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計算機病毒分類,簡述什麼是計算機病毒

時間 2021-08-30 09:07:05

1樓:

按破壞性分

⑴ 良性病毒

⑵ 惡性病毒

⑶ 極惡性病毒

⑷ 災難性病毒

按傳染方式分

⑴ 引導區型病毒

引導區型病毒主要通過軟盤在作業系統中傳播,感染引導區,蔓延到硬碟,並能感染到硬碟中的"主開機記錄"。

⑵ 檔案型病毒

檔案型病毒是檔案感染者,也稱為寄生病毒。它執行在計算機儲存器中,通常感染副檔名為com、exe、sys等型別的檔案。

⑶ 混合型病毒

混合型病毒具有引導區型病毒和檔案型病毒兩者的特點。

⑷ 巨集病毒

巨集病毒是指用basic語言編寫的病毒程式寄存在office文件上的巨集**。巨集病毒影響對文件的各種操作。

按連線方式分

⑴ 原始碼型病毒

它攻擊高階語言編寫的源程式,在源程式編譯之前插入其中,並隨源程式一起編譯、連線成可執行檔案。原始碼型病毒較為少見,亦難以編寫。

⑵ 入侵型病毒

入侵型病毒可用自身代替正常程式中的部分模組或堆疊區。因此這類病毒只攻擊某些特定程式,針對性強。一般情況下也難以被發現,清除起來也較困難。

⑶ 作業系統型病毒

作業系統型病毒可用其自身部分加入或替代作業系統的部分功能。因其直接感染作業系統,這類病毒的危害性也較大。

⑷ 外殼型病毒

外殼型病毒通常將自身附在正常程式的開頭或結尾,相當於給正常程式加了個外殼。大部份的檔案型病毒都屬於這一類

2樓:啦啦啦啦崔小淨

計算機病毒也有良性和惡性之分。良性的病毒不破壞系統和資料,只是大量佔用系統時間,使機器無法正常工作。

良性病毒具有開玩笑的性質,它往往使你的機器突然發出一陣怪叫聲,在冷不防中嚇你一跳;或者在計算機的熒光屏上出現一些「不要慌」、「跳舞吧」之類的廢話;或者只是使計算機出現暫時的故障,過一會兒就會恢復正常。

惡性病毒與良性病毒截然不同,惡性病毒極具破壞力,嚴重時可以導致數以萬計的計算機系統的資料在頃刻間喪失殆盡。

有的計算機病毒還有定時發作的特點。比如,「兩隻老虎病毒」只在每星期五發作,當病毒感染的程式在執行時,計算機每隔4分鐘就唱一遍輕鬆的小曲兒——「兩隻老虎」。

3樓:武用智者

計算機的病毒主要有如下:

1.引導區病毒;

2.檔案型病毒;

3.混合型病毒;

4.巨集病毒;

5.internet病毒。

4樓:合夏侯戎

藍屏,直接黑屏,直接跳出死亡**。

簡述什麼是計算機病毒

5樓:**雞取

計算機病毒是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資料的**,能影響計算機使用,能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式**。

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式,一段可執行碼。就像生物病毒一樣,具有自我繁殖、互相傳染以及啟用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徵。

計算機病毒有獨特的複製能力,它們能夠快速蔓延,又常常難以**。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型別的檔案上,當檔案被複制或從一個使用者傳送到另一個使用者時,它們就隨同檔案一起蔓延開來。

計算機病毒具有傳播性、隱蔽性、感染性、潛伏性、可激發性、表現性或破壞性。計算機病毒的生命週期:開發期→傳染期→潛伏期→發作期→發現期→消化期→消亡期。

6樓:匿名使用者

計算機病毒和人體中的病毒完全不同,它們實際上是一些能破壞計算機工作的指令或程式,通常是由一些懂得計算機知識的人編寫的。這些人有的是為了惡作劇,以顯示自己的「才華」;有的是為了盜取計算機的資訊,或者其他不良目的。

但是,和人體病毒一樣的是,計算機病毒的破壞能力和傳染性都很強。計算機病毒可以刪除或修改計算機裡的檔案,讓計算機的執行速度變慢;還能通過u盤或網路,在計算機之間傳播,導致網路癱瘓、崩潰。

為了避免受到病毒的侵擾,計算機通常都會安裝防毒軟體。別忘了,防毒軟體也是經常需要更新的,因為計算機病毒也一直在「進化」。

7樓:宅只為

計算機病毒就是個人所製作出用來破壞電腦程式的**,利用計算機軟、硬體所固有的脆弱性,編製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程式,它們對於電腦的運用造成一定的影響,輕者造成使用者資料遺失,賬號被盜,重者則直接導致電腦癱瘓。

在之前出現過的電腦病毒當中,以熊貓燒香為例,它的出現使得數以萬計的電腦造成影響,這對不一樣的使用者們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如此可見電腦病毒的危害還是非常巨大的。

從運作過程來看,計算機病毒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即病毒載入程式、病毒傳染程式、病毒病發程式。從破壞程度來看,計算機病毒可分為良性病毒和惡性病毒;根據傳播方式和感染方式,可分為引導型病毒、分割槽表病毒、巨集病毒、檔案型病毒、複合型病毒等。

計算機病毒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一是破壞檔案或資料,造成使用者資料丟失或毀損;二是搶佔系統網路資源,造成網路阻塞或系統癱瘓;三是破壞作業系統等軟體或計算機主機板等硬體,造成計算機無法啟動。

2023年2月18日,我國正式頒佈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資訊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在《條例》第二十八條中明確指出:「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資料,影響計算機使用,並能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式**。」

計算機病毒之所以被稱為「病毒」,主要是由於它有類似自然界病毒的某些特徵。其主要特徵有:

1、隱蔽性,指病毒的存在、傳染和對資料的破壞過程不易為計算機操作人員發現;寄生性,計算機病毒通常是依附於其它檔案而存在的。

2、傳染性,指計算機病毒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自我複製,能對其它檔案或系統進行一系列非法操作,並使之成為一個新的傳染源。這是病毒的最基本特徵。

3、觸發性,指病毒的發作一般都需要一個激發條件,可以是日期、時間、特定程式的執行或程式的執行次數等等,如臭名昭著的cih病毒就發作於每個月的26日。

4、破壞性:指病毒在觸發條件滿足時,立即對計算機系統的檔案、資源等執行進行干擾破壞。

5、不可預見性,指病毒相對於防毒軟體永遠是超前的,理論上講,沒有任何防毒軟體能將所有的病毒殺除。

擴充套件資料:

出現病毒的徵兆:

1、螢幕上出現不應有的特殊字元或影象、字元無規則變或脫落、靜止、滾動、雪花、跳動、小球亮點、莫名其妙的資訊提等。

2、發出尖叫、蜂鳴音或非正常奏樂等。

3、經常無故宕機,隨機地發生重新啟動或無法正常啟動、執行速度明顯下降、記憶體空間變小、磁碟驅動器以及其他裝置無緣無故地變成無效裝置等現象。

4、磁碟標號被自動改寫、出現異常檔案、出現固定的壞扇區、可用磁碟空間變小、檔案無故變大、失蹤或被改亂、可執行檔案(exe)變得無法執行等。

5、列印異常、列印速度明顯降低、不能列印、不能列印漢字與圖形等或列印時出現亂碼。

如何保護預防:

1、程式或資料神祕地消失了,檔名不能辨認等;注意對系統檔案、可執行檔案和資料防寫;不使用來歷不明的程式或資料;儘量不用軟盤進行系統引導。

2、不輕易開啟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使用新的計算機系統或軟體時,先防毒後使用;備份系統和引數,建立系統的應急計劃等。安裝防毒軟體。分類管理資料。

8樓:易書科技

計算機自出現以來,人們已經編寫了數不清的程式,以便用來控制計算機完成不同的工作,例如科學計算、過程控制、文書處理、娛樂遊戲等。但近幾年來,有人編寫了一些特殊的程式,這些程式一旦執行,就悄悄地複製自己,並將複製品駐留在計算機中或插入其他程式中,由於複製品能反覆地複製自己,這些程式就很快地傳播開來。而且,這些程式有時會顯示一下自己,或唱歌,或講故事,或顯示圖案,甚至破壞計算機的系統和程式。

由於這類程式傳播極快,又幹一些完全不需要或很可怕的事,人們就給這類令人討厭的程式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有多種分類方法。從技術結構上可分為引導型、檔案型和混合型。引導型病毒將自己複製到系統主引導或分割槽引導的位置上,此後只要計算機開機或重新啟動,病毒就可以順利地獲得系統控制權,對系統進行修改並完成駐留。

檔案型病毒則是將病毒複製品插入其他檔案中,使檔案變長並破壞檔案,病毒隨著檔案而傳播。混合型病毒則是同時具備上述兩種特性,傳染性更強。

從發作後果上分,計算機病毒又分為良性和惡性。良性病毒發作時對計算機沒有破壞性,不過是唱個歌、講個故事或顯示一些圖案而已。惡性病毒發作時會對計算機的某些部分造成破壞:

輕者造成部分檔案或資料丟失,重者則會造成硬碟被徹底清除的嚴重結果。

9樓:**也要抽菸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是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資料的**,能影響計算機使用,能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式**。

計算機病毒具有傳播性、隱蔽性、感染性、潛伏性、可激發性、表現性或破壞性。計算機病毒的生命週期:開發期→傳染期→潛伏期→發作期→發現期→消化期→消亡期。

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式,一段可執行碼。就像生物病毒一樣,具有自我繁殖、互相傳染以及啟用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徵。計算機病毒有獨特的複製能力,它們能夠快速蔓延,又常常難以**。

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型別的檔案上,當檔案被複制或從一個使用者傳送到另一個使用者時,它們就隨同檔案一起蔓延開來。

計算機病毒與醫學上的「病毒」不同,計算機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人利用計算機軟體和硬體所固有的脆弱性編制的一組指令集或程式**。

它能潛伏在計算機的儲存介質(或程式)裡,條件滿足時即被啟用,通過修改其他程式的方法將自己的精確拷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式中。從而感染其他程式,對計算機資源進行破壞,所謂的病毒就是人為造成的,對其他使用者的危害性很大。

病毒徵兆:

螢幕上出現不應有的特殊字元或影象、字元無規則變或脫落、靜止、滾動、雪花、跳動、小球亮點、莫名其妙的資訊提等。

發出尖叫、蜂鳴音或非正常奏樂等。

經常無故宕機,隨機地發生重新啟動或無法正常啟動、執行速度明顯下降、記憶體空間變小、磁碟驅動器以及其他裝置無緣無故地變成無效裝置等現象。

磁碟標號被自動改寫、出現異常檔案、出現固定的壞扇區、可用磁碟空間變小、檔案無故變大、失蹤或被改亂、可執行檔案(exe)變得無法執行等。

列印異常、列印速度明顯降低、不能列印、不能列印漢字與圖形等或列印時出現亂碼。

保護預防:

程式或資料神祕地消失了,檔名不能辨認等;注意對系統檔案、可執行檔案和資料防寫;不使用來歷不明的程式或資料;儘量不用軟盤進行系統引導。

不輕易開啟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使用新的計算機系統或軟體時,先防毒後使用;備份系統和引數,建立系統的應急計劃等。安裝防毒軟體。分類管理資料。

計算機病毒的分類有哪些,計算機病毒的種類有哪些?

釋勤休孤風 1 按感染物件分為引導型 檔案型 混合型 巨集病毒,檔案型病毒主要攻擊的物件是.com及 exe等可執行檔案 按其破壞性分良性病毒 惡性病毒 2 按照病毒程式入侵系統的途徑,可將計算機病毒分為以下四種型別 作業系統型 這種病毒最常見,危害性也最大。外殼型 這種病毒主要隱藏在合法的主程式周...

計算機病毒入侵計算機有哪些方式,計算機病毒入侵計算機有哪些方式

楊柳風 計算機病毒的破壞行為體現了病毒的殺傷能力。病毒破壞行為的激烈程度取決於病毒作者的主觀願望和他所具有的技術能量。數以萬計不斷髮展擴張的病毒,其破壞行為千奇百怪,不可能窮舉其破壞行為,而且難以做全面的描述,根據現有的病毒資料可以把病毒的破壞目標和攻擊部位歸納如下 攻擊系統資料區,攻擊部位包括 硬...

簡述什麼是計算機網路拓撲結構,簡述什麼是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1198106564 名詞解釋 1.通訊子網 由各種通訊處理機 通訊線路與其他通訊裝置組成,負責全網的通訊處理任務。2.通訊協議 為網路資料交換而制定的規則 約定於標準。3.網路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路層次模型與協議的集合。4.域名解析 域名ip地址的對應過程。5.全雙工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