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特性,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有哪些特性

時間 2021-07-02 04:41:50

1樓:汝芳華狂愷

學前智育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為開發學前兒童的智力,使他們更加聰明,有系統、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學前智育是學前教育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成學前教育學的科學體系的一部分。兒童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超常兒童的形成、發展,無一不與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有關,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學前教育。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選編的原則

在內容選編時我們要遵循科學性,啟蒙性,系統性,時代性,地方性,季節性等原則。

1、科學性原則:是指選擇的內容必須符合科學原理,應從自然界的整體出發,根據客觀規律,正確解釋學前兒童周圍生活中的有關的自然現象和自然物。

2、啟蒙性原則:

是指選編的內容必須符合學前兒童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

使學前兒

童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一定的努力能夠達到教育目標。

3、系統性原則:是指選編的科學教育內容是按照由近及遠,由簡到繁,由具體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認知規律編排。

4、時代性原則:是指要根據時代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來選編科學教育內容,使選編的內容跟上時代與科學技術的發展,面向現代化。

5、地方性原則:是指應聯絡當地的自然環境和文化背景,來選編科學教育的內容。

6、季節性原則:

是指應聯絡季節變化來選編科學教育的內容。

遵循季節性的原則來選編科學教育的內容,既能豐富,加深學前兒童對季節的整體理解,又能幫助學前兒童理解事物變

化與季節之間的關係。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特點:

①在引導學前兒童瞭解周圍環境的同時,瞭解人體自身;

②讓學前兒童感受技術,崇尚科學;

③在認識周圍環境的同時,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④把認識個別物體的屬性和認識物體的多樣性結合起來;

⑤從學前兒童的身邊取材。

2樓:渾芳潔阿坤

①在引導學前兒童瞭解周圍環境的同時,瞭解人體自身;

②讓學前兒童感受技術,崇尚科學;

③在認識周圍環境的同時,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④把認識個別物體的屬性和認識物體的多樣性結合起來;

⑤從學前兒童的身邊取材。

簡述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特性

3樓:匿名使用者

①在引導學前兒童瞭解周圍環境的同時,瞭解人體自身;

②讓學前兒童感受技術,崇尚科學;

③在認識周圍環境的同時,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④把認識個別物體的屬性和認識物體的多樣性結合起來;

⑤從學前兒童的身邊取材。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有哪些特性

4樓:匿名使用者

(1)在引導學前兒

童瞭解周圍環境的同時,瞭解人體自身;

(2)讓學前兒童感受技術內、崇尚科學;

(3)在認識

容周圍環境的同時,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4)把認識個別物體的屬性和認識物體的多樣性結合起來;

(5)從學前兒童的身邊取材。

試述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特點

5樓:匿名使用者

幼兒園的科學啟蒙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啟蒙,還包括興趣和態度的啟蒙,要使幼兒園的科學啟蒙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重視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行為

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我們常會看到:能力強的聰明的孩子面對完全可以戰勝的困難,卻輕易地放棄了獲取成功的機會;平時自信好強的幼兒在嘗試失敗後失聲痛哭,甚至遷怒於一起活動的同伴,或是活動的材料等等,從中我們得到這樣的啟示: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是成功者,相反,一個具有穩定而持久的情緒情感,活潑開朗的性格的普通人卻能夠成為成功者。

所以科學啟蒙教育中必須加強對幼兒健康心理的培養。

1、培養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幼兒參與科學探索活動的積極性一般取決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及教師的鼓勵幫助,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教師要注意為幼兒安排多一些感興趣的活動,特別是操作實驗活動例如:認識物體的浮沉,在活動一開始,就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自由地在水中玩,看什麼東西會浮上來,什麼東西會沉下去,從而激發幼兒從事活動的興趣;在有興趣的基礎上,再鼓勵幼兒想辦法使浮的東西沉下去,沉的東西浮上來,進一步調動起幼兒探索的慾望;必要時,教師再給予幼兒必要的指導,幼兒因獲得成功而積極性更高,形成了良性迴圈。

2、培養幼兒的堅持性。現在幼兒遇到挫折的機會很少,許多孩子一遇到困難和失敗便中途而廢。於是我們在科技活動中要人為地為他們設定一些障礙,增強其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從而增強其堅持性。

例如:在認識「各種各樣的車子」活動中,可為幼兒提供方形的輪子,使他們製作的車子走不了;在探索電珠通電原理的活動中,為幼兒提供過期的電池,使他們的房子通不了電等,然後在他們要放棄實驗的時候教育他們是要多動腦筋想辦法才會把事情做好,如果半途而廢,則使他學不會,再鼓勵幫助幼兒想辦法堅持把實驗做完,培養幼兒的堅持性。

另外,通過長期系統的觀察,讓幼兒瞭解事物的生長過程,發現事物的變化和事物間的相互關係,也有利於培養幼兒觀察事物的堅持性。例如,讓幼兒種植蔥、花生,飼養金魚等,幼兒通過定期的觀察,將觀察結果用繪畫的方式記在自己的觀察記錄本裡,這樣不但使幼兒瞭解了動植物的生長過程,而且也培養了他們的堅持性。

3、培養幼兒的合作性。在未來的社會中,只有能與人合作的人,才能獲得生存的空間;只有善於合作的人,才能贏得發展,合作是幼兒健康心理的一種表現。在幼兒科技教育活動中,有許多活動需要幼兒與同伴相互配合共同操作、共同探索來完成,這就需要在活動中學習交流的方式,合作的方法。

我們可以為幼兒提供需要合作的機會。例:科技活動「會移動的物體」中,可讓幼兒合作移動較重的物體;「聲音的傳播」中讓幼兒一個對著紙棍的一頭輕輕說話,另一個在空心紙棍的另一頭聽聲音,從而體驗到合作的成功。

幼兒在與他人合作過程中,逐步擺脫了自我中心,懂得如何去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以適應集體的要求。

4、讓幼兒形成超越意識。我們知道科學啟蒙教育活動本身是一種超越活動,孩子在完成活動的同時也達到了超越的目的。例如:

「運沙」活動,教師在為幼兒提供一個用桶運的方法後,鼓勵幼兒通過實踐得到更多的方法:用袋裝、用盒裝、用杯子裝入等,然後通過觀察比較,否定了費時費力的方法,有的幼兒提出遠距離運沙可用車運載等方法,這已遠遠超越了「運沙」這一活動簡單的目標。所以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教師要注意啟發幼兒動腦筋想辦法,允許幼兒決定操作的步驟方法;允許幼兒提出問題和要求,鼓勵幼兒用不同於常規的方法去認識事物,支援他們的創造,從而激發他們再探索,再創造精神,讓幼兒形成超越意識。

二、注意創設良好的科學啟蒙教育環境

科學啟蒙教育重視幼兒科學知識的發現性學習,充分體現幼兒學習的主體性,鼓勵幼兒通過自身探索性活動去發現、解決問題,幼兒學科學是真正通過「做」來完成的。因此在科學啟蒙教育中要注意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科學探索活動環境,使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獲取科學知識,掌握學科學的方法,培養科學探索精神。

1、創設科學實驗室。科學實驗室是幼兒進行科技探索活動,學科技的重要陣地。為幼兒創設科學實驗室,提供讓幼兒探索的材料,其意義往往遠甚於向幼兒提供知識,因此,幼兒園要注意為幼兒創設科學實驗室。

實驗室裡可為幼兒創設多個實驗區域。如:動植物標本區、電磁區、玩水區、力區等,使幼兒能自由進入區域參與操作實驗活動,提高活動積極性,同時減低各實驗活動的互相干擾。

其次,要在各區域提供豐富的操作實驗材料。由於實驗室是為全園幼兒而設,所提供的材料要適合各年齡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和需要,因此幼兒園除購置如指南針、溫度計、體標本、動物標本等材料外,還需提供大量的難易程度不同的自制材料。如不倒翁、有趣的動物平衡器、磁吸玩具青蛙跳、會跳舞的小兔等來滿足幼兒參加實驗活動的需要。

同時,也要多為幼兒提供半成品,以利於幼兒在實驗活動中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例如:為幼兒提供紙盒、瓶蓋等,讓幼兒製造自己喜歡的汽車,製作好以後與同伴推著玩,初步探索圓輪子滾動快,而方形的輪子難於滾動等原理。

2、創設良好的活動室環境。活動室是幼兒一天生活的主要場所,在活動室中為幼兒創設具有科學氛圍的環境,能潛移默化的培養幼兒熱愛科學的情感及參與科學探索的興趣,也為科學教學活動打下基礎。教師可在活動室為幼兒創設自然角及科學角,然後根據季節變化和每週的正規性科學活動等,不斷更新、充實自然角、科學角。

例如:結合春季主題活動,在自然角種植蔥、花生,用各種水果做「水果娃娃」等,結合「認識鏡子」活動,在科學角放置各種鏡子讓幼兒做「鏡子游戲」等,活動室的環境創設還須注重讓幼兒共同參與佈置,如「家用電器」,教師可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各類家用電器的**及微型小家電等佈置在科學角,供幼兒**及動手操作。

此外,幼兒園還需注意多種植樹林、栽培花卉、開闢菜園、設定飼養角、建水池、沙池、設「生態水區」等,創設大量的其它科技環境,讓幼兒在玩耍中再發現、再認知、再創造,不斷獲取粗淺的科學知識。

三、要充分利用社會自然資源進行科學啟蒙教育

社會自然資源是指幼兒園所在地區和鄰近地區中可以被科學教育所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環境和社會組織。利用社會自然資源,可為幼兒提供學科學的機會,開闊幼兒的眼界,豐富幼兒的科學經驗和生活,使幼兒學習在幼兒園中學不到的知識,感受到學習的歡樂。利用社會自然資源還能引起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因此,必須把幼兒科學啟蒙教育活動融於社會和大自然之中。例如:向幼兒進行現代科技教育時可以帶幼兒參觀高新技術開發單位;認識風等自然現象,帶幼兒到戶外或鄰近的山上去感知;認識水可組織幼兒實地參觀自來水廠,**水是怎樣從較遠的地方引入自來水廠,又經消毒、過濾再送到千家萬戶的過程,使幼兒認識到自來水來之不易,許許多多的人為之付出汗水,具體感知了現代科技的作用、科技工作者的偉大、懂得了節約用水的道理。

然後帶幼兒參觀被汙染的河水的情況,讓幼兒知道河水汙染給人們生活及動植物帶來的危害等。

幼兒園的科學啟蒙教育如能走出課室、走出幼兒園,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則能更有效地完成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的任務。利用社會、自然資源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教育能彌補正規性、非正規性科學活動的不足,滲透了將科學、技術與社會相結合的科學教育思想。

簡述幼兒學習科學的特點,簡述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特性

1 目標的長遠性 追求有益於幼兒終身發展的大目標,是幼兒科學教育界價值取向。當今,社會的迅速發展已經引起了教育的巨大變革。終身教育的倡導和實施,使兒童的學習已經走出以往的狹小范疇,開始成為貫穿一生的完整過程。為了幼兒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幼兒科學教育應注重幼兒樂學和會學的教育目標和價值,強調培養幼兒內在...

什麼是科學教育,什麼是學前兒童科學教育

封望張廖雁露 科學教育指的是數學與自然科學教育以及在它們的基礎上形成的各種交叉科學 綜合科學和技術科學的教育.各級各類學校中進行的科學教育具有系統性 客觀性 抽象性和繼承性等特點.什麼是學前兒童科學教育 浮生梔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 實物為開發學前兒童的智力,使他們更加聰明,有...

簡述學前教育的主要意義,簡述學前教育的任務及特點

文件介紹 專題一 學前教育概述 學 前 教 育 概 述 學前教育的性質 學前教育的特點 學前教育的內容 學前教育的任務與要求 學前教育的原則 一 學前教育的性質 我國學前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國家通過立法 制定方針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