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個小行星取樣返回器 為地球安全而出發

時間 2025-05-30 12:30:05

美國首個小行星取樣返回器到底是啥樣的

1樓:情感新港灣導師

美國首個小行星取樣返回器的樣子引數如下:

飛船長度:公尺(太陽能帆板時)

寬度:公尺公尺。

高度:公尺。取樣機械臂長度:公尺。

乾重(未加註燃料):880公斤。

溼重:(加註燃料後):2110公斤。

電力**:兩塊太陽能帆板陪旁,總面積平方公尺,顫禪發電量約為1226~3000瓦之間,取決於飛船距離太陽的遠近;

載荷:5臺科學裝置,外加一根取樣機械臂(tagsam)以及乙個用於將樣品送回地球的樣品返回艙。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負責整個專案的管理、系統工程以及專案整體安全事項;亞利桑那大學領導了專案的科學團隊並負責制定觀測計劃和日程;位於丹佛的洛克希德馬丁空間系茄亂塵統公司是衛星製造承包商。

已發生的探測器登入小行星的事件有哪些

2樓:星空早知道

你說登陸「小行星」,而且是「登陸」,對吧?概念搞清楚哦?

嚴格意義上,人類對彗星體的彗核部分有過4次專門考察,馬上接下來11月2號epoxi探測器要進行第5次考察。

小行星方面,從nasa的「近地小行星約會」(near)開始,包括galileo木星探測器在路上也考察了ida小行星,歐空局羅塞塔飛船也進行了考察。但是,它們都沒有「登陸」。

人類迄今唯一一次實現的小行星登陸併成功取樣返回的任務是由日本空間局(jaxa)實施的「隼鳥號」任務。

隼鳥」2003年發射公升空,2005年成功登陸25143號小行星「絲川」並取樣返回。今年6月份剛剛安全返回地球,非常了不起的壯舉。

美國首個小行星取樣返回器到底是啥樣的

3樓:網友

osiris-rex探測器在發射公升空之後,於北京時間9月9日8:04與美國聯合發射聯盟(ula)的宇宙神-v型火箭分離。隨後太陽能帆板成功,為衛星進行充電。

osiris-rex是美國宇航局「新前線專案」(new frontiers program)中規劃的第三顆探測器。此前兩大同樣隸屬於該專案之下的探測任務分別是2006年發射公升空,飛往冥王星以及外太陽系的「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以及2011年公升空,飛往木星的「朱諾」(juno)號探測器。

osiris-rex探測器首席科學家,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圖森分校的丹特·勞瑞塔(dante lauretta)表示:「隨著今天的成功發射,osiris-rex飛船開始了它探測貝努小行星的旅程。」他說:

我為將這一切變為現實的團隊感到無比驕傲,我急切期待著我們將在貝努小行星探測中將會取得的發現。」

小行星要撞擊地球該怎麼辦?!

4樓:網友

用核彈把小行星炸燬,或者用太空飛行器把小行星偏離地球軌道。

5樓:那一掌的風流

這個問題多年前就已經有人考慮過了,當時的對策是用氫彈轟擊小行星,使它改變軌道,現在肯定也沒有什麼新的對策,但是這樣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倘若小行星被擊碎,那麼太空中無疑會增加很多垃圾,我們的飛船之類的就都危險了。

6樓:佛秋白

等死,用袋子罩住頭。起碼五十年內沒辦法。

核彈炸燬?石頭還是落在地球上,只是多了些放射性。

牽引?多大的飛船???

7樓:網友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我一定請你去喝咖啡,看新聞。

8樓:紫衣士

讓它撞,撞了就換了人間。

9樓:武迎楣

那我就先搬到火星去住住。

10樓:網友

用核彈!開玩笑。你用一粒沙子給我打飛乙個高速飛向你的籃球試試。

11樓:匿名使用者

兩種方法,1、用飛彈炸燬它。2、用火箭牽引它。

12樓:藍鷹飛揚

據計算,地球每十萬年便會被小行星撞擊一次,因此最近出自「近地物體工作小組」的「x檔案委員會」的研究顯示這個期限已到,雖然小行星真正撞擊地球的機會不大,但只要發生一次,便會造成巨大的破壞。如果一顆直徑一公里大小的小行星撞落大西洋,歐洲大部分海岸城市及英國部分地區,都會被海嘯吞噬。英國《太陽報》報導,如果小行星撞落地面會造成數百萬人死亡,而且撞擊起的塵土會形成一塊巨雲籠罩著地球,令人類無法接觸到陽光,往後數年地球會一直處於冬天狀態。

在英國奧爾德馬斯頓原子**機構工作的科學家指出:對付乙個直徑一至兩公里的小行星,需要用相等於廣島原爆威力十萬倍的彈頭。解除威脅的最佳辦法,是利用核武令小行星改變軌道。

英國很可能會與歐洲國家共同研發乙個防禦系統,部署一系列彈頭在有需要的時候發射。報導說,自從人類有歷史記載以來,從未有小行星撞落地球,因此,有人認為這種天災只會在電影中發生。但幾十億年以來,地球上有二百多個大大小小的隕石坑,這證明了宇宙中的天體物質與地球相撞,並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的事。

因此,人類要面對的問題是怎樣應付這一天的來臨,就如一些電影的情節。如果人類能及時發現有乙個小行星正威脅地球,有關方面可以先發射一部宇宙飛船或衛星,探測清楚它的資料,包括體積、成分及軌道等。根據這些資料,科學家可以對準小行星發射帶有核彈頭的飛彈炸碎它們,或透過**力令體積較大的小行星改變軌道。

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有關方面還可以考慮使用常規**方法,甚至給小行星裝上乙個火箭發動機,改變它的執行軌道,使它繞過地球。

人類可**的宇宙探測器到達的最遠星球

13樓:網友

到目前為止,人類可**的宇宙探測器到達的最遠星球是一顆小行星,叫「糸川」,全長僅約 500 公尺,小行星編號25143。這是一顆s型小行星。這個探測器是日本的「隼鳥號」。

由日本航天局研發的隼鳥號探測器,在2003年5月9日於日本的內之浦太空中心搭乘m-v運載火箭發射公升空。其任務是在這顆小行星上取樣,並返回地球。

隼鳥號與小行星會合時,與地球的距離約為3億千公尺。探測器預設將乙個名為密涅瓦著陸器發射到糸川表面。但是著陸器錯過了糸川,日本航天局從而決定讓隼鳥號直接登陸到糸川。

試圖向地面發射乙個小球以揚起塵土的方法並沒有成功,但幸運的是,引擎的能量激起了足夠多的塵土,這些塵土被收集在乙個小小的容器中。

2010年6月13日,隼鳥號回到地球時,裝有糸川樣品的容器從探測器脫離,之後探測器按計劃在大氣層內燃燒殆盡,而前者則安全地著陸於澳大利亞。幾個月後,證實了取樣容器中的微粒的確來自糸川。

目前,日本的「隼鳥2號」探測器正在對另一顆小行星「龍宮」進行探測,仍是計劃把小行星物質帶回地球。目前隼鳥2呈與地球的距離約為5億千公尺。這顆小行星實際上是一塊巨型太空岩石。

這是人類可**的宇宙探測器到達的最遠星球了。

至於其他星球,除了月球外,人類還沒有發射過到達後可**的探測器。

小行星的撞擊威脅,小行星會撞擊地球嗎

據天文學家研究認為,直徑大於1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為每10萬年1次,但僅此一次就可能毀滅地球。而直徑接近10米的天體撞上地球的概率僅為每3000年一次。一些科學家認為,小行星撞地球的風險被嚴重低估了。小行星是指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絕大多數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

在小行星上如何找水,每年在小行星研究上投入數百億,科學家為什麼一定要研究小行星?

凝春之曦 1 利用斯皮策望遠鏡的紅外光譜觀測資料,可以分析星球大氣層的成分中是否有水。2 斯皮策望遠鏡捕捉到的恆星光線,選擇不同波長的紅外光線來細分恆星的這種光線變化。根據不同波長的光吸收情況來分析星球表面是否含有水。 分析光譜 再加一部分推測 採集地球附近的水,真的能為太空探索提供燃料嗎? w網賭...

為什么給小行星噴漆可以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

約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亡了,多年來,科學家一直都在不懈地尋找恐龍滅亡背後的原因。恐龍絕滅假說指出,約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引發了極為惡劣自然災難,從而導致了恐龍的滅亡。後也有相關學者認為,小行星並不是導致恐龍滅亡的元凶,彗星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不管恐龍是因小行星而滅亡還是因彗星突然光臨而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