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物活性比較,怎樣比較有機物的反應活性

時間 2023-02-20 13:45:04

1樓:匿名使用者

從電負性來看,鹵素對電子親合力的次序是f>cl>br>i。因此,當鹵素所連線的烴基相同時,滷烴的極性大小次序是rf>rcl>rbr>ri。由於原子或基團的電負性不同引起相鄰共用電子對發生偏移的現象稱為靜態誘導效應。

靜態誘導效應的大小取決於成鍵電子中原子或基團的電負性大小。另外,在反應的過渡態中,活化能的大小決定反應速率。活化能越小,反應越容易進行;反之,反應越難進行。

在滷烴的親核取代反應中,無論是s1或s2反應,都伴隨著c-x鍵的斷裂。因此,c-x鍵的鍵能決定親核取代反應速率。c-x鍵鍵能的大小次序是:

c—x鍵 c—i c—br c—cl c—f鍵能(kj·mol)

鍵能與極性大小次序正好相反,反應活性次序應該是ri>rbr>rcl>rf。從極化度來看也可得出同樣的結論。原子半徑的大小次序是i>br>cl>f。

碘原子最易被極化,因為它的價電子離原子核最遠,核對它的束縛力最弱。在反應瞬間,由於受外電場的作用,可極化性的次序是i>br>cl>f,因此,反應活性次序是碘>溴>氯>氟。在外電場作用下,分子對發生偏移的現象稱為動態誘導效應。

動態誘導效應決定反應速率。動態誘導效應的大小次序是碘>溴>氯>氟,因此,滷烴的活性次序是:ri>rbr>rcl>rf。

另外,苯基和鹵素有共軛作用,不易解離。

2樓:禽穎卿揭媚

有機物的分類沒有按反應活性分的吧,大多是按官能團的不同分的,可能你說的指的是不同官能團反應活性不同,所以按反應活性分?要是這樣的話,不如說是按結構分的,因為有機物結構不同所以反應活性不同,導致人們將不同的結構命名成不同的官能團。

怎樣比較有機物的反應活性

3樓:帥軒轅七殺

反應中間體有碳正離子、碳負離子、自由基、卡賓,其中前三中都有它的穩定性比較,主要從點和分散程度考慮,一般說來,當然是越穩定的反應活性高!!

怎麼比較兩個化合物官能團的活性

4樓:大愛袁寶寶

官能團次序規則#160; -cooh -so3h -coor -cox -conh2 -cooco- -cn -cho -co- -oh -sh -nh2 -c三c- -c=c- -or -sr -f -cl -br -i -no2 -no#160; 即 羧酸磺酸羧酸酯醯滷醯胺酸酐腈醛酮醇硫。

有機物沸點比較

5樓:匿名使用者

1、同碳原子的脂肪烴的衍生物沸點大小判斷:烯烴的衍生物沸點低於烷烴的同類衍生物。

2、分子量相近的烴的沸點一般低於烴的衍生物。

3、鏈烴同分異構體沸點大小判斷:一般支鏈越多,沸點越小。

4、同系物沸點大小判斷,一般隨著碳原子數增多,沸點增大。

5、芳香烴的沸點大小判斷:側鏈相同時,臨位>間位>對位。

6樓:匿名使用者

有機物的晶體大多是分子晶體,它們的沸點取決於有機物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而分子間作用力與分子的結構(有無支鍵、有無極性基團、飽和程度)、分子量等有關。主要分為下面四個情況:

1、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分子量越大,其分子間作用力就越大。

2、分子式相同時,直鍵分子間的作用力要比帶支鍵分子間的作用力大,支鍵越多,排列越不規則,分子間作用力越小。

3、分子中元素種類和碳原子個數相同時,分子中有不飽和鍵的物質沸點要低些。

4、分子量相近時,極性分子間作用力大於非極性分子間的作用力。分子中極性基團越多,分子間作用力越大。

另外,分子間形成氫鍵,分子內形成氫鍵的物質的熔、沸點也有一定的規律。

7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說來按照烷烴小於烯烴小於炔烴。

但是還有有無支鏈及支鏈多少的區別,而且對於烯烴和炔烴來說,還有對稱與非對稱的區別,有順式與反式的區別,所以規律性不是十分明確。

如:丁烷熔點-135℃。沸點-0.

5℃;1-丁烯結構簡式ch3-ch2-ch=ch2。熔點為,沸點-6.

4℃;2-丁烯結構簡式有順式和反式兩種異構體。順式:熔點-139.

3℃,沸點;1-丁炔 熔點 沸點 8.

1℃;2-丁炔熔點 沸點 。

相同分子式的烴,其支鏈越多,溶沸點越低。對於結構式不同但具有相同分子式的烴,其對稱性越強,溶沸點越高,分子間的作用力就越大,發生反應所需要的條件就越苛刻,所以說後者溶沸點大於前者。即1-丁烯的熔沸點低於2-丁烯。

沸點的根源比較的都是分子間的作用力,也就是傳說中的範德瓦爾斯力,簡單的可以想象成是兩個分子的結構越利於它們吸在一起,力就越大;分子量越大,力就越大;電子雲密度越集中,力就越大。

規律都是浮雲,簡單的明白就行了,除非大牛,我想他也很難馬上給你準確的資料,尤其是分子中c原子數越來越多的時候。

怎麼比較這幾個有機物發生親核取代反應的活性大小,求

8樓:邰讓毓申

主要看反應物,親電取代一般是親電試劑進攻反應物電子雲密度大的部位而發生的。親核取代一般是親核試劑進攻反應物電子雲密度小的部位而發生的反應。

9樓:計清竹城環

甲苯》苯》氯苯》硝基苯。

活性大小:活化作用:

強烈活化:-nh2

-nhr-nr2

-oh中等活化:-nhcor

-or-ocor

弱活化:-r

-ar鈍化作用:

弱鈍化:-f

-cl-br

-i鈍化:-nr3

-no2-cf3

-cn-so3h

-cho-cor

-cooh-coor

-conr2

有機物水解的活性高低條件是什麼?

10樓:一切從零開啟

最佳水解反應通常包括鹽水解和有機化合物水解兩類。這裡是指有機化合物的水解。有機化合物的水解是有機物分子中的某種原子或原子團被水分子的氫原子或氫氧原子團代換的反應。

有機化合物的水解速度通常很緩慢,常常需用催化劑(酸或鹼)。如鹵代烴、酯(含油酯)、二糖、多糖等,都能發生水解。酯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有機物水解的範圍很廣,以鹵化物水解為例鹵化物的水解通常用氫氧化鈉水溶液作水解劑,反應通式如下:

r—x+h2o-─→r—oh+hx

ar—x+2h2o─→ar—oh+hx+h2o式中r、ar、x分別表示烷基、芳基、鹵素。脂鏈上的鹵素一般比較活潑,可在較溫和的條件下水解,如從氯苄制苯甲醇;芳環上的鹵素被鄰位或對位硝基活化時,水解較易進行,如從對硝基氯苯制對硝基酚鈉。

如何將有機物的反應活性分類

12樓:雨照不宣

有些有機化學反應是屬於一步完成的,如:diels-alder反應;碳烯的插入反應等。但更多的是多步反應,反應過程中至少包含有一個活性中間體的生成。

如何比較有機化合物中的酸鹼性強弱?

13樓:範靖丙如曼

運用有機物的酸鹼性可在有機化學中分離化合物,比較物質反應活性的差異等。

答案補充。1、通過分析電子效應(誘導效應、共軛效應)可確定酸鹼性。

誘導效應影響物質的酸鹼性:一個物質給出質子的能力越大,它的酸性越強。而給出質子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分子失去質子形成負離子的周圍的取代基對電荷的分散能力。

形成的碳負離子的電荷愈分散,給出質子的能力就愈強,也就愈穩定。因此,任何使電荷分散的結構因素,都能使碳負離子穩定性提高,反之則穩定性降低。一般來說,吸電子的取代基可提高有機物的酸性,而給電子的取代基會降低其酸度。

共軛效應也會影響酸鹼性。在共軛體系中,電子離域擴大了電子運動的範圍,使體系穩定。羰基化合物中的羰基是極性的雙鍵,由於誘導效應和共軛效應作用,使它的α-氫具有一定的酸性。

但不同化學環境的α-氫酸性不盡相同。

2、對於結構不相似的有機物可以通過一些反應比較化臺物的酸鹼性。

有些化臺物它們的結構差異較大,通過電子效應的空間效應比較難以確定它們酸鹼性的關係,如:乙炔鈉、氨基鈉、氫氧化鈉,這三個化合物都是鹼,它們的鹼性強弱順序不是一看就知道的,但可以通過文獻中已有的有關反應進行比較,有機化臺物的酸鹼性就一目瞭然了.

hc=ch+nanh2一一hc=

cna+h3hc==cna+ho

——一hc==ch

+naoh從上面不難看出,根據強鹼弱酸反應得弱酸弱鹼的規則,氨基鈉的鹼性比乙炔鈉要強,而乙炔鈉的鹼性比氫氧化鈉的鹼性強,另一方面,也說明乙炔的酸性比氨強,而乙炔的酸性比水弱.知道這一點以後,我們不難理解有關乙炔鈉及其他一些碳負離子參與的反應常常必須是無水條件下進行的.通過一些反應來確定化臺物之間的酸鹼性關係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

總之,判斷有機化臺物的酸鹼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對結構相似的有機物,可通過電子效應(包括誘導效應與共軛效應)比較它們的酸鹼性大小;對結構不相似的有機物,則應根據文獻中的有關反應來判斷它們的酸鹼性。

有機物中碳的化合價怎麼判斷,有機物中怎樣判斷C的化合價 求大神解答。

郗鳴芮騫 為共用電子對,碳為 4或 4價,但只是電子的移動,不是失去或得到。 卓奕聲邗嫣 單鍵每連一個氧的,碳化合價升一 連一個氫,降一,連一個碳,計為零 雙鍵每連一個氧,升二 連碳,不計。如甲烷ch4 碳化合價為 4,乙醇,ch3ch2oh,一個碳為 3,另一個為 1 符蕾封庚 有機物種c的化合價...

有機物怎麼分類

分類1 按照基本結構,有機物可分成3類 1 開鏈化合物,又稱脂肪族化合物,因為它最初是在油脂中發現的。其結構特點是碳與碳間連線成不閉口的鏈。2 碳環化合物 含有完全由碳原子組成的環 又可分成脂環族化合物 在結構上可看成是開鏈化合物關環而成的 和芳香族化合物 含有苯環 兩個亞類。3 雜環化合物 含有由...

若干有機物問題

ch2oh 這不叫什麼基。基 有烷烴基 烷烴失去一個氫原子 醛基,cho,羧基 cooh,醇羥基 烷烴上的一個氫原子被羥基取代 ch3coona 是無機物可溶性鹽。為什麼要先加醇再加濃硫酸再加乙酸?錯誤!應該是先加乙醇或者乙酸,而後再加濃硫酸,總而言之,濃硫酸必須最後加 酸入水 記得嗎?乙酸和乙醇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