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都有哪些朝代修過長城,中國古代都有哪些朝代修過長城?

時間 2021-06-06 13:40:34

1樓:遊子逸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公里。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

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中國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蹟。

2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記載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北方的趙、燕、以及關中的秦都修過長城以防禦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

以後就是秦統一六國以後,把原來秦燕趙的長城連在一起,形成西起今甘肅臨洮東至今遼寧的最早的萬里長城。

後來西漢在秦的基礎上拓展疆域,於是長城在那是也跟著拓展,在今天的內蒙、甘肅和新疆交界地帶都有漢長城的遺蹟。

漢以後,兩晉及南北朝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多次越長城南下,漢人被迫南遷,長城只是個擺設了。

隋唐是盛世,當時中國版圖也是極盛一時,早就跨過長城直達漠北,又加當時各個遊牧民族基本都臣服於唐,所以長城也就失去其本來的軍事防禦意義了。

兩宋就不必說了,五代十國時期,漢族失去了幽雲十六州,也就是今天河北北部至山西北部長城一帶。失去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屏障,所以北宋一直邊患不斷。南宋半壁江山,更不可能修長城。

蒙元時期,長城更是擺設,長城本來就是抵禦遊牧民族的屏障,蒙古人當時不拆它就萬幸了。估計當時長城就可當作旅遊資源開發了。

最後一次大修長城是在明朝,目的也是為了抵禦當時元朝的殘餘勢力。我們今天看到的長城大部分是明朝重修的。

清朝歷史記載因為滿酋糠稀一句:御天下,豈在一牆爾?也沒有修長城。

3樓:兜裡有鋼鏰

二千多年來秦始皇被大多人視為暴君,人們批評他焚書坑儒、修長城、廣建宮室,大興土木;然而亦有人讚揚他為“千古一帝”,肯定他開統一之局、統一度量衡、奠定中華版圖之貢獻。那麼,秦始皇究竟是暴君亦或是千古一帝呢?這個其實是你從怎樣的角度去評價他。

角度不同評價自然不同,所以才有兩個不同的秦始皇。

其實,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應該肯定“人”的性格是立體的,即是說性格是多方面的,不可片面下定論,評價秦始皇也一樣。我們常說秦皇修長城、建宮室,勞民傷財,然而在秦代那個時代,建築技術不發達,要建一個如長城般的軍事防線,不動用大量民力,行嗎?雖然為人民帶來痛苦,但卻為秦代建成了堅固的防線,抵禦匈奴的入侵,也為後來的歷代提供了基礎,這不可以說是功嗎?

秦代甘肅東部長城,是當時甘肅自有歷史以來最具規模的一次營造建築活動,也是甘肅人民在秦朝時一次最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支出。秦長城西段的建成,對於保護甘肅東部社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秦在勝利擊敗匈奴貴族的侵擾之後,為了鞏固在戰場上取得的成果,始皇又命蒙恬主持修築了我國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防禦工程——萬里長城。

長城的興修,始於戰國年間。當時,魏、趙、楚、齊、燕、秦等國都築過長城。其中有的修在內地,而主要是修在北方與一些少數民族接壤的地段。

如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燕為防禦東胡,“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秦早在簡公七年(公元前408年)就曾“塹洛”,即沿洛河修城以防魏。

秦惠文王后元元年(公元前324年),又曾“築上郡塞”以御趙。秦昭襄王時,還在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根據這些長城修築的實際效用,秦始皇深感要防禦匈奴貴族再次南下,繼續營造一條規模更大的長城是十分必要的。

歷史上有哪幾個朝代修建了長城?

4樓:

1.在中國歷史上,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歷朝歷代都曾修建長城,如春秋戰國時期,北方的秦國、趙國、燕國的邊境線上都曾修建過密密麻麻的長城,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北方匈奴實力已經大大增強,於是秦始皇就將秦國、趙國、燕國的長城連線了起來,就成了我們常說的萬里長城。

2.之後的漢朝,晉朝,北魏,隋朝都曾修建長城抵禦外族的入侵。從宋到明,漢人和北方的韃靼都是直接對立直接爭奪利益,尤其是明朝,修建瞭如今我們看到的萬里長城。

這樣仔細盤點,中國歷史上只有3個朝代沒有修建過長城,分別是:唐朝,元朝和清朝。

3.元、清很好理解,這兩個少數民族政權,正是從關外南下入主中原的,長城外廣大的北方草原,正是他們的發祥地,統一中原後,後方根本沒有可以威脅到自己的勢力(清朝僅僅前期是西北的準噶爾汗國有威脅,被康熙清剿),修建長城難道是想擋住自己回家的路?自然不需要。

這麼說來,唐朝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修建長城的漢人正統政權了。

5樓:

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秦代、漢代、北朝、隋代、金代、明代修築長城。 春秋戰國時代:秦長城,秦昭王時,秦國修築了北部長城;趙長城,趙國先後築有兩道長城,分為趙北長城和趙南長城;齊長城,齊長城建於公元前五世紀,在今山東境內;燕長城,燕國北部長城,西起造陽,東至襄平郡;魏長城,魏河西長城和魏河南長城;中山國長城。

古中山國長城始建於公元前369年。 秦代:秦長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線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漢代: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北朝及隋代: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 金代:

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明代: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6樓:亮話天下

古代長城的發展歷史,秦,漢,金,明四個朝代的都曾修建長城

7樓:匿名使用者

之後的漢朝,晉朝,北魏,隋朝都曾修建長城抵禦外族的入侵。從宋到明,漢人和北方的韃靼都是直接對立直接爭奪利益,尤其是明朝,修建瞭如今我們看到的萬里長城。這樣仔細盤點,中國歷史上只有3個朝代沒有修建過長城,分別是:

唐朝,元朝和清朝。

8樓:潛秀者

歷史上有兩個朝代修煉長城

中國古代各個朝代的君王排序,中國古代朝代順序排列

中國朝代歷史表 華夏族 皇帝 4000多年前 堯 舜禹 夏朝 約公元前22世紀 公元前17世紀 商朝 約公元前17世紀初 公元前11世紀 周朝 約公元前11世紀 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秦朝 公元前221 元前206年秦王 贏政 統一六國,之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

中國古代哪些朝代有女兵,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的女將士

在古代很多朝代,都有女兵的身影。比如在西漢初期,也出現了女兵,在 史記 項羽本紀 中記載 於是漢王夜出女子滎陽城東門,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擊之。後來的農民起義軍的女性領袖呂母和遲昭平在西漢歷史上也留下了名聲 在唐代,還有唐高祖的女兒平陽公主 宋朝的抗金女英雄梁紅玉 明朝的四川忠州女子秦良玉等,都是娘...

中國古代宮女的服裝,中國古代女子服飾(按朝代分)

商周服飾 約公元前16世紀 前771年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 革 絲 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衣料用色厚重。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 司服 內司服 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