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隋朝運河和元朝運河,說明二者在走向佈局作用等方面的相

時間 2021-08-11 17:55:48

1樓:妙妙

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與演變大致分為3期: ①第1期運河。運河的萌芽時期。

春秋吳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揚州開鑿邗溝,以通江淮。至戰國時代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從今河南省原陽縣北引黃河南下,注入今鄭州市以東的圃田澤)和鴻溝,從而把江、淮、河、濟四水溝通起來。 ②第2期運河。

主要指隋代的運河系統。以東部洛陽為中心,於大業元年(605)開鑿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交通。並改造邗溝和江南運河。

三年又開鑿永濟渠,北通涿郡。連同公元584年開鑿的廣通渠,形成多枝形運河系統。 到隋煬帝(楊廣)時,據說煬帝為了到揚州看揚州市市花——瓊花,也為了南糧北運,開鑿京淮段至長江以南的運河,全長2000多公里。

到元朝時,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為此先後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築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分為七段:

北京到通州區稱通惠河,長82公里(這個長度似乎不可信,因為我家住在通州,在北京上班,不可能有82公里。另外,通惠河的定義是什麼?起於**,止於**?

);通州區到天津稱北運河,長186公里;天津到臨清稱南運河,長400公里;臨清到臺兒莊稱魯運河,長約500公里;臺兒莊到淮陰稱中運河,長186公里;淮陰到瓜洲稱裡運河,長約180公里;鎮江到杭州稱江南運河,長約330公里。揚州是裡運河的名邑,隋煬帝時在城內開鑿運河,從此揚州便成為南北交通樞紐,藉漕運之利,富甲江南,為中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 隋朝時分為四段:

(1)永濟渠 (2)通濟渠 (3)邗溝 (4)江南河 ③第3期運河。主要指元、明、清階段。元代開鑿的重點段一是山東境內泗水至衛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

公元十八年(1281)開濟州河,從任城(濟寧市)至須城(東平縣)安山,長75公里;公元二十六年(1289)開會通河,從安山西南開渠,由壽張西北至臨清,長125公里;公元二十九年(1292)開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諸水入大都城,東出至通州入白河,長25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運河全線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大都,成為今京杭運河的前身。 元朝時全程可分為七段: (1)通惠河;(2)北運河;(3)南運河;(4)魯運河;(5)中運河;(6)裡運河;(7)江南運河。

cn/wenda/thread?tid=3faed3b09094d77e 如果樓主還是不太清楚 看看這個 介紹得很詳細的~

什麼叫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隋朝大運河有什麼區別?

易書科技 運河是一種人工開鑿的航運渠道,用來溝通江河 湖泊 海洋等水域,能改善航運條件,縮短交通運輸的時間和距離。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通運河的國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在湘江和灕江之間的分水嶺上,開挖成30多千米長的靈渠。這是世界上第一條船閘式運河。由於船舶能通過一道道船閘 爬山過嶺 因此,運...

比較隋朝大運河和絲綢之路,你認為在傳播文化方面它們有什麼不同

隋朝大運河的作用 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北方,帶到了南方,也把北方草原遊牧文化 南方魚米桑茶水鄉文化帶到了中原,實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化 互補化和共繁化。絲綢之路的作用 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路。主要的不...

隋朝開鑿大運河的原因和條件有哪些

彥為止 原因 一 大運河的開鑿是當時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的產物,是鞏固隋朝政權的政治需要。二 大運河的開鑿是當時軍事形勢逼迫的結果。三 大運河的開鑿是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條件 1南朝以來,江南經濟地位不斷提高,而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開通運河勢在必行 2隋朝完成統一,社會秩序逐步穩定 3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