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周長是多少,地球周長是多少米?

時間 2022-02-15 22:25:05

1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赤道的周長為 40066.449公里,子午線的周長為 39999.305公里.地球表面的總面積為510067860平方公里。

地球軸自轉的週期為23小時56分4.0996秒。地球的質量為 6.

5856x1021噸,其密度是水的5.515倍。地球的體積估計為1082513039000立方公里。

也可以近似表示為1.08x1021立方米。地球上被水覆蓋的面積估計為36208.

2萬平方公里,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0.89%。海洋的平均深度估計為3553.

97米,地球上水的總重量估計為1.32x1018噸,海水的體積估計為1284643.137立方公里,而淡水的體積為34990280.

04立方公里

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依子亦

2000多年前,有人用簡單的測量工具計算出地球的周長第一個算出地球周長的人——埃拉託斯芬

地球的周長為39250公里(3.925*10^4)。

赤道半徑略長、兩極半徑略短,極軸相當於扁球體的旋轉軸。根據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2023年公佈的地球形狀和大小的主要資料如下:

赤道半徑 6378.137km

兩極半徑 6356.752km

平均半徑 6371.012km

扁率 1/298.257

赤道周長 40075.7km

子午線周長 40008.08km

地球周長是多少米?

3樓:樂觀的

赤道是最大的圓,長度為4萬米

根據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2023年公佈的地球形狀和大小的主要資料如下:

赤道半徑 6378.137km

兩極半徑 6356.752km

平均半徑 6371.012km

扁率 1/298.257

赤道周長 40075.7km

子午線周長 40008.08km

表面積 5.101×108km2

體積 10832×108km3

地球的周長是多少?

4樓:利曉藍

地球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

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

現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5樓:務暉郗淡

【地球資料】

年齡:46億歲。

公轉週期:約365天。

迴歸年長度:

366.2422

天。公轉軌道:呈橢圓形。7月初為遠日點,1月初為近日點。

自轉週期:恆星日:約23小時56分。太陽日:24小時。

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黃赤交角:黃道面與赤道面的交角:

23°26』

極半徑:是從地心到北極或南極的距離,大約3950英里(6356.9公里)(兩極的差極小,可以忽略)。

赤道半徑:是從地心到赤道的距離,大約3963英里(6378.5公里)。

平均半徑:大約3959英里(6371.3

公里)。這個數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點距離的平均值。體積:10832億立方千米。

質量:5.9742×10^21

噸。平均密度:5.515

g/cm^3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海洋麵積:3.61億平方千米。

大氣:主要成份:氮(78.5%)和氧(21.5%)。

地殼:主要成份:氧(47%)、矽(28%)和鋁(8%)。

表面大氣壓:

1013.250毫帕,或760毫米高汞柱。

衛星(天然):1顆(月球)

地面面積:ra=6378137~6.378*523m

6樓:四葉草

39250千米 公元前3世紀,有位古希臘數學家叫埃拉託斯芬。他才智高超,多才多藝,在天文、地理、機械、歷史和哲學等領域裡,也都有很精湛的造詣,甚至還是一位不錯的詩人和出色的運動員。人們公認埃拉託斯芬是一個罕見的奇才,稱讚他在當時所有的知識領域都有重要貢獻,但又認為,他在任何一個領域裡都不是最傑出的,總是排在第二位,於是送他一個外號'貝塔"。

意思是第二號。能得到"貝塔"的外號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古代最偉大的天才阿基米德,與埃拉託斯芬就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他們兩人是親密的朋友,經常通訊交流研究成果,切磋解題方法。

大家知道,阿基米德曾解決了"砂粒問題",算出填滿宇宙空間至少需要多少粒砂,使人們瞠目結舌。大概是受阿基米德的影響吧,埃拉託斯芬也回答了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難題:地球有多大?

怎樣確定地球的大小呢?埃拉託斯芬想出一個巧妙的主意:測算地球的周長。

埃拉託斯芬生活在亞歷山大城裡,在這座城市正南方的785公里處,另有一座城市叫塞尼。塞尼城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每年夏至那天的中午12點,陽光都能直接照射城中一口枯井的底部也就是說,每逢夏至那天的正午,太陽就正好懸掛在塞尼城的天頂。亞歷山大城與塞尼城幾乎處於同一子午線上。

同一時刻,亞歷山大城卻沒有這樣的景象。太陽稍稍偏離天頂的位置。一個夏至日的正午,埃拉託斯芬在城裡豎起一根小木棍,測量天頂方向與太陽光線之間的夾角,測出這個夾角是7.

2o,等於360o的1/50。由於太陽離地球非常遙遠,可以近似地把陽光看作是彼此平行的光線。於是,根據有關平行線的定理,埃拉託斯芬得出了∠1等於∠2的結論。

在幾何學裡,∠2這樣的角叫做圓心角。根據圓心角定理,圓心角的度數等於它所對的弧的度數。因為∠2=∠1,它的度數也是360o的1/50,所以,圖中表示亞歷山大城和賽尼城距離的那段圓弧的長度,應該等於圓周長度的1/50。

也就是說。亞歷山大城與塞尼城的實際距離,正好等於地球周長的1/50。於是,根據亞歷山大城與塞尼城的實際距離,乘以50,就算出了地球的周長。

埃拉託斯芬的計算結果是:地球的周長為39250公里。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進行這樣的測量。

聯想到埃拉託斯芬去世2023年後,仍然有人為地球是圓的還是方的而喋喋不休時,埃拉託斯芬高超的計算能力和驚人的膽識,益發受到人們的稱頌。

7樓:花小

地球的赤道圓周長大約是40075.696公里

8樓:晚安

赤道周長 40075.7km ,人得血管連起來可以繞三圈。。

9樓:巴黎迷霧

地球: 半長徑 149,597,887 千米 (1.000 000 11 天文單位) 軌道周長 0.

940 萬億米 (6.283 天文單位) 軌道偏心 0.016 710 22 近日點 147,098,074 千米 (0.

983 289 9 天文單位) 遠日點 152,097,701 千米 (1.016 710 3 天文單位) 恆星軌道週期 365.256 96 日 (1.

000 019 1 儒略年) 會合周期 無資料 平均軌道速度 29.783 千米/秒 最大軌道速度 30.287 千米/秒 最小軌道速度 29.

291 千米/秒 軌道黃道傾斜 0.000 05° (與太陽赤道7.25°) 升交點經度 348.

739 36° 近日點幅角 114.207 83° 衛星 1個 (月球), 同時請見小行星3753 物理屬性 赤道直徑 12,756.28 千米 極直徑 12,713.

56 千米 平均地球直徑 12,742.02 千米 扁率 0.003 35 赤道周長 40,075.

004 千米 極周長 39,940.638 千米 表面積 510,067,420 平方千米 體積 1.0832×1012 立方千米 質量 5.

9736×1024 千克 密度 5.515 克/立方厘米 赤道表面重力 9.780 米每秒平方 [1] (0.

997 32 萬有引力常數) 逃逸速度 11.186 千米/秒 恆星自轉週期 0.997 258 日 (23.

934 小時) 自轉速度 1674.38 千米/時 = 465.11 米/秒

10樓:鏡

赤道半徑略長、兩極半徑略短,極軸相當於扁球體的旋轉軸。根據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2023年公佈的地球形狀和大小的主要資料如下: 赤道半徑 6378.

137km 兩極半徑 6356.752km 平均半徑 6371.012km 扁率 1/298.

257 赤道周長 40075.7km 子午線周長 40008.08km 表面積 5.

101×108km2 體積 10832×108km3 其實,地球的真實形狀與上述扁球體稍有出入。其南半球略粗、短、南極向內下凹約30m;北半球略細、長,北極約向上凸出10m。所以誇張地說,地球的真實形狀略呈梨形

地球的周長是多少?

11樓:葬溫柔

平均地球直徑, 12742.02 千米. 扁率, 0.

003 35. 赤道周長, 40075.004 千米.

極周長, 39940.638 千米. 表面積, 510067420 平方千米 赤道長度:

40,076千米 子午線長度: 40,009千米 極半徑長度: 6,356.

8千米 赤道半徑長度: 6,378.2千米 扁率:

1/298 面積:510,000,000平方千米 平均半徑長度: 6,371千米 體積:

1,083,230,000,000立方千米 總體來看,從兩極到地球中心的距離為6,356.8km(千米);比從赤道上到地球中心的距離6378.2km短21.

4km。扁率為1/298。赤道一帶稍微凸出,赤道本身也有點扁,南北半球也不對稱,加上表面凹凸不平,應該說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

不過由於地球體積龐大,這些表面的起伏和整體比起來仍極其微小,所以在太空中看,仍是一個圓球。但如降到低空,透過大氣和海洋,這時看到的固體的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猶如一個幹皺了的蘋果。 赤道半徑長度(公里) 6378140 極半徑長度(公里) 6356863 子午線周長(公里) 40008548 赤道周長(公里) 40075704

12樓:聊實芒麗華

你好!地球的周長為4萬公里,謝謝!祝你好運!

13樓:匿名使用者

赤道是通過地球中心垂直於地軸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圓圈,它 像一條金色的腰帶,把地球攔腰縛住,並把地球平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是南北緯度的起點( 即零度緯線 ) ,也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圈 ,全長40 075.24千米(相當於8萬多華里),所以住在赤道上的人能夠"坐地日行8萬里"。

一架時速為800千米的噴氣式飛機,要用50小時才能飛完這段距離。

地球周長多長

埃託私芬算出的地球周長是40000公里左右。第一個算出地球周長的埃拉托色尼 也稱為埃託私芬 2000多年前,有人用簡單的測量工具計算出地球的周長。這個人就是古希臘的埃拉托色尼 約公元前275 前194 埃拉托色尼博學多才,他不僅通曉天文,而且熟知地理 又是詩人 歷史學家 語言學家 哲學家,曾擔任過亞...

地球直徑是多少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按照平均半徑來計算的話地球的直徑為12742千米。因為地球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 earth 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 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

地球的年齡,地球的年齡是多少?

近年來,開始使用放射性元素不斷有規律地變化成,另外元素的規律來測定地球上各種岩石的年齡。發現古老的岩石年齡超過40億年,而隕石的年齡均為45 47億年,所以地質學家推想地球的年齡至少已有46億年,可能還要大一些。今天的科學家告訴我們,地球的年齡已經有46億年了。然而,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呢?生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