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與金星之間有小行星帶嗎,地球上的水,是從「小行星帶」來的嗎

時間 2022-02-01 18:30:37

1樓:天頂星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瞭解,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然而也有個別的小行星,可以進入地球軌道以內,或者離開土星軌道以外。後者和這裡的內容關係甚微,不多涉及。

近地小行星群共有三類:、阿登型和阿波羅型。因為軌道的差距,所以也被分為三種型別,如何一一對應,不妨網路查詢。

回到樓主的問題,不知道又沒有注意上面的措辭,我並沒有用小行星帶,而使用了「小行星群」這個詞。相信樓主也能知道答案,因為這類小行星的數量太少,遠不能和小行星帶相媲美,所以只能屈居其下了。

沒有記錯的話,這幾類小行星大約有幾百顆吧。不妨做一個很誇張的假設,假設存在10000顆(就是說其中90%以上尚未發現),每顆直徑為10千米(直徑超過10千米的小行星都能輸出來)。拼合成原來的行星呢?

直徑不過200多千米,比起穀神星還小得多,自然不可能是行星了。況且,我這個假設,肯定是超出事實的上限。比如2023年會威脅地球的阿波菲斯,直徑區區400米,和我上面的10千米,差距相當大吧?

這類小行星,對於我們最大的威脅是對他們軌道的預警。至於瑪雅人,它們的輝煌的文化自然有它們的歷程,不需要外星人來幫助。某些西方人認為長城是外星人造的,古代的中國人哪有這樣的能力建造如此好大的工程?

作為中國人,聽到這樣的訊息或啞人失笑,或義憤填膺。因為我們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認同,完全可以做出這樣的偉業。同樣的道理,中美洲還存在1400萬瑪雅人,我們這樣的說法,是不是對他們的不尊重呢?

今生今世,一定要去奇琴伊察一遊,感悟中美洲的森林中,自然神教的輝煌文化。

2樓:建立者孫

神話傳說不是事實,且目前的觀測手段無法觀測到地球和金星之間的小天體,但從古至今落到地球的隕石不排除他們的存在,但是不會有給地球造成毀滅性威脅的天體。

地球與金星之間有小行星帶嗎

3樓:匿名使用者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瞭解,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然而也有個別的小行星,可以進入地球軌道以內,或者離開土星軌道以外.後者和這裡的內容關係甚微,不多涉及.

近地小行星群共有三類:、阿登型和阿波羅型.因為軌道的差距,所以也被分為三種型別,如何一一對應,不妨網路查詢.

回到樓主的問題,不知道又沒有注意上面的措辭,我並沒有用小行星帶,而使用了「小行星群」這個詞.相信樓主也能知道答案,因為這類小行星的數量太少,遠不能和小行星帶相媲美,所以只能屈居其下了.

沒有記錯的話,這幾類小行星大約有幾百顆吧.不妨做一個很誇張的假設,假設存在10000顆(就是說其中90%以上尚未發現),每顆直徑為10千米(直徑超過10千米的小行星都能輸出來).拼合成原來的行星呢?

直徑不過200多千米,比起穀神星還小得多,自然不可能是行星了.況且,我這個假設,肯定是超出事實的上限.比如2023年會威脅地球的阿波菲斯,直徑區區400米,和我上面的10千米,差距相當大吧?

這類小行星,對於我們最大的威脅是對他們軌道的預警.至於瑪雅人,它們的輝煌的文化自然有它們的歷程,不需要外星人來幫助.某些西方人認為長城是外星人造的,古代的中國人哪有這樣的能力建造如此好大的工程?

作為中國人,聽到這樣的訊息或啞人失笑,或義憤填膺.因為我們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認同,完全可以做出這樣的偉業.同樣的道理,中美洲還存在1400萬瑪雅人,我們這樣的說法,是不是對他們的不尊重呢?

今生今世,一定要去奇琴伊察一遊,感悟中美洲的森林中,自然神教的輝煌文化.

地球上的水,是從「小行星帶」來的嗎

4樓:陽光語言矯正學校

自生說地球從原始星雲凝聚成行星後,由於內部溫度變化和重力作用,物質發生分異和對流,於是地球逐漸分化出圈層,在分化過程中,氫、氧氣體上浮到地表,再通過各種物理及化學作用生成水;

水是在玄武岩先熔化後冷卻形成原始地殼的時候產生的。最初地球是一個冰冷的球體。此後,由於存在地球內部的鈾、釷等放射性元素開始衰變,釋放出熱能。

因此地球內部的物質也開始熔化,高熔點的物質下沉,易熔化的物質上升,從中分離出易揮發的物質:氮、氧、碳水化合物、硫和大量水蒸氣,試驗證明當1 m3花崗岩熔化時,可以釋放出26 l的水和許多完全可揮發的化合物;

地下深處的岩漿中含有豐富的水,實驗證明,壓力為15 kpa,溫度為1,0000℃的岩漿,可以溶解30%的水。火山口處的岩漿平均含水6%,有的可達12%,而且越往地球深處含水量越高。據此,有人根據地球深處岩漿的數量推測在地球存在的45億年內,深部岩漿釋放的水量可達現代全球大洋水的一半;

火山噴發釋放出大量的水。從現代火山活動情況看,幾乎每次火山噴發都有約75%以上的水汽會噴出。2023年維蘇威火山噴發的純水蒸氣柱高達13,000米,一直噴發了20個h。

阿拉斯加卡特邁火山區的萬煙谷,有成千上萬個天然水蒸氣噴出孔,平均每秒種可噴出97~6450c的水蒸汽和熱水約23,000m3。據此有人認為,在地球的全部歷史中,火山丟擲來的固體物質總量為全部岩石圈的一半,火山噴出的水也可佔現代全球大洋水的一半;

地球內部礦物脫水分解出部分水,或者釋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氣體,在高溫下與氫作用生成水。此外,碳氫化合物燃燒也可以生成水,在堅硬的火成岩中,也有一定數量的結晶水和原始水的包裹體。

外生說人們在研究球粒隕石成分時,發現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為0.5~5%,有的高達10%以上,而碳質球粒隕石含水更多。球粒隕石是太陽系中最常見的一種隕石,大約佔所有隕石總數的86%。

一般認為,球粒隕石是原始太陽最早期的凝結物,地球和太陽系的其他行星都是由這些球粒隕石凝聚而成的;

太陽風到達地球大氣圈上層,帶來大量的氫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這些原子核與大氣圈中的電子結合成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過不同的化學反應變成水分子,據估計,在地球大氣的高層,每年幾乎產生1.5 t這種「宇宙水」。

然後,這種水以雨、雪的形式落到地球上。

科學家在"深度撞擊號"在2023年1月13日撞擊了坦普爾1號彗星的彗核後在濺起的物質中發現了冰,兩-三億年前,由於木星與土星兩顆氣態巨行星在它們的兩星連珠時產生了巨大引力,奧爾特雲中的彗星被拉進了內太陽系中,地球也受到了彗星的撞擊,研究表明,大部分彗星是由宇宙塵埃、氣體、冰組成的,穀神星這一顆彗星中含有的水分比地球上所有的水還要多,彗星穿過大氣層時會融化為水,以雨、雪等形式落到地面上。

地球和火星之間是不是有小行星帶?

5樓:我不要太可愛

地球和火星之間是沒有小行星帶的,整個太陽系之內,只有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才有小行星帶。

小行星帶的存在是太陽系初期演化所遺留下的證據,太陽系中的絕大部分小行星是原始太陽星雲的星子,這些星雲在太陽形成初期就存在了,星雲中的星子會相互碰撞,合併成大行星,或者又碰撞成碎片和殘骸拋灑出去。

6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和火星之間是沒有小行星帶的,這條小行星帶處於火星和木星之間,高中地理的時候,老師說,火和木頭會燒起來,所以中間有一條小行星帶! 另外了一個小行星帶,在八大行星之外還有一個小行星帶,名字叫柯伊博帶,哈雷彗星的軌道就處於這個小行星帶上

7樓:匿名使用者

小行星帶在火星與木星之間

小行星的撞擊威脅,小行星會撞擊地球嗎

據天文學家研究認為,直徑大於1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為每10萬年1次,但僅此一次就可能毀滅地球。而直徑接近10米的天體撞上地球的概率僅為每3000年一次。一些科學家認為,小行星撞地球的風險被嚴重低估了。小行星是指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絕大多數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

小行星會和地球撞上嗎

宇宙幽蘭 據瞭解,太空小型天體與地球的碰撞其實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每秒鐘都會有大量來自太空的微小顆粒衝進大氣層。而體積較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更是典型的小概率 高風險事件,即體積越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就越小。直徑10公里以上的小行星大約1億年一次,直徑1公里以上的大約50萬年一次,直徑140米以...

太陽 水星 金星 地球 月球 火星 小行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的,每個各

八大行星 即金星 土星 木星 水星 地球 火星 天王星 海王星,冥王星不再為經典行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投票5號決議,部分通過新的行星定義,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將其列入 矮行星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放棄將冥王星之外的太陽系八大行星稱為 經典行星 的說法,從而確認太陽系只有8顆行星,冥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