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七下西洋中航程最遠的那次航行經過的大洋 海峽和大洲組合中

時間 2021-05-07 19:59:50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出發,是太平洋,在新加坡過馬六甲海峽,然後進入印度洋,途經阿拉伯海,進入亞丁灣.未進入紅海.到達今索馬利亞半島.最遠的地方

2樓:匿名使用者

簡介 2023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202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病過逝。

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裡、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

下『西洋』的定義: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鄭和七次下西洋時間,鄭和七下西洋每次用時多長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 1405年7月11日 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 1407年10月2日 回國。第一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 1407年10月13日 出發,到達汶萊 泰國 柬埔寨 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

如何評價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的評價

成長中 狐小冪 正面意義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 蘇門答臘 蘇祿 彭享 真蠟 古裡 暹羅 阿丹 天方 左法爾 忽魯謨斯 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 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八十多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 航...

鄭和下西洋會有什麼影響,鄭和下西洋影響

小手只能讓你牽 鄭和下西洋的影響有以下這些 正面的影響 1.鄭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的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 2.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紹沿岸國家 地區情況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圖。3.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伊斯蘭教在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傳播。在伊斯蘭教的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