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顯微鏡為什麼呈倒像,為什麼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像是倒像

時間 2021-07-01 03:04:32

1樓:

光學顯微鏡 有兩個成像部件:物鏡和目鏡 都是凸透鏡成像先是物鏡成像,在一倍焦距外二倍焦距內,呈倒立實像然後目鏡成像,在一倍焦距內成像,呈直立虛像綜合以上,像是倒立的

光學顯微鏡為什麼呈倒像?

2樓:

光學顯微鏡  有兩個成像部件:物鏡和目鏡  都是凸透鏡成像,先是物鏡成像,在一倍焦距外二倍焦距內,呈倒立實像,然後目鏡成像,在一倍焦距內成像,呈直立虛像,綜合以上,像是倒立的。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利用光學中光的折射和反射,經兩塊凸透鏡(物鏡和目鏡)的兩次放大,即被檢物體在物鏡下形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這個像正好位於目鏡的一倍焦距以內,經目鏡第二次放大為正立放大的虛像(此時的正立方向與第一次放大後的實像方向一致,即實際還是倒立的放大的虛像)。

那麼眼睛所看到的最終效果是倒立放大的虛像。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物鏡將物像放大成為倒立的實像,目鏡將其再次放大成為正的虛像。

自從顯微鏡發明至今300多年,都是按照這個原理製作顯微鏡的,現代的顯微鏡鏡頭在成像質量、操作的方便程度方面不斷改進,但物像都是倒立的。

3樓:見習生

顯微鏡是有兩個凸透鏡組成的,離物體近的叫做物鏡,離人眼近的叫做目鏡,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所以光學顯微鏡成倒立放大的虛像。

為什麼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像是倒像?

4樓:知者不言

顯微鏡從目鏡中,看見的是物鏡放大後的虛像,虛像是倒置的,目鏡在二次放大後就還是虛像了。

在高中物理課本中,就有說明圖樣,在這裡打不出來。

5樓:匿名使用者

顯微鏡是所看到的物體是由物鏡和目鏡經過2次放大所夠成的虛象 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 即然是能看到的實象 則就是倒立的了

6樓:0謝您

因為顯微鏡屬凹凸鏡,所有凹凸都是這樣.如放大鏡.

顯微鏡倒像為什麼有時是上下相反有時是左右相反

7樓:紫林星

顯微鏡呈的像為倒立放大的虛像,因為顯微鏡有兩組鏡頭,都是凸透鏡,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正好落在目鏡成虛像的範圍內,所以目鏡成物鏡成的實像的虛像,對物體而言就成了倒立放大的虛像

它是上下左右相反的 你所說的估計跟你觀察物體有關

顯微鏡為什麼倒置成像

8樓:匿名使用者

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人眼通過目鏡看這個倒立的像,所以是倒的。

目鏡相當於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一般顯微鏡中沒有加正像系統。

光學顯微鏡最高的解析度是多少,為什麼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是0 2微米

200奈米。可見光的波長770 390奈米 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與照明光束的聚焦範圍有密切聯絡。18世紀70年代,德國物理學家恩斯特.阿貝發現。可見光由於其波動特性會發生衍射,因而光束不能無限聚焦。根據這個阿貝定律,可見光能聚焦的最小直徑是光波波長的三分之一。也就是200奈米。一個多世紀以來,200奈...

為什麼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是0 2微米

冷de陌 可見光的波長770 390奈米,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與照明光束的聚焦範圍有密切聯絡。18世紀70年代,德國物理學家恩斯特.阿貝發現,可見光由於其波動特性會發生衍射,因而光束不能無限聚焦。根據這個阿貝定律,可見光能聚焦的最小直徑是光波波長的三分之一,也就是200奈米。一個多世紀以來,200奈米...

光學顯微鏡是不是成倒立的像?為什麼老師說不是?

以事實為依據吧!看到觀察到的,就是事實,因此,像肯定是倒立的,你老師講的是錯誤的!你的分析是對的 你老師需要回去再好好學習下 追問 你說得太好了!他都快退休了!繼續學習學習吧!你老師犯的錯誤是沒把握總與分的概念 物理學的研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區分總還是分 對於顯微鏡這個題目來說,是指的兩個透鏡 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