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馬有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

時間 2021-05-07 19:59:24

1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mean微笑著難過

按圖索驥比喻做事死守教條,而不懂得變通,也比喻依據一定的線索去尋找事物。

伯樂《相馬經》有「隆顙蛈日,蹄如累麴」之語。其子執《馬經》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曰:「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麴爾!

」伯樂知其子之愚,但轉怒為笑曰:「此馬好跳,不堪御也。」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為傳說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很差,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馬。他看到《相馬經》上說:「千里馬的主要特徵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便拿看書,往外走去,想試試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遠,他看到一隻大癩**,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說:「我找到了匹好馬,和你那本《相馬經》上說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麴塊!」

秦瓊賣馬

秦瓊,字叔寶,山東人。他是唐朝的開國功臣,曾參加河南的瓦崗軍起義,是李密驃騎親將。瓦崗軍覆滅後,秦叔寶又被李世民所羅致,逐步成為高階將領。

秦叔寶這個人,在民間的聲望很大,原因有兩部**《隋唐演義》和《說唐》都特別強調秦叔寶。在《隋唐演義》秦叔寶將黃膘馬拴在莊南大槐樹下,二賢莊莊主單雄信聽說有人賣馬,便去相馬。秦叔寶早在山東就聽說單雄信是一條好漢,只是眼下窮困潦倒,羞於顏面,難以通報真名實姓。

偏偏單雄信聽說賣馬人是濟南

2樓:匿名使用者

老馬識途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齊桓公和丞相管仲討伐孤竹國,被敵軍騙到了沙漠地帶。看看天晚,但見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慘霧,冷悽悽數群啼鬼,亂颯颯幾陣悲風。管仲說:

「久聞北方有旱海,是極厲害之處, 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傳令收軍,帶來火種,遇風即滅,吹之不燃。隨行軍士,各各敲金擊鼓,一來以屏陰氣,二來使各隊聞聲來集。

管仲見山谷險惡,急教尋路出去,卻東衝西撞,盤盤曲曲,全無出路。管仲說:「我知道老馬識途,老馬多從漠北而來,可擇老馬數頭,觀其所往而隨之。

」桓公依其言,取老馬數匹,縱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後人有詩云:

蟻能知水馬知途,異類能將危困扶。

堪笑淺夫多自用,誰能捨己聽忠謨。

3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時期的

劉備躍馬過檀溪(馬名的盧)

董卓派手下李肅以赤兔馬收降呂布

曹操以赤兔馬贈關雲長

龐統騎的盧馬中箭身死

4樓:離格本

塞翁失馬,可以嗎?田忌賽馬.按圖索驥,老馬識途.你查一下,都有一段故事.

人物有呂布,他的赤兔馬,秦瓊賣馬.

5樓:

老馬識途 指鹿為馬

6樓:匿名使用者

老馬識途、指鹿為馬(趙高)、田忌賽馬(田忌)

與馬有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

7樓:匿名使用者

1、老馬識途

春秋時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隨齊桓公出徵孤竹國,春天去,冬天回,歸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讓老馬發揮作用了。

」於是讓幾匹老馬在前面走,隊伍跟在後面,終於找到了道路。走在山裡,隊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說:

「螞蟻冬天住在山南,

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順著螞蟻窩向下挖就會找到水源。」果然挖到了水。

像管仲這樣能幹、隰朋這樣聰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馬和螞蟻學習,但現在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識淺薄,卻不願向學習聰明人的知識,不也是錯得很厲害嗎?

2、田忌賽馬

齊國將軍田忌與齊王比賽馬,三局兩勝。田忌的好友孫臏發現賽馬腳力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幫田忌出主意,用下等馬對付齊王的上等馬,以上等馬對付齊王的中等馬,以中等馬對付齊王的下等馬,結果三場比賽,田忌一場敗而兩場勝,最終贏得齊王的千金賭注。

3、指鹿為馬

秦朝二世的時候,宰相趙高掌握了朝政大權。他因為害怕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個主意。有一天上朝時,他牽著一隻梅花鹿對二世說:

「陛下,這是我獻的名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二世聽了,大笑說:「承相啊,這明明是一隻鹿,你卻說是馬,真是錯得太離譜了!

」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陛下怎麼說是鹿呢?」二世覺得納悶,就讓群臣百官來評判。

大家心想,說實話會得罪承相,說假話又怕欺騙陛下,就都不出聲。這時趙高盯著群臣,指著鹿大聲問:「大家看,這樣身圓腿瘦,耳尖尾粗,不是馬是甚麼?

」大家都害怕趙高的勢力,知道不說不行,就都說是馬,趙高非常得意,二世被弄胡塗了,明明是鹿,怎麼大家都說是馬呢?他以為自己瘋了,從此越來越胡塗,朝政上的事都完全由趙高來操縱。

趙高暗中把那些說實話的人殺掉,又派人殺死二世,霸佔整個朝廷,最後終於導致秦朝滅亡。

4、伯樂相馬

春秋時期的楚國,有一個研究馬的高手叫做伯樂。有一次楚王要求他幫忙挑選一匹千里馬。在路途中,他發現一匹吃力地拉車的瘦馬,原來這匹馬就是日行千里的好馬。

5、秦瓊賣馬的故事

秦瓊是山東人,唐朝的開國元勳,字叔寶。秦瓊在民間名聲很大,曾經參加瓦崗寨起義,是李密的驃騎將軍,瓦崗寨散夥後秦瓊在李世民帳下效力。「秦瓊賣馬」這個故事在《說唐》以及《隋唐演義》裡都有提到。

當時秦瓊在潞州落難,身上一分錢也沒有了,他把自已的兵器金雙鐗典當了,再後來沒辦法連坐騎良駒黃驃馬也要賣了。都說人在不順的時侯什麼壞事都連著來,這樣一匹好馬都沒有人看上,幸好有一位老人指引秦瓊,告訴他距離十五里外的二賢莊莊主單雄信要買馬送人。

秦瓊早就聽說過單雄信的名聲,於是便到二賢莊跟單莊主見了面,秦瓊當時不好意思說出自已的真名,只是拿了賣馬的錢就走了。單雄信後來得知賣馬的人便是秦瓊,他趕緊追出去找到秦瓊,對他說:「叔寶哥哥,你端的是想殺了單通也。

」《說唐》裡描述的秦瓊就像是《水滸傳》裡的宋江,在很多地方都受到大家的擁戴。

8樓:***uis是

馬革裹屍

馬援是東漢的開國元勳,他平定了邊境的動亂,威震南方,被封為伏波將軍。

馬援回到京城洛陽,大家都來向他祝賀,其中有個名叫孟翼的**。馬援對孟翼說:「為什麼先生不說些指教我的話,而一味誇獎呢?

」孟翼不知如何應對。馬援說:「漢武帝時的伏波將軍路博德,開拓了七個郡的土地,他的封地只有數百戶。

我的功勞比路將軍小得多了,封地多達三千戶。賞大於功,先生為什麼不在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如今,匈奴和烏桓還在北方不斷侵擾,我打算向朝廷請求當個先鋒,作一個有志的男兒。

男兒應該戰死在邊疆荒野的戰場上,只用馬的皮革裹著屍體就行了(馬革裹屍),怎麼能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身邊呢?」 孟翼聽了由衷地佩服。

一個月後,馬援又奔赴北方前線。63歲時馬援病死在軍中。

「馬革裹屍」形容視死如歸的決心。

指鹿為馬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朝末年,秦二世統治腐敗,丞相趙高陰謀乘機篡奪王位。但趙高害怕群臣不服,所以遲遲不敢動手。他想了一個辦法,想測驗一下群臣對他的態度。

一天,在文臣武將上朝時,他把一隻鹿獻給秦二世,並說:「我獻給您一匹馬,請您接納。」秦二世一看,大笑起來,說道:

「你搞錯了吧,這不是馬,這是一隻鹿。」隨即秦二世問左右大臣,趙高獻的是鹿還是馬。當時,許多大臣都懼怕趙高,明知道是鹿也不敢承認。

有些人為了討好趙高,說獻上的是一匹馬。只有少數忠於秦二世的人,不怕利害,堅持說獻的是一隻鹿。

經過這件事,趙高知道,說鹿是馬的人是服從自己的人;說鹿就是鹿的人是不會聽從他的命令的。於是便暗中派人把說實話的人殺了。

「指鹿為馬」比喻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與歷史人物同名是種怎樣的體驗,和歷史人物重名是一種什麼感受?

我沒跟歷史人物醜麼?但是我跟一本書重名了,周文王寫的 周易 我叫周藝 我大學時候有個貨叫馬欣怡,男生,感覺這個名字娘,這貨總寫成 馬新貽 和歷史人物重名是一種什麼感受?非常尷尬,尤其是老師點名的時候,真恨不得鑽到地縫裡去。會覺得很奇妙,但是想到自己怎麼可能會是那麼厲害的人呢。講到關羽那個重名的人物的...

與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歷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簫灑舞劍 黃河的故事 1.黃河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小夥子叫黃河,長得一表人才,騎得烈馬,拉得硬弓,百步之內,指 射 分毫不差。每天早晨日頭一冒紅,黃河就騎馬出去打獵了。每次他都經過一家員外的花園。這天打獵回來,他又經過那花園,看見牆頭上一個十 歲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著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隻手鐲就躲到...

與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 神話傳說 歷史人物故事

李大釗,對不起啊,我只知道一個 相傳在很多年前,黃河在這裡決了一次口。人們費了幾年功夫才把決口堵住。堵口修堤的老百姓不少是災民,早已無家可歸,等把黃河水堵住,有的乾脆不走啦,住在堵口修堤時蓋的臨時草菴裡。他們在這裡開地耕種,成家養孩子,慢慢人多了,就成了一個村莊,取名叫貴家莊。又過了好些年,從滎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