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的背景知識,大足石刻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時間 2021-05-07 19:59:12

1樓:

大足石刻,在重慶大足縣境內

2樓:大足石刻景區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

3樓:

,是的?不會說說的不是自己所有的一切努力了才肯睡覺沒有我還.是因為沒有任何時候……

大足石刻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20

4樓:沈渡_半渡江山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十大文化符號。[1]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唐末、宋初時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是著名的藝術瑰寶、歷史寶庫和佛教聖地,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

大足石刻群有75處,5萬餘尊宗教石刻造像,總計10萬多軀,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等中國四大石窟齊名,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卓越才能和藝術創造力的體現。大足石刻時間跨度從9世紀到13世紀,以其藝術品質極高、題材豐富多變而聞名遐邇,從世俗到宗教,反映了中國這一時期的日常社會生活,證明了這一時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諧相處局面,被譽為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石窟藝術陳列館。

大足石刻規模之巨集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儲存之完好,更是世界罕見。眾多國內外政要、名人為之驚歎並大加讚譽,是中外遊客川渝之行的必遊之地。   因為滿足世界文化遺產下列評定標準而登入:

(i)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ii)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大影響;(iii)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

5樓:grace萌姐姐

大足石刻位於中國直轄市重慶大足區境內,距重慶主城九區167公里,有74處5萬餘尊宗教石刻造像。它是唐末、宋初時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為著。北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城北1.

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長約三百多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

參考:http://baike.

什麼是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簡介的內容是什麼?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所有石刻造像的總稱。迄今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石刻多達75處,造像5萬餘尊。其中尤以北山 寶頂山 南山 石門山 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大足石刻造像始建於初唐,歷經唐末 五代,興盛於兩宋,餘緒綿延至明清,歷時千餘載,是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最後一座豐碑,也是世界石窟藝術中公元9世紀末...

自貢到大足石刻多少公里

駕車路線 全程約175.9公里 起點 自貢市 1.自貢市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正北方向出發,沿丹桂北大街行駛100米,調頭進入丹桂北大街 2 沿丹桂北大街行駛2.8公里,朝g85方向,稍向左轉 3 行駛1.5公里,過考舉村約90米後,直行上匝道 4 沿匝道行駛640米,朝內江方向,稍向左轉上匝道 ...

大足石刻有幾百年的歷史,大足石刻有幾百年的歷史

段向敏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縣是重慶市所轄郊縣,始建於唐乾元元年 758年 不過安嶽時刻還要早於大足石刻。是石刻之鄉。我就是安嶽的。安嶽石刻始於南北朝 公元521年前後 盛於唐 五代和宋。距今已有1300年曆史。經近年文物普查,全縣有摩崖石刻造像105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