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狀元出的最多的地方是哪,歷史上出現狀元最多的是哪個朝代?

時間 2021-07-15 13:53:09

1樓:魚要糧

吉安府吉水縣。

全國狀元分佈最密集的縣就是吉安府吉水縣,十里之內出過5個狀元,這也造就了廬陵(吉安府)「隔河兩宰相,十里五狀元」的美譽。

吉水縣是江西省吉安市轄縣,地處江西省中部的吉泰平原,因贛江與恩江合行洲渚間,形若「吉」字,吉水由此得名。

2樓:匿名使用者

蘇州不僅在古代出了眾多狀元,到現代也是按人口比例計算出院士最多的城市。明清時期一共產生202名狀元,蘇州地區就有35名,佔全國狀元的比例達17%,居全國之冠。

更奇的是出於同一家族的狀元,或父子、叔侄秉承,或以兄弟相接,大概有十餘對,南北各地均有分佈,其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仍是蘇州、吳縣一帶,共有三對父子、兄弟。

古代蘇州狀元不完全明細表:

吳鍾駿 吳鍾駿,字崧甫,又字吹聲,號晴舫,一作狂訪,江蘇吳縣(今蘇州)人。

潘世恩 乾隆五十八年(1793)潘世恩奪得第一甲第一名的桂冠。他是乾隆朝第二十六位狀元。在有清一代114位狀元中,他排在第六十二位上。

彭定求 彭定求成了清開國以來的第十五位狀元。這年,彭定求年三十有二。

畢沅 畢沅,字秋帆,又字樑蘅,自號"靈巖山人",愛新覺羅·胤祈求滇帝的第八年,即雍正八年(173),畢沅出生於鎮洋(今江蘇太倉)。

顧鼎臣 顧鼎臣是崑山(今屬江蘇)人。弘治十八年(1505)殿試,顧鼎臣一舉奪魁,成了孝宗朝的第六位狀元。

沈坤 沈坤,宇伯載,號十洲,直隸大河衛(今江蘇淮安)人,祖籍崑山(今屬江蘇),後徙居此。

孫承恩 常熟(今屬江蘇)是清代經濟、文化最繁盛的地區之一,名士輩出,登科者多,光是狀元就出了五個。孫承恩是五狀元中的一個。

彭啟豐 彭啟豐,字翰文,16歲入官學讀書,好學上進,誓效祖父,也做個狀元。雍正五年(1727)會試第一,也奪得會元桂冠;殿試時,擔任評卷的"讀卷大臣"把他列為第一甲第三名,世宗愛新覺羅胤滇親拔為第一。

陸增祥 陸增祥,字星農,太倉(今屬江蘇)人。少力學,讀書不輟。

文震孟 天啟二年(16 22 ).二月初

九、十二、十五日,文震孟第十次參加禮部會試。三場考場下來,文震孟榜上有名。十進禮部貢院考場,歷時27年,文震益終於成了一名貢士。

繆彤 繆彤是清代第十二位狀元,字歌起,號念齋,明朝天啟七年(1627)生於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在鄉里以循規蹈矩聞名,被鄉人薦為遵循封建道德規範的楷模。他熱衷科舉考試,渴望中式奪魁先後5次公車北上應試。

洪鈞 洪鈞,字陶土,號文卿,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於道光十九年(1839)。

錢棨 錢棨,字振威,一字湘齡,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蘇州)人。

歸允肅 歸允肅是清代第十六位狀元,字孝儀,號惺崖,江蘇常熟人,明朝崇禎十五年(1642)生於封建官宦之家。

翁同龢 咸豐六年(1856),正值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風起雲湧之時,翁同龢參加廷試,一舉考中一甲一名。

吳信中 吳信中,宇閱甫,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父吳雲,曾任御史,剛直不阿,直聲震朝野。吳信中少力學,珍惜字紙,曾刻《文帝惜字文》以規勸世人。

石韞玉 石韞玉,字執如,號琢堂,成為清朝開國以來第六十一位狀元。

汪繹 汪繹,字玉輪,號東山,常熟(今屬江蘇)人。少好學,以詩文著稱。

吳廷琛 嘉慶七年( 1802)二月,吳廷琛在"壬成科"會試中一舉奪魁,成為會元。

朱希周 弘治九年(1496)三月十五日,朱希周參加股試,一舉奪魁。據《明史·朱希周傳》講,朱希周之所以能中狀元,乃是因為明孝宗喜歡他的姓名,才擢為第一甲第一名的。是否真的如此,今也難以斷言了。

陸潤庠 陸潤庠聰明好學,10歲便讀完了儒家的《九經》;對家傳醫學,他也用心學習,頗懂醫術。他憑籍儒學根底考中鄉試,成為一名舉人。

3樓:tyw小海

江浙。。由於有錢,書香門第多,相對安定。

4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地方要多出狀元需要幾個客觀條件,一是地方長期穩定;二是經濟相對繁榮;三是重文尊師。北方多戰亂,經濟條件也不如江南,各民族融合也是多在北方,整個宋朝,特別是南宋基本上就沒北方人出狀元的機會,因為國家都不統一,因此南方狀元多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說,出貴子必須要有一定的物質作基礎,就說如今的兩院院士,多少都會有些留學經歷,沒有視野開闊和一定經濟基礎的家族是培養不出來的,不過近代廣東居然不是兩院院士輩出的地方,卻是有點意外,即使比不過江蘇(畢竟**時是首都,又靠近上海),也至少應該在第二或者第三才是啊

5樓:絔衍巹

歷史上出狀元最多的城市 蘇州.

蘇州是歷史上出狀元最多的城市。在明清兩代就有35位,而全國,在這兩朝代狀元僅有202名,蘇州一市就佔了其中的17%。就整個歷史來說,自唐代科舉始,全國共出文狀元596人,武狀元115名,蘇州地區,有45名文狀元,5名武狀元,分別佔全國的7.

6%和4.4%,相比很多省區,都只有鳳毛零角的個位數,蘇州可以大的驕傲一把。所謂人傑地靈。

所以說蘇州是書鄉門第的聚集地,一點也不為過。

6樓:匿名使用者

海陽坐落在安徽省休寧腹地**的一個縣城,似乎是腹地磅礴的氣場,還有道教名山齊雲山所帶來的鴻運,休寧在歷史上一直是全國有名的狀元縣--從唐武德五年正式開科取士,到清光緒三十一年廢止科舉,1300多年中,全國共錄取狀元800多個,平均三個市縣才有一個;而休寧從宋嘉寧到清光緒的600餘年間,本籍和寄籍加在一起,共出了19個狀元,遠遠超過名聲顯赫蘇州府的任何一個縣,穩居全國之首。況且,休寧地處偏遠,面積不過2000多平方公里,當時人口只有十七八萬。休寧人一直為此而自豪。

7樓:李鬼腳輸急眼伸黑腳

江蘇也是當代兩院院士最多的省份!江蘇藉的院士全國之冠!

歷史上出現狀元最多的是哪個朝代?

8樓:粽子撲倒小天真

歷代狀元人數最多的是唐朝。從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壬午科,到哀帝(907年)丁卯科,285年間,科舉考試幾乎每年都有一次,期間出現狀元270 人。在《登科記考》、《玉芝堂談薈》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餘人。

說到狀元就不得不提古代的科考制度了,說到科考大家肯定都會覺得這個從隋唐時候開始的科舉考試,是封建社會裡一項十分重要的制度,因為它改變了漢代以來靠舉孝、舉廉等帶來的弊端,杜絕了氏族貴族和門閥勢力對於權力的壟斷,為新興地主階級和天下讀書人開闢了一條新的上升的途徑,可以說是為封建王朝能夠從更大的範圍去選拔任用人才、任免官吏開拓了思路、開啟了通道,特別是到了武則天時又發明了密封,此後經由宋、元的逐步完善,到明清的時候有了最終的固定模式。

根據我們現有的資料粗略統計,從唐朝到清末,據文獻記載中國歷史上共產生狀元700多名。而其中出現過狀元人數最多的要數唐朝了。從隋朝開始的科舉考試,但是隋朝時間很短。

到了唐朝,唐朝的經濟發展有助於推動社會安定,社會穩定了就有了更多人去讀書,加之科舉給了寒門子弟開闢了一條新出路,所以大家都卯足了勁去學習。而且從高祖武德五年的壬午科到到哀帝丁卯科幾乎每年都有一次科舉考試比三年一考更頻繁。

所以唐朝期間出現了270人,光古籍中有據可考的都有140多人。成為了史上出現狀元最多的朝代。

9樓:ael荼

狀元,指的是殿試的第一名。 狀元最多朝代是唐朝141人。

在我國的歷史中,狀元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其實當我們聽到唐朝這個朝代的時候,出現狀元最多的時候,我們也不會感到特別的意外,為什麼呢?因為唐朝嘛,首先它是比較繁華的,就是說唐朝的經濟發展有助於推動社會安定,社會安定了,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學習文化,唐朝還有一個就是在經濟發展上去,的同時實現了科舉制度,就是因為這個制度,讓他們有了更多的機會,讓一些寒門**和一些**子弟裡面愛好讀書的人都有機會去接受。考試是說皇帝親自監考嘛,殿試的第1名就叫做狀元嘛,然後唐朝的時候不僅社會繁榮,而且社會比較安定和平嘛,然後人們的生活水平安居樂業,也具有更多的時間去,投入於在這個文化文化上面的發展,所以說他出現了狀元最多也是沒有什麼意外。

然後我們來看這個**上,這下面有4個字,考到狀元,光宗耀祖。也就是說考上狀元是光宗耀祖的好事,這個稱號在民間,都是一件特別是奢侈事,特別是老百姓家的子女要是考上了狀元,那就相當於他家一生一世從此就可以過上了好的生活,不用再在鄉下過那種比較平淡的日子,也就是說能夠想盡一切榮華富貴,然後這個狀元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崇高的一個職位吧。

下面我們來看看,關於狀元的簡述:「狀元是中國的特產,是中國科舉制度諸多名詞中最為炫耀的一個。中國科舉的產生,是時代的驕傲,科舉意在選才,它淵源於漢朝,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朝末年,歷經隋、唐、宋、元、明、清。

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2023年)正式廢除,整整綿延存在了1300週年。 」

由此可以看出,這個職位是非常的了不起,非常的厲害,在我們現在的社會生活中,這個名詞一直都有被引用者用來形容一些比較優秀的學生,一些個人比賽,一些團隊競技中的第1名。就是用做一個榮譽稱號用。好,今天跟大家分享這麼多,很開心,嗯。

10樓:一老友

今天可知的有姓有名的狀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141人,五代十國16人,兩宋118人,遼代54人,金代3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張獻忠大西國1人,太平天國3人。

所以出現狀元最多的朝代是唐朝

11樓:單線旅行

唐朝出的狀元比較多,是因為唐朝時期對人才比較重視,選拔比較輕鬆,科考相比之下是算容易的。

12樓:lu不羈

應該是在唐朝,因為在唐朝科舉制達到頂峰,人才輩出,許多有才華的人得以施展,所以狀元也很多。

13樓:艾清彗

歷史上唐朝出現的狀元最多。歷朝歷代共有狀元超過七百名,而唐朝佔了141名,接近五分之一了。

14樓:魔鬼零零七

個人覺得是唐朝,因為這個朝代非常注重文人,還開創了科舉制度,所以讀書的人比較多。

15樓:匿名使用者

每次殿試考試都有第一名,按照題主的問法就是哪個朝代舉行的科舉考試次數最多咯。那就是唐朝咯。

16樓:地方個櫃檯人員

肯定是唐朝呀,唐朝可是科舉考試最多的一個朝代。你在唐朝的時候,他特別注重人才培養。

17樓:lllljy金魚

唐朝。在科舉考試垂涎的1000多年中,狀元並不總是第一名的稱呼,秀才才是最高的榮譽。

歷史上寫詩最多的詩人,我國曆史寫詩最多的 歷史上寫詩最多的詩人是誰

綏化小竹 據各類教科書和文史資料記載,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之一的是南宋著名的大詩人陸游,他的一生共寫了近萬首詩,平均每隔三天就能寫出一首。這今存的九千多首詩,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熱情。關山月 書憤 農家嘆 ...

歷史上弘曆的母親是誰,歷史上蒸母的皇帝是誰

在瀋陽故宮金鑾殿的東側是雄偉的頤和殿和介祉宮。介祉宮曾是乾隆帝幾次東巡盛京,其母崇慶皇太后鈕祜祿氏的臨時居所。不過,崇慶皇太后是否為乾隆的生母?這一直是個謎。布衣選秀說 此說稱乾隆生母為鈕祜祿氏。13歲時,皇宮挑選宮女,她去看熱鬧,被錯引進了選宮女的大院內。因她身體修長 面貌端莊而被選中,最後被分到...

我國歷史上一共有多少位狀元!那個朝代的最多

隋代狀元 進士 榜 張損之孫伏伽 侯君素楊 纂 房玄齡溫彥博 黃鳳麟唐代狀元榜 孫伏伽陳伯玉 杜 綰李 琚 羊襲吉常 袞 李 博楊 凝 張正甫陳 諷 班 肅李顧行 韋 諶裴 俅 李 餘李從實 狄慎思莫宣卿 劉 蒙趙 峻 許佑孫歸 黯 羊紹素崔 詹 崔 液宋守節 姚仲豫嚴 迪 賈 至楊 護 盧 庚王 ...