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遠古動物比現在的大,為什麼遠古的動物體積都比現在的動物要大很多?拜託了各位 謝謝

時間 2022-04-11 22:20:03

1樓:匿名使用者

物種剛剛起源,沒有過多的天敵,自然肆無忌憚的生長,可是大自然的法則物競天擇,物種只好向有利於生存的方向發展,所以變小了。

2樓:樂勝妙吉祥

給樓上做個補充,還因為遠古氧氣濃度高,充足的氧氣是支撐大體型動物,尤其是昆蟲類活動的必要條件

為什麼遠古的動物體積都比現在的動物要大很多?拜託了各位 謝謝

3樓:漫步聯盟

①氧氣含量高 史前時期大氣的含氧量達到30%(石炭紀)以上,遠超現在空氣(21%)中的含氧量,所以動物個體要比現在大。含氧量之所以這麼高是因為那時那時植物很多而動物很少,石炭紀還出現過巨型蜻蜓、巨蜈蚣等,有的節胸屬甚至有3米長. ②重力 以前地球小,離太陽也更遠。

那時地球受到太陽的引力小,物質結構密度鬆散,而動物所承受的骨骼的重力也相對較小,所以體型也可更龐大。 ③氣溫 史前的許多時期氣溫都較現在低,要適當大的個體,才能儲存體溫。 ④食物 在遠古時期,由於生物食物鏈還沒有完善,而且氣候條件也比現在好,會出現某一類的物種特別豐富的情況,這樣對於以它們為食的動物而言,一方面有豐富的食物**,一方面沒有天敵的困擾,它們的體型就會變得非常龐大。

恐龍就是其中的典例。 ⑤進化 體型小,就不需要太多食物。另外,由於物種滅絕、冰河時期等原因,食物鏈遭到破壞,大部分大型動物都滅絕了。

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大型動物只能慢慢進化來適應環境。

為什麼遠古動物比現在的大?

4樓:從前有個

在遠古時期,由於生物食物鏈還沒有完善,而且氣候條件也比現在好,會出現某一類的物種特別豐富的情況,這樣對於以它們為食的動物而言,一方面有豐富的食物**,一方面沒有天敵的困擾,它們的體型就會變得非常龐大,例如早期的恐龍就是這樣的。後來地球進入冰河時期,很多生物都滅絕了,以它們為食的動物們也陷入了糧食缺乏的境地,那些體型龐大,食量驚人的動物由於適應不了環境,紛紛滅絕了。而一些能夠更好適應環境,較為小巧的物種得以存活,這就是為什麼遠古時期的物種很多都體型龐大的原因。

5樓:單垳線

遠古動物有大也有小的,並不是所有的遠古動物都很高大,現在很多動物,都是古時候大型動物進化而來的。

比如發生的災難,例如隕石撞擊地球什麼的。相對來說體型較小的生物更容易躲避這些災難。

還有好幾次冰川時期,草木都沒有了。大型食草動物沒有吃的,基本該死的都死了。這樣的話,一些食肉的動物就會沒有吃的,所以導致食物鏈斷開,大型動物滅絕。

而體型較小的不需要那麼多的食物,也相對較容易活下來。

還有就是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食物的減少。大型動物只能慢慢進化來適應環境。

6樓:求知求學

呃……如果你說的恐龍神馬的話…………原因高大。是當時氧含量高。同時也造成了蕨子植物也非常

7樓:胡說大本營

不一定。始祖馬還沒有狗大。

為什麼遠古動物比現在的大?

8樓:宮芫

遠古動物碩大無朋,現在動物「小巧玲瓏」,一大一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美國查爾斯頓修建飛機場時,從3000萬年前的岩石中發現了一種海鳥的化石,這種海鳥與現代的白鵜鶘是遠親,這種怪物比現存最大的海鳥信天翁還大,信天翁的翼展為4米,而古代的白鵜鶘翼展約為6米。

現存最大的靈長目動物是猩猩,與人差不多高,重約180千克,但是,數百萬年前,還生活著一種巨猿,高近3米,重約450千克。

現在陸地上生活的最大哺乳動物是非洲象,肩高3.5米,最重在6噸,但是,2000萬或4000萬年前的一種巨型犀牛肩高5.4,體長8.4米,至少重20噸。

約1.5億年前還有一種巨型恐龍,是最大的陸上動物,肩高約6.3米,長有長脖子,頭可以伸向高達12米的空中,重80噸,為現在最大象體重的13倍。

現存的最大鳥類如舵鳥高近2.5米,體重可達136千克,跑起來最高時速達40千米,而幾個世紀前,在紐西蘭生活著一種大鴕鳥,高3.5米,重225千克。直到2023年前,在馬達加斯加生活著一種象鳥,這種鳥高3米,重約450千克,它的蛋比鴕鳥蛋大7倍。

現在,有的甲蟲幾乎長20釐米,有的重99克,可以說是夠大的了。但是,約3億年前,有的蜻蜓身長50釐米,翼翅為70釐米。

大千世界如此奧妙,史前動物比現在的動物大得多,令人迷惑,讓人費解,不免使人們產生出一個大問號,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動物世界,強者能食弱者。大魚吃小魚,這就是所謂的「自然競爭」。然而,在漫長的生物進化的歷程中,體積龐大的「大動物」與體積小的「小動物」相比,失去了競爭優勢,它們食量大,行動笨拙,難以逃避敵害,再加上它們繁殖力低,逐漸退出了生物演化的歷史舞臺,相繼滅絕。

而小動物在自然競爭中,能長期保持物種的延續和昌盛,加上驚人的繁殖力,從而出現了現在的動物比遠古小的局面,這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必然現象。

9樓:我叫子凡

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進化!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看過一種說法是古地球的氧含量比現在高。導致氧氣更容易進入昆蟲的肢體,所以古代的昆蟲比現在的大

11樓:丁潤秋

大型動物,因不適應氣侯變化而滅絕

12樓:

要能更適應複雜的環境,這是進化的結果

為什麼遠古時期的動物那麼的大呢?

13樓:可愛的

其實可以這樣想,不是以前的動物大,而是現在的生物比以前的小了.

從進化的角度說,以前的生物體積太大,從居住角度來說,找不到合適的棲息地,從生存的角度來說,體積越大,所需的能量和食物相應的要多些,所以在那個時代這是不夠理想的. 所以生物不斷的進化,至今. 補充一句,也不是越小越好,

體積太小,容易被欺負,而且不方便找食物,如長頸鹿如果太小就夠不著樹上的葉子.所以動物的進化是很科學的,朝著大與小的平衡點變化

14樓:塞景勝

我想是以前生物較少,食物多的緣故吧,嘻嘻

為什麼古代的動物比現在的動物大

15樓:小龍貓有大夢想

氣候,生活環境,以及進化的原因

16樓:匿名使用者

以前環境好啊,沒有人類的破壞

為什麼遠古時期的動物長得那麼大?

17樓:賣萌

曾經記得看過一個紀錄片,紀錄片裡的科學家在描繪外星人的樣貌時認為,外星人的外貌體型跟其所居住的環境有著很大關係,舉個例子,假設外星生物居住的星球地心引力比較大,地心引力可能會促使其變得很矮。反之,倘若外星生命是居住在像月球那樣引力小的星體上,那麼在多年的進化中,可能其體型就會變得異常高大。

其實,這個道理並非只適用於外星生物,對於任何一種生命都是一樣,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生物的體積以及其特徵都會隨著居住星球的變化而進化。然而,在地球生物演變的漫長曆史當中,有一段時間卻似乎顯得有些不同,那就是大約在在石炭紀和侏羅紀之間,熟悉地質學的朋友們會知道,那時的動物體積,簡直是驚人的大。

隨便舉個例子,我們熟知有一種動物叫蜻蜓,它的體積很小,大概就只有半個手掌那麼大,經常會在很多植物中穿行。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石炭紀時期,蜻蜓的大小卻是現在的七至八倍,大概和現在的老鷹差不多大。那個時候,地上爬行的蠍子以及許多蟲類體積也都在一米以上。

在那個時期,還有一種最讓人熟悉的動物就是恐龍,它的體型全世界的人恐怕都不會陌生,可以算是世界上最龐大的怪獸了,小一點的恐龍也有幾噸重,幾米高,對於某些植食恐龍,其體長有時能達到驚人的二三十米,相當於五六層樓的高度。然而令人疑惑的是,那個時期的地球地心引力並沒有異常的小,然而當時陸地上的動物卻都出奇的高大,就在今天我們也無法看到幾種那麼大體積的動物。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距今約2億年前,那時地球上爆發了劇烈的火山運動;火山使得當時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劇增,造成了溫室效應。這種情況下,整個地球很快就變成了一個溫熱潮溼的「熱帶雨林」,植被的增加同時也使得當時陸地上的大氣含氧量異常豐富,大約是當今的1.5倍,這種情況也對當時很多大型的植食動物提供了大量食物。

在這些種種條件的聯合下,動物的體積也就猛然增長,以至於達到了一個頂峰。所以,在那個時期的動物,為什麼長的如此龐大,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大氣的含氧量過於豐富了。

為什麼遠古時代的動物個頭都比較大???

18樓:科比亦菲江燕

其實可以這樣想,不是以前的動物大,而是現在的生物比以前的小了.

從進化的角度說,以前的生物體積太大,從居住角度來說,找不到合適的棲息地,從生存的角度來說,體積越大,所需的能量和食物相應的要多些,所以在那個時代這是不夠理想的. 所以生物不斷的進化,至今. 補充一句,也不是越小越好,

體積太小,容易被欺負,而且不方便找食物,如長頸鹿如果太小就夠不著樹上的葉子.所以動物的進化是很科學的,朝著大與小的平衡點變化.

19樓:冷酷_熱忱_心

當時物種較多,需要激烈的競爭,如果不長大個頭的話,就會沒有競爭力,很容易被吃掉或吃不到食物而餓死,所以必須長一個大個頭.

20樓:萊奇

因為那時沒有國法也沒有家規,所以社會中充斥之暴力與不平等,經常會出現大個欺負小個的現象,所以,為了生存更為了尊嚴,大家都比著長個,後來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2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遠古時大氣中氧氣的含量遠遠比現在高,生物的新陳代謝快

22樓:

因為遠古時大氣中氧氣的含量遠遠比現在高

23樓:嵐色的逆襲

溫度較高,且空氣含氧量較高~~

24樓:神戲

因為那時是四肢發達,頭腦卻非常不靈活,那是主要是靠力氣,靠武力來存活的.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你看哪個國家打仗還要靠人多來取勝,現在頭腦最主要.所以就長腦不長個了.

為什麼現在人壓力比以前大,為什麼現在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

微風 壓力大,其實很簡單,社會進步了,生活節奏快,物價上揚,以前一塊錢左右一斤的米現在兩塊多,錢不值錢了,大家的工資或者收入變相降低了,大家不安於以前的生活狀態或者要達到之前的生活需要付出的更多,如果按原來的節奏可能趕不上以前的生活水平 現在生活環境變差,以前很難見到的癌症等疾病現在在身邊時有發生,...

落日是太陽為什麼比平時大,為什麼夕陽比平時的太陽都大,都紅?

小團圓 我來回答你 我們知道,地球與太陽平均距離是14960萬公里。傍晚落日與中午,日地之間的距離雖有差別,但相對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這種差別是微乎其微的,不致於產生我們感覺到太陽的大小或冷熱的變化。太陽是一樣的。那麼,落日時太陽為什麼中午的太陽看上去要大得多呢?原來,在一定的條件下,人對物體的...

格陵蘭島為什麼比澳大利畫的大,為什麼格陵蘭比澳大利亞大,卻被稱作島嶼

地圖投影的方法很多,用不同的投影方法得到的經緯線網形式不同。用地圖投影的方法將球面展為平面,雖然可以保持圖形的完整和連續,但它們與球面上的經緯線網形狀並不完全相似。這表明投影之後,地圖上的經緯線網發生了變形,因而根據地理座標展繪在地圖上的各種地面事物,也必然隨之發生變形。這種變形使地面事物的幾何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