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中物理力學題,一道高中力學物理題

時間 2023-09-25 06:16:14

1樓:克崽獸

根據第乙個條件,根據能量守恆,設摩擦係數為μ,板長為l,有:

mgr=μmgl

得到r=μl

根據第二個條件,先求得小滑塊到b時候的速度:

1/2mv^2=mg(h+r)

則v=sqrt(2g(h+r)) ps:sqrt為根號,原諒我打不出來。

接下來根據動量守恆分析從b開始滑行的過程:

mv=(m+m)v1

得到v1=mv/(m+m)

然後分析從p到最後的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可知重力勢能轉化為熱能(摩擦)和動能:

mg(r+h)=μmg(l/2)+1/2(m+m)v1^2化簡各式得到h=(m-m)r/(2m)

幾百年不做題了 希望做對。

2樓:網友

固定不動時,有mgr=μmgl,得μl=r不固定時,到達b點有mg(h+r)=1/2 mv^2動量守恆有mv=(m+m)v共。

能量守恆1/2 mv^2- 1/2 (m+m)v共^2=μmg(1/2)l

求h這是可解的,樓主去算吧。

3樓:你好

第一次滑下能量守恆:mgr=fx

第二次滑下到b點時:mg(r+h)=平方。

v=根號2mg(r+h)

動量守恆:mv=(m+m)v0

能量守恆:平方平方=

自己解吧。

4樓:螃蟹與河蟹

8-(a1)(t1)=6-1*(t1)

這個就錯了!你本來想列的是甲車行駛的位移=乙車行駛的位移,但你列的等式不是這個意思。而且,他們所用的時間也是可以不同的。這道題可用相對運動來做。

首先,把甲車當做參考係。

那麼對於乙車來說,它相對甲車的初速度就是8-2=2m/s。

設它相對地面的加速度為a2,那麼有(2m/s)^2=2(a2)*5m,(1)然後把乙當做參考係,考慮丙。

對於丙來說,相對於乙的初速度為9-8=1m/s。

設丙的相對於地面的加速度為a3

那麼有:1m/s)^2=2(a3-a2)*5m (2)聯立(1)(2)解方程組就行了。

5樓:網友

我算出來是 樓主圖畫錯了吧,甲是第一輛車,速度也是最小的,要保證丙的加速度最小,所以三輛車一定緊挨著停下,即甲最先停下,因為車之間還有5公尺的空隙呢。

6樓:江天一

要想a丙最小,則丙走的路程最多(2al=v^2),則乙也走的最多,所以l乙=5+6*6/2=23公尺。

l甲=l乙+5=28公尺,再根據2al=v^2,得a=

7樓:網友

圖不太清楚;

第一問很好解決,因為是同種金屬絲(密度相等),截面相等,那麼質量比就是長度比,即為2:1

平衡時,圓環面是水平的嗎?那麼,[環2,環3,它們之間的繩]抽象出乙個梯形。利用平衡關係即可得出你想要的答案(我沒看明白第二問的意思,應該是環2與3中心的距離?哈哈)!

完畢,收工!

一道高中力學物理題

8樓:網友

選 b、c

將a、b間的摩擦力看做滑動摩擦力 ,並設a、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

對於上面的物體 (質量設為m),加速度滿足: μmg = ma ,可得:a = g

即,不論是a在上,還是b在上,a、b 恰好要分開運動時 的加速度是相等的。

所以,不能判斷上面物體的性質,對於a、b整體,質量設為 m ,與桌面的動摩擦因數設為 μ′加速度滿足:f - mg = ma

可得拉力 f = mg + ma ,所以,μ′小,則拉力 f小。

根據題意知:b 在下時拉力為f1 ,a 在下時拉力為f2

所以,f1>f2 ,b的材料是木,a的材料是金屬 ,選項 a 錯。

f1f1=f2,a、b是同種材料 ,選項 c 對。

由上知: 選項 d 錯。

9樓:meizhende青哥

簡單快速的判斷:形狀一樣,粗糙程度一樣的長方體,金屬塊比木塊重,金屬塊在上面時壓力就大,它們分開運動時,滑動摩擦力就大,需要的拉力當然就大。

這樣,a錯。因f1大,上面的a物應是金屬。

b對。f2大,上面的b物應是金屬。

c對。f1、f2相等,說明分別疊在上面的a、b都是同一種材料才行。

d錯。不可能不管a、b材料的區別。

10樓:查擾龍松

設a,b間的摩擦係數為u',下面的物體與桌面間的摩擦係數為u'',m',m''分別為a,b的質量。

則上面物體的最大加速度為a=u'mg/m=u'g,a,b要分開時具有相同的加速度a,故外力f-(m'+m'')u''g=(m'+m'')a,即f=(m'+m'')g(u'+u'')

1)若a為木,b為金屬,a在上時u'=u''=a在下時u'=,u''=故f1f2

4)若a為金屬 ,b為金屬,則u'=u'',f1=f2故應選b,c

11樓:網友

a疊放在b上,恰好要分開運動,也就是靜摩擦力恰好變成滑動摩擦力。a受靜摩擦力uab*ma*g,b受f1和反向的靜摩擦力以及與木質桌面的摩擦力,」恰好「意味著f1=uab*ma*g+ub木*(ma+mb)*疊放a上,a受到的f2=uab*mb*g+ua木*(ma+mb)*g。如果f1=f2,則可以得到對應項相等,ma=mb,ua木=ub木,即a、b同種材料。選c

一道物理力學題 高中的

12樓:

給你個受力分析的方向:

物件 小球。 受力情況 重力 豎直向下。

拉力 沿繩的方向。

支援力(彈力) 方向與接觸點切線方向垂直向外。

正交的話, 坐標軸選擇 接觸點為 o ,x軸 o點 選切線;

關於高中物理力學的一道題

13樓:網友

首先我們要明白它在剪斷之後能振動,說明在剪斷之前該彈簧為拉伸的狀態。再者,該振動是簡諧振動,那麼其運動的加速度為對稱的。所以我們看a選項:

當台秤示數最小時,那麼必定是該物體運動到最高點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是無法判斷是否此時是彈簧的原長處,說的太絕對了。b選項:b與a就是同一種語言而已。

c選項:其示數最大時就是在剪斷繩子之後與上圖所示一樣的位置,此時小物體有向上的加速度,根據牛頓第二定理可知,顯然要大於(m+m)選項:試想如果大於(m+m)g,那麼剪斷繩子之後,其回複力就會大於(m + m)g,那麼到最高點的回覆力也是大於(m+m)g,那麼外面的框就會離開電子台秤。

所以該題就選擇cd

14樓:網友

c a 當細繩剪短時震動物體在最高點時是說最小 b同上 c 當物體處於最低點時大於(m + m)g

d 同上。

一道高一物理題...力學

15樓:菲z翗緦

我發上來的是**,你看看。

一道高一的物理力學題

16樓:網友

沒右邊繩子的張力為fa,左邊繩子的拉張力為fb,圓環將在滑動時:fa*cosθ=μfa*sinθ,解得:tanθ=4/3,即θ=53°,由幾何關係可得兩繩子夾角為90°(α90°),所以:

sin53°=fa/mg

cos53°=fb/mg

fa=8nfb=6n

g=fb=6n

所以g的質量為m'=g/g=6/10=

高一物理一道力學題

17樓:網友

你朋友給的答案不對。

假如在題給情況下ab之間也有相對運動,ga*μ1=(ga+gb)*μ2,這是已知條件之間的關係,題目就沒必要給那麼多已知條件了,而且這也太巧合了。

按照題意,應該是ab之間相對靜止,f3μ22.若μ1=2μ2,f=(ga+gb)*μ2gb

18樓:網友

是對的。a對b的摩擦力等於b對地面的摩擦力。如果a對b有相對運動,那麼b就不會動。既然b動了,那麼a對b沒有發生相對運動。

高中物理力學題,一道高中物理力學題

先說你給的那個原題 先將三個物體看做整體,則忽視內部力,只受推力f,設整體加速度為a,則有 m1 m2 m3 a f 然後用隔離法,單獨看m1,其加速度和整體相同為a由於沒有相對運動,所以只收到繩的拉力,不計滑輪摩擦及重力,則繩的拉力為m2g,於是有 m1a m2g 由上述兩式可得f m1 m2 m...

一道高中物理電學題,關於一道高中物理電學題

串聯情況 串聯時,電流相等,所以示數相等 因為a1的量程比a2大所以,a1的偏轉角要比a2小並聯情況 電流計改裝為電流表,是因並聯電阻 a1 a2並聯不同的電阻,在並聯電路中,兩個電流計成並聯狀態,電壓相同,原電流計為相同規格,所以通過的電流相同,偏轉角相同。又因為a1的量程比a2大,所以a1的示數...

一道高中物理題 10,一道高中物理題

第一次,對m2,有ff1 m2 a1 1對m1,m2構成整體,有。f1 m1 m2 a1 2 第二次,對m1,有。ff2 m1 a2 3 對整體。f2 m1 m2 a2 4聯立1,2得f1,ff1之比,聯立3,4 得ff2,f2之比。最後可得f1 f2 結果自己算下吧。知道整體法與分步法吧。先用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