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培養了無數良將,為什麼在司馬懿奪權時,沒人反對

時間 2021-05-07 19:58:57

1樓:浩然文史

原因很多,我這裡著重說一點,曹魏對待宗室的政策。因為在家天下的時代,像遇到這種改朝換代的事,只有宗室才是你一家一姓的自己人,至於題主說的曹魏培養的忠臣良將,且不說到那個時候曹操的老班底還剩下幾個,即便有,大臣就相當於打工的,換個老闆就行了。

司馬懿叛亂

曹魏對宗室的態度是出了名的苛刻,這可能跟西漢初年諸侯叛亂的教訓有關。建安中後期,曹魏雖未正式立國,但隨著曹操地位的上升與鞏固,他開始謀劃篡漢。其中一個重要步驟,便是借漢獻帝之名,策封諸子。

《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書》記載,(建安)十六年正月,封曹植為平原侯,曹據為范陽侯,曹豹為饒陽侯,食邑各五千戶。

曹操劇照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即令封侯諸弟皆離開京師,居於封國。黃初三年三月,魏文帝詔曰:「立齊公叡為平原王,帝弟鄢陵侯彰十一人皆為王。」

曹丕劇照

曹魏雖有分封制,但對受封宗室諸王,百般防範。魏晉之際人袁準論述道:「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無其實。

王國使有老兵百餘人,以衛其國。雖有王侯之號,而乃儕為匹夫。……諸侯遊獵不得過三十里,又為設防輔監國之官以伺察之。

王侯皆思為布衣而不能得。」

司馬氏奪權之前,曹芳在位,曹爽執政時,宗室曹冏對此深感憂慮,因此上奏,大聲疾呼「今魏尊尊之法雖明,親親之道未備」。他遍引秦漢歷代廢除,或削弱諸侯王權勢,弊端無窮,「今陛下君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而無輔弼,何以相救?」

司馬懿父子發動政變,奪取政權時,卒如曹冏所憂。

2樓:靜者為王的江湖

要想搞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先知道,曹操到底培養出了哪些良將?最著名的便是五子良將,外加諸曹和夏侯,這是曹操最倚重的。五子良將,在司馬懿時期,就只剩下了張郃,卻被司馬懿逼著追擊諸葛亮,被射殺!

至於諸曹和夏侯,到了司馬懿時期,最著名的是曹真、曹休、夏侯玄。可惜,曹真和曹休,都死得早,後繼無人。夏侯玄跟司馬家是親戚。

所以,不是沒人反對,而是想反對都沒法反對,曹操培養出的那些良將,都去世了!所以這個問題,與其糾結於此,不如來搞明白,曹操培養出的這些名將,為何會後繼無人,不能制約司馬懿!

答案其實就一條,曹操一貫對門閥士族進行打壓。所以,曹操培養的名將,比如張遼等,跟門閥士族相比,都屬於草根階層。且曹操對五子良將,大多定位在了衝鋒陷陣上,而諸曹和夏侯,才是真正的統兵帥才。

比如被黃忠殺掉的夏侯淵。

這是曹操對衝門閥士族勢力所構建的防火牆。但隨著曹操的離世,接任者曹丕丟棄了這種策略,用九品中正制,換來了門閥士族的支援,得以取代漢獻帝,開國大魏。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曹家和門閥士族共天下的過程」。

公允來言,曹丕還算清醒,留下了曹真和曹休,對衝門閥士族。可惜這兩人也早亡了。這才輪到了曹爽。

問題是曹爽太年輕,他如何是人老成精的司馬懿的對手?且曹爽剛愎自用,才德欠缺,搞得魏國朝野上下,都對他離心離德。

而司馬懿便是藉助這種環境,聯合起了其他門閥勢力,比如,陳(群)家族,荀(彧)家族等,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拿掉曹爽,並徹底打垮了曹魏的拱衛勢力。

從此,以司馬家衛代表的門閥士族,佔據了主導地位。這種門閥士族統治的局面,直到唐朝末期,在黃巢起義的打擊下才得以徹底結束。

所以,司馬懿奪權,跟曹操和他培養的良將,沒必然關係。根由其實還是,曹魏和門閥士族之間的矛盾。

3樓:魁哥說歷史

司馬懿,字仲達,曹魏三朝元老,兩次託孤重臣,曹魏後期舉足輕重的人物。公元249年,七十歲的太傅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剷除把持朝政近十年的大權臣曹爽,還**曹氏宗族數千人。那麼,為何曹操當年的老部下無動於衷,制止司馬懿的暴行,坐看曹操後人被屠。

下面依據演義及相關史料,簡要分析,得出三個原因。

其一,曹操的老部下大多作古。曹操出生於公元155年,病逝於公元220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是在公元249年,距離曹操過世已經29年了。

曹操病逝時65歲,他的老部下歲數和他相仿,在曹操病逝後不久,相繼去世。如夏侯惇於220年病逝、曹仁於223年病逝、張遼222年病逝、于禁221年病逝等。

嚴格來說,司馬懿比曹操低一輩,和魏文帝曹丕年齡相仿。古代大多壽命短,七十歲就是古來稀了,公元249年,司馬懿也七十多歲高齡了,曹操時代人物自然作古了。司馬懿發動政變時,自然不可能有曹操老部下來救駕了。

其二,曹爽和司馬懿八斤八兩,也是一個陰謀家。曹爽,字昭伯,他並不是曹操的嫡系子孫。他的父親曹真,本名秦真,字子丹,是曹操三個養子之一。

據《三國志》記載:當年曹操發檄文號召十八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時,曹真的父親秦邵為曹操招兵買馬,被豫州牧黃琬殺害,曹真成為孤兒。由於秦邵因公犧牲,曹操可憐孩子,便將其收養。

裴松之注引《魏略》中記載與之略有不同。

不管歷史如何記載的,曹真與曹操沒有血緣關係,也沒有曹姓血脈。因此,曹真之子曹爽與曹氏宗親並沒有血緣關係,他和司馬懿一樣,也是一個「外人」。司馬懿可以篡權,曹爽同樣也是可以的。

曹爽和司馬懿接受曹叡託孤輔政時,他將司馬懿架空,又採用鄧颺之謀將郭太后遷往永寧宮軟禁,任用自己兄弟為官,結黨營私,不將小皇帝曹芳放在眼裡。照這個情形發展下去,曹爽很有可能奪權,自立為帝的。

因此,當時魏國朝堂高柔、王觀、蔣濟、王凌、郭淮等重臣、老臣認為曹爽是大奸臣,司馬懿是大忠臣,拯救曹魏於水火之中。因此,當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這些老臣站在了司馬懿這邊,支援廢掉飛揚跋扈的曹爽。

其三,曹丕打壓曹魏宗親重臣及曹操舊部,使其勢力大大減弱。一朝天子一朝臣,曹丕登基為帝時,很多曹魏宗親故舊仗著有大功於社稷,看不上年輕晚輩曹丕。曹丕為了掌握大權,大肆打壓這些重臣,如曹洪差點被曹丕所殺。

同時,曹丕破格提拔司馬懿等與自己親近之人,來取代、對抗曹魏宗親勢力。曹丕曾對司馬懿道:「我日理萬機國家大事,沒有一絲一毫的休息時間。

現在重用你司馬懿,不是讓你享福,而是要你為我分憂。」《晉書·宣帝紀》中相關記載如下:

天子曰:「吾於庶事,以夜繼晝,無須臾寧息。此非以為榮,乃分憂耳。」

在曹丕、曹叡兩代皇帝的打擊下,曹操老部下已經遠離朝政中樞,到公元249年,大部分已經去世,就連他們的第二代,也是少有掌權的。此時,在司馬懿的精準打擊,魏國朝堂上還掌權的大都是士族力量,忠於曹魏的曹操老部下已經很少了。

總結:由於相距曹操年代久遠,他的老部下多半已經作古,至於下一代,在曹丕和曹叡兩代皇帝的打壓下,不復往日輝煌。還有一點,曹爽獨自把持朝政,隱隱有奪權跡象,犯了眾怒。

因此,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魏國朝堂之上沒有老臣站出來反對司馬懿。

應該如何跟剛領養的小貓培養感情,收養了一隻兩歲小貓,該怎麼跟她培養感情

首先,剛剛被領養的小貓是非常的怕生的,一定要精心的為他準備好食物,貓砂和睡覺的地方,每天多跟他玩耍,這樣他就會漸漸的依賴上你,對你產生很濃厚的感情,從而離不開你。剛剛領養的小貓培養感情的話,我覺得,每天要記得撫摸它,多去抱抱它,給他一些好吃,讓他覺得一直可靠的,這樣就可以了,所以我覺得,跟貓培養感情...

硝化細菌培養的問題,龜缸80cm的,養了草龜,過濾是20w的日生的,一般星期水就黃了,想買點

1.1元一粒的用的起。實際上一般養魚是不用常投硝化菌的,良好的硝化系統才是王道。注意的是龜的便便是很多的,一個大缸和強大的濾槽和上濾方式才是王道。80的缸7個龜,除非你有強大的過濾系統,不然過濾不夠。2.硝化菌本身是沒有分解便便的作用,但良好的硝化系統中包括其它有益菌,它們有分解便便的作用,只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