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交換機與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簡要概述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時間 2022-08-13 11:35:02

1樓:匿名使用者

計算機網路往往由許多種不同型別的網路互連連線而成。如果幾個計算機網路只是在物理上連線在一起,它們之間並不能進行通訊,那麼這種「互連」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此通常在談到「互連」時,就已經暗示這些相互連線的計算機是可以進行通訊的,也就是說,從功能上和邏輯上看,這些計算機網路已經組成了一個大型的計算機網路,或稱為網際網路絡,也可簡稱為網際網路、互連網。

將網路互相連線起來要使用一些中間裝置(或中間系統),iso的術語稱之為中繼(relay)系統。根據中繼系統所在的層次,可以有以下五種中繼系統:

1.物理層(即常說的第一層、層l1)中繼系統,即**器(repeater)。

2.資料鏈路層(即第二層,層l2),即網橋或橋接器(bridge)。

3.網路層(第三層,層l3)中繼系統,即路由器(router)。

4.網橋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橋路器(brouter)兼有網橋和路由器的功能。

5.在網路層以上的中繼系統,即閘道器(gateway).

當中繼系統是**器時,一般不稱之為網路互聯,因為這僅僅是把一個網路擴大了,而這仍然是一個網路。高層閘道器由於比較複雜,目前使用得較少。因此一般討論網路互連時都是指用交換機和路由器進行互聯的網路。

本文主要闡述交換機和路由器及其區別。

2 交換機和路由器

「交換」是今天網路裡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從橋接到路由到atm直至**系統,無論何種場合都可將其套用,搞不清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交換。其實交換一詞最早出現於**系統,特指實現兩個不同**機之間話音訊號的交換,完成該工作的裝置就是**交換機。所以從本意上來講,交換隻是一種技術概念,即完成訊號由裝置入口到出口的**。

因此,只要是和符合該定義的所有裝置都可被稱為交換裝置。由此可見,「交換」是一個涵義廣泛的詞語,當它被用來描述資料網路第二層的裝置時,實際指的是一個橋接裝置;而當它被用來描述資料網路第三層的裝置時,又指的是一個路由裝置。

我們經常說到的乙太網交換機實際是一個基於網橋技術的多埠第二層網路裝置,它為資料幀從一個埠到另一個任意埠的**提供了低時延、低開銷的通路。

由此可見,交換機內部核心處應該有一個交換矩陣,為任意兩埠間的通訊提供通路,或是一個快速交換匯流排,以使由任意埠接收的資料幀從其他埠送出。在實際裝置中,交換矩陣的功能往往由專門的晶片(asic)完成。另外,乙太網交換機在設計思想上有一個重要的假設,即交換核心的速度非常之快,以致通常的大流量資料不會使其產生擁塞,換句話說,交換的能力相對於所傳資訊量而無窮大(與此相反,atm交換機在設計上的思路是,認為交換的能力相對所傳資訊量而言有限)。

雖然乙太網第二層交換機是基於多埠網橋發展而來,但畢竟交換有其更豐富的特性,使之不但是獲得更多頻寬的最好途徑,而且還使網路更易管理。

而路由器是osi協議模型的網路層中的分組交換裝置(或網路層中繼裝置),路由器的基本功能是把資料(ip報文)傳送到正確的網路,包括:

1.ip資料包的**,包括資料包的尋徑和傳送;

2.子網隔離,抑制廣播風暴;

3.維護路由表,並與其他路由器交換路由資訊,這是ip報文**的基礎。

4.ip資料包的差錯處理及簡單的擁塞控制;

5.實現對ip資料包的過濾和記帳。

2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很好理解!

那兩個東西都是構建區域網的!

區別在於比如你辦了2m的網線 你用交換機的話裡面的電腦的上網速度都是2m互不影響。但是你要是用路由器的話裡面的電腦上網是公用2m的要互相影響上網速度的!

推薦的書就是計算機網路!其實你沒必要看這個。裡面很多東西現在都不是太用了!太老了!

說ip地址現在都用在發展ipv6了,ipv4已經用完了!

簡要概述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3樓:網管愛好者

交換機與路由器的包**率的概念

交換機工作在二層 資料鏈路層,也有三層的 儲存**,相對路由器說要快路由器工作在三層,網路層。用於網際網路公網和內網的連線,支援wan口協議功能

1.交換機的包**率

交換機的包**率標誌了交換機**資料包能力的大小。單位一般位pps(包每秒),一般交換機的包**率在幾十kpps到幾百mpps不等。包**速率是指交換機每秒可以**多少百萬個資料包(mpps),即交換機能同時**的資料包的數量。

包**率以資料包為單位體現了交換機的交換能力。   其實決定包**率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交換機的背板頻寬,背板頻寬標誌了交換機總的資料交換能力。一臺交換機的背板頻寬越高,所能處理資料的能力就越強,也就是包**率越高。

2.路由器的包**率

路由器的包**率 ,也稱埠吞吐量,是指路由器在某埠進行的資料包**能力,單位通常使用pps(包每秒)來衡量。一般來講,低端的路由器包**率只有幾k到幾十kpps,而高階路由器則能達到幾十mpps(百萬包每秒)甚至上百mpps。如果小型辦公使用,則選購**速率較低的低端路由器即可,如果是大中型企業部門應用,就要嚴格這個指標,建議效能越高越好。

4樓:

計算機網路往往由許多種不同型別的網路互連連線而成。如果幾個計算機網路只是在物理上連線在一起,它們之間並不能進行通訊,那麼這種「互連」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此通常在談到「互連」時,就已經暗示這些相互連線的計算機是可以進行通訊的,也就是說,從功能上和邏輯上看,這些計算機網路已經組成了一個大型的計算機網路,或稱為網際網路絡,也可簡稱為網際網路、互連網。

將網路互相連線起來要使用一些中間裝置(或中間系統),iso的術語稱之為中繼(relay)系統。根據中繼系統所在的層次,可以有以下五種中繼系統:

1.物理層(即常說的第一層、層l1)中繼系統,即**器(repeater)。

2.資料鏈路層(即第二層,層l2),即網橋或橋接器(bridge)。

3.網路層(第三層,層l3)中繼系統,即路由器(router)。

4.網橋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橋路器(brouter)兼有網橋和路由器的功能。

5.在網路層以上的中繼系統,即閘道器(gateway).

當中繼系統是**器時,一般不稱之為網路互聯,因為這僅僅是把一個網路擴大了,而這仍然是一個網路。高層閘道器由於比較複雜,目前使用得較少。因此一般討論網路互連時都是指用交換機和路由器進行互聯的網路。

本文主要闡述交換機和路由器及其區別。

2 交換機和路由器

「交換」是今天網路裡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從橋接到路由到atm直至**系統,無論何種場合都可將其套用,搞不清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交換。其實交換一詞最早出現於**系統,特指實現兩個不同**機之間話音訊號的交換,完成該工作的裝置就是**交換機。所以從本意上來講,交換隻是一種技術概念,即完成訊號由裝置入口到出口的**。

因此,只要是和符合該定義的所有裝置都可被稱為交換裝置。由此可見,「交換」是一個涵義廣泛的詞語,當它被用來描述資料網路第二層的裝置時,實際指的是一個橋接裝置;而當它被用來描述資料網路第三層的裝置時,又指的是一個路由裝置。

我們經常說到的乙太網交換機實際是一個基於網橋技術的多埠第二層網路裝置,它為資料幀從一個埠到另一個任意埠的**提供了低時延、低開銷的通路。

由此可見,交換機內部核心處應該有一個交換矩陣,為任意兩埠間的通訊提供通路,或是一個快速交換匯流排,以使由任意埠接收的資料幀從其他埠送出。在實際裝置中,交換矩陣的功能往往由專門的晶片(asic)完成。另外,乙太網交換機在設計思想上有一個重要的假設,即交換核心的速度非常之快,以致通常的大流量資料不會使其產生擁塞,換句話說,交換的能力相對於所傳資訊量而無窮大(與此相反,atm交換機在設計上的思路是,認為交換的能力相對所傳資訊量而言有限)。

雖然乙太網第二層交換機是基於多埠網橋發展而來,但畢竟交換有其更豐富的特性,使之不但是獲得更多頻寬的最好途徑,而且還使網路更易管理。

而路由器是osi協議模型的網路層中的分組交換裝置(或網路層中繼裝置),路由器的基本功能是把資料(ip報文)傳送到正確的網路,包括:

1.ip資料包的**,包括資料包的尋徑和傳送;

2.子網隔離,抑制廣播風暴;

3.維護路由表,並與其他路由器交換路由資訊,這是ip報文**的基礎。

4.ip資料包的差錯處理及簡單的擁塞控制;

5.實現對ip資料包的過濾和記帳。

交換機與路由器之間的工作原理與區別和關係概述

5樓:匿名使用者

資源在這裡:

提取碼:00hh

注:(防止`長期`而專失效,所以把資源進行縮`短,放屬`心保`存**)

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6樓:匿名使用者

計算機網路往往由許多種不同型別的網路互連連線而成。如果幾個計算機網路只是在物理上連線在一起,它們之間並不能進行通訊,那麼這種「互連」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此通常在談到「互連」時,就已經暗示這些相互連線的計算機是可以進行通訊的,也就是說,從功能上和邏輯上看,這些計算機網路已經組成了一個大型的計算機網路,或稱為網際網路絡,也可簡稱為網際網路、互連網。

將網路互相連線起來要使用一些中間裝置(或中間系統),iso的術語稱之為中繼(relay)系統。根據中繼系統所在的層次,可以有以下五種中繼系統:

1.物理層(即常說的第一層、層l1)中繼系統,即**器(repeater)。

2.資料鏈路層(即第二層,層l2),即網橋或橋接器(bridge)。

3.網路層(第三層,層l3)中繼系統,即路由器(router)。

4.網橋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橋路器(brouter)兼有網橋和路由器的功能。

5.在網路層以上的中繼系統,即閘道器(gateway).

當中繼系統是**器時,一般不稱之為網路互聯,因為這僅僅是把一個網路擴大了,而這仍然是一個網路。高層閘道器由於比較複雜,目前使用得較少。因此一般討論網路互連時都是指用交換機和路由器進行互聯的網路。

本文主要闡述交換機和路由器及其區別。

2 交換機和路由器

「交換」是今天網路裡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從橋接到路由到atm直至**系統,無論何種場合都可將其套用,搞不清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交換。其實交換一詞最早出現於**系統,特指實現兩個不同**機之間話音訊號的交換,完成該工作的裝置就是**交換機。所以從本意上來講,交換隻是一種技術概念,即完成訊號由裝置入口到出口的**。

因此,只要是和符合該定義的所有裝置都可被稱為交換裝置。由此可見,「交換」是一個涵義廣泛的詞語,當它被用來描述資料網路第二層的裝置時,實際指的是一個橋接裝置;而當它被用來描述資料網路第三層的裝置時,又指的是一個路由裝置。

我們經常說到的乙太網交換機實際是一個基於網橋技術的多埠第二層網路裝置,它為資料幀從一個埠到另一個任意埠的**提供了低時延、低開銷的通路。

由此可見,交換機內部核心處應該有一個交換矩陣,為任意兩埠間的通訊提供通路,或是一個快速交換匯流排,以使由任意埠接收的資料幀從其他埠送出。在實際裝置中,交換矩陣的功能往往由專門的晶片(asic)完成。另外,乙太網交換機在設計思想上有一個重要的假設,即交換核心的速度非常之快,以致通常的大流量資料不會使其產生擁塞,換句話說,交換的能力相對於所傳資訊量而無窮大(與此相反,atm交換機在設計上的思路是,認為交換的能力相對所傳資訊量而言有限)。

雖然乙太網第二層交換機是基於多埠網橋發展而來,但畢竟交換有其更豐富的特性,使之不但是獲得更多頻寬的最好途徑,而且還使網路更易管理。

而路由器是osi協議模型的網路層中的分組交換裝置(或網路層中繼裝置),路由器的基本功能是把資料(ip報文)傳送到正確的網路,包括:

1.ip資料包的**,包括資料包的尋徑和傳送;

2.子網隔離,抑制廣播風暴;

3.維護路由表,並與其他路由器交換路由資訊,這是ip報文**的基礎。

4.ip資料包的差錯處理及簡單的擁塞控制;

5.實現對ip資料包的過濾和記帳。

全文

更多交換機

路由器接交換機的網線接法,路由器接交換機的網線接法

麥興有孫辰 交換機下接路由器,路由器設定,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 動態ip方式 1 路由器插上電,先不要接交換機,把路由器復位 恢復出廠 2 電腦連線路由器任一lan 口,進入設定頁面 3 按照動態i p方式設定 4 然後再設定一下ssid 加密方式和密碼 5 儲存 重啟 6 設定好以後,把交換機接...

路由器做交換機

首先確認你的r406上一層的路由是不是開啟了dhcp,因為現在的r406就是一臺交換機,他不會分配給下層裝置ip的,所以這個工作是上一層路由在做,如果上一層就沒開dhcp,那按理說a和b都應該手動ip,或者上一層路由已經通過mac繫結手段繫結了a的ip,也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做交換機用很簡單 網線都...

路由器連交換機不能上網的問題,關於從交換機出來接路由器不能上網的問題

想確定交換機壞沒壞 用兩個pc,都連線到交換機上,然後設定192.168.110.1,192.168.110.2,對ping ping 192.168.110.2,如果ping通,那麼交換機沒有毛病。怎麼解決 這個交換機應該是傻瓜式的,都是vlan1,應該不會遮蔽pppoe訊號。你試試交換機接路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