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進入軌道後衛星內物體完全屬於失重狀態

時間 2021-08-11 17:50:57

1樓:最強大腦花

在環繞地球飛行的衛星上,失重的原因是g=向心加速度,當速度達到第一宇宙速度能夠環繞地球飛行時,發生這種失重,如果把地球比作環繞太陽飛行的飛船,我們也是處於相對太陽的「失重」狀態,因為地球萬物沒有受到太陽「重力」的影響。

完全失重是一種理想的情況,在實際的航天飛行中,航天器除受引力作用外,不時還會受到一些非引力的外力作用。例如,在地球附近有殘餘大氣的阻力,太陽光的壓力,進入有大氣的行星時也有大氣對它的作用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力對物體作用的結果,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

航天器在引力場中飛行時,受到的非引力的力一般都很小,產生的加速度也很小。這種非引力加速度通常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萬分之一或更小。為了與正常的重力對比,就把這種微加速度現象叫做「微重力」。

其實,航天器即使只受到引力作用,它的內部實際上也存在微重力,這是因為航天器不是一個質點,而是具有一定尺寸的物體。人們常用10^-6-10^-4g來表示航天器中微重力的水平。微重力越小,失重越完全。

總之,完全失重狀態只是理想狀態,微重力才是實際情況。

2樓:天頂星

如果樓主還沒上高中,我會這樣回答:進入軌道後的衛星圍繞地球公轉,我們知道旋轉的物體會產生離心效應,該效應和引力相互抵消,無法感受到引力,因此屬於失重狀態。

然而上個高中,特別是接觸高一物理向心力一章,首先要小小的批評,這樣基礎的問題,必須要理清,然後解釋是:圓周運動的物體需要向心力,地球的引力充當向心力,因此在人造衛星這一慣性系內,無法感受到額外的引力充當重力。

3樓:天河水

因為衛星進入軌道後,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和物體圍繞地球旋轉產生的離心力相等,所以物體在此狀態時處於失重狀態。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採納。

4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處於失重狀態,而是處於微重力狀態,因為它們仍然在地球重力作用下圍繞地球執行。

這時,衛星及其內部物體的受力是衛星沿軌道切線方向的慣性力與地球重力相平衡,對外的表現是衛星的離心力與向心力相等,好像是不受力,但實際上仍是受力的,否則它們就不會沿著確定的軌道圍繞地球轉圈了。

5樓:王佩鑾

所謂失重就是說懸掛物體的繩子不受到物體的拉力、或者支援物體的支援面不再受到物體的壓力,這種現象我們叫做失重。失重時物體的重力(這裡就是萬有引力)全部用來提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做加速運動了。

例如:自由下落時物體對懸繩的拉力為0.重力全部用來給物體做向下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了。

進入軌道後的衛星做勻速圓周運動,需要向心加速度,這時候物體受到的重力(或者說是此時的萬有引力)全部用來提供這個加速度了。所以物體對懸掛它的繩子沒有拉力、或者是對支援它的支援物的表面沒有壓力。這種現象就是由於完全失重引起的。

關於火箭進入150KM衛星軌道

悻悻的星星 以較低速度向上飛是可以的,不過這樣是要消耗推進劑的,而且需要很長的時間,一般火箭發動機不能承受這麼長的工作時間 達到第一宇宙速度後,飛行器就可以不用推進劑產生推力,而自由在軌道上飛行了 目前人類設想的空天飛機和你的想法差不多,先在大氣層內採用速度較慢 比衝較高的吸氣式衝壓發動機,然後再用...

什麼是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同步軌道衛星

甲丁 靜止衛星是同步軌道衛星的一種,顧名思義,靜止軌道衛星就是和地球保持相對的靜止,無線電不需要跟蹤,而且他就在人的頂上一動不動,當然這是相對地球而言的。然而同步軌道衛星就是類似月球一樣的存在,他自己會有一個自傳週期,但是每個時間點都會出現在同一個位置,就像月亮白天消失,晚上出現一樣。衛星現在發展得...

從低軌道到高軌道為什麼要減速,人造衛星從高軌道進入低軌道為何要減速?進入軌道後速度又如何變化

鹹高 衛星的變軌過程一般分成近地點加速和遠地點加速兩個過程.近地點加速之後衛星從圓軌道進入一個橢圓轉移軌道,這時它的近地點在低軌道上,近地點速度大於環繞速度 遠地點在高軌道上,遠地點速度小於環繞速度.遠地點加速後,衛星的遠地點速度等於環繞速度,這時近地點被抬高,軌道從橢圓軌道變成圓軌道.以發射同步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