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什麼禁止洋人傳教,雍正皇帝為什麼會下令驅逐西洋傳教士?

時間 2021-06-25 10:33:46

1樓:

在中國天主教歷史上,康熙是一位與天主教關係密切的皇帝。在康熙時期,天主教得到了很大發展。康熙對天主教所作的支援第一件事就是為「湯若望曆獄」平反。

2023年2月5日(距今356年)夜,順治皇帝去世了,年僅7歲的皇子愛新覺羅玄燁繼位,即清聖祖康熙帝。順治生前十分尊重傳教士湯若望,任命他擔任欽天監「監正」,主持修訂曆法。順治去世後,在守舊的輔政大臣鰲拜等人的支援下,楊光先上書參劾湯若望,雖然在順治母親孝莊太后的保護下,湯若望等教士被赦免,但是鰲拜仍以楊光先代替了湯若望欽天監監正的職務,各地的傳教事業也受到挫折。

2023年,14歲的康熙帝臨朝親政。由於兩宮皇太后屢次向他稱頌湯若望的西洋曆法,並說明湯若望之受**純屬受人誣陷,康熙決定親自查明此事,為湯若望平反。康熙下令革除楊光先的職務,任命南懷仁為欽天監監正,並命令從各地被驅逐到廣州的25位傳教士各自返回本堂,公開傳教。

康熙此舉使處於危難中的天主教傳教事業得以復甦並有所發展。

然而2023年,教皇命聖職部打出「禁約」七條,明令禁止中國教徒尊孔祭祖。甚至還派出特使多羅攜帶「禁約」去跟康熙談判,要求康熙根據「禁約」頒佈法令。由於羅馬教廷支援反對中國禮儀的派別,實行過於僵硬的禁令,康熙認為**的尊嚴受到西方教士的侮辱,中華民族固有思想基礎受到天主教教義的嚴重挑戰,他不得不重提禁教之事。

康熙在教廷禁約上批示道:覽此條約,只可說得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國之大理。況西洋人等無一人通漢書者,說言設論,令人可哭者多。

今見來臣條約,竟是和尚道士異端小教相同。彼之亂言者,莫過如此。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康熙當下就拒絕了多羅的要求,並將其趕出京城、交給澳門總督看管,最終多羅死在了澳門獄中。

2樓:那叫一個小可愛

康熙下令革除楊光先的職務,康熙此舉使處於危難中的天主教傳教事業得以復甦並有所發展。

3樓:啦啦啦啦啦

康熙下令革除楊光先的職務,康熙是一位與天主教關係密切的皇帝。等等

4樓:盼盼你在盼什麼

因為洋人傳教所傳的都是西方的禮教文化知識,與我國禮法不同。

5樓:芒果味宇兒

可能是因為洋人和自己本國的宗教信仰不同。

6樓:大哥都知道

他希望中國擺脫洋人,康熙在教廷禁約上批示道:覽此條約,只可說得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國之大理。

7樓:姑娘姑娘我的愛

順治生前十分尊重傳教士湯若望,任命他擔任欽天監「監正」,主持修訂曆法。順治去世後,在守舊的輔政大臣鰲拜等人的支援下,楊光先上書參劾湯若望,雖然在順治母親孝莊太后的保護下,湯若望等教士被赦免,但是鰲拜仍以楊光先代替了湯若望欽天監監正的職務,各地的傳教事業也受到挫折。2023年,14歲的康熙帝臨朝親政。

由於兩宮皇太后屢次向他稱頌湯若望的西洋曆法,並說明湯若望之受**純屬受人誣陷,康熙決定親自查明此事,為湯若望平反。康熙下令革除楊光先的職務,任命南懷仁為欽天監監正,並命令從各地被驅逐到廣州的25位傳教士各自返回本堂,公開傳教。康熙此舉使處於危難中傳教事業得以復甦並有所發展。

然而2023年,教皇命聖職部打出「禁約」七條,明令禁止中國教徒尊孔祭祖。甚至還派出特使多羅攜帶「禁約」去跟康熙談判,要求康熙根據「禁約」頒佈法令。由於羅馬教廷支援反對中國禮儀的派別,實行過於僵硬的禁令,康熙認為**的尊嚴受到西方教士的侮辱,他不得不重提禁教之事。

康熙在教廷禁約上批示道:覽此條約,只可說得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國之大理。況西洋人等無一人通漢書者,說言設論,令人可哭者多。

今見來臣條約,竟是和尚道士異端小教相同。彼之亂言者,莫過如此。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康熙當下就拒絕了多羅的要求,並將其趕出京城、交給澳門總督看管,最終多羅死在了澳門獄中。

雍正皇帝為什麼會下令驅逐西洋傳教士?

8樓:匿名使用者

明末清初,西方天主教在中國的活動相當頻繁。到康熙末年,各省教徒已達三十多萬,擁有教堂三百座以上。雍正元年(2023年),在福建省福安縣,有一個生員教徒宣佈棄教,與其他人聯合向官府指控教士們斂聚地方民財修建教堂,並使男女混雜,敗壞風氣。

此事引起了雍正帝的高度重視,並最終詔令全國驅逐西方傳教士。

9樓:匿名使用者

西方思想 和當時的中國矛盾,那時候歐洲就比較開放拉 但在中國不行,

為什麼康熙帝重視西方傳教士而雍正帝禁止傳教,禁止西學?

10樓:

沒有啊,它只是多加限制而已,沒有禁止傳教,禁止西學

1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這個轉變bai也是在康熙du時候,康熙前期是很支

zhi持西方傳教士dao

的,但是後來他和羅馬教皇專發生了屬權力爭端。中國的皇帝認為君權天授,而羅馬教皇認為東方帝國皇帝的權利也是他賦予。雖然只是虛名之爭,不過古代人看重的就是那些東西,於是就驅逐傳教士了。

清朝哪個皇帝禁止西方人在中國傳教

12樓:娛樂解說課

康熙皇帝。

康熙年間,由於「禮儀之爭」,康熙帝與羅馬教廷發生衝突,終至頒佈了禁止天主教在華傳播的命令。

康熙對於宗教基本上是寬容的,除了籠絡藏傳佛教,他也大致接受**宗教傳教士講道,還褒封道教白雲觀方丈王常月,並依於門下。康熙對**教也很有好感,後來康熙逐漸發現羅馬教廷試圖過多的干預中國文化傳統和清朝政治,並且皇子信仰**後以此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遂開始對天主教有所抵制,引發中國禮儀之爭。

13樓:匿名使用者

——康熙

康熙年間,由於「禮儀之爭」,康熙帝與羅馬教廷發生衝突,終至頒佈了禁止天主教在華傳播的命令。

早先的耶穌會傳教士為了更好的傳教,就中國固有習俗和天主教教義的衝突做了妥協;但這引起了羅馬教廷和另一些傳教士的不滿。

康熙三十二年(2023年),擔任福建代牧的法國外方傳教會士顏當突然下令,禁止轄區內的中國教徒祀祖敬孔。因此,禮儀之爭進入了高潮,在中國和歐洲引起激烈爭論。

教皇格勒門十一世於2023年11月作出了關於禁止中國禮儀的決定,並派遣多羅出使中國。

談判不歡而散,羅馬教廷一意孤行,重申2023年的禁約,要求所有的在華傳教士宣誓,表示無條件地服從。

2023年1月,傳教士將教皇的禁令譯成中文,進呈御覽。康熙帝閱後憤怒地批示道:「覽此告示,只可說得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國之大理。

……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康熙帝雖與羅馬教廷決裂,頒佈了禁教令,但是終康熙朝並沒有實行嚴格的禁教。清廷所驅逐的還只是未領票的傳教士。凡有一技之長,履行手續向清廷領取信票之後,便可留居中國。

同時,康熙帝並沒有改變招徠西洋科技人才為清廷服務的方針。

甄嬛傳中雍正皇帝為什麼不讓年妃有孩子

真正的年妃沒有這個麻煩,生了很多兒子,只不過都夭折了而已。但是的確有人有這個麻煩,那就是遏必隆的長女,康熙的第二個皇后鈕祜祿氏皇后。當年鰲拜和遏必隆同為鑲黃旗旗主,兩人的關係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終於導致了鰲拜的專權。遏必隆長女,也同時是鰲拜的義女。可見兩人的關係到什麼程度!康熙為了牽制鰲拜,拉攏遏必隆...

雍正皇帝在繼位之後,為什麼首先會逼死自己的生母

雍正沒有逼死自己的生母,是他母親懷疑是雍正搶走了十四阿哥的皇位,覺得雍正無情無義。即便雍正對她也是很孝順的,但她一直指責雍正,自己把自己給氣死了。因為自己的生母對自己並不好,當時的生母還想謀取自己的皇位,讓自己做一個沒有實權,只是名義上的皇帝。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怕自己的母親去幹涉政治,還有就是他...

為什麼皇陵裡面沒有雍正皇帝的遺體呢?他的遺體在什麼地方

會不會被偷了,中國的摸金校尉實力自古就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地 雍正的真相死因是什麼,為何他的陵墓裡面沒有頭呢?雍正所在的清西陵並沒有被盜掘過,考古人員反覆調查,最終確認,還是沒有被盜掘。那麼雍正棺材裡為什麼沒有頭顱呢?這個現象不是因為盜墓者盜墓造成的。那麼最初的原因就是頭顱原來就沒有。後來清朝的宦官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