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報告怎麼寫?氣象是如何預報的?

時間 2025-05-06 05:55:12

1樓:匿名使用者

據上海中心氣象臺預報:今天早晨華東大部分地區雲系較多,長江中下游地區有小雨,安徽、江蘇部分山區及杭州灣沿海有霧。今天華東地區的降水將逐漸南壓減弱,但云仍然較多,明後天華東大部地區以多雲到陰的天氣為主。

本旬中後期還有一次降水天氣。

由於暖溼氣流影響,今明天華東地區易出現輕霧,在有弱降水的區域和部分山區可有區域性大霧。

今明天華東沿海海面風力都是5~6級。其中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沿海海面為偏南風,明天轉偏北風,華東中南部沿海海面為東北風。長江口附近海面有霧。

2樓:匿名使用者

**氣象臺2009年4月4日18時釋出全球熱帶氣旋監測公報:

西南印度洋熱帶風暴於今天下午在西南印度洋洋麵上生成,今天下午2時(北京時間)其中心位於馬達加斯加安齊拉納納(antsiranana)東偏北方大約800公里的洋麵上,就是南緯度,東經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公尺/秒,強度相當於我國的熱帶風暴)。

預計,該風暴中心將以每小時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

氣象是如何預報的?

3樓:網友

現代天氣預報有五個組成部分:

收集資料。最傳統的資料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過專業人員、愛好者、自動氣象站或者浮標收集的氣壓、氣溫、風速、風向、溼度等資料。世界氣象組織協調這些資料採集的時間,並制定標準。這些測量分每小時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時一次(synop)。

使用氣象氣球氣象學家還可以收集上空的氣溫、溼度、風值。氣象氣球可以一直上公升到對流層頂。

氣象衛星的資料越來越重要。氣象衛星可以採集全世界的資料。它們的可見光**可以幫助氣象學家來檢視雲的發展。

它們的紅外線資料可以用來收集地面和雲頂的溫度。通過監視雲的發展可以收集雲的邊緣的風速和風向。不過由於氣象衛星的精確度和解像度還不夠好,因此地面資料依然非常重要。

氣象雷達可以提供降水地區和強度的資訊。都卜勒雷達還可以確定風速和風向。

資料同化。在資料同化的過程中被採集的資料與用來做預報的數字模型結合在一起來產生氣象分析。其結果是目前大氣狀態的最好估計,它是乙個三維的溫度、溼度、氣壓和風速、風向的表示。

資料天氣預報。

數字天氣預報是使用電腦來模擬大氣。它使用資料同化的結果作為其出發點,按照今天物理學和流體力學的結果來計算大氣隨時間的變化。由於流體力學的方程組非常複雜,因此只有使用超級計算機才能夠進行數字天氣預報。

這個模型計算的輸出是天氣預報的基礎。

輸出處理。模型計算的原始輸出一般要經過加工處理後才能成為天氣預報。這些處理包括使用統計學的原理來消除已知的模型中的偏差,或者參考其它模型計算結果進行調整。

過去氣象學家必須自己做處理工作,今天24小時以上的天氣預報主要是使用多種不同模型後對其結果進行綜合。氣象學家還必須分析預報出來的模型資料來使終端使用者能夠理解它。此外天氣預報的模型一般解像度不是特別高。

當地的氣象學家還必須通過當地的經驗在涉及地區性的影響,使得當地的天氣預報更加精確。不過隨著天氣預報模型的不斷精密化這個工作量越來越小了。

展示對於終端使用者來說天氣預報的展示是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只有知道終端使用者需要什麼資訊、如何才能將這些資訊易懂地傳達給終端使用者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4樓:折從冬

氣象站觀測的資料是天氣預報的基礎,氣象站越多,預報越準確。為此,全世界建立了成千上萬個氣象站,配置了各種天氣雷達,並在太空佈設了多顆氣象衛星,組成全球大氣監測網。這個監測網每天在規定的時間裡同時進行觀測,從地面到高空,從陸地到海洋,全方位、多層次地觀測大氣變化,並將觀測資料迅速彙集到各國國家氣象中心,然後**世界各地。

氣象臺的計算機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處理和運算,得到天氣圖、數值預報圖等產品,為預報員提供預報依據。

天氣預報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天氣學方法,就是將同一時刻同一層次的氣象資料填繪在一張特製的圖上,這張圖稱為天氣圖。經過對天氣圖上的各種氣象要素進行分析,預報員就可以瞭解當前天氣系統(如颱風、鋒等)的分佈和結構,判斷天氣系統與具體天氣(如雨、風、霧等)的聯絡及其未來演變情況,從而做出各地的天氣預報。

現在天氣圖的繪製和分析都由計算機來完成。另一種是數值預報方法,它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它做出的天氣預報是靠計算機算出來的。由於大氣的運動遵循一些已知的物理定律,根據這些定律,可以將大氣運動狀態寫成一組偏微分方程,只要給出初值(大氣的當前狀況),就可以求解出方程組隨時間變化的變數值,據此得到大氣的未來狀況。

求解方程的過程極其複雜,要求在規定的時間裡處理大量的氣象資料,即使最簡化的大氣方程也必須在高速計算機上進行運算。

無論是天氣學方法,還是數值預報方法,或者是其他預報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侷限性,預報結論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預報員對各種預報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判斷。這時,預報員所掌握的理論知識、積累的經驗和相應的智慧就顯得極其重要。因此當天氣情況比較複雜,或者災害性天氣來臨前,預報專家們就要進行天氣會商,甚至還與外地、外國的專家交換意見,在各抒己見、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得出比較可靠的預報意見。

預報員做出預報後,及時傳送給電視節目製作單位進行製作,這才有節目主持人「指點江山話風雲」的那份瀟灑和自信。

5樓:是安k呀

所謂天氣預報,簡單來說,就是設計好一套龐大的計算天氣預報的程式,輸入當前已知的天氣現象,它就可以計算出未來的大氣運動狀態和天氣狀況。數值天氣預報是現代天氣預報業務的基礎。

天氣的變化是地球周圍大氣運動變化的結果。物理學中的流體力學和熱力學的基本定律可用於分析大氣的運動變化,而這些定律可以用數學語言寫成數學方程。然後,人們利用大型計算機對這些數學方程求解,就預報出某一地區未來的氣壓、溫度、風向、風速以及降水量等……

目前任何一種**模式都不能完全真實地模擬大氣演變,只能是近似,因此必然存在誤差。而且誤差會產生累加,預報時間越長,誤差就會越大。

正因為如此,數值預報才需要人工訂正。中國天氣網釋出的7天預報,是各級氣象預報員根據模式預報的結果,結合當前觀測資料、當地的氣候特徵、地形、個人預報經驗等進行二次訂正後,再對外發布。

6樓:漠北刀客

現代的天氣預報系統,主要分為地上氣象觀測站,地面氣象雷達系統,高層大氣氣象觀測,氣象衛星以及資料解析中心等幾種分工不同,各有側重的觀測網路體系。

地上氣象站主要負責採集各地的氣壓、氣溫、溼度、風向、風速、降水量、積雪深度、日照時間、雲量以及空氣質素等氣象資料。這些資料一方面用於與其他途徑採集的大氣活動資訊進行彙總,以便進行即時天氣預報,另一方面則形成資料庫,作為長期研究氣候變動的寶貴資料。

地面氣象雷達系統通過建立在各地的雷達設施向所在空域雲層發射釐公尺級波長的電磁波,來觀測數百公里範圍內雲層中的凝結核、冰晶以及雨滴或雪花的形成情況。雷達獲得的資料再與地面觀測站的實測結果進行彙總分析,從而實現對雨雪天氣的預報。

高層大氣氣象觀測主要通過釋放無線電探空儀和佈置風廓線雷達實現。前者可以認為是地面氣象站的高空版,可以實現收集約三十千公尺高空處氣象資料的功能。後者可以認為是地面雨雪氣象雷達的孿生兄弟,主要測量高空中的風速和風向等資訊。

文章**3圖3. 雨雪氣象雷達和風廓線雷達的工作原理。

氣象衛星位於這個由低到高層次分明的觀測網路的最上方,主要負責監測大範圍區域內的氣象變化,特別是颱風一類的災害性氣象事件。

此外,雲層在數天內的變化趨勢,大範圍的海水溫度分佈,森林火災的預警和監測,對於氣象衛星來說都不過是略施身手,農業害蟲的遷徙,火山活動的監測,海水潮位的異常變化也都難逃氣象衛星法眼。

以超級計算機作為核心的資訊處理中心堪稱整個氣象監控與預報網路的大腦。各級觀測設施,裝置中收集到的無數瑣碎資訊,經過超級計算機的運算,多重因素複合作用下的複雜動態過程亦可輕鬆模擬。小到當天某時某地的天氣精準預報,大到全國範圍內整個季節中降水量與往年平均值的相對大小,超級計算機可謂是無所不知。

7樓:網友

天氣預報的三種方法。

天氣預報。1)天氣圖分析預報方法。這是目前主要的方法,將各地探測到的同一時間同一層的溫壓溼風等資料填繪在地圖相應的位置上形成天氣圖,預報員分析圖上的各種氣象要素瞭解高低氣壓和冷暖空氣分佈,天氣系統(如颱風、冷暖交匯處等)結構,從而**天氣系統的移動和變化,及其影響下的陰晴冷暖,風雨雷電。

2)統計預報方法。用數學統計方法對過去氣象資料進行分析,找出天氣隨時間演變規律,建立現在與未來天氣的統計關係,用現在的氣象情況算出未來的天氣。

3)數值天氣預報,根據流體力學和熱力學定律建立大氣運動方程,通過計算機求解方程組到得到大氣未來狀態的預報,然後再用統計和分析方法算出相應大氣狀態下的天氣情況。

氣象臺天氣預報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氣象臺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製作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它首先從大氣探測開始,然後各種觀測資料(全球範圍)、影象經過氣象通訊網路彙總到氣象臺,一部分進入計算機進行數值天氣預報和統計天氣預報計算,一部分被填繪成天氣圖。氣象預報員通過分析天氣圖和參考計算機計算結果,再閱讀分析實況衛星雲圖、雷達回波圖等儀器探測的資訊,綜合分析判斷,得出預報結論,一般還要經過專家天氣會商,最後天氣預報製作完成。

8樓:天天潛水

首先作出天氣形勢預報,再根據預報的天氣形勢作出具體的氣象要素的預報、包括溫度、溼度、風、降水和強烈天氣等。

1)天氣預報的時效。

天氣頇報按預報時效可以劃分為0〜2小時臨近預報,2〜12小吋短時預報。12〜48小時短期預報和48〜240小時中期預報。

2)天氣預報的方法。

天氣預報技術方法,主要有傳統的天氣圖方法、數值天氣預報以 統計訂正方法。

傳統的天氣圖預報方法是預報員利用天飛圖等各種圖表,基於天氣系統過去的演變歷史,主現地報據物理學原理、天氣學概念模型和個人經驗對天氣系統今後的演變進行外推。來**未來天氣的變化、實際上,天氣圖預報是一種半經驗性的預報方法。

數值天氣預報是以流體力學、大氣動力學、熱力學理論為基礎,以計算數學和電子計算機為實現手段的近代天氣預報力法。它假定大氣遵循上述這些學科中的一些基本規律。按照諸如物體受力改變運動狀態,壓力增大空氣團壓縮增溫等的物理學基本定律,根據大氣運動的特點。

列出反映這些物理規律的數學方程式(即天氣預報方程組),然後依 據一些已知條件(即現在觀測到的大氣中的風向、風速、氣壓、溫度、溼度等。所有這些稱為初始條件、來解這一方程組,求出未來的大氣風、 壓、溫、溼等的分佈情況。為了使用電子計算機來作天氣預報,需要把方程組轉化為加、減、乘、除的四則運算方案,並把它譯成「機器語言」 (即計算命令),連同初始條件、邊界條件起輸入電子計算機,這好像 未來的天氣,事前在「實驗室」(計算機)裡「預演」一樣,讓計算機既迅 速又可靠地完成天氣預報任務。

氣象是如何預報的?氣象臺是如何進行天氣預報的

現代天氣預報有五個組成部分 收集資料。最傳統的資料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過專業人員 愛好者 自動氣象站或者浮標收集的氣壓 氣溫 風速 風向 溼度等資料。世界氣象組織協調這些資料採集的時間,並制定標準。這些測量分每小時一次 metar 或者每六小時一次 synop 使用氣象氣球氣象學家還可以收集上空的氣溫...

氣象局是如何監測雨量的,氣象局怎麼統計降雨量的

橘落淮南常成枳 使用翻鬥式雨量感測器測量。翻鬥式雨量感測器是自動測量降水量的儀器,主要由承水器 過濾漏斗 翻鬥 幹簧管和底座等組成。降水通過承水器,再通過一個過濾鬥流入翻鬥裡,當翻鬥流入一定量的雨水後,翻鬥翻轉,倒空鬥裡的水,翻斗的另一個鬥又開始接水,翻斗的每次翻轉動作通過幹簧管轉成脈衝訊號 1脈衝...

請問新學期新氣象作文怎麼寫,要原創,深奧,語言優美,我是初一新生

可以先寫你最先來到這個班時,對班級的第一映像,接著寫你瞭解一些情況後的感受,在寫你對同學的映像,好的壞的都可以寫。比如 開學一段時間了你應該有一些死黨了吧,可以講一下關於他們的事。最後寫你的計劃,比如你將來的打算。如 考上什麼高中。最後是你的希望。如 可以和同學相處的更愉快些之類的。新學期新氣象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