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發現的恐龍蛋化石閱讀,最早發現的恐龍蛋化石 閱讀答案

時間 2022-02-08 08:35:02

1樓:匿名使用者

在戈壁沙漠裡發現長20釐米的恐龍蛋化石。

2樓:21香橙

1.這段文字說明的內容是什麼?

答:恐龍蛋在2023年在我國北疆戈壁沙漠的西南邊緣火峰地方被發現。

2.>1.2..3.4.段能交換位置嗎?

答:不能,時間順序。

3.文中加點詞語有什麼表達效果?

答:排除特殊情況,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4.文章主要運用了那些說明方法?

答:列數字。打比方。做比較。

最早發現的恐龍蛋化石 閱讀答案

3樓:明演姝林

一兩億年前,地球是恐龍的天下,最大的長達 26米。由於地球氣候的突變,使它們不能適應環境而絕滅。

恐龍雖是寵然大物,但它們卻是卵生的。可是,在 20世紀前地球上的任

何地方都沒有大量發現過恐龍蛋,直到 2023年在我國北疆戈壁沙漠的西南邊緣火峰地方,發現了幾乎難以置信的恐龍蛋,有好幾窩,每窩 10來個,共獲得七八十枚之多,個個異常堅硬。其中有不少被當時沙土壓破了,但也有很完整的,更珍貴的是有些正在孵化中的各階段的蛋,有些頭骨已長成即將破殼而出。經專家研究,這些蛋是一種小型恐龍所生,身長不過 1米多,叫原角恐龍。

此外,還發現了很多原角恐龍的骨化石,這一發現震動了國際科學界。

恐龍蛋被譽為恐龍化石中的珍品,一般比較大。最大的蛋,直徑 200多毫米,小的 80毫米。恐龍蛋的形狀有卵圓形、橢圓形、圓球形、扁圓形、橄欖形,有的像玉米棒。

在蛋窩中的排列方式:有的圍成圓圈呈放射狀,有的是成排的前後鑲嵌,有的沒有規律。恐龍蛋的蛋殼很厚,約 2毫米,最厚的可達 7毫米,表面具有別致的紋飾。

隨著我國地質科學的發展,我國先後又在廣東、江西、湖南、安徽、內

蒙、寧夏、新疆、浙江、湖北和河南等地找到了很多恐龍蛋化石。特別是在山東萊陽、廣東南雄、江西贛州地區和河南南陽等地區。不同型別的恐龍蛋化石大規模地出露,這更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已至少發現 40個蛋窩、計 360多枚比較完整的蛋

化石。我國的恐龍蛋化石在數量上、型別上、分佈上以及儲存之完整程度上,都是世界任何國家無法比擬的。這為我們瞭解和研究恐龍世界的奧祕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

4樓:白色蜻蜓話

1.這段文字說明的內容是什麼?

答:恐龍蛋在2023年在我國北疆戈壁沙漠的西南邊緣火峰地方被發現。

2.>1.2..3.4.段能交換位置嗎?

答:不能,時間順序。

3.文中加點詞語有什麼表達效果?

答:排除特殊情況,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4.文章主要運用了那些說明方法?

答:列數字。打比方。做比較。

字我一個一個打的。。。。。。

最早是誰發現的恐龍蛋化石?

5樓:易書科技

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已經發現了恐龍蛋化石,只是那時並不知道那就是恐龍蛋化石罷了。

其實,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發現恐龍蛋的人是法國的一位名叫波奇的牧師。波奇是法國地質學、古生物學的先驅。2023年,他在法國南部的比利牛斯省的洛口地區意外地發現了一枚半徑約有18釐米的巨大恐龍蛋。

法國的地質學家馬瑟龍發現了一枚接近完整的恐龍蛋化石。開始,他認為是禽龍的蛋化石,後來,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解剖學家傑拉維斯鑑定後認為,那是一枚蜥腳類恐龍——高龍的蛋。這種恐龍身長12米,蛋30釐米,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人們認為它是最大的恐龍蛋化石。

2023年,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組織的考察團,來到了中亞地區,目的是尋找早期人類的殘骸,經過漫長而艱辛的考察後,他們沒有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卻意外的發現了幾窩恐龍蛋巢穴。巢穴裡有許多儲存完好的恐龍蛋化石,直徑長約20釐米,短的也有5釐米,形狀是長橢圓形的。

這是人類首次找到了完整的恐龍蛋巢穴。

起初考察團的科學家們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古動物下的蛋。但後來在這些有蛋的地層中找到了很多原角龍的骨骼化石,而且什麼年齡的都有。更能說明問題的是,在兩個破殼的蛋內,竟保留有未孵化出來的原角龍的胚胎骨骼。

發現恐龍蛋化石的訊息很快轟動了整個世界。人們這時候才知道,恐龍是卵生的動物。在這一發現的提示下,法國人開始注意並研究一百多年前在比利牛斯發現的那些圓溜溜的蛋化石,原來也是恐龍蛋!

最早的恐龍蛋化石在哪出土的????

6樓:載孝羅嬋

法國古生物研究所所長、恐龍研究專家菲利普·塔凱最新研究發現:法國工程師馬特龍早在2023年就在法國的普羅旺斯地區發現了

恐龍蛋化石

。而人們通常認為世界上第一批恐龍蛋化石是美國人於2023年在蒙古發現的。法國專家表示:這一考古發現,將世界上第一批恐龍蛋化石的發現年代提前了77年。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化石一般是如何被發現的?

7樓:娛仔飯

也有許多地質和古生物愛好者,自發地進行對古生物化石的尋找與交流。化石一般都存在於沉積岩當中,相對於其他岩石來說,沉積岩是唯一能夠儲存化石的岩石。沉積岩又分為三種不同的種類,一般來說考察人員應該將重心放在生物沉積岩上。

8樓:小白雜論

化石多數都是地質愛好者發現然後上報,在有地質學家去勘測,或者就是地質學家專門做研究也能發現。

9樓:是醜梨

一般都在是山上或是田間地頭,曾經我老家那邊有個農民在山上挖土的時候還發現了一副恐龍化石,很快就被文物單位保護起來了,想一些恐龍化石大多是在山上,一些水生物化石都是在海里,或者離海不遠的地下。

10樓:馳名雙標酷露露

化石被發現的途徑有很多,比如地質勘察過程中,或者生活中翻修某處地基、以及地下工程作業過程中。

恐龍蛋化石及其發現

11樓:中地數媒

恐龍蛋化石是一類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它是地球演化過程中,記錄生物演化歷程的載體和遺留的直接實物證據,是珍貴的自然遺產之一。它最早於2023年發現於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直到2023年,vossfoucart進一步研究確認其中的某些蛋可能是巨齒龍(megalosaurus)的蛋。後來又在蒙古國的外阿爾泰戈壁晚白堊世牙道黑達組中發現恐龍蛋化石與安氏原角龍(protoceratops andrewsi)共生。

開創中國恐龍蛋化石研究先河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古生物學家周明鎮,他最早研究了王麟祥、關廣嶽於2023年在萊陽發現的三枚恐龍蛋及一些碎蛋片。周明鎮先後發表《山東萊陽白堊紀後期恐龍化石及蛋化石》(1951)、《山東萊陽化石蛋殼的微細構造》(1954)。楊鍾健2023年發表《山東萊陽蛋化石》,分類為:

短圓蛋(oolithes spheroides)和長形蛋(oolithes elongatus)。

有關河南第一次發現恐龍蛋化石的歷史,長期來含混不清、眾說紛紜。其事實是,2023年8月19日,這是一個值得河南人記憶的日子,是恐龍蛋化石在河南首次發現的日子,並非是2023年7月。同時,不少人還認為河南省的恐龍蛋化石是2023年才發現的,把這一重大科學發現史的時間推遲了近20年,這是一個不小的誤解。

同時造成不少新聞**對恐龍蛋化石發現的時間、地點及發現者等的不實報道。不過,2023年也是人們應當牢記的年份,那是西峽盆地等地的恐龍蛋化石被瘋狂非法盜挖、倒賣的難忘歲月,一些幹部、科技人員也捲入了那場令人痛心的風波,給聖潔的科學研究蒙上了陰影,這是應該吸取的慘痛教訓。

恐龍蛋化石型別較多。河南南陽地區的恐龍蛋化石分佈最集中、數量最大、型別最多(圖4.110,圖4.

112;表4.5)。而研究較深入、含蛋生物地層學研究成果豐富的當屬廣東南雄盆地。

4、5章中所有圖版均引自王德有等(2008)《中國河南恐龍蛋和恐龍化石》。

圖4.110 一窩滔河扁圓蛋淅川,馬家村組

圖4.111 河南首次發現恐龍蛋化石紀念碑淅川滔河

2023年8月19日下午,李含旭在淅川縣滔河鄉馬家溝村菠蘿山根一條比較開闊的沖溝裡,看見幾個直徑約12~13cm的光滑的小圓坑,非常像恐龍蛋化石留下的印模痕跡。經過仔細尋找,在離小坑5~6m處,發現恐龍蛋蛋皮碎片及完整的恐龍蛋化石。李含旭當即揀了六七塊恐龍蛋蛋皮回駐地向韓世敬和時生貴報喜。

經韓世敬進一步確認是恐龍蛋蛋皮時,三人徹夜難眠。2023年8月20日,在李含旭帶領下,三人又去首次發現恐龍蛋蛋皮的地方,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採集。在化石發現地點採集了一窩15枚恐龍蛋化石,暫稱「薄皮圓形蛋」(趙資奎當年鑑定為「滔河圓形蛋」)。

2023年8月26日,韓世敬將恐龍蛋化石護送到南陽隊部。此後,該化石調查小組又轉入西峽盆地,開展調查工作,在很短的時間內,相繼在西峽盆地的丹水、陽城、七峪、赤眉娘娘廟、付家莊等地發現了更多型別的恐龍蛋化石。在河南省首次發現恐龍蛋化石的過程中,由韓世敬、李含旭、時生貴、楊波思4人組成的化石調查小組,功不可沒;李含旭是第一發現者,毋庸置疑。

發現恐龍蛋化石怎麼辦?

12樓:鼻涕不流

送到研究院,博物館去啊

13樓:安靜十惡魔

其中如足跡,不僅能表明動物的型別,而且提供了有關環境的資料。恐龍的足跡化石不僅揭示了它的足的大小和形狀,還提供了有關它的長度和重量的線索,留有足跡的岩石還能幫助確定恐龍生存的環境條件。世界上最著名的恐龍足跡化石發現於得克薩斯州索美維爾縣羅斯鎮附近的帕盧西河床中的晚白堊紀石灰岩中,年代大約在1.

1 億年前。留有恐龍足跡的大的石灰岩板被運到全世界的博物館中,成為這種巨大爬行動物的啞證據。無脊椎動物也能留下蹤痕。

在許多砂岩和石灰岩沉積層的表面可以看到它們的蹤跡。無脊椎動物的蹤痕既有簡單的蹤跡,也有蟹及其它爬蟲的洞穴。

14樓:白鷺戰青天

博物館上交 雖然給你的錢不多總比販賣強

15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留著,以後賣個好價錢,哈哈

16樓:匿名使用者

真的,交給我;假的,交給國家.

最早發現的恐龍化石是怎樣的,最早的恐龍化石是在哪裡出現的?

米粒計劃 原角龍生活於白堊紀晚期,是草食性動物。在我國內蒙古地區曾發現大量原角龍的骨骼 巢穴 蛋及小恐龍的化石。原角龍的蛋是世界最早發現的恐龍蛋,此一發現,使原角龍在恐龍界的名氣不亞於巨大的雷龍 暴龍。最早的恐龍化石是在 出現的?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最早恐龍的化石,是在三疊紀的岩石中發現的。可能是...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化石是相關生物的遺體或者是痕跡,被沉積物壓實,經過長時間的石化作用形成的。化石是古生物的有機質分解殆盡,堅硬部分與周圍沉積物一起石化成石頭,依舊保留原來形態結構。被埋藏的生物屍體經歷長時間的石化作用後形成了化石,最常見的是骨頭與貝殼等。化石是古代生物被沉積物完全掩埋,當軟組織被氧化和腐蝕後,堅硬的骨...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你對恐龍有什麼瞭解

晴朗 恐龍是中生代時期 2.3億年前 的一類爬行動物,矯健的四肢 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 或海岸平原 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1841年,英國科學家理查德 歐文 在研究幾塊樣子像蜥蜴骨頭化石時,認為它們是某種史前動物留下來的,並命名為恐龍,意思是 恐怖的蜥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