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的全文

時間 2022-02-28 07:25:04

1樓:匿名使用者

我本楚狂人,(2)

鳳歌笑孔丘。(3)

手持綠玉杖,(4)

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5)

一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鬥傍,(6)

屏風九疊雲錦張。(7)

影落明湖青黛光,(8)

金闕前開二峰長,(9)

銀河倒掛三石樑。(10)

香爐瀑布遙相望,(11)

回崖沓嶂凌蒼蒼。(12)

翠影紅霞映朝日,

鳥飛不到吳天長。(13)

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14)

黃雲萬里動風色,(15)

白波九道流雪山。(16)

好為廬山謠,

興因廬山發。

閒窺石鏡清我心,(17)

謝公行處蒼苔沒。(18)

早服還丹無世情,(19)

琴心三疊道初成。(20)

遙見仙人彩雲裡,

手把芙蓉朝玉京。(21)

先期汗漫九垓上,(22)

願接盧敖遊太清。(23)編輯本段註釋譯文  【註釋】

(1)謠:不合樂的歌,一種詩體。盧侍御虛舟:盧虛舟,范陽人,唐肅宗時曾任殿中侍御史。

(2)楚狂人:春秋時楚人陸通,因不滿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時人謂之「楚狂」。

(3)鳳歌笑孔丘:孔子適楚,陸通遊其門而歌:「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勸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禍。這裡,李白以陸通自比,表現對政治的不滿,而要像楚狂那樣遊覽名山過隱居的生活。

(4)綠玉杖:鑲有綠玉的杖,傳為仙人所用。

(5)五嶽: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此處泛指中國名山。

(6)南鬥: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鬥宿。古天文學家認為潯陽屬南鬥分野(古時以地上某些地區與天某些星宿相應叫分野)。這裡指秀麗的廬山之高,突兀而出。

(7)屏風九疊:指廬山五老峰東的九疊屏,因山丸疊如屏而得名。

(8)影落:指廬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陽湖中。青黛(dài代):青黑色。

(9)金闕(què確):闕為皇宮門外的左右望樓,金闕指**的門樓,這裡借指廬山的石門——廬山西南有鐵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對峙,形如石門。

(10)銀河:指瀑布。三石樑:一說在五老峰西,一說在簡寂觀側,一說在開先寺(秀峰寺)旁,一說在紫霄峰上。近有人考證,五老峰西之說不謬。

(11)香爐:南香爐峰。瀑布:黃岩瀑布。

(12)回崖沓(tà踏)嶂:曲折的山崖,重疊的山峰。凌:高出。蒼蒼:青色的天空。

(13)吳天:九江春秋時屬吳國。整句詩的意思:連鳥也難以飛越高峻的廬山和它遼闊的天空。

(14)大江:長江。

(15)黃雲:昏暗的雲色。

(16)白波九道:九道河流。古書多說長江至九江附近分為九道。李白在此沿用舊說,並非實見九道河流。雪山:白色的浪花。

(17)石鏡:古代關於石鏡有多種說法,詩中的石鏡應指廬山東面的「石鏡」——圓石,平滑如鏡,可見人影。清我心:清滌心中的汙濁。

(18)謝公:謝靈運。

(19)服:服食。還丹:道家煉丹,將丹燒成水銀,積久又還成丹,故謂「還丹」。

(20)琴心三疊:道家修煉術語,一種心神寧靜的境界。

(21)玉京:道教稱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22)先期:預先約好。汗漫:仙人名,一雲造物者。九垓(gaī該):九天之外。

(23)盧敖:戰國時燕國人,周遊至蒙谷山,見一古怪之士迎風而舞。盧敖邀他同遊,那人笑著說:

「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不可久留。」遂縱身跳入雲中。太清:

太空。[1]

【譯文】

我本是楚狂人,唱著鳳歌笑孔丘。手裡拿著綠玉杖,清晨就辭別了黃鶴樓。尋訪五嶽找仙人,不畏路

程遠,這一生就喜歡踏上名山遊。秀美的廬山挺拔在南鬥星旁,九疊雲屏象錦繡雲霞般;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綺麗。金闕巖前矗立著兩座高峰,

三石樑瀑布有如銀河倒掛,飛鞋而下,和香爐峰瀑布遙遙相望,曲折迴旋的山崖、層層疊起的峰巒直插穹蒼。山色蒼翠,紅霞映朝陽,鳥跡看不見,只有吳天寥廓蒼

茫茫。登上高山,滿懷豪情讓目光馳騁在天地間,大江悠悠東去不回還。黃雲湧出,萬里天色變,九條支流,白波滾滾有如流動的雪山。心情真好啊,寫出這首《廬

山謠》,面對廬山,更使我詩興發。悠閒中,我對著石鏡洗淨塵世心,謝公的行跡早就被蒼苔填沒。我早就服下仙丹再沒有塵世情,三丹和積,可說是學道已初成。

遠遠望見仙人正在彩雲裡,手捧著蓮花去朝拜玉帝。早已約好天神會面在九天之上,希望迎接你一同邀遊太清。

2樓:匿名使用者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1)

原文:我本楚狂人,(2)

鳳歌笑孔丘。(3)

手持綠玉杖,(4)

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5)

一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鬥傍,(6)

屏風九疊雲錦張。(7)

影落明湖青黛光,(8)

金闕前開二峰長,(9)

銀河倒掛三石樑。(10)

香爐瀑布遙相望,(11)

回崖沓嶂凌蒼蒼。(12)

翠影紅霞映朝日,

鳥飛不到吳天長。(13)

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14)

黃雲萬里動風色,(15)

白波九道流雪山。(16)

好為廬山謠,

興因廬山發。

閒窺石鏡清我心,(17)

謝公行處蒼苔沒。(18)

早服還丹無世情,(19)

琴心三疊道初成。(20)

遙見仙人彩雲裡,

手把芙蓉朝玉京。(21)

先期汗漫九垓上,(22)

願接盧敖遊太清。(23)

編輯本段註釋譯文

【註釋】

(1)謠:不合樂的歌,一種詩體。盧侍御虛舟:盧虛舟,范陽人,唐肅宗時曾任殿中侍御史。

(2)楚狂人:春秋時楚人陸通,因不滿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時人謂之「楚狂」。

(3)鳳歌笑孔丘:孔子適楚,陸通遊其門而歌:「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勸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禍。這裡,李白以陸通自比,表現對政治的不滿,而要像楚狂那樣遊覽名山過隱居的生活。

(4)綠玉杖:鑲有綠玉的杖,傳為仙人所用。

(5)五嶽: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此處泛指中國名山。

(6)南鬥: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鬥宿。古天文學家認為潯陽屬南鬥分野(古時以地上某些地區與天某些星宿相應叫分野)。這裡指秀麗的廬山之高,突兀而出。

(7)屏風九疊:指廬山五老峰東的九疊屏,因山丸疊如屏而得名。

(8)影落:指廬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陽湖中。青黛(dài代):青黑色。

(9)金闕(què確):闕為皇宮門外的左右望樓,金闕指**的門樓,這裡借指廬山的石門——廬山西南有鐵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對峙,形如石門。

(10)銀河:指瀑布。三石樑:一說在五老峰西,一說在簡寂觀側,一說在開先寺(秀峰寺)旁,一說在紫霄峰上。近有人考證,五老峰西之說不謬。

(11)香爐:南香爐峰。瀑布:黃岩瀑布。

(12)回崖沓(tà踏)嶂:曲折的山崖,重疊的山峰。凌:高出。蒼蒼:青色的天空。

(13)吳天:九江春秋時屬吳國。整句詩的意思:連鳥也難以飛越高峻的廬山和它遼闊的天空。

(14)大江:長江。

(15)黃雲:昏暗的雲色。

(16)白波九道:九道河流。古書多說長江至九江附近分為九道。李白在此沿用舊說,並非實見九道河流。雪山:白色的浪花。

(17)石鏡:古代關於石鏡有多種說法,詩中的石鏡應指廬山東面的「石鏡」——圓石,平滑如鏡,可見人影。清我心:清滌心中的汙濁。

(18)謝公:謝靈運。

(19)服:服食。還丹:道家煉丹,將丹燒成水銀,積久又還成丹,故謂「還丹」。

(20)琴心三疊:道家修煉術語,一種心神寧靜的境界。

(21)玉京:道教稱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22)先期:預先約好。汗漫:仙人名,一雲造物者。九垓(gaī該):九天之外。

(23)盧敖:戰國時燕國人,周遊至蒙谷山,見一古怪之士迎風而舞。盧敖邀他同遊,那人笑著說:

「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不可久留。」遂縱身跳入雲中。太清:

太空。[1]

【譯文】

我本是楚狂人,唱著鳳歌笑孔丘。手裡拿著綠玉杖,清晨就辭別了黃鶴樓。尋訪五嶽找仙人,不畏路程遠,這一生就喜歡踏上名山遊。

秀美的廬山挺拔在南鬥星旁,九疊雲屏象錦繡雲霞般;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綺麗。金闕巖前矗立著兩座高峰,三石樑瀑布有如銀河倒掛,飛鞋而下,和香爐峰瀑布遙遙相望,曲折迴旋的山崖、層層疊起的峰巒直插穹蒼。山色蒼翠,紅霞映朝陽,鳥跡看不見,只有吳天寥廓蒼茫茫。

登上高山,滿懷豪情讓目光馳騁在天地間,大江悠悠東去不回還。黃雲湧出,萬里天色變,九條支流,白波滾滾有如流動的雪山。心情真好啊,寫出這首《廬山謠》,面對廬山,更使我詩興發。

悠閒中,我對著石鏡洗淨塵世心,謝公的行跡早就被蒼苔填沒。我早就服下仙丹再沒有塵世情,三丹和積,可說是學道已初成。遠遠望見仙人正在彩雲裡,手捧著蓮花去朝拜玉帝。

早已約好天神會面在九天之上,希望迎接你一同邀遊太清。

李白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全詩的繁體字?

3樓:索隱者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閒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拼音版

4樓:姬覓晴

wǒ běn chǔ kuáng rén , fèng gē xiào kǒng qiū 。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shǒu chí lǜ yù zhàng , zhāo bié huáng hè lóu 。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wǔ yuè xún xiān bù cí yuǎn , yī shēng hǎo rù míng shān yóu 。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lú shān xiù chū nán dǒu bàng , píng fēng jiǔ dié yún jǐn zhāng , yǐng luò míng hú qīng dài guāng 。

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jīn què qián kāi èr fēng cháng , yín hé dǎo guà sān shí liáng 。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

xiāng lú pù bù yáo xiāng wàng , huí yá tà zhàng líng cāng cāng 。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cuì yǐng hóng xiá yìng zhāo rì , niǎo fēi bù dào wú tiān cháng 。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dēng gāo zhuàng guān tiān dì jiān , dà jiāng máng máng qù bù huán 。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huáng yún wàn lǐ dòng fēng sè , bái bō jiǔ dào liú xuě shān 。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hǎo wéi lú shān yáo , xīng yīn lú shān fā 。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xián kuī shí jìng qīng wǒ xīn , xiè gōng xíng chǔ cāng tái méi 。

閒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zǎo fú huán dān wú shì qíng , qín xīn sān dié dào chū chéng 。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yáo jiàn xiān rén cǎi yún lǐ , shǒu bǎ fú róng zhāo yù jīng 。

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

xiān qī hàn màn jiǔ gāi shàng , yuàn jiē lú áo yóu tài qīng 。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譯文:我本是像那個接輿楚狂人,高聲唱著鳳歌去嘲笑孔丘。

手裡拿一根鑲綠玉的棍杖,大清早辭別著名的黃鶴樓。

攀登五嶽尋仙道不畏路遠,這一生就喜歡踏上名山遊。

秀美的廬山挺拔在南鬥旁,九疊雲屏像錦繡雲霞鋪張,

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闕巖前雙峰矗立入雲端,三疊泉如銀河倒掛三石樑。

香爐峰瀑布與它遙遙相望,重崖疊嶂聳雲霄莽莽蒼蒼。

翠雲紅霞與朝陽相互輝映,鳥兒也飛不過吳天廣又長。

登高遠望天地間壯觀景象,大江悠悠東流去永不回還。

天上萬裡黃雲變動著風色,江流波濤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歡為雄偉的廬山歌唱,這興致因廬山風光而滋長。

閒時**石鏡使心神清淨,謝靈運足跡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塵世情,修煉三丹和積學道已初成。

遠遠望見仙人正在彩雲裡,手裡捧著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約好神仙在九天會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遊太清。

盧溝謠歌詞,盧溝謠全首歌詞的意思

作曲 鄂 矛 作詞 李明聖 演唱 豐臺五小 永定河 出西山 碧水環繞北京灣 盧溝渡 擺渡船 渡走春秋渡秦漢 金中都 煙雲散 留下古橋寫江山 元明清 七百年 盧溝曉月照大川 照大川 永定河 出西山 碧水環繞北京灣 盧溝渡 擺渡船 渡走春秋渡秦漢 金中都 煙雲散 留下古橋寫江山 元明清 七百年 盧溝曉月...

李白是在哪一年去望廬山瀑布的,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裡面的瀑布位於廬山哪裡

李白 701 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詩仙。祖籍隴西成紀 今甘肅秦安東 關於李白出生地,眾說紛紜,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李白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 在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 李白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隆 今四川江油 其二,李白出生綿州昌隆縣 今四川江油縣 的青蓮鄉。這兩...

李白曾用甚麼詩句來讚美廬山瀑布,李白曾用望廬山瀑布讚美廬山,你能用什麼詩句和歌詞來讚美黃果樹瀑布

王森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盧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曾用望廬山瀑布讚美廬山,你能用什麼詩句和歌詞來讚美黃果樹瀑布 隨心欲順自然 黃果樹瀑布 白水浩蕩群山中,驟止斷崖跌九重。聲若雷滾撼天地,勢如江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