與官方版的高考改革方案,不難發現其中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說分層次錄取,高校自主招生等等。在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顧明遠教授看來,這些改革舉措其實都瞄準了同一個目標,就是「允許學生多次參加考試,多給學生一些機會」。

如何評價浙江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方案,教育部關於綜合素質評價考查的內容是什麼?

樸凡霜 對於此次浙江新高考改革,按照成績在該次考試中的所有考生中的相對排名賦予相應的成績這一制度,其實並不是什麼新奇的制度,我們熟知的四六級就是按照同樣的思路來給出最終得分的 見 全國大學英語 四 六級考試 cet 而高考曾有一段時間也是按照這樣的方式來打分的,只是大部分省市後來取消了這一制度而改回...

高考改革為什麼降低英語,高考改革後英語重要嗎 怎麼學習英語

遺忘的蟲 英語之所以各國流行是因為戰爭時期英語國家擴充套件了很多植民地,致使很多植民地都使用英語溝通,這是一種文化侵略,當然對後來的社會經濟有很大影響。中國人因為受外交 工作等各方面原因,迫使學習第二語言 英語 並且因為工作交際和教育的影響更是掀起了一股長久的英語熱潮。致使本土文化被忽略,影響本土文...

新高考改革英語如何教

新野旁觀者 2018年高考外語科目考試8日下午落下帷幕,對浙江 上海 北京 天津等地大部分考生而言,這已是他們的第二次外語 高考 據澎湃新聞 www.the cn 統計,目前31個省份均已出臺新高考改革方案,其中絕大部分明確外語 一年兩考 對考生而言,這項政策帶來了更多選擇和機會,有了 試錯 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