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如何過冬,蟋蟀是怎樣準備過冬的

時間 2021-08-11 17:38:38

1樓:吳瑋堅

古以來,養蟲者都講究"冬至打將軍",但蟋蟀本身是昆蟲,一年一代,能活到冬至的,畢竟是極少數?那麼隨著天氣轉冷。怎樣才能把蟲養好、讓它活得長。

打的久呢?無非是飼料、環境和配雌三個方面。 入冬以後,隨著蟲齡漸老,蟲的食量一般都會下降,尤其早期坐籠體重的蟲。

更是如此。因此在餵食上要特別注意。根據筆者幾十年養蟲的休會.

這段時間要增加飼料中綠葉菜如油菜的成份,把菜葉用熱水洗淨後直接餵食、飯食為小米、紅豆粥。要煮爛,且要比秋天稀一點,也可用油菜時代替食飯板,把粥放在上面餵食,條件好的。可以在飼料裡滴入少量人蔘蜂王漿和蘆薈汁則更好。

南方常以茭白煮粟肉,效果亦佳,但都不能代替青菜的作用。

入冬以後,有的蟲衰老斷食常常喂小河蝦肉,謂之開葷,但用量一定要極少,且蟲一旦吃食應立即停喂,如吃葷食過多,蟲雖有一時之勇,但會很快衰老,縮短壽命,因而這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措施。 入冬養蟲,環境條件尤為重要。要想讓蟲長壽常勝,必須讓蟲有一個好的生活條件。

一是盆,入冬後,應改用三年之內新盆,盆底要光滑,促使蟲的六足不斷活動,而且溫度相對較高。盆座從版下移到桌上或櫃上,這樣空氣溫度會高一點。二是室溫最好保持在20至25℃,如果沒有暖氣或暖氣**達不到上述條件附,可用一大紙(木)箱四周墊上棍花,中間可放小熱水袋,把盆放入其中,上面用棉被蓋好。

但熱水與盆之間一定要用棉花隔開,且不可讓盆與熱水袋直接接觸,以防蟲受熱:同時不可把盆放在暖氣上或火爐這上去烤,這隻會加速蟲的死亡。在天氣轉冷之始,就要注意不使蟲受冷,如蟲較長時間(如2-3天)生活在10℃以下,或在5℃以下幾個小時的環境裡以後即使再施到合適的溫度之下,也很難再恢復蟲的體質從而會大大縮短蟲的壽命。

另外,蟋蟀成蟲之後雖喜愛乾燥環境,但畢竟是在土中生長之物,過於幹噪的空氣對它生長十分不利。入冬之後,尤其室內取暖,空氣對干時,要經常用溼布擦盆,並每天在水盆中加滿清水,使盆內空氣保持一定溼度,這樣可延長蟲的壽命。

同時,要經常擦盆,保持盆的清潔,以免因盆過髒造成爛爪,爛撲的蟋蟀活動不便,會使蟲完全喪失戰鬥力,而且也會影響蟲的壽命。 入冬之後,蟲已進入老年,應養活配雌次數,一般不出現呼雌的要求可不再放三尾,即使呼雌時,過鈴後亦應立即將三尾取出分盆飼養。此時過鈴過多,則加速蟲的衰老,不僅不能增強鬥性,反而會縮短蟲的壽命,況且,入冬後三尾所剩無幾,往往需要動用虎頭三尾,共養一處,還會不慎把雄蟲吃掉,就更得不償失了。

蟋蟀雖然有百日蟲之稱,但養好了,活到二百天以上的也大有蟲在。當然,要想把蟲養得長壽,還必須選冷色蟲,如是熱蟲,養功能再高也難於迴天。 入冬以後,人工孵化的冬蟲上市,雖然只做為鳴蟲來養,沒有鬥性,但按上法餵養,也可逐年益壽,延長玩賞時間。

2樓:匿名使用者

蟋蟀的壽命也是有限度的,即使溫度營養都合適,早秋的蟋蟀養到春節已很不容易。活到立春算不算過冬呢?

3樓:匿名使用者

基本上很難,,蟋蟀的壽命是受自然規律的限制,就像人也不可能活150歲,一般來說,屬於晚蟲或者出土晚的還要調養的非常好,沒有鬥過,因為蟋蟀一斗過以後就會老的很快,而且還要見光得少,溫度適中,也才有可能養到12月

4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過冬的,昆蟲的壽命決定的

蟋蟀是怎樣準備過冬的

5樓:遨遊天下

呵呵..自然bai狀態下蟋du蟀是不準備過冬的,zhi因為它不知道冬dao天是啥樣的··

內····

野生蟋容蟀在人為精心照料下,可以使它多活30~~50天。

如果用科學語言講:蟋蟀是以卵的方式越冬的。另外,如果你在冰雪天,見到有人身上有蟋蟀叫喚,那是人工繁殖的。

6樓:匿名使用者

蟋蟀是在未完工的住宅住的 如果天氣比較溫和還可看見蟋蟀在裡面不斷丟擲土 修正住宅

7樓:醉別承諾

蟋蟀的壽命也是有限度的,即使溫度營養都合適,早秋的蟋蟀養到春節已很不容易。活到立春算不算過冬呢?

蟋蟀是怎樣過冬的?

8樓:匿名使用者

蟋蟀到了晚秋的時候找一個比較安逸不太冷的地方不吃不喝就冬眠過冬了。

9樓:魚勾魚線

自然狀態下蟋蟀是不準備過冬的,因為它不知道冬天是啥樣的。野生蟋蟀在人為精心照料下,可以使它多活30~50天.蟋蟀是以卵的方式越冬的.

另外,如果你在冰雪天,見到有人身上有蟋蟀叫喚,那是人工繁殖的.

蟋蟀冬天怎麼過冬?都去**了?

10樓:吸引力o祕密

蟋蟀卵在土中過冬。

常見的蟋蟀每年發生一代,越冬卵於10月產下,第二年4~5月孵化為若回蟲。初孵答若蟲群居,數天後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

若蟲蛻皮6次(即6個齡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為成蟲。成蟲壽命141~151天。成蟲在產卵前增建3~5個供產卵用的支穴,並出外搜尋花生嫩莖葉和種子,運回穴內儲存,以供飼養初孵的若蟲。

11樓:匿名使用者

上面的那位真是胡扯。

蟋蟀2種方法過冬。

卵過冬,一般一年一代,秋天成蟲,北方偏多。

幼蟲過冬,一般一年多代,除冬季均有發生,南方偏多。

蛐蛐如何過冬

12樓:小夏在深圳

蛐蛐又叫蟋蟀。越冬準備工作的第一步是瘋狂進食,積累營養物質,使身體內的脂肪含量逐漸增多。到了停止取食時,身體內的脂肪含量就達到了最高水平。

同時,身體的其他組織也在不斷進行著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貯存。這些物質的積累可補償過冬階段新陳代謝過程中所消耗的物質。

在過冬前的準備中,還有一次改變趨性的過程。蛐蛐屬於變溫動物,體溫隨氣溫的變化而改變,天熱了就向陰涼的地方躲,天冷就向暖和的地方跑。

擴充套件資料

1、由於蛐蛐比較小,所以養殖環境對於其影響是很大的。現在養殖蟋蟀基本是仿野生的模式進行,一般用鐵籠進行。

2、為了方便管理,底部和四周要通風,頂部以紗網覆蓋通風即可。箱子底部要有墊料,以乾草類的為佳,不要用新鮮植物墊底,容易腐爛。

13樓:

一般的蟋蟀,即蛐蛐,在中國南方省區以幼蟲和卵越冬,也就是說,蟋蟀幼蟲冬天不吃不喝,靠體力過冬

江蘇安徽以北的以卵越冬,即不冬眠

但是有一種叫灶馬蟋的,一年四季都有,生活在冬天供暖的人家。

蟋蟀和螞蟻是怎樣過冬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螞蟻冬天躲在家裡不出來,但不象其他冬眠動物不吃不喝.所以它要準備足夠的食物用來過冬.準確地說螞蟻不是冬眠.

蟋蟀活不到冬天

15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有一個先決條件:蟋蟀本身要體大健壯品相佳,不然一切皆枉然。基本上在在立秋後一個星期至白露前(就是現在!

)脫殼的一批蟋蟀是身體最健壯、最容易過冬的(95%的鳴蟲都相同)。白露後秋風漸強氣溫日寒(“蟲聖”吳繼傳教授語)脫殼的蟲體弱小壽命短,人工飼養約2--3個月。早秋蟲約4--5個月,夏蟲(立秋前)約3個多月,差異一目瞭然。

蟋蟀的飼養法:六分種、三分養、一分草。好的飼養方法和差的飼養法可以大大影響蟋蟀的壽命(+30%和-30%,相差一半多!)蟋蟀草的作用是適當發洩一下情緒,畢竟蟋蟀類都好

16樓:匿名使用者

儲存食物,進窩,然後冬眠....

其它動植物是怎樣準備過冬的,動植物如何過冬

幻月疾風之左涵 動物過冬有奇招 螞蟻 田鼠等在冬天來臨前貯存許多食物,修好巢穴,冬天躲在巢穴裡面,不出來活動。青蛙 蛇 烏龜不貯存食物,吃飽以後找一個避風耐寒的地方睡大覺,一直要睡到春天才開始活動。燕子 大雁要從比較冷的地方,飛到溫暖的地方去過冬,第二年春天再飛回來。麻雀 烏鴉冬天不飛走,但在秋天要...

小刺蝟怎樣準備過冬,刺蝟怎麼過冬

菜菜cai菜菜 刺蝟會採用 冬眠 的方式度過冬天。在冬季,氣溫開始下降時,刺蝟為了驅逐嚴寒仍靠多吃東西來保持體溫,當氣溫降到7 時,刺蝟才進入冬眠狀態,時間一般在秋末,直到第二年春季,氣溫會暖到一定程度才醒來。在刺蝟冬眠長達四五個月的時間,進入冬眠後,體溫下降,其它生理機能也一同減弱。刺蝟在巢穴中冬...

冬天馬蜂如何過冬,馬蜂是怎樣過冬的?

冬天時候馬蜂會冬眠 把蜂巢都封閉起來 等到春天就醒過來 不過有很多馬蜂會凍死 馬蜂是怎樣過冬的? 翡翠森林的白明 每年9月底,10月初,胡蜂開始脫離舊巢,遷移到適宜的場所群集越冬 每年的10月開始,各種野生胡蜂群的蜂王陸續交配。和蜂王交配的雄蜂將在不久後死掉,而蜂王則挪動它那臃腫的身子,開始在泥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