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技術EIST的原理是什麼,CPU工作原理

時間 2021-08-17 06:10:11

1樓:

eist eist-智慧降頻技術,它能夠根據不同的系統工作量自動調節處理器的電壓和頻率,以減少耗電量和發熱量。這樣一來,我們就不需要大功率散熱器散熱,也不用擔心長時間使用電腦會不穩定,而且更加節能。

eist全稱為「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是intel開發的intel公司專門為移動平臺和伺服器平臺處理器開發的一種節電技術。到後來,新推出的桌面處理器也內建了該項技術,intel的pentium 4 6xx系列及pentium d全系列處理器都已支援eist技術。不過,想讓系統完全發揮出eist的功效,使用者必須先進行一些設定才成。

eist是intel公司專門為移動平臺和伺服器平臺處理器開發的一種節電技術。到後來,新推出的桌面處理器也內建了該項技術,從而使更多的個人電腦使用者受益。不過,想讓系統完全發揮出eist的功效,使用者必須先進行一些設定才成,而這也是電腦初學者感到頭痛的事。

有見於此,下面筆者就與大家**一下如何使用intel處理器的eist功能。

一、eist功能簡介

eist全稱為「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它能夠根據不同的系統工作量自動調節處理器的電壓和頻率,以減少耗電量和發熱量。同時,由於發熱問題得到解決,所以電腦機箱也不須使用太多額外的風扇進行散熱,噪音問題也得以改善。

intel公司之所以在移動平臺和伺服器平臺上引入eist技術,是因為這兩個平臺對耗電量有極大的需求。而在桌面平臺上引進eist技術,則是為了讓桌面處理器的過熱問題得以緩解。到目前為止,intel的pentium 4 6xx系列及pentium d全系列處理器都已支援eist技術。

如果你對自己買到的處理器是否支援功能eist有所懷疑,可到intel公司的官方網頁進行查證。

二、設定eist三部曲

1、進入你使用的主機板bios設定畫面,找到名為「eist」或「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的選項,然後將其設為「enabled」(啟用)。

2、確認作業系統支援eist技術,例如安裝最新版的windows xp+sp2補丁集。

3、進入windows桌面後,在「控制面板」→「電源選項」→「屬性」→「電源使用方案」標籤頁中,將電源使用方案改為「最少電源管理」,即可啟動eist功能。如果需要關閉eist功能,電源配置應設成為「一直開著」。

三、檢查eist的工作狀態

1、關閉所有應用程式,並且確認作業系統處於閒置的狀態下,方法是按ctrl+alt+del組合鍵進入「工作管理員」,在「效能」標籤頁中檢視cpu的使用率是否為0%。

2、進入「系統屬性」視窗,檢視處理器工作頻率的變化情況,因為啟動eist功能後處理器的工作頻率會降低。或者,利用cpu-z軟體檢測處理器的頻率及電壓也可以。

四、總結

無論是intel的eist技術或amd的cool n' quiet技術,目的都是為了控制處理器的發熱量,以解決散熱問題(amd處理器應在主機板bios中將「power management」設定頁內的「cool'n'quiet」選項設成「auto」,電源使用方案設成「最少電源管理」,並安裝amd處理器驅動程式,cool'n'quiet功能才會生效)。

2樓:

1.cpu是根據其資源的佔用率來判斷工作量的,是一個相對值,當cpu滿負荷工作時候,其指令執行涉及到的流水線,可以認為是佔滿的,比如cache還有空餘,指令棧還能繼續取值,暫存器堆還有未分配的空的entry,運算部件的保留站也沒有被佔滿,就是說還有能力建立執行緒,發射指令,這些資訊都是硬體可見的能反映給作業系統。

2.電壓調節一般是通過dvfs技術(dynamic voltage frequency scheduling)既動態電壓頻率調節技術,這個需要dvfs排程器的支援(硬體實現),當作業系統知道cpu工作在低負荷狀態時候,可以適當降低電壓,減小靜態功耗和動態功耗,電壓一旦下降,電晶體的工作速度也會下降,一條資料通路的速度下降,工作頻率就下降了(因為頻率f與電路關鍵路徑長度t呈反比關係),所以dvfs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作業系統知道了當前的cpu工作量,就會計算出來一個適合這個工作量的工作速度,既滿足使用者需要,又降低能耗,減少散熱,有了工作速度對應的工作頻率後,就要看看什麼樣的供電電壓適合讓cpu工作在這個頻率,這時候就會嘗試在一條反相器組成的環路(專門用來做dvfs的硬體)上調整供電電壓,使頻率最終到目標頻率,由於這個環路的時序特性是特定設計得和cpu資料通路的關鍵路徑一樣的,所以此時的環路供電電壓就是cpu最佳工作電壓!(工作頻率變了,cpu的全域性時鐘也通過調整pll改變,3樓知道什麼叫pll不?

還變阻。。)

注意:只有這項技術才能讓cpu在一個連續的頻率範圍內做精細的調整,調倍頻。。。汗,那太粗獷了。

3。這個技術不需要「額外」引腳,主機板供給cpu的電壓是固定的,cpu內部有電壓轉換電路,提供各種電壓,比如cpu的pad(壓焊驅動)工作電壓就與核心不一樣。

注意是額外,別說我什麼無線傳輸。。。

就打這麼多了,沒有一個字是貼上的,說得不清楚的地方請包涵,可以接著聊。

3樓:有太陽就能游泳

主頻等於倍頻乘以外頻,傳統的桌面處理器通過降低倍頻的原理實現主頻降低的

cpu如何知道此時系統工作量大小?

處理器效能是以其每秒鐘能進行多稍次運算來決定的,一個軟體執行的時候需要處理器耗費多少資源來在有效的各協調部件頻寬允許情況下執行,決定了處理器的使用率----不然只要你開機就成使用就是100%使用了。簡單說比如一個一秒鐘的3d遊戲畫面,需要處理器進行1000000次運算,但是處理器有10000000次/s的運算能力,自然就是使用10%了,這個不需要知道,處理器調動多少資源是軟體和其他零件決定的

cpu又是如何來調節電壓和頻率的?

晶片執行需要兩個條件,電壓和基準頻率,也就是供電和晶振兩個部分,處理器一旦被啟用,自然就有了調節內部資源使用的能力,不過再怎麼智慧,實際也是通過電壓變化來實現頻率變化的,說是通過引腳實現應該也是的,本身處理器上面的電阻應該無法實現變阻的,需要主機板配合,所以應該是通過引腳實現的吧哈哈

4樓:匿名使用者

cpu是通過監控使用的電流大小來判斷cpu的負載的。電流大負載也大。調節電壓和頻率其實是一體的,cpu指令裡有「休眠」指令,intel的智慧休眠還分成好幾級。

cpu通過命令指定的單元關閉,進入休眠狀態來調節電壓。同時,cpu的實際頻率是通過內部的分頻器來運作的,大致就是接受主機板晶振傳來的計時訊號,然後對應成cpu的處理間隙。所謂的「降頻」也就是拉大對應的比率而已。

比如晶振是27mhz,原來每個訊號對應4次cpu運算,那麼頻率就是27x4=108mhz。現在拉大對應比率,一個計時訊號只對應2次運算,那麼cpu的頻率就降成54mhz了。

肯定要通過cpu引腳的,intel還沒有無線傳遞控制訊號的能力呢

5樓:匿名使用者

eist全稱為「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是intel開發的intel公司專門為移動平臺和伺服器平臺處理器開發的一種節電技術。到後來,新推出的桌面處理器也內建了該項技術,intel的pentium 4 6xx系列及pentium d全系列處理器都已支援eist技術。不過,想讓系統完全發揮出eist的功效,使用者必須先進行一些設定才成。

cpu是通過監控使用的電流大小來判斷cpu的負載的。電流大負載也大。調節電壓和頻率其實是一體的,cpu指令裡有「休眠」指令,intel的智慧休眠還分成好幾級。

cpu通過命令指定的單元關閉,進入休眠狀態來調節電壓。同時,cpu的實際頻率是通過內部的分頻器來運作的,大致就是接受主機板晶振傳來的計時訊號,然後對應成cpu的處理間隙。所謂的「降頻」也就是拉大對應的比率而已。

6樓:匿名使用者

與熱敏材料有關係吧,正溫度係數的和負溫度係數的,溫度越高電流越大或越小,起到保護,防過載,限流等,cpu電壓是通過電壓晶片和cpu電壓識別引腳控制的,就是cpu其中的針腳,intel的478針cpu有五根,不知注意core i7的上蓋沒有,上面的觸點上也有被壓過的痕跡,是不是有什麼機器給裡面輸入東西從而定義這塊cpu的型別呢 ps: (個人觀點)

7樓:

cpu不會知道系統負荷,只有作業系統才知道,

這個技術只是提供了一個途徑,讓作業系統或者說主機板能動態的調整cpu時脈頻率,電壓等等,來實現...好處,

在主機板支援的情況下,作業系統判斷系統負荷,通過主機板給cpu發指令,cpu會自動調整,這個具體反饋機制說不好了,太細化了,電壓頻率等通過主機板調節的技術很普遍了,就這些了,很籠統,希望有幫助,

8樓:

原理就如樓上說的,這個是複製百科的答案。說的比較專業, ,機器只對記憶體供電,硬碟、螢幕而cpu和主機板就最小供電。 cpu核心有這項指令,關鍵不是完美的靠cpu來執行的,樓主應該知道節能技術,不管事intel還是amd 都要靠主機板支援,也就是bios中必須要有這項功能,簡單的說,cpu的節能技術(自己是無法執行這項功能),是主機板來執行的, 但是cpu有這項功能,針對執行大型程式時候,就如超頻一樣,恢復到了原理的主頻了。

這之間的道理就如降頻和超頻, 忘了說了⊙﹏⊙b汗 ,(主要是cpu支援節能技術,主機板支援,還有系統也要支援,貌似liunx不支援,呵呵呵呵

9樓:匿名使用者

o(∩_∩)o... 你把你的****給我 我給你寄幾篇全面的文件吧

cpu工作原理

10樓:墨陌沫默漠末

cpu的工作原理就是:

1、取指令:cpu的控制器從記憶體讀取一條指令並放入指令暫存器。指令的格式一般是這個樣子滴:

操作碼就是組合語言裡的mov,add,jmp等符號碼;運算元地址說明該指令需要的運算元所在的地方,是在記憶體裡還是在cpu的內部暫存器裡。

2、指令譯碼(解碼):指令暫存器中的指令經過譯碼,決定該指令應進行何種操作(就是指令裡的操作碼)、運算元在**(運算元的地址)。

3、執行指令(寫回),以一定格式將執行階段的結果簡單的寫回。運算結果經常被寫進cpu內部的暫存器,以供隨後指令快速存取。

4、 修改指令計數器,決定下一條指令的地址。

cpu主要功能:

1、處理指令

英文processing instructions;這是指控制程式中指令的執行順序。程式中的各指令之間是有嚴格順序的,必須嚴格按程式規定的順序執行,才能保證計算機系統工作的正確性。

2、執行操作

英文perform an action;一條指令的功能往往是由計算機中的部件執行一系列的操作來實現的。cpu要根據指令的功能,產生相應的操作控制訊號,發給相應的部件,從而控制這些部件按指令的要求進行動作。

3、控制時間

英文control time;時間控制就是對各種操作實施時間上的定時。在一條指令的執行過程中,在什麼時間做什麼操作均應受到嚴格的控制。只有這樣,計算機才能有條不紊地工作。

4、處理資料

即對資料進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或進行其他的資訊處理。

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資料, 並執行指令。在微型計算機中又稱微處理器,計算機的所有操作都受cpu控制,cpu的效能指標直接決定了微機系統的效能指標。

cpu具有以下4個方面的基本功能:資料通訊,資源共享,分散式處理,提供系統可靠性。運作原理可基本分為四個階段:

提取(fetch)、解碼(decode)、執行(execute)和寫回(writeback)。

2023年。世界上第一塊微處理器4004在intel公司誕生了。它出現的意義是劃時代的,比起以前的cpu,4004顯得很可憐,它只有2300個電晶體,功能相當有限,而且速度還很慢。

進入新世紀以來,cpu進入了更高速發展的時代,以往可望而不可及的1ghz大關被輕鬆突破了,在市場分佈方面,仍然是intel跟amd公司在 兩雄爭霸,它們分別推出了pentium4、tualatin核心pentium iii和celeron,tunderbird核心athlon、athlonxp和duron等處理器,競爭日益激烈。

動作捕捉技術的原理是什麼,動作捕捉技術原理

運動捕捉技術是一種高新技術,它能實時捕捉運動員的運動和戰術以及運動物體的三維運動軌跡。原則上可分為機械式 聲學式 電磁式和光學式。1.關於動作捕捉技術 動作捕捉 motion capture 是指利用外部裝置對人體結構的運動進行資料記錄和姿態還原的技術。動作捕捉系統通常由硬體和軟體兩部分構成。硬體包...

嫁接技術的原理是什麼,嫁接的原理是什麼?

熱詞團小能 嫁接,也就是無性繁殖中的營養生殖的一種。嫁接時應當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 被接的植物體,叫做砧木或臺木。接穗時一般選用具2到4個芽的苗,嫁接後成為植物體的上部或頂部,砧木嫁接後成為植物體的根系部分。嫁接時,使兩個傷面的形成層靠近並紮緊在一起...

銳步pump技術原理是什麼

蓴灬叔 最新的款式應用的應該是pump 2.0技術,原理是通過鞋子後跟處的自動充氣泵,以運動中產生的壓力向鞋內氣囊充氣,作用主要是填補鞋子與腳之間的空隙,增加包裹感,增強保護性。老款的pump是手動的氣泵和打氣桶的原理一樣在鞋舌上有衝氣和放氣的裝置。pump 2.0是pump技術的一大革新,p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