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酸制弱酸是什麼,強酸制弱酸具體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07 20:01:23

1樓:夢醉了無痕

1.強酸制弱酸是複分解反應一條重要規律,這裡的「強酸」、「弱酸」指相對的強弱,甚至能呈現酸性的一些非酸類物質,如酚類、兩性氫氧化物、酸式鹽等參與的反應也可據其酸性強弱運用上述規律來判斷其產物。

2.你可以列出離子方程式啊。舉個例子吧:

醋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了硫酸鈉和醋酸

醋酸鈉與鹽酸酸反應,生成了硫酸鈉和醋酸

寫成離子方程式:

2na+ +2ac- + 2h+ + so4 2- ==2na+ +so4 2- +2hac

na+ +2ac- + h+ + cl- ==na+ +cl- +hac

表明:加入極易電離的強酸(稀硫酸、鹽酸),就生成了弱酸(醋酸),其實質,就是把溶液中的醋酸根離子ac-(**於強電解質醋酸鈉naac)和氫離子h+(**於極易電離的強酸——稀硫酸、鹽酸),變成難於電離的弱電解質醋酸分子(hac)

2樓:淺唱_那悲

一般的酸制酸的反應實際上是個複分解反應,這個反應能不能發生除了要看酸的強弱還要考慮有沒有沉澱,氣體,高沸點或低沸點酸的生成。

比如用磷酸(一種中強酸)製取hi ,hbr(二者都是比鹽酸強的酸)。雖然磷酸為弱酸,但由於生成了氣體所以反應也可以發生。

在比如用硫酸與高氯酸鋇作用生成高氯酸,雖然我們說高氯酸比硫酸酸性強,但由於生成了硫酸鋇沉澱,所以反應也可以發生。

因此對於強酸制弱酸大家要理解它,不要一遇到有酸與鹽反應生成另一種酸與鹽時都簡單的歸為強酸制弱酸。

不是一定強酸制弱酸,有特殊情況:如:h2s+cuso4=h2so4+cus

3樓:匿名使用者

準確的描述是,較強酸制較弱酸

強酸制弱酸是為了方便記憶的簡化版

可以應用時以第一條為準

4樓:匿名使用者

比方說將濃鹽酸用水稀釋就變成稀鹽酸 那麼就是用強酸制弱酸的一種方式!

5樓:忠誠的食死徒

強酸制弱酸是因為弱酸具有強烈的得質子(氫離子)能力,而強酸有強烈的給與質子能力。弱酸與質子結合後,難以電離。

弱酸制強酸多半因為反應生成物有氣體或其他難電離的物質生成,強酸從體系中除去了,導致弱酸電離向正方向進行,繼續給出氫離子,直到反應完成。

h2so4+caco3=caso4+h2o+co2 稀硫酸制碳酸

h2so4+ca(oocch3)2=2ch3cooh+caso4 稀硫酸制醋酸

co2+h2o+ca(clo)2=caco3+2hclo 碳酸制次氯酸

(h2so4,hcl,hno3)>(ch3cooh,h2so3,h3po4)>h2co3>(hclo,苯酚) 括號內的酸性不與比較高中不會比較

強酸制弱酸具體是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較強的酸能夠和弱酸的鹽(或酸式鹽)反應,生成弱酸和強酸鹽。

實際上就是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要有氣體(指co2、so2等)或弱電解質(弱酸)生成。(高中知識:本質上是溶液中離子濃度的減小)

但是這一個只是一般情況,某些特殊情況不是這樣的,比如:

cucl2 + h2s == cus↓ + 2hcl這個反應能夠發生是因為cus難溶於鹽酸。

什麼是強酸制弱酸 請舉幾個例子解釋一下

7樓:匿名使用者

鹽酸+碳酸鈣——碳酸(分解為二氧化碳與水)+氯化鈣

鹽酸+矽酸鈉——矽酸+氯化鈉

就是強酸加入弱酸對應的鹽,生成強酸鹽和弱酸。

8樓:

指用強酸與弱酸的鹽反應,生成弱酸和強酸鹽的反應,因為弱酸都是弱電解質,結合氫的傾向要比強酸強

例:ch3coona+hcl=ch3cooh+nacl,用鹽酸(強酸)和醋酸鈉(弱酸鹽)反應得到醋酸(弱酸)和氯化鈉(強酸鹽)

又如caco3+2hno3=ca(no3)2+h2co3,用硝酸(強酸)和碳酸鈣(弱酸鹽)反應得到碳酸(弱酸)和硝酸鈣(強酸鹽),在中學裡認為碳酸生成後直接分解於是得到h2o+co2(氣)

9樓:楊旭

2hcl+caco3===h2co3+h2o(hcl是強酸,h2co3是弱酸)

強酸制弱酸的原理是什麼?

10樓:

強酸制弱酸 ,意義是較強酸可以制較弱酸,形象地說,就是強的酸把弱的酸趕跑。

較強酸溶液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制較弱酸,一般認為,這是因為較強酸中的h+電離率較大,接受h3o+的能力較弱,較弱酸的酸根接受h3o+的能力較強。

(1)強酸溶液制較弱酸的例子:

caco3 +2hcl====cacl2+h2o+co2↑

這裡碳酸已經被強酸hcl所趕出,而生成的是碳酸不穩定,分解成co2和h2o

ca3(po4)2+2h2so4====ca(h2po4)2+2caso4 (磷肥過磷酸鈣)

ca(h2po4)2+ h2so4(濃)==加熱==caso4 +2h3po4(工業制磷酸)

這裡h3po4雖然在純水中第一步可完全電離出h+,但其它h+不能完全電離,為中強酸,h2so4濃度較低時,生成較h2po4-,濃硫酸有少量裸露的質子(沒有水合的氫離子),可以使h2po4- 接受質子,生成h3po4。

弱酸間的競爭:

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

碳酸是弱酸,醋酸也是弱酸,它們氫離子的電離存在平衡,但是醋酸電離h+的能力比co2+h2o要強(並不是比h2co3強),所以生成不穩定的碳酸,碳酸分解成co2和h2o。

naalo2+co2+2h2o====nahco3+al(oh)3↓

偏鋁酸(四羥基合鋁酸)的酸性比碳酸酸性弱,所以反應生成鋁酸(氫氧化鋁)沉澱。( 反應生成nahco3時,氫氧化鋁完全沉澱,生成na2co3時,氫氧化鋁不完全沉澱)

為什麼有時可以「弱酸制強酸」:

這種情況有好幾種

△1,不揮發性制揮發性

這種情況下,得到陽離子的酸一定到夠濃,一定要不揮發

kclo4+h2so4(濃)==微熱、減壓==hclo4↑+khso4(實驗室制高氯酸,高氯酸---------無機含氧酸中酸性最強的酸)

h3po4+ki==微熱==kh2po4+hi↑(實驗室制氫碘酸,氫碘酸-----非發射氫化物酸性最強)

2kmno4+2h3po4(濃)==加熱==2kh2po4+mn2o7↑+h2o(高錳酸--受熱易被脫水,強酸,已做過實驗)

△2, 形成更難電離的物質

al2(so4)3+6hf===2alf3↓+3h2so4

al與f之間的親和力很強, alf3是共價化合物,al3+和f-能結合成 alf3分子,在水中也幾乎不能電離。

hg(no3)2+h2s====hgs↓+2hno3

hg和s之間的親和力很強,形成穩定的hgs分子,在水中也幾乎不能電離。

pbso4+2ch3cooh====(ch3coo)2pb+h2so4

醋酸鉛為難電離物質,共價化合物

4,強路易斯酸制弱路易斯酸

2k2mnf6 +4sbf5*****4ksbf6+2mnf3+f2↑(實驗室制氟氣)

sbf5為最強的路易斯酸,極易接受電子對。溶於無水氟化氫即得世界上最強的酸---氟銻酸,sbf5置換較弱的路易斯酸mnf4,而mnf4不穩定,分解得到氟氣。

11樓:虞依珊英成

實質就是酸根離子結合h離子的能力

溶液中強酸完全電離,而弱酸部分電離,也就是說弱酸結合h離子能力強於強酸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與水得到碳酸

碳酸和苯酚鈉製得65度以下難容的苯酚

強酸制弱酸是什麼意思,通俗一點舉個例 5

12樓:誰的浮生夢

指用強酸與弱酸的鹽反應,生成弱酸和強酸鹽的反應,因為弱酸都是弱電解質,結合氫的傾向要比強酸強

例:ch3coona+hcl=ch3cooh+nacl,用鹽酸(強酸)和醋酸鈉(弱酸鹽)反應得到醋酸(弱酸)和氯化鈉(強酸鹽)

又如caco3+2hno3=ca(no3)2+h2co3,用硝酸(強酸)和碳酸鈣(弱酸鹽)反應得到碳酸(弱酸)和硝酸鈣(強酸鹽),在中學裡認為碳酸生成後直接分解於是得到h2o+co2(氣)

13樓:理令

上面說的強酸說漏了一個,酸通常被分為三大強酸或六大強酸三大是鹽酸,硫酸,硝酸六大是高氯酸,鹽酸,硫酸,硝酸,氫碘酸,氫溴酸鹼就是上面所說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h2o+ca(clo)2=caco3+2hclo 制次氯酸

為什麼強酸制弱酸而不能弱酸制強酸

強酸制弱酸一般針對的是複分解反應,弱酸根結合了強酸電離出的氫離子,而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是可以實現弱酸制強酸的,如三價鐵離子就可以和亞硫酸反應制出硫酸,這個反應和氧化還原有關,與酸性強弱無關,望!打個比方,某處著火了,並且離你不遠,你是迎著火衝上去和烈火友好還是躲得遠遠的?自然是躲開了。二氧化碳也是這...

什麼是強酸 什麼是弱酸 稀硫酸是強酸還是弱酸

強酸和弱酸是按酸是否是強電解質來區分的,和濃度沒關係 但不考慮很濃的溶液,濃溶液的性質和稀溶液有較大的不同 如果一種酸是強電解質 即在水溶液中能接近完全電離 那麼把它稱為強酸,否則為弱酸 包括磷酸之類的中強酸 硫酸是強酸,因為h2so4 h hso4 電離完全。第二步電離hso4 可逆 h so4 ...

為什麼碳酸是弱酸硫酸是強酸

不知道你化學學到 了。硫酸在水中是完全電離的,而碳酸只有部分電離。前者的氫離子濃度指數遠高於後者,所以碳酸是弱酸,而硫酸是強酸。事實上很多東西都是規定,自己多看看書就好了。 不知道你學沒學過電離,反正能聽懂最好,電離就是酸鹼鹽在水中或熔融狀態下,會變成能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硫酸在水中能全部電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