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為什麼沒有最終形成

時間 2021-05-07 19:59:53

1樓:匿名使用者

封建制度的長期建立,實力強大,新生的資本主義是無法抗衡的,這是根本原因

外國帝國注意的入侵打斷了中國自身的萌芽

明末清初實施以農為本的國策,忽視商業的發展採取鎖國政策,失去海外市場,嚴重打擊了中國資本注意的萌芽雖然資本主義開始萌芽,但是這種經濟基礎無法產生與之對應的思想,沒有思想的引導,是無法成功成長

商人地位的地下,是的他們在政治訴求方面沒有自己的代言人,無法干預國政,實現自己的利益

2樓:匿名使用者

1:封建主義不允許

2:閉關鎖國導致的海外**沒成形 對外沒交流導致萌芽階段沒有發展方向的參照物

3:封建制度的士農工商 對於商的定義使發展階段阻力重重

3樓:

史學界對此還沒有達成共識,有些觀點認為,中國早在兩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之所以明末為能形成影響是因為當時大地主貴族階級土地兼併嚴重,加之明末饑荒,動亂,體制高度集權,農民連吃飽飯都成問題,更別說有能力去購買手工製品,再加上從管仲就開始一直持續到清末的重農抑商政策,使得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明顯要慢與歐洲,歐洲的王權並不同於中國的皇權,還是有很多限制,類似於西周的共治天下,而中國完全就是皇權凌駕於一切之上,新生事物很難打破舊有制度

分析中國明末清初的早期啟蒙思想為什麼與西方的啟蒙思想不同

4樓:匿名使用者

相同點:都受封建制度的壓迫,都反對君主**,都要求思想解放,都反映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是資本主義萌芽)的要求,都對中國近代社會產生影響等

不同點:

1.所處環境不同:歐洲資本主義快速發展,英國和荷蘭的資本主義制度已經深刻地影響著歐洲大陸各國,而中國還處於封建社會,君主**空前強化,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

2.思想深度不同:歐洲的啟蒙思想家較為全面/系統地闡述了資本主義社會所需要的各類思想,比如三權分立以制衡,社會契約學說,而且他們的思想較深,是以理性為核心的;中國的只有為數不多的思想家提出諸如天下為主君為客,經世致用等等思想,沒有形成一定的社會氛圍

3.影響不同:歐洲的啟蒙思想提出後,立刻發生了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革命,影響深遠;中國的民主思想被清朝統治者禁制,無法廣泛傳播,只到近代才對梁啟超、孫中山等人有所啟發,付諸行動

關於明末歷史,明末清初的歷史簡介

可以看看上下五千年。介紹你一本書吧,明 景山的晚風。明末歷史 明思宗朱由檢 1611 1644 生於立春日,父朱常洛,母劉氏。崇禎為朱常洛第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勤勉,同時也是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無力迴天 這四個字,可以概括崇禎的一生。朱由檢與其兄長朱由校在位時間均短 明光宗朱常洛生有七子然活著長大...

明末清初大西國的張獻忠真有其人,嗎

有,他和李自成一樣也是其中一隻農民起義軍的首領。李自成建立了大順政權,而張獻忠建立了大西政權。不過,最終他們都被清軍所滅。是的,在歷史上真的有過這個人!明末清初年間那麼多反抗清朝統治的將領,為什麼只有張獻忠被稱為真英雄?在歷史上,張獻忠確實是一個熱衷於殺戮的人,但是在那個年代,別人不死,死的就是自己...

為何中國明末清初的命主義思想沒有形成像西歐啟蒙運動那樣波瀾壯闊

趙方理財 要想改變一個社會,特別是像中國這樣有幾千年歷史的社會是非常難的。守舊的勢力非常強大,以往的體制內的變革往往都是舊勢力取得勝利,變革勢力被打壓下去,這樣一拖延,往往就是幾十年或一個世紀過去了,社會存在的問題依舊,最後的解決辦法就是暴力革命,天下大亂,所有的階級在這個過程中同歸於盡,然後再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