騾子和驢怎麼區分,騾子與驢的區別

時間 2022-04-09 13:20:04

1樓:garicwong二世

馬 mǎ 《名》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馬眼、馬鬃、馬尾之形。「馬」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家畜名)

單蹄食草大型哺乳動物 [horse]。史前即為人類所馴化,用作馱畜、挽畜和乘騎;它和其他現存的馬屬和馬科動物的區別是尾毛和鬃毛長,後腿飛節內下方有一塊胼胝,還有一些非固定特徵(如體型較大,蹄子較大,頸稍呈弓形,頭小,耳短)。

驢的形象似馬,多為灰褐色,不威武雄壯,它的頭大耳長,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軀幹較短,因而體高和身長大體相等,呈正方型。頸項皮薄,蹄小堅實,體質健壯,抵抗能力很強。驢很結實,耐粗放,不易生病,並有性情溫馴,刻苦耐勞、聽從使役等優點。

騾子是一種動物,是馬和驢交配產下的後代,分為驢騾和馬騾

是驢生的叫驢騾,長的象驢,驢騾的特點當然是結合了較多驢的優點和一部分馬的優點,

它不僅耐力很強,力量較大,食量還一般。還可使用30年左右,脾氣當然也不錯,性情

溫順而倔強。

是馬生的叫馬騾,長的像馬,它的特點是:食量較大,力量很大,耐力還很強。性情急躁了點卻很聰明,還很能善解人意,不過只可惜僅僅能使用20年左右。

2樓:

騾子是一種動物,有雌雄之分,但是沒有生育的能力,它是馬和驢交配產下的後代,分為驢騾和馬騾。公驢可以和母馬交配,生下的叫「馬騾」,如果是公馬和母驢交配,生下來的叫「驢騾」。

3樓:

騾子個頭大,驢個頭小

騾子耳朵比驢的耳朵短

騾子不能繁殖,驢可以

現在在街上如果能看到馬車的話,拉車的通常都是騾子就知道這些了

4樓:匿名使用者

騾子比驢大,比驢結實,大都棕褐色,驢一般黑色。

5樓:搞笑幽默有內涵

是馬生的叫馬騾,長的像馬,它的特點是:食量較大,力量很大,耐力還很強。性情急躁了點卻很聰明,還很能善解人意,不過只可惜僅僅能使用20年左右。

6樓:marine灬峰

選出誰都知道,大豬生小豬,大貓生小貓。然而,也有例外情況,騾子就不能生小騾子。那麼,騾子是從哪兒來的呢?

原來,騾子是馬和驢的「混血兒」。 明代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經解釋說,騾有五類:牡驢 2個不同的物種騾子是毛驢和馬生的 騾子是 馬和毛驢 雜交生成的 但是由於生殖隔離,所以騾子是不能繁殖的。

7樓:匿名使用者

驢可以生下騾子,但騾子不能生下驢

8樓:馮憲民

最突出的區別是騾子的耳朵明顯比驢的耳朵要小

9樓:上善若水

一個不可育後代的,一個可育後代的

騾子與驢的區別

10樓:漫迷之屋

毛驢和騾子傻傻分不清?教你一招,從耳朵上面就能一眼看出!

11樓:百分百胡椒

騾子是c羅 驢是一種動物

12樓:鮮雙樂冬蓮

騾子分驢騾子(母驢和公馬)和馬騾子(母馬和公驢)

13樓:匿名使用者

媽媽是馬就是馬騾,媽媽是驢就是驢騾。

14樓:青菜的腦

騾子是公驢與母馬所生,本身沒有繁殖能力,所以驢是騾子的「爸」

驢和騾子有什麼區別

15樓:匿名使用者

耳朵:驢的耳朵最長,馬的最短 鬃:馬的鬃比較長,也很漂亮《驢的很短《騾子就根本談不上鬃了!

尾巴:馬的尾巴毛很長,驢的比較禿《騾子的居於中間!馬有24對染色體,可以生殖 驢有22對染色體,可以生殖 騾子是馬與驢和雜交種,有23對染色體,沒有生殖能力

騾子是馬和驢雜交的後代,分為馬騾和驢騾。馬騾指母方為馬的騾子,體貌特點更接近於馬,個頭較大,能更多負重,普遍受歡迎。驢騾反之。

不管是馬騾還是驢騾,都繼承了馬的大型性和奔跑性及驢的山地越野性等優點,是一種吃苦耐勞的家畜。可惜絕大多數的騾子都不具備繁衍後代的能力。

16樓:慎桂經又柔

驢分為兩種的,一種草驢,另一種則是叫驢,其中草驢是雌性,而叫驢泛指雄性。驢的後代分為兩種,一種是驢,另一種就是騾子。騾子自己是不能生育的,騾子要由驢和馬來交配。

當然,馬也分兩種,兒馬和騍馬,前者雄而後者雌。叫驢與騍馬配出的是驢騾子,草驢與兒馬配出的則是馬騾子。

17樓:敖珺卞書

騾子吃的少能幹活,耐力好。所以部隊選騾子做腳力,不用毛驢。

怎麼區分馬和騾子?

18樓:小小芝麻大大夢

1、體型:騾子一般都比馬小。

2、耳朵:這一點為區分二者的重要特徵,騾子的耳朵與馬相比更長更寬。

3、尾部:馬的最長而且濃密,其次是騾子,站著來看的話,馬的前半身比後半身稍微高一子上鬃毛比較長,騾子的很短,一般是豎起來的。

4、染色體:馬染色體32對,騾32.5對。有一條不配對,故騾一般不能生育。

5、外觀和習性:驢多為灰褐色,不威武雄壯、頭大耳長、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軀幹較短,因而體高和身長大體相等。頸項皮薄、蹄小堅實、體質健壯、抵抗能力很強。

驢很結實、耐粗放、不易生病、並有性情溫馴,刻苦耐勞,聽從使役等優點。

19樓:默默她狠傷

驢和馬,在生物學上沒有直接聯絡,區分馬和騾子:

1、體型:騾子一般都比馬小,騾子分為馬騾和驢騾,由公驢和母馬所生又稱為馬騾,反過來則稱為驢騾。馬騾力大無比,是馬和驢遠遠不可相及的,而驢騾則善於奔跑,也是驢所無法比擬的。

2、耳朵:這一點為區分二者的重要特徵,騾子的耳朵與馬相比更長更寬。

3、尾部:馬的最長而且濃密,其次是騾子,站著來看的話,馬的前半身比後半身稍微高一子上鬃毛比較長,騾子的很短,一般是豎起來的。

4、染色體:馬染色體32對,騾32.5對。有一條不配對,故騾一般不能生育。

5、外觀和習性:驢多為灰褐色,不威武雄壯、頭大耳長、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軀幹較短,因而體高和身長大體相等。頸項皮薄、蹄小堅實、體質健壯、抵抗能力很強。

驢很結實、耐粗放、不易生病、並有性情溫馴,刻苦耐勞,聽從使役等優點。

20樓:虛_華_滅

1、尾: 馬尾過膝, 騾子尾巴不過膝。

2、耳: 馬耳長約男人的手一紮,騾子耳朵的比馬的長。

3、鬃: 馬鬃很長, 牆頭草般倒向一邊, 騾子鬃也會倒向一邊但是要短許多。

4、 生育: 馬可生育馬和驢生育產出騾子, 但是騾子卻沒有生育能力。

5、個頭:馬的個頭較騾子小, 耳朵小, 頸部毛長。騾子的個頭最大,耳朵也大。

21樓:澄豪寸天翰

馬mǎ《名》(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馬眼、馬鬃、馬尾之形。「馬」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家畜名)

單蹄食草大型哺乳動物

[horse]。史前即為人類所馴化,用作馱畜、挽畜和乘騎;它和其他現存的馬屬和馬科動物的區別是尾毛和鬃毛長,後腿飛節內下方有一塊胼胝,還有一些非固定特徵(如體型較大,蹄子較大,頸稍呈弓形,頭小,耳短)。

驢的形象似馬,多為灰褐色,不威武雄壯,它的頭大耳長,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軀幹較短,因而體高和身長大體相等,呈正方型。頸項皮薄,蹄小堅實,體質健壯,抵抗能力很強。驢很結實,耐粗放,不易生病,並有性情溫馴,刻苦耐勞、聽從使役等優點。

騾子是一種動物,是馬和驢交配產下的後代,分為驢騾和馬騾

是驢生的叫驢騾,長的象驢,驢騾的特點當然是結合了較多驢的優點和一部分馬的優點,

它不僅耐力很強,力量較大,食量還一般。還可使用30年左右,脾氣當然也不錯,性情

溫順而倔強。

是馬生的叫馬騾,長的像馬,它的特點是:食量較大,力量很大,耐力還很強。性情急躁了點卻很聰明,還很能善解人意,不過只可惜僅僅能使用20年左右。

怎麼區別騾子,驢和馬呢?

22樓:蘆中對影

1、基本的區別:

(1)耳朵: 馬的耳朵最小, 其次是騾子, 驢的耳朵最長了。

(2)尾巴: 馬的最長而且濃密,其次是騾子, 最後是驢子。站著來看的話, 馬的前半身比後半身稍微高一點, 騾子前後基本上一樣高。

馬的脖子上鬃毛比較長, 騾子的很短, 一般是豎起來的。

(3)個頭: 驢子的個頭最小, 尾巴細, 最好辨認。馬的個頭居中, 耳朵小, 頸部毛長。騾子的個頭最大,耳朵也大, 臉部像驢, 尾巴像馬。

2、具體的區別:

(1)尾: 馬尾過膝, 騾子否, 驢尾雖也到膝, 但是要小好多。

(2)耳: 馬耳長約男人的手一紮,騾子的比馬的長, 驢的比騾子的長。

(3)鬃: 馬鬃很長, 牆頭草般倒向一邊, 騾子亦倒但是要短許多, 驢的很短且不倒。

(4)色: 驢為黑色或灰色, 馬和騾子很少有此色。

(5) 脣: 驢嘴脣為白色(大都還有白眼圈), 馬和騾子否。

(6) 生育: 馬和驢均可生育, 並且兩者交配生育騾子, 但是騾子卻沒有生育能力。

(7) 個頭: 馬高大, 驢小, 騾子介於兩者之間。

(8) 稟性: 馬較溫順, 驢暴躁(驢脾氣), 騾子介於其間, 馬和騾子均可騎, 驢是不讓人騎的; 老馬識途,往往不用馴化即可放開韁繩, 自己回家, 特別是趕馬車時, 車伕可睡於車上, 一覺醒來, 馬已到家。驢的韁繩是不敢有半點放鬆, 其會撒腿就跑,騾子介於其間。

(9) 發聲: 馬和騾子只會打響鼻,驢卻要啊啊啊叫個不停。

23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按以下方式區別:

1、馬尾過膝,騾子否,驢尾雖也到膝,但是要小好多。

2、馬耳長約男人的手一掌,騾子的比馬的短,驢的比馬的長。

3、馬鬃很長,牆頭草般倒向一邊,騾子亦倒但是要短許多,驢的很短且不倒。

4、驢為黑色或灰色,馬和騾子很少有此色。

5、驢嘴脣為白色(大都還有白眼圈),馬和騾子否。

6、馬和驢均可生育,並且兩者交配生育騾子,但是騾子卻沒有生育能力。

7、馬高大,驢小,騾子介於兩者之間。

8、馬較溫順,驢暴躁,騾子介於其間;馬和騾子均可騎,驢是不讓人騎的。

9、老馬識途,往往不用訓化即可放開韁繩,自己回家,特別是趕馬車時,車伕可睡於車上,一覺醒來,馬已到家。驢的韁繩是不敢有半點放鬆,它會撒腿就跑,騾子又介於其間。

10、馬和騾子只會打響鼻,驢卻要啊啊啊叫個不停。

馬:騾子:

驢:擴充套件資料

騾子是馬和驢交配產下的後代,分為驢騾和馬騾,是驢生的叫驢騾,長得像驢。

驢騾的特點當然是結合了較多驢的優點和一部分馬的優點, 它不僅耐力很強,力量較大,食量還一般。還可使用30年左右,脾氣當然也不錯,性情溫順而倔強。

是馬生的叫馬騾,長的像馬,它的特點是:食量較大,力量很大,耐力還很強。性情急躁了點卻很聰明,還很能善解人意,不過只可惜僅僅能使用20年左右。

24樓:匿名使用者

騾子是一種動物,有雌雄之分,但是沒有生育的能力,它是馬和驢交配產下

的後代,分為驢騾和馬騾。公驢可以和母馬交配,生下的叫「馬騾」,如果是公馬和母驢交配,生下的叫「驢騾」,騾個大,具有驢的負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馬的靈活性和奔跑能力,是非常好的役畜,但不能生育。驢騾個小,一般不如馬騾好,但有時能生育。

馬科、驢屬。體型比馬和斑馬都小,但與馬屬有不少共同特徵:第三趾發達,有蹄,其餘各趾都已退化。

品種簡介:我國疆域遼闊,養驢歷史悠久。驢可分大、中、小三型,大型驢有關中驢、泌陽驢,這兩種驢體高130釐米以上;中型驢有遼寧驢,這種驢高在110-130釐米之間;小型俗稱毛驢,以華北、甘肅、新疆等地居多,這些地區的驢體高在85-110釐米之間。

驢的形象似馬,多為灰褐色,不威武雄壯,它的頭大耳長,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軀幹較短,因而體高和身長大體相等,呈正方型。頸項皮薄,蹄小堅實,體質健壯,抵抗能力很強。驢很結實,耐粗放,不易生病,並有性情溫馴,刻苦耐勞、聽從使役等優點。

驢可耕作和乘騎使用。每天耕作6-7小時,可耕地2.5-3畝。

在農村還可乘騎趕集,適於山區馱運及家庭役用。驢肉又是宴席上的珍餚,其肉質細味美,素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之說。經測定,每百克驢肉中含蛋白質18.

6克,脂肪0.7克,鈣10毫克,磷144毫克,鐵13.6毫克,熱量80大卡。

其中蛋白質含量比牛肉、豬肉都高,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驢肉有補血、補氣、補虛、滋陰壯陽的功能,是理想的保健食品。驢皮可製革,也是製造名貴中藥阿膠的主要原料。

馬是草食性家畜。馬在古代曾是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軍事等活動的主要動力。隨著動力機械的發明和廣泛應用,馬的役用價值在一些工業發達國家明顯下降,田間作業幾乎都為拖拉機所取代,馬匹主要用於馬術運動和生產乳肉,飼養量大為減少。

但在有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馬仍以役用為主,並是役力的重要**。

起源和馴化 馬屬動物起源於6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初期 ,其最原始祖先為原蹄獸 ,體格矮小,四肢均有 5 趾,中趾較發達。生活在5800萬年前第三紀始新世初期的始新馬 ,或稱始祖馬,體高約40釐米。前肢低,有4 趾;後肢高,有3趾。

牙齒簡單,適於熱帶森林生活。進入中新世以後,乾燥草原代替了溼潤灌木林,馬屬動物的機能和結構隨之發生明顯變化:體格增大,四肢變長,成為單趾;牙齒變硬且趨複雜。

經過漸新馬、中新馬和上新馬等進化階段的演化,到第四紀更新世才呈現為單蹄的揚首高軀大馬。

家馬是由野馬馴化而來。中國是最早開始馴化馬匹的國家之一,從黃河下游的山東以及江蘇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及仰韶文化時期遺址的遺物中,都證明距今2023年左右時幾個野馬變種已被馴化為家畜。馬的馴化晚於狗和牛。

人和驢馬,驢和馬和騾子,驢和馬的區別,驢和馬的性行,動物驢

驢是 驢和驢交配所生,有繁殖能力。騾子是 驢和馬雜交所生,一般沒有繁殖能力。騾子有兩種 一種馬騾,由公驢配母馬,由母馬所生,這種騾子體形偏大。一種是驢騾,由公馬配母驢,由母驢所生叫驢騾,這種騾子體形偏小。騾子的外形,耳朵比馬大,比驢小。騾子的特性,有耐力,不愛生病,壽命長。騾子分為馬騾和驢騾,由公驢...

為什麼馬和驢的後代不可育,騾子和騾子為什麼不可育

和染色體有關驢子有62個染色體而馬有64個,它們結合生下的騾子只有63個染色體,騾子性成熟以後,再形成精子或卵子時,每條染色體都沒有相對應的同源染色體進行配對,這樣每一條染色體分到哪個配子裡是隨機的,就可能有馬的1條染色體和驢的30條染色體形成一個配子,另一個是1條驢的染色體和馬的31條染色體形成一...

騾子是馬和驢生出來的嗎,馬和驢是怎麼生出騾子來的

類鸞睢凌翠 是的,不過騾子沒有生育下一代的能力 縹緲紫月 馬和驢屬於不同的物種,他們存在生殖隔離.存在生殖隔離的物種之間不能交配,或不能生出可育後代.馬和驢屬於不能生出可育後代的情況,所以他們生出的騾子是不育的.具體為什麼不育,是染色體不能正常聯會的原因.如果還不明白,再來問我吧. 確切的說是通過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