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怎樣形成的,地球是怎樣形成的?

時間 2021-09-14 13:48:50

1樓:留下一片林

德國哲學家康德在2023年提出「星雲說」。他根據當時的天文觀測資料,認為宇宙中存在著原始的分散的物質微粒,這些物質微粒產生圍繞中心的旋轉運動,並逐漸向一個平面集中,最後中心物質形成太陽,赤道平面上的物質則形成地球等行星和其他小天體。這個「星雲說」後來漸漸形成了太陽系起源學說的一種流派。

地球的形成,根據星雲理論,地球原星體大約比現在重500倍,直徑大約是現在的2000倍,由於重國的差異,重元素沉入物質,形成厚而重的核心,周圍是輕的物質。當太陽收縮到內部產生反應時,太陽發熱、發光、輻射出大量粒子,這些粒子掃射到地球表面時,把地球表面輕物質「趕跑」。於是地球就剩下那些密度大的,基本上都是固態的物質了。

還有一些假說,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有人認為地球是是太陽中甩出來的;有人認為是太陽一顆孿生伴星變成碎塊後,其中有一塊成為地球。這些假說,不像星雲說為大家所接受。

2樓:匿名使用者

人類科學家已經能夠重建地球過去有關的資料。太陽系的物質起源於45.672億±60萬年前。

而大約在45.4億年前(誤差約1%),地球和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開始在太陽星雲-太陽形成後殘留下來的氣體與塵埃形成的圓盤狀-內形成。通過吸積的過程,地球經過1至2千萬年的時間,大致上已經完全成形。

從最初熔融的狀態,地球的外層先冷卻凝固成固體的地殼,水也開始在大氣層中累積。月亮形成的較晚,大約是45.3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質量約為地球十分之一的天體(通常稱為忒伊亞)與地球發生致命性的碰撞。

這個天體的部分質量與地球結合,還有一部分飛濺入太空中,並且有足夠的物質進入軌道形成了月球。

釋放出的氣體和火山的活動產生原始的大氣層,小行星、較大的原行星、彗星和海王星外天體等攜帶來的水,使地球的水份增加,冷凝的水產生海洋。新形成的太陽光度只有目前太陽的70%,但是有證據顯示早期的海洋依然是液態的,這稱為微弱年輕太陽謬論矛盾。溫室效應和較高太陽活動的組合,提高了地球表面的溫度,阻止了海洋的凝結。

3樓:夏梔清寒多灬

地球起源問題自18世紀中葉以來同樣存在多種學說。目前較流行的看法是,大約在46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開始分化出原始地球,溫度較低,輕重元素渾然一體,並無分層結構。原始地球一旦形成,有利於繼續吸積太陽星雲物質是體積和質量不斷增大,同時因重力分異和放射性元素蛻變而增加溫度。

當原始地球內部物質增溫達到熔融狀態時,比重大的親鐵元素加速向地心下沉,成為鐵鎳地核,比重小的親石元素上浮組成地幔和地殼,更輕的液態和氣態成分,通過火山噴發溢位地表形成原始的水圈和大氣圈。從此,行星地球開始了不同圈層之間相互作用,以及頻繁發生物質—能量交換的演化歷史。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4樓:易書科技

大約在45億年前,一些氣體、塵埃、冰粒等物質聚集在一起,逐漸形成了地球的雛形,這個雛形只有一千米的大小,與茫茫宇宙相比,非常小。但就是這個「小地球」不停地旋轉,吸收聚集著周圍的其他物質,經過上千萬年的積累,逐漸形成了現在地球的大小。但是當時的地球和現在的地球完全不一樣。

地球剛形成的時候,總是會受到來自宇宙中各種隕石和小行星的撞擊,再加上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產生了很多熱量,以致於當時的地面上到處都是噴發的火山和流動的熔岩,地球基本是一個被熔岩覆蓋著的大火球。等到撞向地球的小行星減少了,地球表面的溫度降低了,岩漿慢慢固化、結塊,形成了坑坑窪窪的原始地殼。

↑原始地殼的形成過程(從左到右:遍地的岩漿-岩漿逐漸冷卻-坑坑窪窪的原始地殼)

伴隨著岩漿噴出的,是大量的氣體和塵埃,由於質量比較輕,這些氣體逐漸上升,因為地球引力包裹在地球外層,久而久之形成了原始的大氣層。原始大氣層中的各種物質混合在一起發生各種化學和物理反應,使得大氣層開始降雨。這些雨水在地殼的低窪處流淌,最後順著地勢匯聚到一起,大約在35億年前,形成了原始海洋。

質量輕的氣體上升-原始大氣層-降雨

↑原始海洋的形成過程(從左到右):岩漿噴出

質量重的岩漿、塵埃下沉-原始地殼-積水-原始海洋

後來生命從原始海洋中誕生,經過漫長又複雜的演變,最終活躍在地球的各個角落,才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生活的地球。

——以上內容參考米萊童書《生命簡史》

5樓:匿名使用者

遠古某顆新星、超新星**後,在今天太陽附近聚集了大量重元素(比氫氦重的)。

大量氫原子、氦原子在引力作用下聚集,逐漸形成太陽的雛形。

距離太陽較遠的元素也在引力作用下向太陽靠攏。

輕元素(氫氦)受引力牽扯較小,靠攏速度慢,落在了太陽系的外圍;重元素受引力牽扯較大,靠攏速度略快,離太陽較近。

輕重元素在被太陽拉近的同時,自身引力也在讓他們逐漸聚集,形成了八大行星的雛形;

八大行星的雛形(八個巨大的球形元素聚集體)因為自身的速度,在角動量的作用下開始圍繞太陽公轉;

公轉過程中,八大行星開始清除行星軌道上的其他小天體,將那些軌道上速度不足的小天體吃到自己身上,至於某些速度較快又運氣極好的小天體,會因為角動量的緣故,在行星周圍形成衛星;

至此,八大行星基本形成。

地球等類地行星還要經過另外一個融合過程,形成地核、地幔、地殼。

6樓:古往今來的宇宙

地球已經是一個46億歲的老壽星了,她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約在30—40億年前,地球已經開始出現最原始的單細胞生命,後來逐漸進化,出現了各種不同的生物。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徑為6378.

14公里,比極半徑長21公里。

地球的內部結構可以分為三層:地殼、地幔和地核。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包層,這就是地球大氣層。

地球就像一隻陀螺,沿著自轉軸自西向東不停地旋轉著。她的自轉週期為23小時56分4秒,約等於24小時。 同時,地球還圍繞太陽公轉,她的公轉軌道是橢圓形,軌道的半長徑達到149,597,870公里。

公轉一週要365.25天,為一年。

太陽系在大約50億年前誕生後,大約過了5億年,地球開始形成。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陽星雲分餾、坍縮、凝聚而形成的。 首先,星子聚整合行星胎,然後再增生而形成原始地球。

原始地球所獲得的星子是比較冷的,但是每個落到原始地球上的星子都有很高的運動能量,這種能量因衝擊轉化為熱能;另外,由於星子的堆積使地球行星外部重量增加,內部受壓縮,消耗在壓縮內部的能量轉化為熱被儲存下來;再加上放射性元素鈾、釷、鉀等的衰變產生的熱積累,地球開始變熱,並最終導致大部分地區溫度超過鐵的熔點。原始地球中的金屬鐵、鎳及硫化鐵熔化,並因密度大而流向地球的中心部位,從而形成液態鐵質地核。

隨後,地球的平均溫度進一步上升,引起地球內部大部分物質熔融,比母質輕的熔融物質向上浮動,把熱帶到地表,經冷卻後又向下沉沒,這種對流作用控制下的物質移動,使原始地球產生全球性的分異,演化成分層的地球,即中心為鐵質地核,表層為低熔點的較輕物質組成的最原始的陸核,陸核進一步增生、擴大形成地殼。地核與地殼之間為地幔。分異作用是地球內部最重要的作用,它導致了地殼及大陸的形成,並導致大氣和海洋的形成。

氫和氧結合成的水,原先潛藏於一些礦物中。當原始地球變熱並部分熔融時,水釋放出來並隨熔岩運移到地表,大部分以蒸氣狀態逸散,其餘部分在漫長的地質歷史程序中逐漸充滿大洋。在原始地球變熱而產生分異作用的過程中,從地球內部釋放出來的氣體形成了大氣圈。

早期地球的大氣圈成分與現代不同,正是由於紫外輻射的能量促使原始大氣成分之間發生反應,從無機物質生成有機小分子,然後發展成有機高分子物質組成的多分子體系,再演變成細胞,生命得以開始和進化。

經過早期分異階段,地幔固結,原始地殼和大陸發育,並形成了大洋和大氣圈。

地核和地幔的變化對地球磁場的變化起主導作用。地質構造演化,板塊的形成與運動,以及**、火山等自然現象說明,地球內部處於熱學和力學不平衡的狀態,存在巨大的力源,使運動持續不停。

地核的兩個可測的物理特性是磁場和熱量。地核通過兩個重要的直接途徑對地幔產生影響,一是向地幔底部提供熱量,激勵地幔深處的熱對流,即熱的輸出是通過傳導與對流;二是對地幔施加一種機械的轉矩,這種相互機械作用和包括大氣運動等在內的其他地球過程,決定了一天的長短變化和地球轉軸在空間的定向。

地幔對流是發生在地幔中的一種熱方式,也是一種地幔物質的運動過程。地幔中的這種熱對流作用是地球內部向地球表面輸送能量、動量和質量的有效途徑,很可能就是地球演化的驅動力。

地球的最上層是厚約100公里的堅硬岩石層,稱為岩石圈,它包括地殼和上地幔的頂部。岩石圈下面是上地幔的低速層,其物質少部分是熔化的,但固體介質長期處在高溫高壓環境中會具有流變特徵,整個低速層便可以發生流動變形,故稱為軟流圈,其下界深約220公里。岩石圈不是一個整體,而是被構造活動帶割裂的、持續不斷地相對運動著的若干剛性板塊。

最早曾將全球岩石圈分為6個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澳板塊和南極板塊。這些板塊的邊界並非大陸邊緣,而是海嶺、島弧構造和水平斷裂。

除太平洋板塊完全是水域外,其餘都是海陸兼有。絕大部分的**和火山發生在板塊邊界處。板塊構造對大陸陸塊的聯結和分離,對生物物種的遷移和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板塊大地構造學說認為:地球上層的大地構造運動和**活動主要是這些板塊相互作用的結果。板塊變形主要發生在它們的邊界部位,板內變形主要是大範圍的造山運動。

地球表面有環太平洋**帶、歐亞**帶以及大西洋中一條很長的弱**帶,這些**帶正是板塊的邊界。

美洲、非洲、歐洲和格陵蘭在2億年前的很長時間裡都是連在一起的,約在2億年前才開始**,後來擴張形成大西洋,這種過程叫做"離散";而印度板塊還只是"到了距今0·7—0·6億年前才漂移到亞洲附近,隨後與歐亞板塊產生相互碰撞。這種過程叫做"匯聚"。板塊會分離和碰撞,還會沿轉換斷層相互滑動,這是板塊構造理論的關鍵。

在板塊碰撞過程中,重的大洋岩石圈向較輕的大陸岩石圈之下的地幔中插進去,稱為"俯衝"。正是因為印度板塊的俯衝,使我國青藏高原在新生代隆起成為全球地殼厚度最大的、陸地上海拔高程最高的地區,對全球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由於板塊的匯聚和離散及其持續不斷的運動,給形成礦產造成了許多有利條件。在匯聚區,岩石圈俯衝到大陸或島弧下發生重熔,含礦溶液上湧。世界上許多硫化物礦床都與板塊匯聚有關。

在島弧與大陸之間的邊緣海區,沉積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創造了生油條件,我國東海、黃海和南海就是這類地域。板塊的離散邊界是新海底產生的地方,海水侵入岩石裂隙,溶解地幔上湧的物質,產生熱水礦床

地球上山是怎樣形成的,地球是怎樣形成的?

csr很天真 地質學家認為,形成山的主要動力是地殼的水平擠壓。一種是由於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而造成的東西向的水平擠壓 另一種是由於在不同緯度上受地球自轉的線速度不同,而造成的地殼向赤道方向的擠壓。這兩種擠壓再加上地殼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扭曲,就形成了各種走向的山脈。一般來說,地殼中比較堅實剛硬的部分,在地...

地球是怎樣形成的呢?地球是怎樣形成的?

地球是由於宇宙產生大 而形成的!地球是怎樣形成的?地球是通過多年形成的。就像是火星月亮一樣。地球是怎樣形成的?約50億年前,宇宙中充滿了氣體和塵埃。後來一部分氣體和塵埃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太陽。約45億年前,遺散在太陽周圍的氣體和塵埃,又聚集起來,形成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地球形成3億年左右,由鐵 鎳等熔...

地球的土壤是怎樣形成的

土壤母質是由礦物岩石經過風化而成。土壤母質的性質決定於礦物岩石的化學成分,分化特點和分解的產物。土壤礦物質一般佔土壤固體物質的95 左右,是構成土壤的最基本物質。 良師益友 地球上的岩石經過風吹日晒雨淋,大石頭變成小石頭,小石頭變成沙子,沙子變成了泥土。 天使v微笑 土壤形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