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柱的箍筋加密範圍應按下列規定採用:
1 柱端取截面高度(圓柱直徑),柱淨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
2 底層柱柱根不小於柱淨高的1/3;當有剛性地面時啟孝,除柱端外尚應取剛性地面上下各500mm。(有地下室時,底層柱為一層柱)
3 剪跨比不大於2的柱和因設定填充牆等形成的柱淨高與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於4的柱,取全高。
4 框支柱,取全高。
5 一級及二級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抗震設計規範》
其實關於加密主要看抗震要求,一定要擾旁含合理靈活安排利用,還有鋼筋工扎錯了,是間距大了嗎?
如果不符合要求肯定是不行的,領導所說的變通其實是無所謂的態度,但做為一名工地上的技術人員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原則,合理靈活的按照圖紙施工,還有就是多看一些建築方面的書籍,多問工地上一些老工程師(技術員)否則以後出現了技術上的事故,自己肯定要承擔法緩笑律責任的。
2樓:網友
靠!肯定是想偷工減料!在柱節點處應該跡基有乙個加密區,記得是上700下500!
銷州答反正是隱蔽工程,給監理點錢,虧慧自己省點料!那麼多柱子,都這樣的話,說不定好幾噸的鋼筋就省下來了!牆柱弱梁怎麼能實現哦,你看汶川**,好多建築的柱子都是破壞了的!
柱箍筋最小間距
3樓:苦茶濃短
個人愚見,可以按照配箍率相等算,間距=4²/5²*100=64mm
4樓:雨琪爾
柱中箍筋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在柱中及其他受壓構件中應採用封閉式箍筋;
2、箍筋間距不應大於400mm,且不應大於構件截面的短邊尺寸;同時,在綁紮骨架中,不應大於15倍縱向鋼筋最小直徑,在焊接骨架中,不應大於20倍縱向鋼筋最小直徑;
3、採用熱軋鋼筋時,其箍筋直徑不應小於倍縱向鋼筋最大直徑,且不應小於6mm;採用ll500級冷軋帶肋鋼筋或冷拔低碳鋼絲時,其鋼筋直徑不應小於倍縱向鋼筋最大直徑,且不應小於5mm;
4、當柱中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超過時,箍筋間距不應大於10倍縱向鋼筋的最小直徑,且不應大於200mm;
5、當柱子各邊縱向鋼筋多於三根時,應設定複合箍筋;當柱子短邊不大於400mm,且縱向鋼筋不多於四根時,可不設定複合箍筋;
6、柱內縱向鋼筋搭接長度範圍內的箍筋間距應符合的規定。
鋼筋混凝土柱箍筋間距如何確定?
5樓:網友
一般情況下,參照16g101-1圖集伏閉好的態輪要求。
根據鋼筋品種、直徑,缺鉛查上表。
柱子複合箍筋的間距怎麼取?
6樓:網友
你的問題好籠統:給你乙個配置原則。
柱子複合箍筋不論如何複合,必須最多為3層複合成,且必須大箍筋套在中間夾著。
複合箍筋箍肢之間的間距要根據柱子縱筋的根數來等分。
要保證每個箍筋肢角有一根縱筋!
每兩道肢之間的縱筋不能大於3根!
柱子的箍筋間距加密區和非加密區規定詳見11g101-1規定!
7樓:網友
你按平均間距計算的。
可以按構件尺寸-2保護層-外箍筋直徑-角筋直徑)/柱縱筋根數]+內箍筋直徑就可以算出間距了。
普通箍筋柱與螺旋箍筋柱的受力區別
普通箍筋柱中的箍筋只是為了與縱向主筋一起形成鋼筋骨架,並防止縱向主筋彎曲,並不需要計算其受力,只需要按構造要求進行佈置即可。而螺旋箍筋柱中的箍筋的作用除了與縱向主筋一起形成鋼筋骨架外,還可以約束核心混凝土的側向變形,主要承受拉力,需要根據計算確定其箍筋間距,且不大於8cm,不小於4cm。鋼筋混凝土軸...
框架柱縱筋的數量大於箍筋數量,怎麼套箍筋
閃亮登場 箍筋承擔荷載,構件的斜截面抗剪箍筋要起很大的作用,從理論上說,箍筋是受力筋。但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受力筋一般指縱向受力筋,鋼筋保護層也是從縱向受力筋外皮開始計算,而不是從箍筋外皮開始計算。建築上的拉筋是指同時拉住主筋和箍筋的鋼筋。與單肢箍的區別是,拉筋把外邊的箍筋都拉住,而單肢箍只拉主筋。柱中...
柱子箍筋加密區高度是怎麼確定的,柱箍筋加密區範圍怎麼計算??
加密範圍是按照規範規定來的,沒有具體的計算公式,柱箍筋加密範圍是底層柱的柱根加密區長度應取不小於該層柱淨高的1 3,以後的加密區範圍是按柱長邊尺寸 圓柱的直徑 樓層柱淨高的1 6,及500mm三者數值中的最大者為加密範圍。若抗震等級為一級,則 2hb 樑截面高度 且 500,抗震等級為二 四級,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