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拍紀錄片來紀念黃帝?他對中華民族有哪些重大貢獻呢

時間 2021-05-07 19:59:17

1樓:純白素錦流年

黃帝——人文始祖

相傳,黃帝建造宮室,製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抽絲,他的屬下倉頡發明了文字。

2樓:匿名使用者

是他最早統一中國,降伏蚩尤,與炎帝合併,組成華夏民族!

黃帝由來 20

為什麼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

3樓:哪誰o出來

文化是民族的根本

如果是戰爭的來『復興』就是推翻原文化了

4樓:夜青鳶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

5樓:匿名使用者

之所以有中國,是先有的文明,才有的國家,二者相輔相成。

有沒有黃帝時期戰爭的紀錄片?

6樓:張徵忠

黃帝時期中國還是個原始族群部落,哪有什麼戰爭,充其量是先民拿著木棍,為爭奪水源械鬥。

7樓:三年不鳴

肯定沒有。因為,黃帝時期沒有攝影機,所以,沒有紀錄片。

黃河對中華民族起了什麼作用??

軒轅黃帝的陵墓為什麼沒人挖?

中國神話歷史上第一提倡種樹的人是?

8樓:v信

視黃帝陵紀錄片有載:傳說黃帝戰敗蚩尤,建立了部落聯盟,定居在橋山。他們教化橋山群民在臨水靠山的半坡上砍樹造屋,離開樹枝和洞穴搬進新屋;又把橋山改名為橋國。

橋山群民經常亂砍亂伐樹木,沒有幾年,橋山周圍的樹林全被砍光了。就連黃帝曾多次下令禁止砍伐的常年不落葉的柏樹,也被砍伐得一棵不剩。一場暴雨山洪,把幾十人和黃帝得力的大臣共鼓、狄貨都捲走了。

黃帝悲痛萬分。

黃帝發現凡是樹林被砍光了的山峁,不僅擋不住水,連地上的草也衝得一乾二淨了,對群民說:」當時有位大臣建議搬到另一個地方居住。黃帝說:

「不可!如果那裡樹木也叫我們砍完,那時候我們還能「今後再也不能亂砍樹木了。如果再亂砍下去,橋國就沒有樹林了,野獸也沒處藏身了。

到那時,我們吃什麼?穿什麼?往**搬呢?

再遭洪水,我們又**跑?」眾臣覺得黃帝說得有理,都問他該怎麼辦?

黃帝說:「我願和大家一齊上山栽樹種草,用不了幾年,滿山就會長滿林草,既不怕洪水,又能招來野獸,那時橋國群民才能有吃有穿」。說罷,黃帝就自己帶頭栽了一棵小柏樹(據說現存陝西黃陵縣軒轅廟)。

臣民們都學黃帝的樣子,紛紛栽樹種草。

不幾年,橋國的山山峁峁林草茂密,一片蔥綠。人們都很感激黃帝。從此,植樹造林便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世世代代一直沿續下來。

求央視紀錄片《航拍中國》的片尾曲

是 航拍中國 2017ost配樂bgm收錄。在網易雲。航拍中國 是2016年 電視臺的重點專案,同時也是 電視臺有史以來拍攝難度最大 單集投資最高的紀錄片。1月28日那天是大年初一,央視 航拍中國 節目第一季第一集聚焦大美海南。以空中視角俯瞰美麗海南,立體化的展示了海南歷史人文景觀 自然地理風貌及經...

喜歡看紀錄片是什麼心態

幼稚墨曦 就我個人而言是十分喜愛看記錄片的,總覺得紀錄片有其他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都無可比擬的真實感。紀錄片內容帶有真實性,就內容的描述和事實的陳述都是相當正式的,比起電視劇的拖沓,電影的浮誇,紀錄片帶有深刻的真實可靠感,這一點是最讓我吸引的地方,雖然紀錄片在內容的敘述上不帶有情感的描述或是演技的表...

紀錄電影有哪些主要流派,紀錄片的流派是什麼?

紀錄片努克甚至因為缺乏過冬食物而死。同為紀錄片的先驅,他們的風格卻迥異,這也成為日後紀錄片流派紛爭的源頭。50年代的紀錄電影運動 五十年代末開始的紀錄電影創作潮流實際上由兩大紀錄電影運動組成,他們分別是法國導演讓 盧什 夏日紀事 1961年 為代表的 真實電影 運動以及由美國梅索斯兄弟 推銷員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