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文言文

時間 2021-05-07 20:00:46

1樓:匿名使用者

故事背景

司馬光出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2023年11月17日),當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於是便給他取名 「光」。司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馬池後來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

司馬光深受其父影響,自幼便聰敏好學。據史書記載,司馬光非常喜歡讀《左傳》,常常"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七歲時,他便能夠熟練地背誦《左傳》,並且能把二百多年的歷史梗概講述得清清楚楚,可見他自幼便對歷史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

此外,還有一件事使小司馬光聞名滿九州。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院子裡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裡。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

」水缸破了,缸裡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就是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

[編輯本段]原文

光生七歲,凜然如**,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中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編輯本段]譯文

郵品司馬光七歲的時候就像一個大人一樣非常懂事,聽到老師講解《春秋》,非常喜愛,放學之後又為家人講他所學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內涵.從此書不離手,甚至忘記了飢渴,冷熱,一心都撲到了書裡.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院子裡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裡。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

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裡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

[編輯本段]兒童歌曲

第六屆中國**金鐘獎評選勝利落幕,其中北京音協報送的一首少兒歌曲《司馬光砸缸》也入選聲樂作品大獎。這是近年來我國少兒歌曲創作推廣活動中脫穎而出的一首好歌,頗受廣大少年兒童的青睞。在此之前,此歌已榮獲"2006全國少兒歌曲創作比賽"提名獎,2023年全國少兒歌曲創作比賽金獎。

司馬光砸缸

詞:宋小明

曲:李昕

歌詞:哐當哐當哐當 哐當哐當哐當 司馬光砸缸

哐當哐當哐當 哐當哐當哐當 司馬光砸缸

哐當哐當哐當 哐當哐當哐當 司馬光砸缸

哐當哐當哐當 哐當哐當哐當 司馬光砸缸

有幾個小朋友 圍呀圍著那大水缸

大家一起捉迷藏 調皮又歡暢

撲通通 一聲響 有人掉進了大水缸

大家全都嚇壞了 慌裡又慌張

有一個小朋友 名字叫做那司馬光

搬起一塊大石頭 砸向那大水缸 呀

哐噹噹 一聲響 流水嘩啦啦往外淌

夥伴鑽出那破水缸 大家都齊鼓掌

哐當哐當哐當 哐當哐當哐當 司馬光砸缸

哐當哐當哐當 哐當哐當哐當 司馬光砸缸

哐當哐當哐當 哐當哐當哐當 司馬光砸缸

哐當哐當哐當 哐當哐當哐當 司馬光砸缸

聰明機智的小兒郎 見義勇為的好榜樣

聰明機智的小兒郎 見義勇為的好榜樣

聰明機智的小兒郎 見義勇為的好榜樣

聰明機智的小兒郎 見義勇為的好 榜樣

哐當哐當哐當 哐當哐當哐當 司馬光砸缸

哐當哐當哐當 哐當哐當哐當 司馬光砸缸

哐當哐當哐當 哐當哐當哐當 司馬光砸缸

哐當哐當哐當 哐當哐當哐當 司馬光砸缸

[編輯本段]司馬光介紹

司馬光(1019~1086),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北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人,漢族。出生於河南省光山縣,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

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

宋仁宗(趙禎,2023年~2023年,北宋***皇帝)寶元元年(2023年),司馬光年方20,中進士甲科。宋英宗(趙曙,1032~1067)繼位前任諫議大夫,宋神宗(趙頊,2023年~2023年)熙寧(1068~1077)初拜翰林學士、御史中丞。

熙寧三年(2023年),司馬光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永興軍。次年,判西京御史臺,居洛陽十五年,專門從事《資治通鑑》的編撰。哲宗即位,還朝任職。

元豐八年(2023年),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黨,廢止新法。數月後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著作收在《司馬文正公集》中。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主持編寫《資治通鑑》。《資治通鑑》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史,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貫古今,上起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末年趙匡胤(宋太祖)滅後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作者把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實,依時代先後,以年月為經,以史實為緯,順序記寫;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與各方面的關聯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讀者對史實的發展能夠一目瞭然。

司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編撰《資治通鑑》,共費時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2023年),至神宗元豐七年(公元2023年)。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說:「日力不足,繼之以夜」,「精力盡於此書」。

書名的意思是:「鑑於往事,資於治道。」

司馬光著述頗多。除了《資治通鑑》,還有《通鑑舉要歷》八十卷、《稽古錄》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學、經學、哲學乃至醫學方面都進行過鑽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詩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注揚子》、《書儀》、《遊山行記》、《續詩治》、《醫問》、《涼水紀聞》、《類篇》、《司馬文正公集》等。

在歷史上,司馬光曾被奉為儒家三聖之一(其餘兩人是孔子和孟子)。

在政治觀點方面,司馬光主張法制永遠不變,其政治思想比較保守。他曾說:「先王之法,不可變也」;他認為,象周威烈王命晉大夫魏斯等為諸侯,是棄「先王之禮」,廢「祖宗之法」。

與王安石是政敵。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姓上官名尚光

據考證光山縣城西上官崗村地名的由來,和司馬光砸缸故事一脈相承,上官崗原來存有「北宋上官崗感恩亭舊趾」,上官網崗軼事人才傳聞稱,北宋名相、歷史學家司馬光童時(乾興三年七歲時,即公元2023年)砸缸救出的小孩姓上官,名尚光,尚光**後移居城西龍堤南坡,並建亭名日「感恩亭」, 以報司馬光救命之恩。(光山縣現居上官姓氏家譜中也有記載,上官姓氏後裔眾多知曉該故事),後人為了紀念此舉,遂將此坡改稱上官崗或尚光崗。

2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光小時候跟一群孩童在庭院裡玩耍。庭院裡有一口大水缸,有一個兒童爬上去,偶然掉進水裡。孩童們都拋開了,司馬光公卻用石塊把水缸撞破一個洞,水缸的水從這個洞流出來,那個兒童才不會淹死。

大概司馬光救人的本領,從小時候就表現出來 ,現在京城一帶有人畫很多「小兒擊甕圖」。

3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光小時候和一群孩童在院子裡嬉戲。院子裡有口大缸,一個孩童爬上去,不小心掉進了水裡。孩子們都嚇跑了,而司馬光就拿石頭砸了缸,水從缺口裡流出來,那孩童才得救。

這是讓人得救的手段,(司馬光)那時候年僅七八歲,如今京城一帶有人把這件事作為素材畫成畫而廣為流傳。

司馬光砸缸文言文

4樓:穆子澈想我

原文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光生七歲,凜然如**,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元末·阿魯圖《宋史》

釋義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司馬光7歲時,已經像成年一樣(古代成年指弱冠,16歲,並非如今的18歲)特別喜歡聽人講《左氏春秋》,瞭解其大意後回來講給家人聽。

從此對《左氏春秋》愛不釋手,甚至忘記飢渴和冷熱。一群小孩子在庭院裡面玩,一個小孩站在大缸(甕指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司馬光出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2023年11月17日),當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於是便給他取名 「光」。司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馬池後來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

司馬光字君實,陝川夏縣人。父親名字叫司馬池,任天章閣待制(宋代官名)司馬光深受其父影響,自幼便聰敏好學。

據史書記載,司馬光非常喜歡讀《左傳》,常常"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七歲時,他便能夠熟練地背誦《左傳》,並且能把二百多年的歷史梗概講述得清清楚楚,可見他自幼便對歷史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

此外,還有一件事使小司馬光聞名滿九州,這就是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汴京、洛陽的人將這件事用圖畫記載下來,廣為流傳。

5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父池,天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如**,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中旨。

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之,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宋史》

退:放學。

去:離開

譯文郵品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穩重的就像一個大人,聽到老師講解《左氏春秋》,非常喜愛,放學之後又為家人講他所學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內涵.從此手裡放不下書本,甚至到了忘記了飢渴,冷熱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裡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

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6樓:匿名使用者

光生七歲,凜然如**,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之,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7樓:愛魚吧

原文司馬光七歲,凜然如**,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水迸,兒得活。

希望採納

司馬光砸的缸賠錢了嗎,司馬光砸了我家的缸,我該不該叫他賠我家的缸

司馬光在砸缸之前,他,就已經很出名了。話說他七歲對 左氏春秋 熟讀成誦,而且對於兩百多年的歷史梗概,他都能講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加上他的父親是當地的縣官,他想不出名都難。而在某一天的下午,司馬光和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的時候,他的一個非常要好的玩伴上官尚光,因為調皮竟爬到大缸...

聽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用詞語來說說司馬光

柏林寺 1 急中生智 釋義 形容事態緊急的時候,突然想出辦法。出處 唐代白居易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序 今足下果用所長,過蒙見窘,然敵則氣作,急則生智。2 聰明絕頂 釋義 有著無人能及的聰明才智。出處 清代無垢道人 八仙全傳 第五回 他本是夙根極好 聰明絕頂的人,當時都已領會。3 出類拔萃 釋義 多指人...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體現了司馬光什麼樣的精神

藍藍藍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表現出了司馬光沉著冷靜 果斷 勇敢的品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應該沉著冷靜,鎮定自若,同時我們也應學習司馬光那種沉著冷靜,勇於救人的精神。司馬光砸缸的寓意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司馬光不同於其他小朋友的思維,他在面臨問題的時候,會在最短的時間中想到最優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