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理論依據是什麼

時間 2021-09-14 11:19:53

1樓:匿名使用者

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

2樓:匿名使用者

科學社會主義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創立的。。。

3樓:匿名使用者

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依據是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親自參加階級鬥爭和科學實踐中,創立了無產階級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同時,又用唯物史觀具體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發現了剩餘價值,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祕密,從而得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科學結論。恩格斯說,「唯物主義歷史觀和通過剩餘價值揭破資本主義生產的祕密」這兩大發現,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

首先,唯物史觀揭示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把社會主義的實現建立在歷史必然性基礎上。

唯物史觀進一步指出,在階級社會裡,社會內部的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矛盾,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新舊社會形態的更替是階級鬥爭的必然結果,階級鬥爭是推動階級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的必然結果,而不是象空想社會主義者那樣,拒絕一切政治行動,反對階級鬥爭。

唯物史觀還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資本主義社會的滅亡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新社會的勝利,只能依靠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首創精神,而絕不能只依靠幾個脫離群眾的「天才人物」的個人奮鬥。空想社會主義者看不到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強調「天才人物」的決定作用,甚至把實現社會主義的希望寄託於統治階級「發善心」上,他們的學說必然陷於純粹的空想。

其次,剩餘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的本質和其存在、發展、滅亡的規律。

剩餘價值學說,還闡明瞭無產階級的真正地位和偉大歷史使命。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無產階級在經濟上被資產階級最大限度地榨取剩餘價值,在政治上資產階級把持著國家的政權機構,殘酷地鎮壓無產階級的反抗。無產階級只有通過革命鬥爭,打碎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徹底消滅階級和階級差別,才能獲得徹底解放。

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掘墓人和新社會的建設者。剩餘價值學說所得出的這一科學結論,從根本上否定了空想社會主義者所鼓吹的通過宣傳教育、例項示範和勸導富人改邪歸正等和平途徑,使無產階級擺脫窮困和奴役的謬論。這也是科學社會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的根本區別。

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既從不同角度,又相互聯絡,完成了對社會主義的科學論證。

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礎是

4樓:e拍

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礎: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論。

19世紀40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先進國家已佔統治地位,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內部矛盾日益尖銳,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日益高漲。

馬克思、恩格斯提出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給社會主義思想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科學社會主義由此從理論走向實踐。

擴充套件資料

科學社會主義的內容

(1)闡明生產社會性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形式之間的矛盾的發展,必然導致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 ,以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取代生產資料私有制,科學地論述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

(2)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是現代社會變革的巨大槓桿,無產階級是作為資產階級的掘墓人出現的;

(3)無產階級必須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奪取政權,並在奪取政權後,徹底打碎舊的國家機器,代之以新的國家機構,建立並鞏固無產階級**;

(4)無產階級**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因此,在無產階級**條件下,要對整個社會進行改造,發展生產力,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逐步實現由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偉大目標。

此外,科學社會主義科學地闡明瞭無產階級政黨在無產階級革命和建設中的作用。科學社會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性,與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聯絡最直接、最密切,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

5樓:匿名使用者

c.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

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礎

6樓:e拍

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礎: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論。

19世紀40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先進國家已佔統治地位,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內部矛盾日益尖銳,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日益高漲。

馬克思、恩格斯提出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給社會主義思想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科學社會主義由此從理論走向實踐。

擴充套件資料

科學社會主義的內容

(1)闡明生產社會性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形式之間的矛盾的發展,必然導致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 ,以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取代生產資料私有制,科學地論述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

(2)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是現代社會變革的巨大槓桿,無產階級是作為資產階級的掘墓人出現的;

(3)無產階級必須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奪取政權,並在奪取政權後,徹底打碎舊的國家機器,代之以新的國家機構,建立並鞏固無產階級**;

(4)無產階級**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因此,在無產階級**條件下,要對整個社會進行改造,發展生產力,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逐步實現由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偉大目標。

此外,科學社會主義科學地闡明瞭無產階級政黨在無產階級革命和建設中的作用。科學社會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性,與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聯絡最直接、最密切,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

7樓:風雨答人

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礎是c.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

8樓:匿名使用者

d(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對應的是以剩餘價值學說為基礎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德國古典哲學對應的是以唯物史觀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形成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科學社會主義是怎樣產生的?

9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親密合作、共同創立的理論成果。2023年8月底,他們在巴黎會晤,從此開始了他們共同戰鬥的歷程。至2023年末,他們共同地或獨自地寫成了一些重要著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在創立新的理論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工人運動,開展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活動。19世紀40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先進國家已佔統治地位,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內部矛盾日益尖銳,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日益高漲。

馬克思和恩格斯積極參加了當時階級鬥爭的實踐,並在此基礎上,認真細緻地研究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繼承了18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論,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

2023年11月底至12月初,共產主義者同盟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大會完全接受了馬克思、恩格斯科學社會主義思想,並委託馬克思、恩格斯完成同盟綱領的最後定稿工作。《共產黨宣言》就是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制訂的綱領。

2023年2月,《共產黨宣言》在倫敦發表。它第一次比較全面地闡述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之作,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誌。

在近半個世紀中,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經受了實踐的檢驗。馬克思、恩格斯對當時各種錯誤思潮進行了批判,使科學社會主理論不斷充實完善。《2023年至2023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法蘭西內戰》、《資本論》、《哥達綱領批判》和《反杜林論》等一系列著作的相繼問世,標誌著科學社會主義形成了成熟而完整的理論體系。

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歷史條件和理論基石

10樓:匿名使用者

德意志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

11樓:施秋潔

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依據是唯物史關和剩餘價值學說

科學社會主義的認識,如何理解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

人人說英語 通過對科學社會主義這門課程一個學期的學習,感謝老師們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精闢的講解,我對中國科學社會主義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作為一箇中國人,生在中國,長在中國的80後研究生,目睹了改革開放帶來的成功。我們國家用實踐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成功,中國必須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

科學社會主義究竟是什麼,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觀點是什麼?

1 科學社會主義是關於社會主義的科學的理論體系 理論模型與實踐模式。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尤其是唯物史觀為理論基礎,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尤其是剩餘價值論為科學依據,論述社會主義產生和發展規律的學說。科學社會主義是人類一切文明成果的結晶。2 科學社會主義是1848年誕生的。共產黨宣言 的發表,標誌著科學...

如何應對科學社會主義面臨的挑戰,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世介面臨哪些挑戰?如何應對?

在當今時代,科學社會主義主要面臨哪兩大挑戰1 發達資本主義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挑戰 2 民主社會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對挑戰 其一,是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挑戰。為此,要了解三個問題 一是為什麼腐朽 垂死的資本主義還能帶頭掀起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是當代資本主義究競發展到了什麼樣的新階段?三是為什麼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