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一七七二年山東省青州府壽光縣張家河頭莊現今是歸哪市哪縣

時間 2021-05-07 19:58:58

1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關於你問的

這個很難查啊

清朝山東省萊州府即墨縣韓家莊是現在的**?

2樓:ai年少也枉然

即墨縣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在東經120°07′~121°00′、北緯36°18′~36°37′之間。東臨黃海,南依嶗山,西與平度縣和膠縣接壤,北以五沽河為界,同萊西縣毗鄰,東北與萊陽縣相連,隔丁字灣與海陽縣相望。

最大縱、橫距離為東西廣76公里,南北袤36公里。總面積1 726

3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我的祖籍也是萊州府即墨縣,我的父親也是叫韓明恩,

4樓:匿名使用者

你應該去即墨找~~萊州府很大的,包括周邊不少市

5樓:轉瞬紅顏

你說的這個地方現在應該在即墨市。

清朝4大冤案是哪4大?

6樓:匿名使用者

題目起得對不對,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涉及到清朝的四大奇案,就有三種說法,歷史上所謂「清宮四大奇案」「滿清四大奇案」和「清末四大奇案」,一般說來,史學界偏向於滿清,清宮四大奇案是指「太后下嫁」、「順治出家」、「雍正被刺」和「乾隆身世」,也有一說是「雍正奪嫡」。清末四大奇案則是指名伶楊月樓冤案 張汶祥刺馬,楊乃武與小白菜和太原奇案,也有一說是淮安奇案。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切的定位。

而在三個四大奇案涉及到的10個大案當中,前面五個涉及到宮廷祕聞的,基本上是無證可考的,現在看來是後世杜撰的居多,而後五個奇案當中,唯一的一個還沒有蓋棺定論的就是張汶祥刺殺馬新貽一案了。

死者馬新貽是山東荷澤人,跟李鴻章同返殲榜,道光二十七年的進士。沒有點翰林,也不曾補京官,榜下即用,分發到安徽當知縣。進士出身的知縣班子,其名叫做「老虎班」,最狠不過。

馬新貽頭一天到省,第二天謁見長官,第三天藩司衙門就掛牌,補了廣德州所屬的建平知縣。從此一直在安徽做官,打洪楊,打捻軍,由縣而府,由府而道,一直做到安徽藩司,有「能員」之稱,歷任巡撫都很賞識他。

洪楊平定,馬新貽調升為浙江巡撫,第二年十二月,接慈禧太后大恩人吳棠的遺缺,繼任閩浙總督。不過半年工夫,漏輪衝移督兩江,升官的速度快得讓人吃驚,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就由二品官升到了疆臣最有實力的兩江總督,慈禧和清廷有自己的考慮。太平天國失敗後,人們傳言曾國藩有野心,其實他的部下早就慫恿他謀取帝位。

在與太平軍作戰時,清廷不得不依重湘桐譽軍,但是,如今太平軍被「蕩平」了,她能允許曾國藩在江南坐大嗎

7樓:皇家勳爵

清朝四大冤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楊三姐告狀、張文祥刺馬案、鬥行淮安奇案.

所謂「清宮四大奇案」是指「太后下嫁」、「順治出家」、「空宴譁雍正被刺」和祥搭「狸貓換太子」。

請問「曾」姓的祖先是誰?祖籍在哪?

8樓:言之午

曾姓 一、姓氏源流

曾姓主要出自姒姓,為夏禹的後裔。相傳帝舜時,鯀的妻子因夢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賜予禹姒姓。據《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載,相傳夏禹的第5世孫少康中興了夏室後,曾把自己最小的兒子曲烈封於一個叫「鄫」的地方,在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

少康的這一房子孫所建的鄫國曆經夏、商、週三代,大約相襲了近兩千年,一直到春秋時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這時候,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並在魯國做了官。其後代用原國名「鄫」為氏,後去邑旁,表示離開故城,稱曾氏,就此世時代代承襲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

曾氏家族長久以來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記錄,現在曾姓的中國人,都是一脈傳自太子巫,系出上古聖君夏禹,名副其實的四千年前是一家。

二、遷徙分佈

曾氏出自山東,孔門著名**曾參就是山東人。曾子之後曾子方於西漢時家於長沙(今屬湖南),是為長沙房;曾項家於扶風(今陝西興平東南),是為扶風房,其後人分別遷居於冀州(治今河北冀縣)、青州(治所在今山東淄博東南)。王莽之亂時,曾據率宗族千餘人自山東南遷至廬陵(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市西南)之吉陽鄉,是為吉陽房。

曾據後人曾略居於撫州南豐(今江西廣昌縣東),是為撫州房。西晉永嘉二年(308年),曾氏有一支遷居會稽(今浙江紹興)。此外,曾氏族人還遷居於韶州(今廣東韶關)、虔州(今江西贛州)、交州(今廣州)、蜀郡(今成都)、豫章(今江西南昌)、吳郡(今江蘇功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南陽(今屬河南)江夏(今湖北鄂城)、襄陽(今屬湖北)等地。

唐末,曾氏開始遷往福建。清代,福建人曾賜錫移居臺南,此後,閩、粵曾氏不斷有人遷居臺灣,進而又有遷居海外者。目前,曾氏為臺灣第16大姓,在全國大姓中排第38位。

三、歷史名人

曾 子:即曾參,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今山東費縣)人,他是孔子的**,以孝著

稱。相傳《大學》是他所著,被後世儒家稱為「宗聖」。

曾 鞏:北宋文學家,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人,世稱南豐先生。

嘉佑進士,嘗奉詔編校史官書籍,官至中書舍人,曾為王安石所推許。散文

平易舒緩,長於敘事說理,講究章法結構,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

章對當時在位者的因循守舊錶示不 滿,主張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對

「法制度數」進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豐類稿》。另《隆平集》也題為所

作。曾國藩:清末洋務派和湘軍首領。原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道光進

士,曾任內閣學士、兩江總督等職,後病死於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紀澤:字頡剛,曾國藩長子,清末外交官。他留心時事,博覽群籍,通西文,好西

學。初以蔭補戶部員外郎,後襲侯爵。光緒四年(2023年)出任駐英、法公

使,2023年兼充駐俄公使。中法戰爭時力主抵抗。2023年任海軍衙門幫辦,

旋為兵部左侍郎,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2023年著《中國先睡後醒論》,主

張「強兵」優先於「富國」。有《曾惠敏公遺集》。

曾國荃:曾國藩弟,字沅甫,號叔純,貢生出自。2023年起與太平天**作戰,1862

年進圍天京(今南京),2023年7月攻陷天京,受封為一等伯爵。2023年任

湖北巡撫,因對捻軍作戰失敗稱病退職。2023年又被提用,歷任陝西、山西

巡撫,署兩廣總督。2023年升任兩江總督。

清朝時山東省登州府文登縣萊牛社二甲是現在的那裡

清朝前期社甲行政劃分的歷史資料不存在,沒有人能夠回答社甲制度問題,甲下面應該是村莊,多數可以查到。清朝時山東省登州府文登縣萊牛社二甲,當地史書無法查詢。 血灑征衣 山東省登州府文登縣雙市社玉浦莊現在各類史書均查不到。現在把我編輯周姓資料轉給你 周族來自陝西岐山,後遷到河南省汝南縣 今河南汝南縣東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