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和波蘭的歷史背景等,有關波蘭作家肖邦的家庭背景都有什麼?

時間 2021-05-07 19:59:17

1樓:桐鄉輝龍

肖邦 f.f.cchopin 1810-1849,波蘭作曲家,有一半的法國血統。

他的父親從法國移居華沙,教貴族子弟學法語。肖邦在孩童時代就顯示了**天才,並就學於新成立的華沙**學院。在校期間,他戀上了年輕的歌手康斯坦西婭.

格拉特科芙斯卡。十九歲時他寫下了《f小調鋼琴協奏曲》,據說就是這位少女激發了肖邦的創作靈感。2023年9月,肖邦來到巴黎,他的餘生便和這座城市的藝術生活聯絡在一起。

肖邦在沙龍中與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來往,如**家李斯特、柏遼茲,文學家雨果、巴爾扎克、喬治?桑、海涅,畫家德拉克洛瓦。通過李斯特,肖邦結識了「有一雙憂鬱的眼睛」的奧羅爾.

杜德旺夫人,也就是聞名於世的**家喬治.桑。肖邦對她的第一印象並不好,但不久就被她的魅力征服。

在一種他從未經歷過的激情支配下,他的**想象力達到高度興奮的程度。其後的八年中,每年的夏天肖邦都是在諾昂喬治.桑的別墅裡度過的。

這些年也是肖邦創作最旺盛的時期。但他的健康逐漸變壞,他和喬治.桑的關係也走向破裂。

在他最後的信件充滿了孤獨的絕望。2023年他在英國演出,返回巴黎後幾個月便逝世了,時年三十九歲。他的葬禮在莫扎特的《安魂曲》和他自己的《葬禮進行曲》中舉行。

他被安葬在拉雪茲公墓,一位朋友在他的墓上撒下了波蘭的泥土。

肖邦的背景

2樓:you在午後徜徉

弗裡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2023年—2023年),是19世紀波蘭作曲家、鋼琴家。

2023年,肖邦出生于波蘭;2023年開始創作;2023年登臺演出;2023年至2023年他在華沙的國立高等**學院學習作曲和**理論。2023年起他以作曲家和鋼琴家的身份遊歷歐洲。後因華沙起義失敗而定居巴黎,從事教學和創作。

2023年,肖邦因肺結核逝世於巴黎。

肖邦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蘭民間歌舞為基礎,同時又深受**影響,多以鋼琴曲為主,被譽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

擴充套件資料

個人經歷:

2023年,弗雷德裡克·肖邦出生于波蘭華沙郊區的澤亞佐夫拉,同年他們全家搬到了華沙。

2023年,肖邦跟著著名的鋼琴教師wojciech先生學習鋼琴。

2023年,肖邦創作出第一首作品b大調和g小調波蘭舞曲。

2023年,radziwi家庭宮殿中舉行的慈善**會上,肖邦第一次登臺,演奏了阿達爾伯特·吉羅維(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從此進入波蘭貴族的沙龍。

2023年,肖邦師從**教育家、作曲家約瑟夫·艾爾斯內爾(józef elsner),一年後公開演奏了德國作曲家費迪南德·里斯(ferdinand ries)的作品。

2023年,中學畢業後,肖邦在華沙**學院繼續跟隨約瑟夫·艾爾斯內爾學習鋼琴演奏和作曲。

2023年後,肖邦以作曲家和鋼琴家的身份在歐洲巡演,舉行了多場**會。

2023年,因波蘭起義,肖邦離開故鄉波蘭移居到法國巴黎,開始以演奏、教學、作曲為生。

2023年,肖邦拒絕「俄皇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和稱號。

2023年,肖邦在巴黎舉辦他的最後一次**會,並受邀訪問英格蘭和蘇格蘭。

2023年10月17日,肖邦因肺結核於巴黎的家中去世。

3樓:匿名使用者

肖邦父親是

法國的人,母親是波蘭的人,真實出生日期目前有爭議,其拉丁

文出生文獻(出生證明和教堂受洗紀錄)上記載為2023年2月22日,但其父母與家人均以3月1日作為肖邦生日,目前**史學界的考證,傾向3月1日為其正確出生日期,而2月22日為當年他的父親在報戶口時,誤算了出生週數所致(比實際出生日期提早整整一星期)。自幼喜愛波蘭民族**,7 歲時就創作了波蘭舞曲,8 歲登臺演出,不足20歲已出名。 肖邦 39歲時英年早逝,後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國,創作了大量鋼琴作品,如4部敘事曲、十餘部波蘭舞曲包括《軍隊》、《英雄》,26 首鋼琴前奏曲包括《雨滴》,27 首鋼琴練習曲包括《離別》、《革命》,4 部諧謔曲、3 部鋼琴奏鳴曲,至少32首夜曲,59 首馬祖卡,兩首鋼琴協奏曲,幻想曲和大提琴奏鳴曲等。

肖邦一生的創作大多是鋼琴曲,被譽為「鋼琴詩人」,一生都在創作。   他在國外經常為同胞募捐演出,為貴族演出卻很勉強。2023年嚴辭拒絕沙俄授予他的「**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

  舒曼稱他的**像「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

  臨終囑附親人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是波蘭**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偉大的波蘭**家,自幼喜愛波蘭民間**,不滿20歲已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

後半生遭遇波蘭亡國,在國外度過,創作了很多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鋼琴作品,抒發自己的思鄉情、亡國恨。   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被稱為「鋼琴詩人」。2023年為肖邦誕辰200週年,被波蘭命名為「肖邦年」。

  他二十歲就參加戰爭,離開祖國18年之久,不忘祖國,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創作,把一腔熱血化為音符。後來肺結核病**,39歲便離開了人世。

4樓:嶽一無法解釋

2023年,肖邦生於波蘭首都華沙近郊熱亞佐瓦沃拉,同年舉家搬遷至華沙。

2023年,肖邦跟隨著名的鋼琴教師wojciech先生學習鋼琴。

2023年,肖邦創作出第一首作品b大調和g小調波蘭舞曲。

2023年,radziwi家庭宮殿中舉行的慈善**會上,肖邦第一次登臺,演奏了阿達爾伯特·吉羅維(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從此躋身波蘭貴族的沙龍。

2023年,肖邦師從**教育家、作曲家約瑟夫·艾爾斯內爾(józef elsner),一年後公開演奏了德國作曲家費迪南德·里斯(ferdinand ries)的作品。

2023年,中學畢業後,肖邦在華沙**學院繼續跟隨約瑟夫·艾爾斯內爾學習鋼琴演奏和作曲。

2023年後,肖邦以作曲家和鋼琴家的身份在歐洲巡演,舉行多場**會。

2023年,因波蘭起義,肖邦離開故鄉波蘭移居到法國巴黎,開始以演奏、教學、作曲為生。

2023年,肖邦拒絕「俄皇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和稱號。

2023年,肖邦在巴黎舉辦他的最後一次**會,並受邀訪問英格蘭和蘇格蘭。

2023年10月17日,肖邦因肺結核於巴黎的家中去世。

有關波蘭作家肖邦的家庭背景都有什麼?

5樓:漫閱科技

肖邦波蘭鋼琴家、作曲家肖邦(1810—1849)生於華沙附近的採拉左窪·沃拉。他的父親原籍法國,移居波蘭後任教於華沙一中學(教授法語、文學)。其時,正值波蘭為俄羅斯等列強瓜分之際,波蘭人民奮力抗爭,其父亦投入起義行列;另一方面,隨著民族意識的高漲,在文學藝術領域湧現出一批如密茨凱維支(1798—1855)那樣的愛國詩人和革命家。

他的母親是波蘭人,善彈鋼琴,並熟悉波蘭民歌。

肖邦(1810~1849)

關於肖邦和波蘭的全部故事

6樓:天天笑天天愛

肖邦的許多最偉大的作品都是用波蘭的兩種古代舞蹈瑪祖卡舞和波羅乃茲舞的節奏寫成的。波羅乃茲舞是一種貴族的舞蹈——王子和英雄們在國王寶座前面穩重而莊嚴地行進。肖邦用這種曲式創作了他的一些最巨集偉的作品。

瑪祖卡舞是肖邦時常看見的,這是波蘭農民們力圖在朝氣蓬勃的盡情歡樂中忘掉他們生活中的艱苦時跳的一種農村舞蹈。其節奏是每一小節三拍子,在最後一拍,跳舞的人們把腳後跟咔嗒一聲碰在一起時加強了一拍。肖邦作了五十多首瑪祖卡舞曲,並且在這一種節奏裡,表現了從悲傷和神祕感到生活的歡樂等種種感情。

肖邦偉大的《降b小調鳴曲》是建立在古老波蘭的一首詩的基礎上的,而他的四首《敘事曲》則講述了波蘭最偉大的詩人寫的四個故事。其中最流行的一首講的是一個年輕的騎士對一位美麗而神祕的小姐的愛情。甚至他那些《練習曲》,也不僅是一些練習,而是一些**素描。

所有想做鋼琴名家的學生都想要學會的那首偉大的《革命練習曲》,是當肖邦聽見波蘭人一再起來反抗**,但一再被殘酷鎮壓時寫的。浪漫派大師舒曼曾這樣形容:「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

」 肖邦的**被人們熱愛的原因也許是:它不僅是在訴說波蘭的美和憂傷,而且訴說的是一種熾熱的愛國之情。肖邦在巴黎的朋友,德國詩人海涅有一次寫道:

「他在鋼琴前坐下來的時候,我覺得彷彿是一個從我出生地來的同鄉正在告訴我當我不在的時候曾經發生的最奇怪的事情。有時我很想問他:『家裡的那些玫瑰花還在熱情地盛開嗎?

那些樹還在月光下唱得那麼美嗎?』」 那帶著「以魅力笑容、令人愉快的態度、象天使一樣有著一綹美麗的鬈髮」的文雅的小**家成了巴黎客廳的寵兒。但是巴黎生活的經歷毀壞了肖邦的健康,他變得敏感而易怒,在一次爭吵之後,他同喬治·桑十年的友誼徹底崩潰了

7樓:匿名使用者

19世紀初,波蘭遭到歐洲列強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領土落到了沙皇**的手裡。波蘭人民從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壓迫的深淵。年輕而富有才華的**家肖邦,滿懷悲憤,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

2023年11月的一天,維斯瓦河上瀰漫著薄薄的霧靄。20歲的肖邦告別了自己的親人,坐著馬車離開了首都華沙。在城郊,馬車突然被一大群人攔住,原來是肖邦的老師埃斯內爾和同學們來為他送行。

他們站在路邊,詠唱著埃斯內爾特地為肖邦譜寫的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埃斯內爾緊緊地握住肖邦的手說:「孩子,無論你走到**,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呀!

」肖邦感動地點了點頭。這時,埃斯內爾又捧過一隻閃閃發光的銀盃,深情地對肖邦說:「這裡裝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它是我們送給你的特殊禮物,請收下吧!

」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動的淚水溢滿了眼眶。他鄭重地從老師手裡接過了盛滿泥土的銀盃,回首望了望遠處的華沙城,然後登上馬車,疾馳而去。

就在他離開祖國的那幾天,華沙爆發了反抗沙俄統治的起義。可是,沒過多久,起義失敗了。肖邦得知這一訊息,悲憤欲絕。

他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化成了音符,寫下了著名的《革命練習曲》。那催人奮起的旋律,表現了波蘭人民的吶喊與抗爭。

肖邦日夜思念著祖國。他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創作之中。他勉勵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他常常把自己關在幽暗的房間裡,點上一支蠟燭,徹夜地作曲、彈琴。時間在流逝,可是他已根本沒有了時間的概念。

肖邦在法國巴黎一住就是18年。為了祖國,也為了生計,他四處奔波。疲勞加上憂憤,使肖邦原來的肺結核病又**了。

2023年10月,他終於躺倒在病床上。彌留之際,肖邦緊緊握著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說:「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肖邦就是這樣帶著亡國之恨在異國他鄉與世長辭了。當時他才39歲。

和肖邦一樣的志士仁人

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為什麼呢!他們都很慘啊!貝多芬20來歲耳聾30來歲全聾。莫扎特,雖然是個天才但死的太早了,太可憐了。舒伯特,他真是個超級天才,但在他生前並沒有享受他天才的待遇,他的天才人們死了才知道。肖邦無法得到他的愛情,多麼悽美啊 共同特點就是他們都很早死!肖邦享年39歲。貝多芬57歲。莫...

二戰前夕的日本和波蘭

呃,日波兩國貌似沒有什麼直接的往來,但波蘭在1927就建立了法西斯政權,而且日波兩國都是積極的仇蘇分子,合作必定有。而在1939年8月前,由於波蘭對德國的支援,德國並未翻臉,日本自然沒有理由不同波蘭合作。承認偽滿洲國的要麼是像蘇聯這樣身在虎口不由己的國家,要麼是法西斯國家及其操縱的傀儡 1937年義...

民主德國和人民波蘭官方怎麼解釋領土的變動

答案二 民族自決理論裡面雖然明確的提出了無條件的給予小俄羅斯和波蘭自決權,但也提出了波蘭同樣要絕對尊重波蘭內部的小民族,並給他們一模一樣的分離權與自決權的前提。而現實中那個凡爾賽條約的醜陋產物是怎麼做的呢?不要說給予少數民族合理的權利了,他們直接進行日本統治朝鮮般的壓迫和同化,並試圖倚靠武力從工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