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的那一條約使德國任人宰割,一戰後,英法通過什麼條約制裁德國

時間 2022-04-29 12:10:03

1樓:山內伸吾

《凡爾賽條約》。

《凡爾賽條約》的條款迫使德國承認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

嚴厲限制德國的軍事能力,不允許有空軍和大型戰艦,陸軍人數不得超過10萬人;

使其割讓領土,德國的殖民地都被剝奪;

支付鉅額的戰爭賠款。在2023年時,德國所要負擔的戰爭賠款高達1320億馬克。

當時許多經濟學家,包含著名的約翰·凱因斯,都認為凡爾賽條約太過苛刻,賠款金額過於高昂並且容易產生不良後果。

2樓:匿名使用者

凡爾賽合約

1、背景:法國為解決安全保證問題,希望與美國結盟,使法國的安全得到美國的保障。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2、概況:

2023年,美、法、英、德、日、意等15個國家的代表簽署了《關於廢棄戰爭作為國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條約》,即《非戰公約》,亦稱《百里安—凱洛格公約》。 截止2023年,共有63個國家加入。

3、內容:締約各方斥責用戰爭來解決國際糾紛,廢棄戰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方法處理可能發生的一切爭端或衝突。

4、影響:

①積極:第一次正式宣佈在國家關係中放棄以戰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從而限制了國家的戰爭權,在國際法上奠定了「侵略戰爭是國際犯罪」的法律基礎,並且在二戰後成為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德、日戰犯的法律依據。

②侷限:對廢棄戰爭、維護和平沒有規定明確的責任,沒有涉及裁軍問題,也未制定實施公約的辦法和制裁違約國的措施,未能對制止二戰的發生起到實際作用

一戰戰勝國與德國簽署什麼條約

3樓:你好嘛

一戰戰勝國與德國簽署了《凡爾賽條約》,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國的勢力。2023年11月11日,雙方宣佈停戰,在經過長達6個月的談判之後(也即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於2023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爾賽宮簽署條約,這項條約得到了國際聯盟承認,並於2023年1月10日正式生效。

《凡爾賽條約》共分15部分,440條。根據條約規定,德國損失了10%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

擴充套件資料

巴黎和會是指2023年1月18日,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的戰後協約會議。27個戰勝國的代表1000人蔘加,其中全權代表70人。蘇俄沒有受到邀請,德國作為戰敗國也被拒之門外。

經過激烈的較量和彼此的妥協,6月28日,各戰勝國終於在巴黎近郊著名的凡爾賽宮鏡廳簽訂了《對德和約》,即《凡爾賽和約》。

由於大會將戰前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凡爾賽和約》的這些條款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真實記錄。

4樓:西楓獨自涼

《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

一戰後,英法通過什麼條約制裁德國?

5樓:如果有1兲

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陸軍不可以超過十萬人,不能總有空軍海軍,萊茵河沿岸不許德國派兵駐守,還要賠償鉅款,苛刻的條款直接導致了德國二十年後發動二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德國損失嚴重,為什麼德國能在一戰後快速崛起?

6樓:河南的

德國能在一戰後快速崛起

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一戰後德國開展強軍強經濟

積極發展外交

拉籠美英國家

尋求支援

頑強的德意志民族的品質

是德國一戰後得以崛起的動力

7樓:飛雪落滿枝頭

我覺得德國是一個有著頑強戰爭意識的國家,戰爭會極大促進經濟、軍事、科技的快速發展,加上積極搞好外交關係,通過英、美國家的幫助。

8樓:匿名使用者

損失嚴重主要是經濟方面以及人口,但是工業基礎基本沒有受影響,之後主要是德國人團結一致!

9樓:九方又青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雖然損失嚴重,但德國的工業體系很發達,工業基礎沒有受到重大破壞,在加上當時德國的科技發達,有許多先進的創新研究,領先全世界,最重要的是德國民族精神,凝聚力很強,團隊意識很強,所以德國能在一戰後快速崛起。

10樓:d啊啊啪

德國擁有強大的工業,外交軍事都可以

11樓:梳碧湖砍菜人

我認為一點就是,德國很注重自己內身的發展,例如國內的國民教育以及工業科技的發明進步。德國和其他的歐洲國家不同,他在世界上沒有太多的殖民地,所以就不完全依賴於殖民地的市場,而是完全靠自身的發展,利用自己國家的市場發展,和利用自己國家的新技術產品去開拓國外市場,這點經驗就讓德國擁有了自立的意識,區別於其他國家,例如英國和法國,他們在海外都有很多的殖民地,他們不用發展什麼新技術,單靠對殖民市場的掠奪和傾銷就能獲得資本,所以,在戰爭後,失去殖民地的國家發展就遠比德國慢很多了

在工業革命後,技術的發展越來越明顯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在技術上落後的其他國家遠不如德國幾十年對科技的發展和關注,即使戰後一片廢墟,但這些技術經驗卻在德國保留了下來,這些都成為了德國發展的資本和動力。

一戰後戰敗國德國的戰爭賠款是怎樣進行的(具體些)

12樓:龥頓

開始與2023年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把人類推進到電氣化時代。電氣化時代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使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舞臺發生了動搖。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和法國贏得戰爭卻輸掉優勢,而美日日益崛起,國際關係的中心舞臺開始向歐洲的兩側即美國所在的美洲、日本所在的亞洲轉移。

國際關係格局由英國獨霸世界、歐陸勢力均衡讓位於英法主宰世界、美日爭奪霸權的格局。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一戰後,戰勝的協約國在法國巴黎召開和會,會議簽定的凡爾賽和約、對奧地利、保加利亞、土耳其、匈牙利的和約統稱為巴黎和約,構成戰後帝國主義在歐洲和中東的統治秩序,稱為凡爾賽體系;2023年美應等九個國家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簽定《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構成戰後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稱為華盛頓體系。然而體系雖然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西方世界的統治,但是體系並不完整,它給世界留下了兩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即德國的賠款問題和歐洲的安全問題。

一戰後德國藉口無力償還債務,要求延期支付賠款,於是法國聯合比利時出兵佔領了德國的工業區魯爾。但是德國不但沒有得到應得的賠款,相反卻支付了大量大軍事佔領費,釀成魯爾危機。於是賠款問題的主動權由法國手中轉移到英美、尤其是美國手中。

美國出臺了德國賠款計劃即道威斯計劃。(學生演示)道威斯計劃實施後,美元充斥歐洲市場:德國從美國取得貸款,經濟復甦;然後償還英法的賠款,英法將德國大賠款償還戰爭時所欠的美國的債務。

於是,美國的金元不僅恢復了歐洲的經濟,而且操縱了歐洲的經濟市場。根據凡爾賽和約的規定,普法戰爭時被各國割去的阿爾撒斯和洛林由法國收回,德國的撒爾礦區由法國佔領15年,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佔領、萊茵河東岸五十公里以內德國不準設防,於是萊茵河兩岸成為非武裝區。但是法國並未因此而高枕無憂,它在歐洲組織小協約國以形成對德包圍圈。

2023年英法意德比捷波七國在瑞士洛伽諾召開會議解決歐洲安全問題,提高了德國的政治地位。

道威斯計劃和洛伽諾公約改寫了凡爾賽體系關於在政治、經濟上限制德國的規定,從遏制德國到扶持德國。歐洲國際關係進入了相對穩定時期。

可是為什麼法國一戰元帥福熙卻說「凡爾賽和約只是二十年的休戰」?體系中隱含著複雜的矛盾。戰勝國信奉「強權即公理」,通過不平等條約,使戰敗國處於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從而加深了兩者的矛盾;由於分贓不均,戰勝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並未真正平息;帝國主義對戰敗國的殖民地進行「委任統治」,進一步加深了帝國主義與殖民地之間的矛盾。

因此列寧說「靠凡爾賽體系所維繫的國際關係是建立在火山上的。」體系隨時隨地會崩潰、瓦解。

是什麼事件開啟了凡爾賽體系的缺口?土耳其的民族解放鬥爭、同協約國簽定了《洛桑和約》,粉碎了構成凡爾賽體系的《色佛爾條約》開啟了體系瓦解的缺口。2023年德國大力擴充套件陸軍,撕毀了凡爾賽和約,2023年德軍開進萊茵河非武裝區,進一步破壞凡爾賽和約,法西斯德國的擴軍備戰使凡爾賽體系名存實亡;2023年日本製造了九一八事變突破了華盛頓體系對日本的束縛,華盛頓體系名存實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擴大終於使體系徹底瓦解。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維繫了一戰到二戰其間的國際關係。在這其間,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矛盾也在發生著變化:主要矛盾由英美爭奪世界領導權演變為30年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與法西斯擴張之間的矛盾。

美國憑藉其世界經濟領導地位參與許多重要的國際事務的解決、並起到決定支配作用,從而代替英國成為資本主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資本主義世界由「英國時代」走進「美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使這一轉變成為無法更改的現實。

一戰後,德國被嚴厲制裁,為何又發動了二戰?

一戰後的德國 二戰後的德國和日本為何能迅速崛起?我們能學到什麼

德國和和日本都擁有大量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戰後憑藉這些人就能夠快速完成工業化從而使國家迅速富強。同時相對先進的社會制度也保障了崛起過程的順利進行。另外他們的社會風氣也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德國人嚴謹,造出的產品可靠性高工藝精湛。銷路就好。再加上科技水平原本就很發達。戰後恢復得更是迅猛。產品先進加上質量過...

一戰後對阿拉伯半島各國邊界劃分的條約

因為這些國家的領土基本上沒固定過,也沒有經過系統的劃定,他們之間都想多佔一點領土,對共存的領土都不會放棄,所以沒辦法達成協議。而且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敏感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戰爭。已定國界一般用 點劃線 即 表示,未定國界則一般用 表示。中版世界地圖的未定國界主要存在於西亞和北非,另外就是中國和塔...

一戰後,歐洲的文明出現了怎樣的狀況

三十年戰爭 1618年 1648年 是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 演變而成的全歐洲參與的一次 大規模國際戰爭。這場戰爭是歐洲各國爭奪利益 樹立霸權以及宗教糾紛劇化 的產物,戰爭以波希米亞人民 反抗奧地利帝國哈布斯堡王朝 統治為肇始,最後以哈布斯堡 王朝戰敗並簽訂 威斯特伐利 亞和約 而告結束。戰爭基本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