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和電視上的廣告都可信嗎?

時間 2025-06-07 05:55:46

1樓:網友

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多少都有點誇張!

那你覺得牙膏的代言人牙齒非一般的白!真的是用此產談睜品才這麼白的嗎!含臘歲。

很顯然!天生的!

那你又是不是每天都在用呢!無所謂的局物!此事可大可小!

2樓:左野纓約

樓上說的對啊,廣告都會有點誇張但也不能說它完全是假的。

電視裡的推銷廣告可信嗎?

3樓:

在電視上有著許多的銷售廣告,但其中有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們所說的承諾並不可信。但往往就有人去嘗試,因為上面的廣告很豐富吸引人們嘗試,現代人說的一句話叫「拿錢來買經驗」如果你不上當怎知這個是騙人的廣告,但不是每個人都分不清楚。這種事情往往出現在人們心裡的幻想,以為自己得到了好處,但不知所賣的產品不如廣告上所說的好。

一句話: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世上也沒有白吃的午餐。

電視上的廣告是騙人的怎麼投訴

4樓:懂法說法

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總是會看見很多的廣告,但是有很多的電視廣告中的資訊是不實的,這個時候是否會構成詐騙?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在什麼地方進行投訴?下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瞭解相關法律知識,整理了以下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電視廣告詐騙**投訴

向市場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以直接報警處理的。

這種行為既可以是積極的作為,即用積極的手段去實施廣告法律、法規所禁止的行為,如捏造、虛構商品或服務的事實也可以是消極的不作為,即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合同的約定或商業慣例,負有特定義務而不履行,如隱瞞商品、服務的真實情況。至於廣告欺詐行為的表現形式則是多種多樣的。但無論哪種形式,廣告欺詐人實施的廣告欺詐行為必須可能使消費者產生錯誤認識,並可能影響其作出錯誤的消費決策。

因為廣告欺詐面對不特定多數的受眾或者稱為消費者,只要可能使消費者產生錯誤的認識,可能使其作出錯誤的消費決策,便可以認定為廣告欺詐行為。某一種商品或服務廣告,儘管廣告資訊不真實,但可以讓受眾正確理解的,就不能認定為廣告欺詐。比如**香皂「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的廣告語,雖然存在著不切實際的誇張,但是會讓消費者正確理解其抗衰老的功能,就不能認定為欺詐性廣告。

可能使消費者產生錯誤的認識」,「可能影響其作出錯誤的消費決策」的判斷標準,是依據廣告是否可能使乙個理性的普通消費者在施以平常注意力的情況下,是否可能產生誤解並可能作出錯誤的消費決策,而不能以「不假思索的輕信者」為標準。

廣告欺詐行為的兩個構成要素是相互聯絡的統一整體,缺一不可,缺少了任何乙個要件就不能構成廣告欺詐行為。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如果我們被電視廣告詐騙的,是可以在當地的市場管理部門以及消費者協會等部門進行投訴的,如果詐騙數額較多的話,也可以直接在警察局進行報警處理。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諮詢相關律師。

電視廣告可信嗎,電視上的廣告可信嗎?

現在不少人都說電視廣告不可信,也難怪,有些商家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真是不怕把天都給吹破了。不過,經我親身事試驗,這句話也不是完全正確啊!試驗事件一 購買廣告上的沐浴液。試驗品 心爽 沐浴液。試驗結果 失敗。最近,我老是覺得 有點癢癢,一看,天哪,哪來這麼多小紅點。老媽帶我去醫院看病,醫生說我是對原來...

電視上廣告的手機可信嗎,質量好嗎?

好的廣告有內涵有創意有格調讓人信服,爛的廣告汙染人的視聽。一件商品做的好,根本不需要那麼做作的宣傳,看人們普遍在用什麼就知道。你是說的大尼采還是什麼手機?如果電視購物上的手機就算了,你見過大品牌手機做30分鐘的電視廣告嗎?買手機不在於廣告多響亮,品牌有多大。而是結合自身經濟條件,對外觀的喜好,和價效...

電視購物廣告可信嗎,電視購物是怎麼騙人的

電視廣告都別信 100 300元的dv 實際就是一個dv外形的 中關村地攤上100元左右就能買到 dv 手機 1000元左右 同上,實際是一個 手機 多為mtk平臺山寨機或品牌低端機 華碩膝上型電腦1200元 上網本,10寸屏,效能有限 要看是哪個電視購物公司波的,像橡果國際,摩能國際這些可信,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