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制氫氣,氧氣,二氧化碳的異同

時間 2022-05-30 17:10:03

1樓:匿名使用者

制氫氣使用金屬和酸反應,

用的是固液反應裝置,無需加熱,用向下排空氣法或者排水法收集製氧氣使用二氧化錳催化過氧化氫,

用的是固液反應裝置,無需加熱,用向上排空氣法或者排水法收集製氧氣使用加熱高錳酸鉀,

用的是固熱反應裝置,需加熱,用向上排空氣法或者排水法收集制二氧化碳使用碳酸鹽和酸反應,

用的是固液反應裝置,無需加熱,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排水法浪費)相同:固液反應都不需要加熱

不同:氧氣可以用固熱反應生成

氧氣用用向上排空氣法或者排水法收集

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氫氣用用向下排空氣法或者排水法收集(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的要驗純)

2樓:

樓上的液體+固體反應不對,因為製氧氣是固體沒有液體。

別的基本差不多。

3樓:

氫氣和co2的區別就是收集裝置的不同一個是排水或者向下排氣,另一個是向上排氣而製氧的裝置則是固固加熱的,若用雙氧水加二氧化錳,發生裝置都一樣就是氧氣是用排水或向上排氣收集

4樓:貓記

相同的是:都是用液體+固體反應

不同的是:集氣方法不同,氫氣用向下排空氣法,其它兩個用向上排空氣法。

還有收集氫氣時要驗純,另外兩個不要

(1)選擇實驗室製取和收集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的儀器裝置圖.( 需要的填「√」,不需要的填「×」)

5樓:蓋紙

(1)實驗室製氧氣的方法有三種: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加熱氯酸鉀、加熱高錳酸鉀,其中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屬於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為b;加熱氯酸鉀或高錳酸鉀屬於「固體加熱型」,故發生裝置選a;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於水,故收集裝置選擇c或e;

製取氫氣用鋅粒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屬於「固液常溫型」,故發生裝置選擇b,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且難溶於水,故收集裝置選擇d或e;

製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在常溫下反應,屬於「固液常溫型」,故發生裝置選擇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能溶於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裝置選擇c;

(2)實驗室利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同時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方程式是:2kmno4

△  .

k2mno4+mno2+o2↑;

(3)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鹽酸高於,同時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4)實驗室用加熱固體nh4cl和固體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氨氣,屬於固體加熱型,故選發生裝置a,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於水,故選發生裝置d;

故答案為:(1)序號

儀器裝置圖

氣體名稱ab

cde氧氣

√√√×

√ 氫氣×√

×√√ 二氧化碳×√

√××(2)2kmno4

△  .

k2mno4+mno2+o2↑(合理均可);

(3)caco3+2hcl═cacl2+co2↑+h2o;

(4)a;d.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實驗室中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雖然碳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也能生成二氧化碳。但極有可能因碳的不充分燃燒而生成雜質一氧化碳。使製得氣體不純。高溫煅燒石灰石需要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反應條件不符合 節能,操作簡便,經濟 的實驗室製取藥品的宗旨。稀鹽酸和碳酸鈉的反應速率過快,不便於氣體的收集 比如 你剛剛蓋好錐形瓶的膠塞,稀鹽酸和碳酸鈉就...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反應方程式 製取裝置 收集方法 由於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且能與水反應,所以採用向上排空氣法 檢驗方法 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該氣體為二氧化碳 驗滿方法 用燃著的木條被在集氣瓶口,注意不能伸入瓶內,如果火焰熄滅,證明...

製取二氧化碳的具體操作,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具體步驟,要具體!!!!!

一 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 原理 裝置 檢驗 1 發生裝置 由反應物狀態及反應條件決定 反應物是固體,需加熱,制氣體時則用高錳酸鉀制o2的發生裝置。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不需要加熱,制氣體時則用制co2的發生裝置。2 收集方法 氣體的密度及溶解性決定 難溶於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