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中的重力與壓力有什麼區別,物理學和物理學(師範)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2-02-01 20:34:28

1樓:賢者

重力是物體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點是物體的重心

壓力是一個物體受到與之接觸的另一個物體的作用,作用點是接觸面,支援力是壓力的反作用力,摩擦力是1個物體在另1物體的表面上運動或有運動的趨勢時受到的阻礙此物體運動的力

拉力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的一種力的形式

2樓:藍竹韻

不知樓主是幾年級的學生?這些東西高一物理都要講的。我建議你看看高一物理書,第一章。

重力和摩擦力是按力的性質分的,而壓力,支援力,拉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來分的。也就是說重力,摩擦力可以充當壓力,支援力,拉力;而壓力,支援力,拉力都可能是重力,摩擦力。至於它們各自的特徵,我覺得1,2樓的朋友都講得很好,我只是補充一下。

如果樓主想更深入地瞭解,可以看高一物理書,有很深的講解。

3樓:匿名使用者

重力的方向總是指向地心的,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接觸面的,重力在地球上一定存在,壓力就不一定。支援力和壓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摩擦力是和物體的運動趨勢或運動方向相反的力,但不一定是阻力。

拉力只能舉個例子,比如一頭牛拉車,他對車有一個拉力,可能他拉動了,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也可能他沒拉動,沒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物理學和物理學(師範)有什麼區別?

4樓:匿名使用者

免費師範生是免費師範生,物理學師範類跟非師範類基本功課是相似的。都是力熱光電還有量子力學等,區別在於師範類要學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一般會考個教師資格證,出來可以教中學。

5樓:滅美殺日

這個不是免費師範生。而是師範生的意思。就是出來是做教師的。

是屬於教育專業的。他們兩個學的內容也不完全相同。師範生要學教育學,心理學這些東西的。

而不是師範生的物理學是不學的。他們只是偏向於物理學的研究而已。這個也不需要簽定向合同

6樓:

1、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物質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物理學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準,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物理學是人們對自然界中物質的運動和轉變的知識做出規律性的總結,這種運動和轉變應有兩種。一是早期人們通過感官視覺的延伸;二是近代人們通過發明創造供觀察測量用的科學儀器,實驗得出的結果,間接認識物質內部組成建立在的基礎上。

物理學從研究角度及觀點不同,可分為微觀與巨集觀兩部分:巨集觀物理學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單個作用效果而直接考慮整體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經出現的;微觀物理學隨著科技的發展理論逐漸完善。

2、物理學(師範)是學科物理,主要是以後做老師的,這個專業出來後會有教師資格證書,不需要自己考,出來直接可以應聘物理老師。

物理學中,什麼是拉力,重力,支援力,壓力?

7樓:

拉力就是外力對物體的拉伸作用. 也可理解為彈力重力是物體因為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支援力就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接觸面所產生的的垂直向上的力.

壓力就是物體受到另一個物體擠壓時所產生的力.

8樓:

拉力就是外力對物體的拉伸作用.

重力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

支援力就是接觸面對物體的垂直接觸面向上的彈力.

壓力就是物體對接觸面產生的彈力.

9樓:匿名使用者

重力是性質力,其他的是效果力

10樓:匿名使用者

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下

七、八章總結

力1.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力,叫做彈力。 拉力 、壓力 屬於彈力。

2.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越大,物體的形變就越大,根據這個特性製成彈簧測力計。

3.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符號n。

4.彈簧秤的使用方法:(1):瞭解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使用時不能測量超過量程的力。

(2):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3):校正零點:

將彈簧測力計按測量時所需的位置放好,檢查指標是否在零刻度處,若不在,應調零。(4):測量時,要使彈簧測力計受力方向沿彈簧的軸線方向;觀察時,視線必須與刻度盤垂直。

5.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能量,這種能叫做彈性勢能。

6.彈簧秤的用法:(1)要檢查指標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2)認清量程和分度值;(3)輕拉秤鉤幾次,看每次鬆手後,指標是否回到零刻度,(4)完成上述三步後,即可用彈簧秤來測力了,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秤的量程。

7.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大小簡稱為物重。符號「g」,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

8.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量成正比,兩者之間的關係是g=mg ,其中常數用「g=9.8n/kg 」表示: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重為9.8牛頓。

9.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利用這個特點可製成重垂線或水平儀 。

10.接觸面阻礙物體運動的力統稱為摩擦力。

11.物體將要運動時,接觸面上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叫靜摩擦力;物體滑動過程中,接觸面上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叫滑動摩擦力。

12.滑動摩擦的大小跟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的大小無關,它的方向跟物體運動方向相反。物體間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 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把滑動變為滾動,物體間的摩擦力變小。

13.生活中的摩擦很多,卷筆刀卷鉛筆是滑動摩擦;鞋底制有花紋目的是增大摩擦,採用的方法是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脫粒時張緊皮帶、剎車時握緊剎把目的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機器相對滑部分加潤滑油目的是通過使接觸面分開來減小摩擦;安裝滾珠軸承目的是把滑動變為滾動來減小摩擦。自行車中摩擦力方向是前輪向後,後輪向前。

14.氣墊船和磁懸浮列車使用使接觸面分開的方法減小摩擦的。

15.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叫做力,產生力的作用至少必須兩個物體,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後者對它的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當物體發生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時,可以判斷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有關,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稱力的三要素。又叫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17.力的示意圖是一根帶有箭頭的線段,其中用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若同一個圖中有幾個力,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壓強和浮力

1.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壓力作用點在物體的表面上,方向指向被壓物體,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受力面積大小有關,物理學上通常用壓強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2.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壓強的計算公式p=f/s,單位是帕斯卡(pa)。壓強的大小同時受壓力、受力面積兩個因素影響,壓力大,壓強不一定大;壓強大,壓力不一定大。

3.增大壓強的方法有:(1)在受力面積相同時增大壓力,(2)在壓力相同時減小受力面積,(3)增大壓力同時減小受力面積。 減小壓強的方法有:

(1)在受力面積相同時減小大壓力,(2)在壓力相同時增大受力面積;(3)減小壓力同時增大受力面積。

4.增大壓強三例:①速滑運動員的冰鞋裝有冰刀;②投向靶盤的飛鏢;③用力剎車。

減小壓強三例:①載重卡車裝有許多的車輪;②房屋建在較大的地基上;③書包帶做得較寬。

5.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書包揹帶要寬一些、鐵路的鋼軌鋪在枕木上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鋼絲鉗鉗口有螺紋是為了增大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6.液體由於受重力的作用和具有流動性,所以液體的內部、對容器底部和容器側壁都有壓強。

7.液體內部壓強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體內部的大小還與液體密度有關,在不同液體的相同深度處密度大的壓強大。

8.液體壓強只與液體密度、深度有關,液體重力、體積等無關,液體的壓強公式是p=ρ液gh。

9.測量液體壓強工具叫壓強計,根據u形管兩側液麵的高度差來判斷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的。

10.馬德堡半球實驗、覆杯實驗等證明了氣體存在壓強,1標準大氣壓為1.0×105pa或為76cm高的水銀柱。大氣壓強會隨高度增大而減小,大氣壓強還與天氣有關。

11.最早較準確測出大氣壓強值的是義大利科學家托裡拆利,液體的沸點隨大氣壓增大而增大;高壓鍋就是應用了沸點隨大氣壓增大而增大這個原理。高山上雞蛋煮不熟的原因是:①大氣壓強隨高度增大而減小,②液體沸點隨氣壓減小而降低。

12.馬德堡半球實驗是由德國馬德堡市的市長奧托

物理學中,引力和重力有區別嗎?怎麼區別啊?拜託各位大神

重力是萬有引力一個分力。另一分力是向心力。萬有引力指向地心,重力指向豎直向下。但是由於向心力很小 一般都不到1n 一般認為重力和萬有引力大小基本相等。在地球極點,沒有向心力,這時萬有引力就是重力。萬有引力指一切物體相互之間都有吸引力 重力就是指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萬有引力存在在宇宙任意物體之間,而重...

物理學中的“短路”和“斷路”有什麼區別

表清 短路是將導線直接接在電源兩極。斷路指各電路器件有斷開,沒有形成通路 麻煩採納,謝謝 短路是不該連在一起的連一起了,斷路是該連的沒連。 牛白雲 短路是電流自電源一端未流過負載而直接流回電源的另一端。斷路是開路,是指因為電路中某一處因斷開而使電阻過大,電流無法正常通過,導致電路中的電流為零。中斷點...

壓力和重力的區別,壓力和重力有什麼區別

光環國際 概念 壓力 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作 壓力 重力 地面附近的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 重力 壓力和重力的區別 1 力的方向不同 壓力的方向是垂直物體表面,指向受力物體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2 力的作用點不同 壓力的作用點在物體的接觸面 重力的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3 施力和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