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詳細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時間 2023-09-18 08:24:12

1樓:仰望北斗

移項,把含字母的項移到等號的左邊,常數項移到右邊,合併同類項,化為:ax=b的形式,等號兩邊除以未知數的係數,化為: x=b/a,也就是x的值。

2樓:網友

一元一次方程解題步驟。

1、關於移項:

方程中的任何一項都可以在改變符號後,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即可以把方程右邊的項改變符號後移到方程的左邊.也可以把方程左邊的項改變符號後移到方程的右邊.移項中常犯的錯誤是忘記變號.還要注意移項與在方程的一邊交換兩項的位置有本質的區別.如果等號同一邊的項的位置發生變化,這些項不變號,因為改變某一項在多項式中的排列順序,是以加法交換律與給合律為根據的一種變形,但如果把某些項從等號的一邊移到另一邊時,這些項都要變號。

2.關於去分母:

去分母就是根據等式性質2在方程兩邊每一項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常犯錯誤是漏乘不含有分母的項.再乙個容易錯誤的地方是對分數線的理解不全面.分數線有兩層意義,一方面它是除號,另一方面它又代表著括號,所以在去分母時,應該將分子用括號括上。

3.關於去括號:

去括號易犯的錯誤是括號前面是負號,而去括號時忘記變號;乙個數乘以乙個多項式,去括號時漏乘多項式的後面各項。

4.解方程的思路:

解一元一次方程實際上就是將乙個方程利用等式的性質進行一系列的變形最終化為mx=n的形式,然後再解mx=n即可。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樓:阿木趣談教育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基本步驟如下:

1、去分母:在觀察方程的構成後,在方程左右兩邊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2、去括號:仔細觀察方程後,先去掉方程中的小括號,再去掉中括號,最後去掉大括號;

3、移項: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數的項全部都移到方程的另外一邊,剩餘的幾項則全部移動到方程的另一邊;

4、合併同類項:通過合併方程中相同的幾項,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把係數化成1:通過方程兩邊都除以未知數的係數a,使得x前面的係數變成1,從而得到方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注意事項

1)在實際解方程的過程中不一定要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有些步驟可以合併簡化。

2)去括號不要拘泥於形式,一般按由內向外的順序進行,也可以根據方程的特點按由外向內的順序進行。

3)當方程中含有小數或分數形式的分母時,一般先利用分數的性質將分母變為整數後再去分母,注意去分母的依據是等式的性質,而分母化整的依據是分數的性質,兩者不要混淆,這也是很多同學計算時最容易出錯的地方。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

4樓:嗨學教育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如下:

1、去分喊手姿母:在方程兩邊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不含分母的項也要乘)。

2、去括號:先去小括號,再去中括號,最後去大括號。記住如括號外有減號的話一定要變號。

3、移項:把含有未知數的項都移到方程的一邊,其他項都移到方程的另一邊,移項要變號。

4、合併同類項: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係數為成1:在方程兩邊都除以薯凳未知數的係數a,得到方程的解x=b/a。

簡介: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乙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為1且兩邊都為整式的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乙個根。

一元一次方程最早見於約西元前2023年的古埃及時期。西元820年左右,數學家花拉子公尺在《對消與還原》一書中提出了「合併同類項」、「移項」的一元一次方程思想。16世紀,數學家韋達創立符號代數之後,提出了方程的移項與同除命題。

2023年,數學家李善蘭正式將這類等式譯為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可用於做數學應用題。也可應用於物鄭絕理、化學的計算,如給出液體密度和壓強,通過公式計算液體深度的問題。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5樓:帳號已登出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括號方法。

方程兩邊同時乘以乙個數,毀昌去掉方程的括號。

移項。合併同類項。

係數化為1。

一高漏元一次方程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工程問題、行程問題、分配問題、盈虧問題、積分表問題、**計費問題、數字問題。如果僅使用算術,部分問題解決起來可能異常複雜,難以理解。而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建立,將能從實際問題中尋找等量關係,抽象成一元一次方程可戚餘爛解決的數學問題。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6樓:白露飲塵霜

一般解法:1.去分母:在方程兩邊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不含分母的項也要乘);

2.去括號:先去小括號,再去中括號,最後去大括念頌號;(記住如括號外有減號的話一定要變號)

3.移項:把含有未知數的項都移到方程的一邊,其他項都移到方程的另一邊;移項要變號。

4.合併同類項: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係數為成1:在方程兩邊都除以未知數的係數a,得到方程的解x=b/a.

同解方程。如果兩個方程的解相同,那麼這兩個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方程的同解原理:

方程的兩邊都加或減同乙個數或同乙個等式所得的方程與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方程的兩邊同乘或同除同乙個不為0的數所得的方程與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做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的重要方法:

認真審題(審題)

分析已知和未知量。

找乙個合適的等量關係。

設乙個恰當的未知數。

列出合理的方程 (列式)

解出方程(解題)

檢驗 寫出答案(作答)

ax=b當a≠0,b=0時,ax=0

x=0當a≠0時,x=b/a.

當a=0,b=0時,方程有大螞無數個解(注意:這種情況不屬於一元一次方程,而屬於恒等方程)

當a=0,b≠0時,方程無解。

例:3x+1)/2-2=(3x-2)滾高埋/10-(2x+3)/5

去分母(方程兩邊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得,5(3x+1)-10×2=(3x-2)-2(2x+3)

去括號得,15x+5-20=3x-2-4x-6

移項得,15x-3x+4x=-2-6-5+20

合併同類項得,16x=7

係數化為1得,x=7/16.

字母公式。a=b a+c=b+c a-c=b-c

a=b ac=bc

a=bc(c≠0)= a÷c=b÷c

求根公式。由於一元一次方程是基本方程,故教科書上的解法只有上述的方法。

但對於標準形式下的一元一次方程 ax+b=0

可得出求根公式 x= -b/a)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

7樓:雨戀傷傑

嗚嗚嗚才兩個月而已,以前學的全都給忘了。嗚嗚嗚,還怎麼參加高考啊!!!

8樓:一夢霜見

1:設:此人行完全程應是x千公尺?

x/2+x/2+

x=2:設:a、b兩地間的路程為x?

x-36)÷2=(x+36)÷4

2x-72=x+36

x=1083:設:甲、乙兩地間的距離為x?

x÷(18+2)+

x/20+4x+120=5x

x=120

9樓:網友

設:此人行完全程應是x千公尺(x/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

果果和糰子 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五步,即去分母 去括號 移項 合併同類項 係數化為1,所有步驟都根據整式和等式的性質進行。以解方程 為例 去分母,得 去括號,得 移項,得 合併同類項,得 常簡寫為 合併,得 係數化為1,得 撒運凡葷霞 一般解法 1.去分母 在方程兩邊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不含分母的...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1設甲實際做了x小時 x 1 10 1 20 1 20 6 x 1 20 1 20 1 解得x 4 2 2 3 1 2 2 1 2 1 3 1 2小時4這個也少條件,算不出進價,最多隻能算出按定價 的總收入 28000 2000 1 95 520000元如果給了這批彩電的個數x 那就可以算出來進價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要詳細哦,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驟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 即 元 並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為1 即 次 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英文名 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一元一次方程的標準形式 即所有一元一次方程經整理都能得到的形式 是ax b 0 a,b為常數,x為未知數,且a 0 求根公式 x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