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戰爭 怎樣理解空前

時間 2021-10-29 12:54:54

1樓:就將計就計

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空前災難,那是因為自進入熱兵器時代以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參戰雙方的損失之大,人員死傷之慘烈,對人類影響之巨大,是人類歷史上之前從來沒有過的,所以說它是人類歷史上的空前災難。但不是絕後的。

戰爭規模大、危害大。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亞、非三大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33個國家、15億人口捲入戰爭,動員軍隊 6500萬----7000萬人,軍隊損失 3750萬人,其中亡 853萬人,居民死亡 664萬人,直接經濟損失l863億美元。

大戰揭示了戰爭對經濟和後方的巨大依賴性。戰爭中,飛機、坦克、潛艇和毒氣等新式**開始大量裝備部隊,並首次出現了集團軍群(方面軍)戰役。大戰的經驗對戰後20年各**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總體戰、閃擊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以及依靠堅固戰略防禦工事制勝等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這次大戰經驗的結果。

2樓:

參與國家,戰爭規模,死亡人數,經濟損失,

持續時間應該不算,歐洲好多世仇..一打就是好幾百年...

3樓:楓梓桓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果造成的影響來看

從參戰的人員和國家來看

從參戰的時間,國家及抗戰的年限

為什麼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規模空前的戰爭

4樓:低調啊啊啊才對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四年多,三十多個國家、15億人口被捲入了戰爭,它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上損害。

而且以前歷史上從沒有這樣大的破壞性。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

5樓:匿名使用者

涉及人口,國家,死亡人數都是空前的。

6樓:g傾盡天下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其中參戰各國共死傷三千多萬人,

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

7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2023年8月—2023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彼此之間爭奪市場,資源和殖民地的競爭更加劇烈,最終導致了一戰的爆發。

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轉折點:凡爾登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第一次世界大戰(the great war)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性質的掠奪戰爭 ,讓不少國家吃了甜頭,不少國家吃啦虧,積起了一批戰爭狂人的野心,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是一個調整期,戰爭走向巔峰的一次儲備。

8樓:

德國人說使他們沒有抵抗到最後,而且德國還有水兵起義,才導致了失敗

我看是協約國抓住了德國的三個重大錯誤,再加上美國的參戰,以及各個戰場協約國的反擊,是德軍承受不住,恰巧這時德國又有水兵起義,德國只能失敗。

這次勝利給協約國巨大的打擊,更給同盟國致命一擊,昔日的普魯士威風不再,可惜呀,這次大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為什麼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空前災難

9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說是西方歷史上空前災難,也可以說是所謂以英法德俄為中心的「歐陸文明的空前災難」,人類?不存在的,二戰照樣打。

10樓:向日葵小希希

以前從來沒有如此快速的 慘烈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

11樓:不求甚解項式

1 帝國主義忙於戰爭, 暫時減輕了對中國的商品輸出,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2 中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 戰後收回了被德國控制的權益,國際地位有所提高

3 十月革命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起了啟萌和推動作用

12樓:匿名使用者

一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放鬆了對中國的資產壓迫,使中國民族工業進入了一個**時代.

13樓:老果盍翎

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日,美兩國均加緊控制中國.在帝國主義的操縱下,北洋軍閥混戰加劇,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中國政局極度混亂.

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社會思潮主流,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逐漸覺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意義是什麼?

14樓:匿名使用者

在軍事方面次大戰揭示了戰爭對經濟和後方的巨大依賴性。協約國的勝利,歸根結底是由於經濟軍事實力佔壓倒優勢。飛機、坦克、潛艇和毒氣等新式**開始使用,使火力空前加強 。

防禦和突破的形式有很大改進。這次大戰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閃電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以及堅固防禦工事制勝論等軍事理論,即是總結大戰經驗的結果。

帝國主義各國的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德國戰敗,割地賠款;奧匈帝國徹底瓦解 ;**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英、法雖獲勝利,但在戰爭中被削弱;美國從戰爭中獲取暴利,成為世界經濟強國。戰爭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各國之間的矛盾。

在歐洲,德、法矛盾尖銳。在遠東,日、美矛盾加劇。這些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引發播下火種。

**無產階級在帝國主義的鏈條上開啟了薄弱的一環,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這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同時,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亞、非、拉的民族解放運動也出現了高漲的新局面。

1.嚴重削弱了帝國主義力量,德意志,俄羅斯,奧匈,奧斯曼四個帝國徹底滅亡,英,法力量被削弱。

2.無產階級革命在帝國主義國家的薄弱環節中開啟鏈條,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國家蘇聯

3.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迎來了新高潮

在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的同時,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了世界,改變了整個世界的形勢。

另一點就是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國家,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出現了一個大缺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程,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 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 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何時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分別發生在什麼時候?

新增義項 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是一個多義詞,請在下列義項中選擇瀏覽 共6個義項 20世紀初的非正義戰爭 1934年美國pedro de cordoba主演電影 2010年mason conrad編著圖書 2008年orion出版社出版gilbert martin編著圖書 1996年oxford uni...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什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各是什麼

京城 老炮兒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20年間,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力量發展不平衡,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發展比較突出,經濟實力明顯增長 英 法 美等國則先後出現停滯局面。二戰蓄勢待發。 我覺得樓上已經回答的夠好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各是什麼 冷眼觀娛樂圈 一戰 一次帝國主義兩大集團為重新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