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神舟8號和天宮一號對接的時候要處在高速執行之中而不能在靜止中對接

時間 2021-05-11 08:45:46

1樓:

他們都受到地球引力 都圍繞著地球運轉的 就像是地球圍繞著太陽運轉一樣 半徑都在時刻的發生變化只能通過人力實現相對靜止

2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9月29日......先發射的天宮一號,是交會對接試驗中的被動目標,稱「目標飛行器」。按照計劃,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將在兩年內依次與天宮一號完成無人或有人交會對接任務,並建立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

由於地球引力作用,天宮一號必須圍繞地球按所設定的自身運轉軌道作高速執行。否則,就會因地球強大引力而墮落地球。據相關專家透露,天宮一號在壽命末期(失去執行動力),將主動離軌,隕落南太平洋。

由於先上天的天宮一號已處高速執行中,之後發射的神舟系列飛船(稱作「追蹤飛行器」),必須先要高速趕上進入天宮一號執行軌道,入軌後主動接近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這樣,二者就處於相對「靜止」狀態,進行對接。然而,神舟飛船、天宮一號,對於我們人所在的地球,是必須處於繞軌道高速執行中的。

就象地球必須不停地圍繞著太陽在高速執行(而我們人站停在地球上卻感覺是不動的)一樣,否則,地球也會要「掉」到太陽上去的。

3樓:

天宮一號是一座「永久性」的太j空站,而神州系列飛i船則是將航天員從地面運送到太空站去工作的運載工具。當工作完成之i後,航天員還可乘坐神舟系列飛船返回地面。 不過由於我國的科技發展需要有一個過程,所以神州八號在計劃中是不載人的,它與天宮一號的對接是為將來神舟系列飛l船搭載航天員上天與空間站(天宮系列)進行(有人)對接所作的嘗試和準備。

所謂對接,簡單的說就是將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在太空中連成一體,從而使航天l員通過對接管道從飛船進入到太空站裡工作,或者是讓其從太空站進入到飛船中(從而返回地面)的一個必經的非常重要的環節

4樓:夜舞傾城

這是飛船變軌和運動的相對性問題,飛船要掙脫地心引力就必須加速而加速時飛船相對於空間站是運動的,所以空間站要用跟飛船相等速度來完成對接,這樣飛船相對地球是運動的,但是相對空間站就是靜止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你在宇宙中你怎麼做到靜止

神舟六號的完整資料

6樓:匿名使用者

神舟六號飛船為中國第二艘搭載航天員的飛船,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飛天」任務的載人飛船。於北京時間2023年10月12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搭載著費俊龍,聶海勝兩名航天員繞地飛行了115小時32分鐘。

並於北京時間2023年10月17日4:33成功降落於內蒙古四子王旗的主降落場。

飛船構成:

軌道艙:"神舟"飛船的軌道艙是一個圓柱體,總長度為2.8米,最大直徑2.

25米,一端與返回艙相通,另一端與空間對接機構連線。"神六"的軌道艙之所以被稱為"多功能廳",是因為2名航天員除了升空和返回時要進入返回艙以外,其他時間都在軌道艙裡。軌道艙集工作、吃飯、睡覺、盥洗和方便等諸多功能於一體。

軌道艙也叫工作艙。其外形為兩端帶有錐角的圓柱體,它是航天員的"太空臥室"兼"工作間"。它還兼有航天員生活艙和留軌實驗艙兩種功能,所以也稱留軌艙。

軌道艙裡面裝有多種試驗裝置和實驗儀器,可進行對地觀測,其兩側裝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陽能電池帆翼、太陽敏感器和各種天線以及各種對接結構,用來把太陽能轉換為飛船的能源、與地面進行通訊等。作為航天員的"太空臥室",軌道艙的環境很舒適,艙內溫度一般在17至25攝氏度之間。

逃逸救生塔:位於飛船的最前部,高8米。它本身實際上就是由一系列火箭發動機組成的小型運載火箭。

在運載飛船的火箭起飛前900秒到起飛後160秒期間火箭執行距離在0至100公里,一旦發生緊急情況,這個救生塔將緊急啟動,拽著"神舟六號"飛船的返回艙和軌道艙與火箭分離,迅速逃離險地,並利用降落傘降落到安全地帶。

返回艙:又稱座艙,它是航天員的"駕駛室"。是航天員往返太空時乘坐的艙段,為密閉結構,前端有艙門。"神舟六號"完成繞地飛行任務後,兩名航天員也將乘坐返回艙迴歸地球。

推進艙:又叫儀器艙。通常安裝推進系統、電源、軌道制動,併為航天員提供氧氣和水。推進艙的兩側還裝有面積達20多平方米的主太陽能電池帆翼。

7樓:匿名使用者

更多**(14張)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神舟六號」與「神舟五號」在外形上沒有太大的差別,仍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它是中國第二艘搭載航天員的飛船,也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飛天」任務的載人飛船。

這也是世界上人類的第243次太空飛行。

8樓:蘇閣

神州六號

航天員人數:2人

飛行天數:;至少5天

航天員活動區域範圍:飛船返回

艙和軌道艙

航天員活動內容:進行更為深入的科學實驗

主要食品:點心、咖啡罐頭、凍幹水果、主食等

太空食品種類:四五十種

如廁:航天員使用特製馬桶

神舟六號飛船仍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整船外形和結構與原來相同,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飛船入軌後先是在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350公里的橢圓軌道上執行5圈,然後變軌到距地面343公里的圓形軌道,繞地球飛行一圈需要90分鐘,飛行軌跡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斷向東推移的正弦曲線。軌道特性與神舟五號相同。

由於此次飛行沒有交會對接任務,神舟六號取消了用於這項功能的附加段,另外,飛船上新增加了40餘臺裝置和6個軟體,使飛船的裝置達到600餘臺,軟體82個,元器件10萬餘件。

神舟六號的改進大致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 [被遮蔽廣告]

一、圍繞兩人多天飛行任務的改進。首先,準備了足量甚至餘量的航天員消耗品,包括食品、水、睡袋等。食品櫃置於軌道艙中,以前處於空置狀態。

按照每人每天一個半暖壺的用水量,通過水箱和單獨的軟包裝兩種方式準備了航天員用水。其次,提高了座艙的環境控制能力。一人一天撥出近一升水,神舟六號提高了對水汽冷凝的能力,擴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線都貼上了吸水材料,確保飛船溼度控制在80%以下。

艙內的氧氣、溫度和溼度都可自動感應並調節。

二、軌道艙功能使用方面的改進。放置了很多航天員生活的必需品,如食品加熱裝置和餐具等。軌道艙中掛有一個睡袋,供兩名航天員輪流休息用。

失重狀態下人其實可以浮在空中睡覺,但考慮到人在地面養成的習慣,所以通過睡袋人為地製造一種「床」的感覺,否則航天員睡覺時可能會產生墜入萬丈深淵的錯覺。軌道艙中還有一個專門的清潔用品櫃,航天員可以用裡面的溼巾等物品進行清潔。大小便收集裝置這次也是首次使用。

三、提高航天員安全性的改進。返回艙中航天員的坐椅設計了著陸緩衝功能,這是為了在反推火箭發生故障時依然能夠保證航天員安全。神舟五號飛船裡只有楊利偉乘坐的那個坐椅有著陸緩衝功能,並且有個小的缺陷,就是返回前坐椅提升後航天員難以看到舷窗外的情況。

神舟六號對緩衝器進行了重新設計,並與整船結合進行了反覆試驗,從高塔、飛機上拋下的3次試驗每次均獲得了成功。返回艙與軌道艙之間的艙門,如果在返回時關閉不嚴,將威脅航天員安全。俄羅斯曾經有3名航天員因此而喪生。

神舟六號科研人員研製成功了艙門密閉快速自動檢測裝置,並花費了數月時間研製出一種專用抹布,這種布不產生纖維、靜電、異味,專門用來清潔艙門。

四、持續性改進。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於2023年正式啟動,至今已經過去了13年,飛船上最初使用的元器件和原材料有的已經不再生產,個別技術已經稍顯落伍。神舟六號做了一些日常的持續性改進。

比如神舟一號到五號上的「黑匣子」,是2023年研製的,儲存容量只有10兆位元組。現在的黑匣子不僅儲存量比原來大了100倍,而且資料的寫入和讀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體積卻不到原來的一半。

神舟六號飛船構成

軌道艙:「多功能廳」

「神舟」飛船的軌道艙是一個圓柱體,總長度為2.8米,最大直徑2.25米,一端與返回艙相通,另一端與空間對接機構連線。「神六」的軌道艙之所以被稱為「多功能廳」,是因為2名航天員除了升空和返回時要進入返回艙以外,其他時間都在軌道艙裡。軌道艙集工作、吃飯、睡覺、盥洗和方便等諸多功能於一體。

逃逸塔:保飛船萬全

逃逸救生塔:位於飛船的最前部,高8米。它本身實際上就是由一系列火箭發動機組成的小型運載火箭。在運載飛船的火箭起飛前900秒到起飛後160秒期間

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3號凌晨交會對接會會直播麼?急

cctv 鳳凰衛視 武平透露,神八 飛船入軌後將在2天內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首次交會對接試驗,並在組合體飛行12天后擇機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第一次空間交會對接,我們就全程直播,這在國際上是沒有先例的。全世界將用放大鏡來看。雖有風險,但我們坦然面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家軍說。 馬世民專...

為什麼發射天宮一號的長二F火箭燃料有毒

風中的雞蛋殼 固體燃料的比衝小,控制困難,使用上不方便。而且固體燃料也是有毒的。現在先進的火箭使用固體燃料的非常少。實際上肼基燃料使用非常廣泛,中美俄都在用。只不過美國和 主要把肼基燃料用在衛星和飛船上而不是火箭的主發動機上。肼基燃料和四氧化二氮組分是可以自燃的,發動機結構簡單,更輕而且更可靠,使用...

古人為什麼會有字和號,古人為什麼有字和號?字和號是什麼意思?

搞不來一個名字 字 只是限於古代有身份的人 禮記 曲禮 上說 男子二十冠而字 女子十五笄而字 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中國古代人於名字之外的自稱。簡稱號。別號多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與名 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